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四冊中南美洲補充資料~拉丁美洲簡介

拉丁美洲簡介

一、範圍:
1. 包括墨西哥及以南的中、南美洲。
2. 曾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語系國家的殖民地,故稱為拉丁美洲。
二、複雜的地形
※ 本區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在太平洋、北美、南美三大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且因城市人口多,往往造成重大的傷亡。
【中美洲地形圖】

(一)中美洲:
西側---中美地峽:
1. 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陸橋。
2. 地形以墨西哥高原山地為主,上覆成群的火山熔岩。
3. 地勢崎嶇,交通困難。
東側---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島群:
自北而南分別為巴哈馬群島、大安地列斯群島、小安地列斯群島,統稱為西印度群島
(二)南美洲:
1. 西側為緊鄰太平洋的安地斯山
A. 屬新褶曲山地。
B. 南北8000公里,是世界最長山脈
2. 東側為古老高地:
A.自北而南包括圭亞那高地、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B.都是海拔不高的「古老結晶岩高地」。
【南美洲地形圖】

三、多樣的氣候
1. 所跨緯度範圍大(由32°N57°S),故包含多種氣候,如雨林、沙漠、高地、草原等氣候。
2. 受陸塊形狀影響,熱帶氣候分布範圍最廣。
3. 南美洲陸塊因中、高緯度區陸地狹窄,無法形成強烈的高氣壓,故缺乏酷熱嚴寒,年溫差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類型
分佈區
原因
特色
高地氣候
安地斯山
高原區
地勢高
1. 氣候、植被成垂直分佈
2. 因氣候涼爽,成為人口聚集處
熱帶雨林氣候
亞馬遜河流域(緯度0°~10°之間)
緯度(赤道通過)
高溫多雨,終年潮濕,多對流雨
熱帶莽原氣候
巴西高原及中美大部分地區(緯度10°~20°之間)
緯度
高溫有雨水,有乾季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智利中部緯度約30°~40°的海岸區域
1. 風帶季移
2. 副熱帶高氣壓:夏乾
3. 西風:冬雨
夏乾冬雨,盛產柑橘類、葡萄
溫帶海洋性氣候
緯度40°~60°的大陸西岸
西風
終年濕潤,冬溫不寒
溫帶草原氣候
阿根廷彭巴草原
東南信風迎風面
溫暖濕潤,是南美洲重要的農牧區
熱帶沙漠氣候
緯度20°~30°的安地斯山西側及
墨西哥高原
副熱帶高氣壓氣流沉降
乾燥少雨,溫差大
溫帶沙漠氣候
