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適應的南韓社會 脫北者:後悔也來不及了

改不掉的北韓口音令她在南韓仍被視為外人,有時她乾脆假裝自己是外國人,在對話中參雜一些英文字彙,讓人誤以為她是正在學習韓語的外國人。「那種時候,我還真想成為外國人。」
作者胡媁晴 | 風傳媒 – 2016年5月17日 上午11:47
每年,有上千名北韓人拋棄在家鄉擁有的一切,並冒著被逮捕的危險,試圖偷渡到南韓。然而,當少數人成功脫北後,在南韓的生活卻不如他們預期般的美好。南韓龐大的生活壓力、對北韓人的歧視和就業困難等問題,讓這些脫北者的美夢破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可以的話,約1/3的脫北者想回北韓。

原北韓警察如今落魄

「在北韓,人們怕我」,一名不願具名的脫北者說。他原先在北韓擔任警察,還算稍有權勢,生活好過許多北韓人,也因此有管道找到走私販,逃離貧困、受壓迫的北韓。
大約在1年前,走私販指導他如何逃離北韓潛入中國,再到南韓。他幻想著南韓有多麼美好,世界上數一數二富裕和科技發達的先進國家之一,實行民主體制,人均收入至少多出北韓12倍,首都有琳琅滿目的商場、玻璃帷幕的大廈和穿著講究的上班族們。
當他真的來到南韓後,卻失望了。
在北韓,這名前警察沒有經濟壓力。但到了南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他為了賺錢,在首爾大興土木的工地裡搬運水泥袋,現在雙手比砂紙還粗糙。一年見不到家人幾次面,獨自住在工地附近的宿舍裡。

在北韓的生活

北韓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國家之一,由金氏家族實行統治已至第三代,不存在新聞自由或政治異論,只有微乎其微的菁英分子可以撥打國際電話。即使在饑荒結束後,北韓仍然十分貧困,飢餓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依舊存在。
工作由北韓政府分配,但由於市場日漸興盛,大多數家庭依靠買賣各種東西生存,商品從米飯到車輛零件都有。大多數的脫北者來自集體農場或靠近中國邊界的貧瘠小鎮,幾乎沒接受過高等教育。
有數萬脫北者在中國地下社會討生活,有些人會在賺夠了錢後回到北韓。在北韓,只能私售的南韓戲劇十分受歡迎,大部分的人對南韓的印象大多來自韓劇裡的場景,因此對南韓有不實的幻想。
國家活動時掌旗的北軍人。(美聯社)
國家活動時掌旗的北韓軍人。(美聯社)

難以融入南韓社會

目前有超過2萬7千名脫北者住在南韓,大多數人是趁1990年代中期,北韓政府因飢荒而對社會、邊界控制力下降時逃出。根據南韓政府的數據顯示,雖然現在北韓政府嚴加警戒,去年還是有將近1300位難民賄絡邊境警衛,在中國流亡數月數年,最後成功抵達南韓。
當這些脫北者滿懷欣喜地落腳南韓,卻發現這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國家之一,教育被推崇甚高,令人們從小就開始補習,人民對美貌的高標準也使南韓成為整形美容王國。
南韓統一部部長洪容杓(Hong Yong-pyo,音譯)在一次演講中對脫北者說道:「在南韓的生活十分競爭,想成功就必須鞭策自己。」
然而,成功對他們來說相當困難。儘管政府有幫助脫北者融入南韓社會的計畫,他們很快地因口音不同和不懂生活常識而被識出。其中,很多脫北者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身材短小,這在重視身高的南韓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由於他們缺乏在當地的人際關係,找工作時也面臨很多問題。很多南韓人認為脫北者懶散且難以雇用而解雇他們。
一位在首爾長期接觸脫北者的研究者安金蘇(Ahn Kyung-su,音譯)指出,他們常常工作一兩天後,就和其他同事爆發衝突並離職。因此,失業率高居不下,因教育水平低於南韓民眾,最普遍的職業是非技術型勞工。
北韓國旗與士兵。(美聯社)
北韓國旗與士兵。(美聯社)

掩飾脫北者的身分

從小在集體農場長大,教育程度只有高中的李啟昀(Gae-yoon Lee,音譯)自2010年脫北後,在南韓生活了6年,以童年和飢荒為主題的詩作出名,目前正在首爾名校攻讀韓國文學,是少數成功的脫北者。
「就算在朋友之間,也總是充滿競爭」,李啟昀體會到南韓生活壓力之龐大。
改不掉的口音令她在南韓仍被視為外人,有時她乾脆假裝自己是外國人,在對話中參雜一些英文字彙,讓人誤以為她是正在學習韓語的外國人。「那種時候,我還真想成為外國人。」

無法回頭的選擇

不具名的前北韓警察原先以為可以繼續在南韓擔任警察,或是加入軍隊,但因年紀不符合規定而被拒絕。從此之後,他的工作一個換過一個,皆因薪資不高而離職。「只因為我是一名脫北者」,他抱怨著。
即使他目前收入比在北韓時還多,但支出卻相當可觀。除了房租、食物、交通、治裝等費用之外,他還必須支撐家庭開銷,甚至委託掮客運現金給遠在北韓的親戚。
「錢,是最大的問題。」如今的他,已別無選擇,只能咬緊牙關,繼續在南韓高壓競爭的社會下殘喘地生活著。

1 則留言:

  1.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該高興很自由不用受到高壓統治2070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