內壢史地初探


.以下文章取自林聖欽教授的臉書文章

日治以後,隨著縱貫線鐵路修築,崁仔腳於明治35年(1902)年6月設站,但之後因爬坡問題,車站遷至崁仔頭,但車站仍稱為崁仔腳,一直到民國47年(1958)才改稱內壢站。雖然1904年台灣堡圖上可見到崁仔頭的地名,但是1928年前後的台灣地形圖,就已經見不到崁仔頭的註記,而且探訪內壢車站附近規模最大的福海宮,也沒有崁仔頭三個字的蛛絲馬跡,明顯地,崁仔頭被崁仔腳給併吞了。
.
結果就是,1902以前的崁仔腳,只包含階崖下;1902-1958年的崁仔腳,包含了階崖上與階崖下;但是當1958年以後,內壢一名取代了崁仔腳的車站名後,崁仔腳指涉的空間範圍,又退回了階崖下的飯店仔。
.
如果地名有生命,應該會是「崁仔頭心裡苦,可是崁仔頭不說」吧。
.
後記:1944年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見到從崁子腳(1920年崁仔腳改為崁子腳)車站往南分出軌道,其中一線通往1938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在元智大學附近設立的崁子腳製糖所,另有一線往南,之後再分叉成二線分別通往八德與龍潭。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補充
崁仔腳製糖所成立於民國27年(1938年),隸屬於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200公噸[
在二次大戰中的美日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後,糖廠即漸漸進入停產狀態。於日本戰敗投降之後,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了糖廠廠區土地作為軍營,崁仔腳糖廠正式走入歷史。之後廠區原址在民國36年改為「雍興內壢紡織廠」,民國61年改為「遠東紡織內壢廠」,現今為遠東新世紀元智大學正門口一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