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
1. 盛行西風背風處
2. 福克蘭寒流流經
乾燥少雨,溫差大
副熱帶濕潤氣候
拉布拉他河谷地
東南信風迎風處
溫暖濕潤
【南美洲氣候圖】
四、印第安文明
1. 三大代表文明:   
1)猶加敦半島的馬雅文明(墨西哥):
A. 長期觀察天體,可正確使用曆法
B. 比歐洲早800年知道「0」的用法
C. 階梯式金字塔的建築,生活空間以祭儀場所為中心
2)墨西哥高原的阿茲特克文明:
A. 依靠墨西哥高原肥沃的火山灰發展農業
B. 人口多、規模大,靠武力征服其他小國,但最後終被西班牙隊所滅
C. 有社會階層
3)祕魯的印加文明:
A. 全盛時期創立許多文物及制度,但在殖民統治下,文化遭受破壞,只留下城堡孤立於山脊上。
B. 自稱「太陽之子」,鼎盛時期人口達到2500萬人,可見當時帝國規模之龐大。
2. 印第安人傳統的農牧活動:
1)農業:如甘藷、南瓜、玉米、馬鈴薯、蕃茄、可可、橡膠、菸草、奎寧、古柯等,都原產於中、南美洲;甘藷傳入中國後,因其適應力強,可廣泛栽植,因此有效解除各地飢荒及缺糧的問題。
2)駱馬:是安地斯山特有的馱獸,可適應高地氣候,善於行走。其毛皮質地佳,可供應當地居民衣料、乳製品的需求,並是當地早期的交通工具。
3)今日有些用字如巧克力,地名如庫斯科,均與印第安文化有關。
五、歐洲殖民統治的影響
1. 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占領巴西,西班牙則統治其他廣大的中、南美洲。十六世紀末,英、法、荷等侵占圭亞那高地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嶼。
2. 語言:除了巴西為葡語之外,其餘多為西班牙語。
建築、宗教、生活習慣:多半充滿歐洲、拉丁風格
3. 產生殖民地式經濟:
1)最初歐洲人征服美洲的首要目的為掠奪金、銀礦藏。
2)殖民者以利益為優先,在本區的低緯地區發展熱帶栽培業、在中緯地區發展畜牧業
A.熱帶栽培業:甘蔗、稻米—沿海地區
可可、咖啡、香蕉—山區
蔗糖、菸草—古巴
B.畜牧業:小麥、牛肉—彭巴草原(大量出口,商品化農業)
3)現在多數拉丁美洲國家仍以輸出農工原料為主。
4.對人口變遷的影響:
1)歐洲人殖民期間,印地安人大量死亡。
2)因勞力缺乏,殖民者自非洲運入黑人充當奴隸。
3)殖民多是男性,他們與當地的印地安婦女或非洲婦女通婚。
六、政治不穩、社會不安
1. 政權多由軍事強人領導,政變頻傳,導致社會不安。
2. 少數白人擁有多數財富,廣大人民卻相當貧困,貧富差距大,造成社會不公,亦為導致政變原因之一。
3. 政治不穩,使外資卻步、阻礙經濟發展與現代化的腳步。
七、嚴重的都市問題
1. 因土地分配不均,造成農民在家鄉難以謀生,因而選擇遷移至大都市尋找工作→ 本區都市化現象快速提高,形成一市獨大的首要型都市(如墨西哥市)。
2. 都市化的動力來自貧窮鄉村勞動人口的遷移,由於教育程度的低下,造成無法發展工業的現象,因此各國的經濟依然落後。
3. 貧農過分集中都市造成都市問題。


