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 Google 自從在 2013 年把可口可樂從榜首趕下來之後,已連續 3 年居於一、二名,2015 年蘋果品牌價值還提升 43%,Google 則提升 12%,相較之下,被擠到第三名的可口可樂品牌價值在 2015 年還衰退 4%,再加上第四名的微軟 2015 年品牌價值提升 11%;另一方面,前十大品牌中,科技業就佔了 6 名,比 2014 年的 5 名又增加一名,科技業稱霸百大品牌榜的趨勢可說越來越確立。
微軟品牌價值提升的同時,IBM 品牌價值則衰退了 10%,導致遭微軟「超車」,落居第五,而微軟的苦主還有 Nokia,自從 Nokia 手機部門被微軟收購,卻被微軟弄得灰頭土臉,Nokia 這塊招牌也跟著黯淡,2015 年掉出百名榜外。另一家掉出百名榜外的,則是微軟在遊戲機領域的對手任天堂。
蘋果 43% 的品牌價值成長率固然驚人,但還不是成長最快者,最快的是社群網站龍頭 Facebook,成長 54%,帶動它的名次由 29 名提升到 23 名,蘋果品牌價值成長率只能居次,而品牌價值成長率緊跟在蘋果之後的則是亞馬遜(Amazon),達 29%,助亞馬遜擠進了前十名。品牌價值成長超過 2 成的還有位居第 41 名的法國精品品牌愛馬仕(Hermes),成長 22%。
不過,論精品品牌,最高名次還是非 LV 莫屬,位居 20,品牌價值超過愛馬仕的 2 倍,愛馬仕在精品品牌中只排老二;再下來是 50 名的古馳(Gucci)、57 名的卡地亞(Cartier)、66 名的蒂芬妮(Tiffany)、69 名的普拉達(Prada),最後是 73 名的巴寶莉(Burberry),各品牌價值變化不大,除了愛馬仕大幅成長以外,變化較大的只有古馳品牌價值跌了 14%,是百大品牌中跌幅最大的品牌。
樂高一進榜直升 82 名
百名榜中獨霸的國家還是美國,前五名全數是美國公司,前十名中也佔據 8 名,綜合工業大廠奇異(GE)居於第 8,麥當勞雖然近來遇上許多困擾仍穩居第 9,而亞馬遜擠掉了 BMW 搶下第 10;美國公司在百名中更霸佔了 55 名的過半數席位,包括迪士尼(Disney)成為媒體業龍頭搶下 13 名、英特爾(Intel)14、思科(Cisco) 15 名、甲骨文(Oracle)16 名,耐吉(Nike)也領先運動同業拿下 17 名,惠普(hp)雖然面臨轉型難關仍保住 18 名。
德國則有 10 個席位,由汽車業領軍,包括 11 名的寶馬(BMW)、12 名的賓士(Mercedes-Benz)、35 名的福斯(VW)、44 名的奧迪(Audi)、56 名的保時捷(Porsche),其他產業包括科技業的思愛普(SAP)位居 26 名、綜合工業大廠西門子(Siemens)居於 53 名、金融集團安聯(Allianz)54 名、運動大廠愛迪達(Adidas) 62 名、時尚品牌雨果博斯(Hugo Boss )96 名。
法國有 7 家入榜,除了精品業 LV、愛馬仕、卡地亞以外,還有化妝品品牌巴黎萊雅(L’Oréal)居於 43 名,酩悅香檳(Moët et Chandon)新入榜,擠進第 99 名;英國有 6 家入榜,巴寶莉以外,還有匯豐(HSBC)37 名,汽車業的荒原路華(Land Rover)與 Mini 分佔 87 與 98 名,酒業的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與思美洛(smirnoff)分佔 92、94名。
日廠只有 6 家入榜,日本排名最高者為豐田(Toyota),排名第 6,也是汽車業排名最高的廠商,豐田以下是 19 名的本田(Honda)、40 名的 Canon、49 名的日產(Nissan)、58 名的 Sony、65 名的 Panasonic;南韓則只有 3 家入榜,三星品牌價值零成長居於第 7,現代汽車(Hyundai)居於 39,起亞汽車(KIA)則位於 74 名。
2015 年有 5 家企業新入榜,98 名的英國 Mini、99 名的法國酩悅香檳以外,還有美國的 PayPal 擠進 97 名,中國自從去年華為率先入榜後,今年又有聯想擠入剛好第 100 名,而華為則位於 88 名。
新進榜企業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樂高(Lego),一進榜就直升 82 名,這要歸功於樂高多元化經營與轉型成功,2014 年的《樂高玩電影》票房成功並重新打響品牌名號,2015 年又與《侏儸紀世界》合作推出主題樂高玩具與遊戲,進一步搭上電影順風車,而年底《星際大戰》最新作即將上映,樂高也把握住星際大戰主題樂高的商機,在電影推波助瀾下,樂高品牌價值扶搖直上。
每年的品牌價值排行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各品牌的興衰變化,也值得所有經營品牌的產業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