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一第二冊L13城鄉關係與都市機能補充資料之三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臺中的都市結構 2000


去年,我寫了〈臺北的都市結構 2000〉。許多人表示:希望也能看看其他都市。其實,臺灣現在沒有人做都市生態學的研究了。它只會出現在教科書裡,算得上是死亡的學科。何以如此?都市生態學被批評只是針對表層現象做描述,卻不能挖掘表象底下的深層結構。

這些東西是我去年上高等統計學時,拿來當作「因子分析」與「集群分析」的練習作業。雖然原先用途是技術演練,但就當成是為臺灣的都市面貌留個記錄吧。



關於都市生態學的意義,以及我所使用的變數,請見〈臺北的都市結構 2000〉。

因子一可解釋 26.3%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愈高、服務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平均所得愈高、住宅為六樓以上大廈之家戶比例愈高,但國小學歷人口比例愈低、工業與農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這個因子反映的是社經地位。臺中的高社經區主要分布於中西區、七期重劃區。




因子二可解釋 19.6%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幼年人口比例愈高、住宅大於 30 坪之家戶比例愈高、工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但屋齡 30 年以上之家戶比例愈低、老年人口比例愈低。由此可見,這個因子反映的是人口與住宅的年齡。臺中的人口與住宅年齡呈明顯的同心圓分布:市中心最為老化,愈往郊區愈為年輕。



因子三可解釋 14.4%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屋齡未滿 5 年之家戶比例愈高、5 年內曾遷徙人口比例愈高、住宅為六樓以上大廈之家戶比例愈高。新蓋的房子大多是六樓以上,可見這個因子反映了都市新舊。新社區大體呈環狀分布,位於南區、三個屯區。



因子四可解釋 14.1%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外省人比例愈低,但民進黨得票率愈高。顯而易見,這個因子反映了族群與政治。臺中也與世界上多數的都市一樣,少數族群被隔離在特定的飛地中。臺中的眷村大多分布在市中心的干城附近、水湳-四張犁一帶、北太平。同時,這些地區的民進黨得票率明顯偏低。



為了方便掌握臺中內部結構的特性,再依據每個村里的因子分數,對村里分類。我採取階層式集群分析法。分類的個數沒有標準答案,我嘗試各種分類後,發現五分法最能掌握四個因子的特徵,也最容易理解。分類結果如首張地圖所示。再次強調的是,分類命名僅是為了方便掌握該分類最凸顯的特徵。至於這些分類名稱之間,彼此未必互斥。例如,外省社區未必不是老化社區。

分類一:社經因子分數最低,人口與住宅最年輕,但缺乏新社區。此分類可命名為「邊陲區」,主要位於大里、太平、北屯山區。

分類二:新社區最多,人口與住宅年輕。此分類可命名為「新社區」,主要位於南區、三個屯區。

分類三:外省人口比例最高。此分類可命名為「外省區」,主要位於市中心的干城附近、水湳-四張犁一帶、北太平。

分類四:社經因子分數最高,缺乏新社區。此分類為臺中的高社經區,可命名為「核心區」,主要位於中西區、南區、北區。

分類五:人口與住宅最為老化。此分類可命名為「老化區」,主要位於中區、東區。


看過臺中的內部結構,才知道什麼叫做同心圓。臺中的最中心為老化區,往外依序為核心區、新社區、邊陲區,而外省飛地點綴其中。回頭比較臺北的內部結構,你應該會更同意:臺北不是同心圓。


延伸閱讀:章英華 (1995) 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巨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