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華語」不是必然,談大馬華文教育的推手 ——你必須知道的「林連玉」及「獨立中學」

能說「華語」不是必然,談大馬華文教育的推手 ——你必須知道的「林連玉」及「獨立中學」


文:周慧儀
如果你身邊有大馬留學生,那應該會很常聽到:
「今天是熱到」(技巧:尾音拉長分貝提高,意為:今天很熱)
「真的咩?」(意為:真的假的)
「真的啦!我要回去沖涼料。 」(沖涼=洗澡,「料」為語助詞)
「但我要先去買洗身體的還有shampoo! 」(洗身體的(太直白)=沐浴乳)
以上這個情境道出大馬標準式華語,語助詞很多、輕音較少、非常直白,因為多元民族所以自然夾雜了馬來文、英文,甚至方言如廣東、福建話等。簡單一句「真的」,因為語助詞的不同就會延伸出不一樣的意思,像是:
  • 真的啦! (代表確定)
  • 真的咩? (代表懷疑)
  • 真的喔! (代表贊同)
  • 真的咯! (代表附和)
  • 真的咧! (代表肯定)
  • 真的吼! (代表恍然大悟)
那如果是大馬留學生,最常聽到的應該是:
「在馬來,你們的母語是馬來文嗎?」
「所以你們不是馬來人?」
「那你們為什麼會說中文?」
以上這情境道出兩個關鍵問題:一、身分認同。馬來西亞簡稱大馬,不是馬來;因此馬來西亞人簡稱大馬人,不是馬來人。馬來西亞存在著三大民族,當中就包括大家常說的馬來人(巫族)、華人(華族)以及印度人(印族)。二、文化身分認同。為什麼會說華語? 因為祖先也來自中國啊。
但真要追根究底為何會說華語,簡單一句「因為華人的母語是華語」是解釋不清的。因為在馬來西亞,可以說華語並且用華語授課,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事,而看似逗趣、讓人一頭霧水的大馬華語背後,承載的是華教先驅們爭取而來的成果,「獨立中學」亦是這麼一回事。
目前,來台留學的大馬人以華人居多,而華人裡面又以「獨立中學」的同學居多,中文表達能力自然沒問題。因此,若細問身邊來自「獨立中學」的大馬留學生為何會說中文,相信他們一定會提及的人物就是——林連玉,所有獨中生都勢必知道的重要人物。
「族魂」——林連玉和獨立中學的誕生
「獨立中學」類似台灣的私立中學,在馬來西亞與政府中學的簡單區分為:以「華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經費來源完全「獨立」即不享有政府的任何津貼。
ds26v3dfbdg_515_322
Photo Credit:林連玉基金會
在這樣的前提下,「獨立中學」與「林連玉」的關聯就要追溯到1935年。林連玉原名林采君,福建廈門人,1935年在朋友的邀請下到吉隆坡任教。當時在華社的努力下,華校在馬來西亞已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教育體系。然而不久後爆發世界第二次大戰,日軍的侵入對華校造成極大衝擊,數量銳減外也多被改為兵營或是民房 。
日軍投降後,華校呈現滿目瘡痍之景,門破牆穿。 為了復校,林連玉全數貢獻之前淪陷時所賺的錢,一點一滴重新開始建設。但戰後的生活並不好過,尤其華校老師常三餐不繼,而自己妻子則病重還籌不出錢,林連玉雖心急難過,但仍對當時的學生們說了一句「吃教育飯是死路,我老早就打算退出教育界了。可是,我始終沒有這麼做,因為良心不許我這麼做。」為「華教」奮鬥之路,或許就此開啟。
從抗議教育法令到爭取公民權
戰後,華校在華社不遺餘力的幫忙下再度興盛起來。 英政府也繼續接管馬來西亞,然而當時多元化的特色並不利於管理,因此統一語言為當務之急,於是,在馬來西亞獨立前夕即1946—1957年間,針對「教育方針」所擬定的報告書以及法令就多達10幾份。 然而,為管理上的方便以及馬來人的權益,英政府選擇忽視華文教育,致力發展英文和馬來文,當中涉及的法令包括《巴恩報告書》、《1952年教育法令》和《拉薩報告書》等。
