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老街溪遊記】資料簡介

 01/13(日) 14:00-16:00 
【老街溪遊記】

集合
地點
美豐福德祠 (桃園市中壢區美豐街20-2號)  
美豐福德祠.jpg
活動路線:
美豐福德祠石靈公興南堰開蓋紀念廣場中平商圈中平路故事館  




環溪步道提供一處親近大自然的舒適場域
老街溪

老街溪概述
老街溪因經流中壢老街而得名。全長36.7公里,起源於龍潭區,流經龍潭、平鎮中壢大園四區,流域面積大約八十二平方公里。
上源有二:
〈1〉東源南勢溪,源出龍潭鄉東南,銅鑼圈和三角林交界之地,和茄苳溪的源地靠近。向南北經流龍潭陂〈大池〉,復出經市區之西〉折為北北東過烏林村、黃唐村之間,進入平鎮市,穿山仔頂台地,經南勢,在伯公潭附近與西源相會。此溪上游在龍潭鄉段亦名為烏林溪。
〈2〉西源平鎮溪,出自龍潭鄉店子湖台地北麓之岡背,經凌雲村、八德村進入平鎮市,繞山子頂台地之西,形成頗為寬大坑谷,土名大坑缺;地屬平鎮市故此溪現名平鎮 溪。與東源會合後直北穿過鐵路,經中壢市區之西,這段又名中壢溪。
 老街溪出中壢市區,向北過高速公路經興南到治溪;進入大園鄉,經橫峰穿大園市區,折向北到許厝港〈今北港村〉與田心溪會合後入海。
 田心溪為老街溪最大的支流,源出平鎮市朱屋一帶,集合高山下〈地名〉一帶山溝水,經雙連陂北入中壢境,三塊厝〈五權里〉至大路下〈芝芭里〉和洽溪仔之間,稱為洽溪〈由於村落洽溪仔改名洽溪里,水名亦洽溪河〉。與本流平行入大園鄉,過大園市街支西田心村,故名。

自發源地的龍潭區高原里源頭向北在滿月橋一帶注入人工埤塘--龍潭湖(龍潭觀光大池),在神龍路一帶流出後的河段稱為泉水坑燈潭河;流過龍潭區烏樹林後進入平鎮區,始稱老街溪。 此燈潭河河段位於龍潭台地,溪水污染程度尚屬輕微,工業廢水污染量不太多,主要的大宗污染源是家庭(生活)污水;但最近幾年以來亦有明顯惡化(劣化)的趨勢。

除主流之最上游燈潭河河段之溪水污染程度尚屬輕微外,目前老街溪之主、支流之大部份河段,特別是中、下遊河段皆已被大量之家庭(生活)污水 與 工業廢水加以長期嚴重污染。溪水皆呈現深黑色或七彩顏色,河面飄浮著垃圾,溪水並夾帶大量之化學泡沫順流兒下。溪水經常惡臭不堪,溪流生態早已被破壞殆盡。

從民國100年三月起啟動老街溪開蓋工程,同年七月底完工,再改造開蓋後所釋出的水岸空間,展現老街溪的沿岸風光,規劃林澗生活園區、礫間處理展示廊道、河川教育中心、自行車步道及改建三座跨河景觀橋樑。


  1. 命名由來:老街溪因為流經中壢區的老街因而得名。
  2. 老街溪流域:老街溪全長36.7公里,老街溪上游支流有南勢溪及大坑缺溪,下游有洽溪,流經平鎮、中壢,經大園流入台灣海峽。
  3. 放射狀水系:桃園台地群最初是由大漢溪(古石門溪)沖積而成,後因台北盆地陷落,古石門溪河道被襲奪以淡水河出海,致使台地地區的溪流成湍急的斷頭河向四面放射開。
  4. 源於龍潭區:老街溪源於龍潭大池
  5.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laojie-river-education-center)
老街溪名產--桃園豬。中壢過去多以農牧為主,這裡出產的黑毛豬非常有名。