巴拿馬運河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但兩側的高度不一,因此採用多道閘門,以利船隻通行。

延伸閱讀
港埠型都市
中美洲各國的都市分布,大多具有「首要型都市」的特色,即該國只有一個特別大型的都市,其餘均屬中、小型都市。首要型都市大致出現在曾經被殖民的國家,如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南亞等國,其出現是因為鄉村地區人民大量湧入,因此城鄕差距非常大,造成發展不均衡,首要型都市獨大的狀況。而歐洲人殖民時,大都從海港登陸,再以發展港口商業貿易,作為深入內地的基礎,這些港口成為首要型的港埠型都市,至今許多港口仍為中美地峽各國境內唯一的大都市。
墨西哥及秘魯文明及古帝國
  在歐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之前,印地安人曾在中南美洲先後建立文明:
1)馬雅文明(墨西哥)
馬雅人居住的領域包括中美洲的心臟地帶,橫跨瓜地馬拉(Guatemala)、貝利斯、墨西哥(Mexico)、宏都拉斯(Honduras)和薩爾瓦多(El Salvador部份地區,分別以三個互相隔離的區域為中心──齊阿巴斯和瓜地馬拉高原的南部高地、太平洋潮濕的沿海平原與薩爾瓦多西部、墨西哥灣伸展到貝利斯一帶及宏都拉斯的熱帶森林區。主要人口則集中在今天瓜地馬拉的佩登省(Peten)和北猶加敦(Yucat'an) 矮叢密佈的低窪地區。
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遠渡重洋,發現新大陸時,中美洲只剩一群落後的民族,曾叱吒一時,輝煌燦爛的馬雅帝國早已不知所終。一五○二年哥倫布在他的第四次航海中,就曾碰到乘坐獨木舟彬彬有禮的馬雅商人。
一五一九年,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殺了阿斯地加國王蒙地斯曼。他們的目的是黃金和香料,然而他們看到一個巨大石頭所造的都市。這座設計儼然的巨大都市,比他們所知的西班牙某個城市或是希臘、羅馬等遺跡更壯大、雄偉。更進一步地,從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的密林中,發現阿斯地加王國的石造都市,這是馬雅族的文化。馬雅從前曾被認為有馬德烈文明之稱的愛爾美加人存在。總之,從中美的墨西哥和猶他敦半島的巨石文明,可看到愛爾美加─馬雅─阿斯地加的文化發展的脈胳。
西班牙人攻佔墨西哥時,馬雅人的後裔雖然仍然使用古老而特殊的馬雅文,卻僅是山野間的貧困居民,再也尋不出昔日光芒萬丈的雄風。但對馬雅人而言,與西班牙人接觸卻是一個不幸的開始。西班牙人不但將此當做殖民地,還帶給馬雅人天花、結核等疾病,兩位天主教神父們也徹底破壞了馬雅文明。
來自西班牙的蘭達修士於一五六六年,見到叢林中如高塔般威風凜凜的神殿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徘徊流連數月之後,他作了如下的筆記:「都是用雕鑿得十分精細的石塊砌成的,儘管當地沒有任何金屬器具可用。」
而這些馬雅文明重新為歐美所認識,是於邁入十九世紀後。一八二二年英國人陸績著手研究馬雅文化,並推論說,馬雅文明是由舊約聖經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後裔所建造的。
在瓜地馬拉東部有一大片廣大的熱帶叢林。一八四九年,有兩名白人來到此地,一個是美國人約翰.史蒂芬生,另一個則是英國畫家佛萊迪力克.嘉烏德。但在兩位白人探險家前來此地之前,馬雅的超古代文明遺跡早已封閉了。當時中美洲正發生巨大叛亂,所以兩人一開始探險就被捕,數日後兩人才被釋放繼續探險。
二人雇了當地的嚮導,經過幾天後終於發現一高約三十公尺的石壁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渡河之後兩人看到了比想像中更為壯麗的遺跡。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壇,表面都刻有人物、動物及象形文字。另外,還有一巨大金字塔型的建築物聳立於林木之間。其次在東側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著二千五百個「神聖文字」及各種奇異又美麗的雕刻。
史蒂芬生二人的探險工作持續了數年,新的遺跡不斷被發現,而此文明遺跡之謎,也變得愈來愈難解了。史蒂芬生對馬雅遺跡中最美的帕連卡遺跡作了描述:「這兒有卓越的人們所擁有的精緻文化遺跡,但這些人在建造了黃金時代後,隨著民族的興亡完全被消滅了。」
馬雅文明以瓜地馬拉和巴里約為發展中心,幾乎波及整個中美洲,而最繁華的地方是瓜地馬拉南部平原的貝登。這個文明於西元七、八世紀時,繁榮到了極點,僅僅隔了一個世紀,突然的,神殿被放棄,許多巨型建築乏人保護,紛紛淪為斷垣殘壁的廢墟,各地的祭祀中心也完全停止活動。

