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 登錄文化景觀

 2021/12/24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早年桃園市大溪區三層地區在石門水庫完工前,受限台地、水系等先天條件,不利於耕作,歷經清治時代拓墾移民、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接連開闢出龍過脈陂、白石陂、牛角湳陂、慈湖、頭寮大池(新福圳)等埤塘,形塑獨特的水文系統,經桃市文化資產審議通過,市府文化局將公告登錄「三層地區陂圳系統文化景觀」,讓荒田變良田的故事得以流傳。

山中水利系統 全國極少見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說,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為全國極少見的山中水利系統,兼有人文歷史意涵及跨時代水利工法,見證當地農業、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登錄成為文化景觀,預計明年元月公告。

預計明年元月公告

文化局爬梳史料,桃市的陂塘和水圳、堂屋、聚落都有密切關係,清治道光八年間(公元一八二八年),林本源一族在大溪拓墾,當時三層地區一片荒蕪,林家僱工圍堰成埤,以耕牛踩踏、夯實土壤隙縫方法,利用地形落差,沿山腰峻坡建造出龍過脈陂、白石陂、牛角湳陂,滿足當時灌溉需求。

根據《大溪鎮志》,日治大正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全台洪水蔓延,大溪卻鬧旱災,歉收嚴重,日本殖民政府於一九一六年開鑿桃園大圳,串聯埤塘間的水路,同時將三層地區的所有埤塘加深,廣增水源。

開鑿隧道將溪水導入埤塘

今年八十歲、曾參與「新福圳建設計畫」的退休水利工程師陳文卿說,日本殖民政府在二戰期間計畫跨域引今復興區三民地區野溪水源,後因戰敗撤離台灣,這項計畫無疾而終,直到一九六四年,桃園農田水利會(已改制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為灌溉三層地區的稻田,展開新福圳建設計畫,在復興區三民溪及湳仔溝設置攔水壩,貫穿山脈開鑿隧道,將溪水導入埤塘,同時興築新福圳,從此溜池成為「頭寮大池」,也稱「頭寮大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