源自龍潭的老街溪,向北一路流經了平鎮、中壢、大園等區域,也因為途中流經了中壢老街而得名,可說是中壢市重要河川。早期的老街溪呈現中度至嚴重污染程度而影響了河川生態,為了改善整體水岸空間與居住的生活品質而將其拆除,經過兩年時間的整治,終於讓老街溪蛻變成為一處老少咸宜的親水空間。
老街溪為馬英九總統指示全國9條重點整治河川之一,為使本縣水污染防治工作顯現執行成效,本府選定老街溪流域人口密集之重點河段,投入總金額達新台幣20億元以上之整體改造經費(含工程、購地及勞務經費),規劃老街溪加蓋段拆除整治及景觀工程、澗仔壢水岸新驛再生計畫及新勢公園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自然水質淨化工程等三大旗艦計畫,並落實上游工業區及事業廢水排放污染總量削減及稽查管制等行政管制措施,將大符改善老街溪伯公潭以下中下游河段(含加蓋段)水體水質,相關整治目標。


老街溪步道起點在振興西路三崇橋,終點環北路老街溪橋,交通來往相當方便。若是從翠堤橋出發,不但可連接中壢舊社與平鎮新勢公園河川、河川教育中心,還可一路沿著溪畔步道漫步,兼具觀景、休閒功能,讓人步行其中也不感疲累。而翠堤橋本身以弧形優美的橋身橫跨溪流,入夜後點上燈光流洩柔美的氛圍,與相距不遠處的中央橋相映成輝,還有休閒運動的居民沿途說笑,也讓入夜後的老街溪更加熱鬧。


第一站美豐福德祠

SDC18892.JPG

美豐福德祠,面向老街溪


中壢的台地地形,加上氣候特性,造成雨量分配不穩定,農業時代的先民便相當依賴中壢最重要的灌溉水源──「老街溪」與「新街溪」。沿著兩條溪的河岸步道走,可以發現為數不少的伯公廟,緊臨溪水而建,並且順著水流蜿蜒調整座向,而不是依風水習俗,宛如伯公監視著水流,保佑豐收。 
從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往南走,有一座「舊社水頭伯公」;新街溪玉尊宮旁有一座「水尾大伯公」,水頭水尾伯公,就是先民依賴溪水的證明。「水頭」就是水流進庄頭的地方,先民在水源供奉伯公,希望祂能保佑水源潔淨、豐沛;「水尾」就是水流出庄外的地方,先民供奉伯公,希望祂能看守著形同財富的水,不讓它輕易流走。
在博愛路上的「福龍宮」是中壢最古老的伯公廟,大約建於清乾隆年間,它是老溪街的「庄頭伯公」,面朝外,為庄民「擋煞」,守護著老溪街。
另外還有興國市場旁的「美豐福德祠」和對岸的「新光福德宮」也都是歷史悠久的水頭或水尾伯公。中壢夜市旁的「光明里福德宮」在日治時期曾被強拆,村民不忍心而偷偷藏起來供奉,等到光復後才重新建廟。
104年10月1日[美豐福德祠]修祠安座於此,土地公遷址,也是中壢大事件,見證歷史的古蹟建築。其實中壢最老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三百年來,默默的守護著中壢,守護著你我,他就是「伯公」。
   
興國市場旁的「美豐福德祠」是歷史悠久的水頭公。「水頭」就是水流進庄頭的地方,先民在水源供奉伯公,希望祂能保佑水源潔淨、豐沛。

第二站石靈公

石靈公
在加蓋段右岸介於新明橋與中央橋之間,位於老街溪右岸興國游泳池旁,河畔有座簡單的廟宇,祭祀著石靈公;石靈公為老街溪旁的一塊約8尺的大岩石,居民均稱此石為「石爺」,其設立源自清末傳說,張信乾母子為感念此石救命之恩,乃與士紳倡言建埤亭記念,因靈驗無比有求必應,深受庄民愛戴。

