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一第二冊L14都市規模與都市問題補充之二

轉變營運模式-迎接下世代基礎建設高峰期  
作者施柏榮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4月27日
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又老又擠」的生存環境,一方面是都市人口持續增長,一方面是必須面對基礎建設老化的問題,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改變整體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不僅觀念要便、也要整合新興科技,才得以打造「下世代基礎建設」,是危機也是商機。
都市化與巨型城市成為未來生活主軸。其中,都市化(Urbanization)為區域中的人口朝向城市與都會集中的過程,此一過程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經濟、基礎維生體系、文化與政治治理等模式,無可諱言的,都市化與其帶來的現象,成為了眾多學科關注的議題。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與預估,2015年全球人口超過500萬以上的城市共有73座,隨著持續性的都市化現象還在持續增加中,預估於2020年,將有86座人口超過500萬人的城市,其中更有36座是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巨型城市(Mega-City),巨型城市的數量在未來也將持續增長。
隨著區域與國家的不同,都市發展與程度也多有差異,這也反映出不同城市有著不同的需求型態,這是我們觀察城市議題,不可或缺的視角。
基礎建設維修高峰期將至
若以聯合國的區分來看,當前低度成熟化的城市(Low Maturity),諸如南亞、非洲城市,在交通、水等基礎維生體系的建構能力仍有待建立;在中國、東南亞等中度成熟化的城市(Medium Maturity),雖有建構、規劃基礎建設能力,在各項基礎建設之間仍有待被整合,才得以提升整體資源使用的效率。
最終,美國、西歐與日本等高度成熟化的城市(High Maturity),由於早在戰後即針對都市進行總體規劃,時至今日,面對的是基礎建設與維生體系陳舊、老化的問題,如按城市未來研究中心(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對美國紐約州基礎建設年齡的統計,2015年其橋梁的平均年齡為57年、自來水管線的平均年齡也已達66年,其他諸如道路、公有住宅、醫院與學校等設施,也有相同問題出現。
這些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鄰近的日本也面臨類似問題,反映在政府對於基礎建設維護財政支出的攀升。
從上述可以發現已開發國家都市區域,不僅要面對持續都市人口成長(在此一現象的背後,則是鄉村人口的衰退),同時也必須面對基礎建設老化的問題。
臺灣也必須面對相同課題,以交通部的統計數據來看,現今全臺共有近400座橋樑年齡超過40年,時至2025年,則有超過1,000座橋樑超過40年。
整合新興科技打造下世代建設
廣義的都市係由人口與基礎建設所構成,然而在不遠的將來,臺灣要面對的課題是人口、基礎建設的「雙重老化」,內涵為:當城市中的個人,其應對災害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同時,基礎建設也隨著年齡增加,失去(或降低)原先被賦予的維生機能(如人群、資源的運送與疏散),甚至老朽化的建設,本身將成為災害的隱性因素時,那麼將有日益增加的生活風險。
面對愈趨複雜的都市需求與問題,需要更多新興科技的導入以及整合。
例如,美國芝加哥於2015年推動城市感測器部署計畫(AoT, Array of Things)便是意圖藉由蒐集城市的各項空間資料,進行總體性分析,針對交通、汙染等都市問題,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案,芝加哥市政府也將這樣的計畫稱為:「下世代的基礎建設」(Next Generation Infrastructure);若再從此一計畫來看,指涉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巨量資料(Big Data)以及新型材料的應用,可謂以問題、需求解決的思維導向,推動新興科技整合。
無可諱言的是,藉由各項新興科技的整合,打造「下世代的基礎建設」,是臺灣面對「雙重老化」的解方,也可藉此培育臺灣相關的產業能量。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