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堅持卻益發艱難的非核家園,別發生「本土性能源危機」!

一年一度的反核遊行在11日(周日)舉行,雖然人數變少,但對反核者而言,可堪告慰的是: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強調「方向絕對不會改變」。

但與此同時,外界看到的是停機超過600天的核二廠2號機在行政院指示下重啟,且已由原委會通過;而甫公布的去年用電量仍成長2.2%,喊了半天的節電破功;上周美國商會公布的報告更直指美商對台灣缺電的憂慮,難安心投資;至於才在爭議聲中通過的深澳煤電廠環評,到底對北台空污有多少「貢獻」,就更不在話下了。
在馬政府執政時期,每年3月舉行的反核遊行,總能吸引不少人參與,人數最多的2013年,分別在北中南舉行、號稱超過10萬人參加,之後的遊行也至少有破萬人參加。不過,近兩年參與人數從數萬人降到數千人,今年情況更淒涼,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今年遊行「僅2千多人參與,不僅冷清且人數創歷年新低,過去積極動員反核遊行的民進黨立委今年全缺席」。
正面解讀,民進黨已執政,非核家園亦入法,非核家園已竟其功,上街與否已不重要,動員能量自然下降;反面來看,當年反核者那些「台灣不缺電」、綠電能取代一切的說法,在近2年供電持續亮警報、還有一次全台大停電,加上全台空污破表後,已然破功,支持全面廢核者已減少。
但不管那種解讀才是正解,重點是台灣供電確實出問題,而且至今仍難看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綠營與反核人士曾大力推荐韓國首爾的「節電經驗」,稱透過各種節電措施,讓首爾省下一座核電廠;不過,這種訴諸道德的方式難見其效─台電最新公布的去年用電統計,去年全國售電量2172億度成長2.2%,而且創下新高。先前經濟部宣示每年用電成長不超過1%目標,但台灣已連續2年用電成長超過2%。
其實,用電量的增減非常容易理解,但卻非常難控制。前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景氣回春,國內景氣與生產都開始上揚,去年沿續此趨勢;企業所有的生產活動,幾乎都離不開用電,工業用電占比重超過5成,另外商業與住宅用電各2成多;景氣好,工業生產當然增加、用電也上升,商業活動同樣都要用電。以今年景氣持續回升,加上半導體產業投資增加,未來要讓用電維持1%以內的成長率,並非易事。
更何況,不僅工商業用電與景氣連動,非政府能控管,連住宅用電都完全不是政府能掌控:夏天酷熱、冬天酷寒,會讓民眾使用的冷氣、暖氣的用電量大增,真要民眾都配合政策作到節能省電,難。除非電價上漲,才可能讓節電效果出現;首爾的節電措施,靠的不是道德勸說,而是電價也上漲得來的成果,偏偏蔡政府選前選後都一再承諾電價不漲。
既然所有生產活動都需要用電,但現在的能源政策一直存在著供電不足的陰影,企業要增加投資總會有陰影─這就反應在美國商會的報告中。
根據這份調查顯示,有高達84%受訪美商對台灣電力是否能滿足需求,感到疑慮,而且其中有近半數是「極端憂慮」;過去兩年台灣供電在警戒聲中度過,但實際上台電是對電壓有減壓;但問題是減壓對許多生產設備與製程會有不良影響,因此這份調查也顯示美商對台灣電壓是否穩定相當頭痛,近7成對電壓的穩定表示「有疑慮」。至於蔡政府能源政策的2025達成非核家園計畫,但屆時是否能維持供電充裕有疑慮,結果近6成受訪美商表示:這會影響他們是否擴張在台發展的規畫。
對美商的疑慮,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的回答是:台灣不會有缺電的問題,台積電與華邦電都宣布在台灣繼續投資,顯示他們對台灣供電有信心,而且政府一定會解決缺水與缺電的問題,請美國商會放心並繼續投資台灣。
未來缺電與否,只能期望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規劃真的靠譜,但現在確實供電是非常緊張;而美商顯然也不可能如台積電一樣,得到政府破格的承諾,徐國勇的空頭支票兼白話,是否能安美商之心,就只能再觀察了。
而對一般民眾而言,最有感的應該是推動非核家園,卻讓空污染惡化一事,被取笑為從用愛發電改為「用肺發電」,如果未來空污難改善,甚至繼續惡化,民眾尚未享受到「非核家園的天堂」,就要因空污嚴重而「上天堂」,這種能源政策要得到民眾支持,大概就是天方夜譚了吧。深澳煤電廠在地方民眾反對抗議聲中,環評仍順利通過,就是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必然需要」與結果。
蔡英文在臉書上除了說繼續推動非核家園外,結語還說:「台灣即將成為一個零核電的國家。為了迎接這一天的來臨,我們會做萬全準備,繼續努力。」執政者是否真作好「萬全準備」,應該很快就能見真章!如果蔡政府願意找來專業評估,難以同時達成其:非核、供電穩定、電價不漲的目標與承諾,早點專業務實的修正吧;20年前,台灣曾發生所謂「本土性金融風暴」,這次別置台灣於「本土性能源危機」中。風傳媒主筆室 2018-03-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