位於中壢老街溪河畔邊,供奉著一塊大約8尺的砂岩石地方居民均稱此石為石爺或石公,其設立源自清末傳說,此區有一名商人叫張仁傑,育有一子信乾,天資聰敏,侍母甚孝人稱孝子,不料中壢發生土匪之亂,張公被刺身亡,家中頓失依靠,靠張母洗衣賺取微薄工資養家,信乾每天到溪中撈螺師和抓魚蝦以貼補家用,溪水突然暴漲,信乾正在溪中央,張母大喊救命,溪水湍急無人敢下水救人,千鈞一髮之際,溪中凸起一塊大石頭,讓信乾抱住,一直到溪水退,信乾終獲救。這個故事傳頌鄉里,地方仕紳倡建碑亭紀念,因石靈公有求必應,深受鄉民的愛戴,而石公救人時剛好是七月七日,逐以此日為其生日以資紀念,再以張信乾人稱孝子,好人有好報情況下,建廟紀念以發揚孝道之精神。

石靈公廟.JPG
石靈公(又名石頭公)

石靈公臨老街溪一帶,又稱作水燈潭,在加蓋以前,每年的農歷七月都有施放水燈的活動,在加蓋後活動逐漸沒落;而農歷七月在地方又叫慈悲喜捨月,象徵著對逝著的祝福和別離。
老街溪早年在未加蓋前,兩旁多種植著大榕樹。

第三站興南攔河堰
石門農田水利會解決農田灌溉供水不足問題,民國87年興建「興南攔河堰」,計年約可取得5億立方公尺水源,興南攔河堰是一座倒伏堰,利用啟動堰體抬升老街溪水位以取水,提供中壢地區約40公頃耕田穩定的灌溉用水。 利用攔河堰抬升水位取水後,就要利用大大小小的水圳綿延相連來灌溉農田。農業時代的台灣水圳就像是土地的血脈,延續著生生不息的生命。老街溪整治是利用水生植物生態工法,將這支灌溉水圳的水質再淨化,再接到各個灌溉渠道。
興南堰灌溉水渠生態淨化池,引取中壢老街溪水,經過人工濕地進行水質自然淨化後,供下游約20公頃的農田使用,所形成的生態小區及生物棲息環境,為推廣環境教育絕佳場所。

第四站開蓋紀念廣場

1989年,老街溪中壢市區段上方被加蓋商場,但因無法取得合法使用執照,成為一大違建,商業使用率低,僅有停車功能,成為中壢市區市容一大毒瘤,並有不易排洪之虞。故桃園縣政府於2011年展開老街溪加蓋商場拆除(開蓋)及整治計畫,拓寬河道及改善河岸景觀,並保留部分原加蓋商場的結構,作為開蓋紀念廣場。


「老街溪開蓋紀念廣場」保留舊有的牆面作為紀念老街溪加蓋的過去,提醒我們過去歷史的傷痕,並於牆面鑲嵌展示的櫥窗,是一面具有紀念價值及教育背景的地方設施。

老街溪見天日 加蓋商場拆

2011-11-20
〔記者羅正明/中壢報導〕桃園縣中壢市老街溪加蓋商場拆除工程順利完成,廿二年不見天日的河床全部露出,不少市民覺得視野變寬、通風也變好。縣府水務局河川科長葉孟芬表示,二期水利整治工程已展開,明年底可以如期完工。
  • 老街溪加蓋商場(畫面中央屋頂畫滿停車格處)拆除前,中壢市中心區蓋滿房舍,幾乎不見綠意。  (記者羅正明攝)
    老街溪加蓋商場(畫面中央屋頂畫滿停車格處)拆除前,中壢市中心區蓋滿房舍,幾乎不見綠意。 (記者羅正明攝)
  • 老街溪加蓋商場現已全部拆光,河床重現天日,工程車正在整平河床,未來要打造成綠意盎然的溪流,旁邊還有親水步道。 (記者羅正明攝)
    老街溪加蓋商場現已全部拆光,河床重現天日,工程車正在整平河床,未來要打造成綠意盎然的溪流,旁邊還有親水步道。 (記者羅正明攝)