而秉持 「民族文化是民族靈魂」,林連玉為此先後促成了教總(馬來西亞華校教師總會)和董總(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總會)的成立。同時,更帶領兩個組織多次抗議不利於華教權益的報告書和教育法令,奠定了這兩個機構——「董教總」日後代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最高領導地位。
image-300x114
Photo Credit:林連玉基金會
身為參與建國的一份子,華社除關注華文教育,獨立前夕的「公民權」當然也不能忽視。華社一般認為公民權應採用英政府的「地域主義」,即凡在當地出生,即為當然公民,但此事卻受到巫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為大馬執政黨「國陣」裡最大的黨派)的反對,而理應為華社爭取權益的馬華(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竟也無可奈何。
此事震驚華人社會,華社絕望難過之際,林連玉挺身而出組織「全馬華人註冊社團 代表爭取公民權大會」,誓言爭取屬於華人的權益,並提出將馬來文、華文及印文列為官方語文,讓各族享有平等待遇,但提出的要求仍在種種阻撓下,失敗告終。理應「享有」公民權,但最後卻演變成在獨立後才能「申請」公民權,這對當時的華社來說,不止是自身的權益問題更多的是對政府的無奈和失望。
獨立中學的誕生
獨立之後,緊接而來的還有《1961年教育法令》,這項法令活生生將華教推向懸崖邊 。《1961年教育法令》主張「為國家團結,目標是必須從國家制度的學校中消滅種族性的中學……」這表示所有的華文中學若不改制成英文中學,將被取消一切津貼,逐步達到「消滅」之結果。華教陷入空前危機,因為改不改制,除了牽涉到民族的文化問題,更重要的是生存的現實問題。
消息傳出後,林連玉堅持不改制,號召華社一定要把獨立華文中學辦起來。因為一旦屬於華人文化的堡壘被摧毀,那麼華文教育最終勢必走向滅亡。 他呼籲「津貼可以被剝奪,華文中學不能不辦」,可是「不能不辦」這四個字,終究無法與政府及時局的威脅利誘抗衡。為生存問題,極大部份的華文中學最終選擇接受改制,而剩下來堅決不改制的華文中學,就是現在的「獨立中學」。
林連玉曾表示「我個人的利益早置之度外,為華文教育犧牲永不後悔!」而為捍衛母語教育的林連玉,隨後就被政府以「故意歪曲與顛倒政府教育政策」為由,取消其教師注冊證、恥奪公民權,至今還沒被恢復。獨立前,積極爭取華文教育和公民權,獨立後,卻也因為華文教育而被褫奪公民權,
獨立中學的存在
而當年奄奄一息的獨立中學經復興運動後,在全馬至今一共有60間,雖不到普及之程度,但稟持「自力更生」的精神依舊堅持下去。因為不享有政府的任何津貼,所有的經費來自於華社和學費,學校上下也必須透過各種活動如義賣會對外進行募捐。 也因此,「華社」和「華教」間的聯結,在大馬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獨中生同時也必需學習英文和馬來文。有別於政府中學,獨立中學採取六年制的學習制度,即初中和高中各三年,大多也設有留級制度。然而,選擇以母語學習的結果,所有獨中生就必需得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他們的的「文憑」不受大馬政府承認。這樣的情勢之下,多數獨中生只能選擇到私立大學或海外留學,也不能進入政府機構工作,除非同時報考政府學校的考試。而「承不承認獨中文憑」也成了每次大馬選舉被政客炒作的話題,但至今卻沒有一次兌現過。
堅持母語教育不代表不愛國,「獨立」中學的存在也不代表和國家「團結」對立,而是身為華人在馬來西亞要求被「平等對待」的最基本權利。到這一個世代,還可以開口說華語甚至發展出大馬式華語的特色,都是先前華教鬥士付出及犧牲而來的結果。
至今,獨立中學的存在仍然被間接承認甚至不受承認, 但「獨立」會練就「自強不息」,這就足以讓他在夾縫中生存下去。
「真的咩?」
「真的啦!」

1 則留言:

  1. 馬來西亞真是厲害 學馬來文 英文 中文J2071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