被覆蓋22年

老街溪加蓋商場興建於民國七十八年,建築物全長七百二十五公尺,橫跨中正、中山、中央西路等市中心的主要幹道,中間有六座空橋連接,內部設有八百個攤位、一千兩百個停車格,總樓地板面積兩萬九千多平方公尺,商場下側老街溪全被覆蓋。
葉孟芬表示,今年三月動工拆除加蓋商場後,商場建物部分已全部拆除,現在正進行浚深河道工程,河床不僅會整平,河道下方中央還會挖出一條寬十二公尺、深約二十到三十公分的主河道,方便疏洪。
她說,老街溪沿線橋樑橋面都太低,會阻礙水流,橋樑兩側連接商場一樓地板的部分,已預留部分地板未拆,未來會做為施工平台,沿線橋樑屆時都會拓寬,橋面也會向上抬,一併進行改造。
老街溪現有河寬介於卅三到卅四公尺之間,未來將在順水右岸一側拓寬一到二公尺,把河道拉寬到卅五公尺,河道兩側增設二.五公尺寬的人行步道,方便民眾親水、散步。

老街溪整治 吳志揚秀政績 鄭文燦批做半

2014-08-31
〔記者李容萍/中壢報導〕中壢市老街溪開蓋整治是縣長吳志揚的重要政績。縣府從民國九十九年斥資十一億元推動老街溪開蓋、兩階段的整治工程,呈現讓人耳目一新的河岸景觀,但民進黨桃園市長提名人鄭文燦批評,整治老街溪「只做半套」,上游的污水排放未一併處理,水質不淨難營造親水環境。
  • 老街溪河道加蓋被闢為停車場。(記者李容萍翻攝)
    老街溪河道加蓋被闢為停車場。(記者李容萍翻攝)
  • 老街溪開蓋整治後,沿岸景觀煥然一新。 (記者李容萍攝)
    老街溪開蓋整治後,沿岸景觀煥然一新。 (記者李容萍攝)
  • 老街溪開蓋,鄰近環境景觀改善,釋出的水岸空間規劃為親水步道。 (記者李容萍攝)
    老街溪開蓋,鄰近環境景觀改善,釋出的水岸空間規劃為親水步道。 (記者李容萍攝)
老街溪因流經中壢老街而得名,全長三十六.七公里,經過龍潭、平鎮、中壢、大園,民國七十六年省府水利局辦理加蓋工程,加蓋河段橫跨中壢市中央西路、中山路及中正路,綿延七二五公尺。
只是,老街溪加蓋段的商場設施使用率低,且因加蓋工程使得河槽窄縮,無法容納原設計的洪水量,大雨來時洪水面上升,反而造成兩側淹水,被地方視為中壢市的毒瘤,吳志揚上任後決定拆除、開蓋。
縣府從民國一○○年三月起啟動老街溪開蓋工程,同年七月底完工,再改造開蓋後所釋出的水岸空間,建構三.六公里的無障礙自行車步道,展現老街溪的沿岸風光,並增設林澗生活園區、新勢礫間處理展示廊道、河川教育中心及改建三座跨河景觀橋樑。
吳志揚表示,老街溪第一階段整治計畫已在去年底完工,縣府團隊將再接再厲續推第二階段整治計畫,內容包括捷運A22站綠美化工程、老街溪兩側立面整建維護計畫、老街溪周邊公共藝術規劃、創意投影及數位互動案、老街溪沿岸創意節點工程及設置老街溪遊客服務中心等。
不過,吳志揚的競選對手鄭文燦認為,縣府花費鉅資整治老街溪,只做到部分河段的景觀工程,並沒有完整的親水設施,更沒有針對老街溪上游河川進行污染整治,這非常可惜,而且中壢污水處理廠至今未能重新發包,下水道接管率偏低,加上工業廢水繼續排放,老街溪仍然無法清澈。
鄭文燦說,縣府環保局公布的老街溪污染率比過去幾年還高,因此應儘快地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持續河川巡查取締污染,將上游的工業區廢水處理做好,才能真正帶給市民乾淨的親水環境。
環保局副局長倪炳雄回應,老街溪的污染最近十年已從六十%降到二十%以下,去年因為水務局辦理多項水利工程,才造成水中懸浮固體偏高,加上去年雨水少,污染率才提高;至於老街溪的污染源,生活、事業污水各佔一半,環保局已積極查污,水務局也積極辦理污水處理廠重新發包事宜,老街溪愈來愈乾淨有目共睹。

改造老街溪沿岸 桃園產業藝術節開幕

記者黃家柔/桃園報導  2018-08-17 21:14
桃園市長鄭文燦17日下午前往中壢區老街溪開蓋紀念廣場,出席「2018桃園產業藝術節開幕暨老街溪河岸公園啟用記者會」,鄭市長表示,老街溪是中壢的生命之河,市府辦理老街溪景觀工程改造,在河岸景觀部分,改造植栽、照明及步道系統,讓灌木變喬木,讓市民可以親近老街溪。為讓老街溪引進更多活動,市府也舉辦桃園產業藝術節及桃園地景藝術節,同時推動中壢、平鎮污水下水道,讓老街溪水質更乾淨,希望透過「河岸景觀改造、上下游打通」、「水質淨化、老街溪恢復乾淨」、「設施增加、活動精彩」3步驟,改造老街溪沿岸。
鄭文燦指出,過去縣府時期完成老街溪3座橋、1.8公里的開蓋計畫,升格後,市府推動老街溪整體發展計畫,延伸親水綠帶,上至平鎮伯公潭、下至青埔,讓老街溪成為生命之河,也成為中壢的清溪川。目前進行平鎮段,而中壢至青埔段也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14億元,將從環北橋做到青埔。
老街溪長達1.8公里親水公園,面積僅1.6公頃,屬狹長型的兩岸綠帶,對面是機捷A22老街溪站,兩岸有步道、植栽、照明。過去老街溪親水河岸公園僅有矮灌木,缺乏高大喬木,為了讓老街溪成為中壢光影魅力,讓白天夜晚都可以步行,因此啟動老街溪景觀改造工程,將灌木變喬木、親水公園變森林公園,選擇栽種不同顏色的植物,讓四季有所變化。同時也檢討老街溪整體改造,發現河岸公園的保水性不足,地底下都是建築廢料,無法長成大樹,因此責成工務局設計,將步道、植栽、照明一次改善,總經費5,500萬元,今日正式完工。
第五站中平商圈
日治時期位於車站前之街道,因輕便鐵路的設置,得天獨厚成為商店聚財的市街,最悠久的旅館及中壢教會也在此設立,但隨著時代商圈轉移,發展卻不如隔鄰的中正路商圈。近年來在市公所景觀改造下開始展現新貌,匯聚著傳統名產花生酥糖、牛雜與新潮的服飾百貨與小吃,中平路商圈已趁勢而起。

有「桃園西門町」之稱的中壢火車站前商圈─中平商圈,位於中壢火車站站前出口處,步行1分鐘內即可抵達,是當地逛街購物的首選。
早期的中平商圈地板是柏油路,後來才重新整修成為人行步道,為全長近700公尺寬15公尺的徒步商圈,讓原本就已經相當熱鬧的中平商圈變得更適合逛街。
店家多以精品服飾及青少年流行服飾為主,另外還有新珍香酥糖、中壢肉圓世家、榕樹下阿嬤古早冰店及全牛料理都在這條街上,另有多家潮牌服飾在此設點。
鄰近商圈的一幢日式雙拼建築,迄今已有80多年歷史,整修後以「中平路故事館」重新開放,是桃園市第一座城市故事館。 

中平路商圈有「桃園西門町」之稱

第六站中平路故事館  
中平路故事館隱身於車水馬龍的中平商圈內,早期作為公務員日式宿舍,因建物內包含屋瓦、窗櫺、拉門、樑柱等建材都是日治時期的原物料,從屋況完整的保存可看出日治時代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建物在民國9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接手修復重整後,結合藝文展覽、文化體驗和文創商品,並提供有團體參觀導覽的服務,帶領著遊客一窺日治時期到農業時代的中壢生活景象。
中平路故事館
一棟充滿著歷史韻味的日式雙拼建築興建於民國19年(至今已有八十幾年的歷史了)在當時是配予公務人員作為宿舍用的由任職山地課課長的王國治先生及教育局中教股擔任文書作業的廖運全先生及其眷屬分別入住這裡承載著二家人將近60年的生活記憶保存四代相傳的完整格局及機能用一磚一瓦堆砌老髣子的人文雅韻細說著中壢這裡的舊時代故事。
newimage140.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