參考資料:
http://www.ufo.org.tw/study/fk35.htm#1

印加帝國(祕魯)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 Suyu  Tahuantinsuyo)是11世紀至15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首都設於庫斯科。帝國的重心區域分佈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
印加帝國最早期的擴張領土是由圖帕克·尤龐基開始的,他將印加帝國從不到二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擴大到哥倫比亞的帕斯托,以及阿根廷的圖庫曼,以及智利的毛雷河邊。然而他的後嗣因爭奪皇位引起了許多內戰,導至印加帝國政治不安,提供了後來的西班牙殖民者有挑撥離間的機會。
印加帝國的滅亡在1532年,最後一任印加帝國國王阿達華巴(Atahualpa)被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處以死刑,結束了400年以上繁榮的帝國歷史。不過,印加帝國皇室在曼科(Manco)及其繼承人的領導下繼續抗擊西班牙殖民者,直到1572年才被最終消滅。
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神,並自認為太陽神的後裔。傳說中太陽神派了他的一對兒女曼科卡帕克和馬奧克約向印加人民教導曆法、律制等。
根據考古發掘,當時印加帝國有青銅器皿和刀、鐮、斧等勞動工具,其冶煉鑄造技術相當精巧。印加人也有發達的農業灌溉系統,綿延的驛道等。考古學家大都認為印加人的建築技術、醫學、織布和染色技巧相當發達。
文學方面,印加有一首長詩《奧揚泰》。詩中記述英雄奧揚泰在印加王帕查庫蒂時期,愛上了印加王的女兒,並請求印加王賜婚,但被受阻撓的故事。此詩在15世紀被改編成戲劇。1770年至1780年間被西班牙傳教士用拉丁文記載下來。他們唯一的家畜是羊駝。


熱帶氣候
中南美洲擁有廣大的熱帶氣候,以下將熱帶氣候的特色及成因分述如下:
(一)、雨林氣候:
分布在赤道南北常年高溫、潮濕和多雨的氣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亞洲和大洋洲從蘇門答臘島至新幾內亞島一帶。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特點如下﹕
1. 常年高溫,氣溫變化小。太陽一年兩次直射赤道地面,日照強烈,白晝黑夜長短差別很小。一年內各月的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變化,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8,絕對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氣溫年較差一般不超過5,而日較差可達1015
2. 全年多雨。南北兩個半球的信風氣流在赤道地區輻合上昇,地面風力較弱,濕潤氣流上昇容易成雲致雨。終年潮濕,相對濕度大,雲量也多。月降水量不少於60公厘,年降水量一般為15003000公厘。
3. 氣候變化單調。在赤道氣團控制之下,全年皆夏。一般早晨睛朗,午前炎熱,午後下雨,黃昏雨歇,天氣轉涼。
熱帶雨林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綠色之肺」。
(二)、莽原氣候:
分布在緯度10°~20°之間,氣溫炎熱,乾溼季明顯,雨量集中夏季。此區多高大草類,野生動物常作季節性遷徙。
(三)、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在緯度20°~30°之間,回歸線附近,因為氣流下沉導致少雨,形成乾燥氣候。
(四)、熱帶季風氣候:
大約分佈在10°N~23.5°N5 之間,只有北半球亞洲有季風氣候的原因是因大規模海(太平洋)陸(歐亞大陸)分布所造成的。此地區全年高溫、雨量豐沛,乾溼分明、降雨集中夏季。
駱馬
駱馬,有些人會以為牠們是由兩種動物雜交所生出的後代。其實並不是,駱馬是以野生的駱馬經過人類長期馴培育出來的。駱馬,在動物分類學上和駱駝一樣,都是屬於哺乳綱偶駝科的動物,但卻不住在沙漠,而是分布在南美洲的南部和西部,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駱馬站立時間高約1.2m,重約70-140kg,其毛皮柔軟捲曲,其上有紅褐色以及雜色的斑點。因為其血紅素含氧量高,因此適合生長在高山區,常見於南美洲的安地斯山上。
駱馬大在兩歲的時候才生育一次,且懷孕期長達11個月,因此不容易大量飼養。駱馬行走的時速可達40公里;負重約45-60kg,在海拔5000m的山區一天可以行走32km;不但體內能儲水,而且非常耐旱,能在好幾天不喝水的情況下走很長的路,是南美地區最常用的役使獸。駱馬的個性馴良,印地安人對駱馬可說是物盡其用,牠的肉可食用、糞便曬乾可做燃料、脂肪做成蠟燭、毛皮可做鞋衣及繩索,但駱馬毛不如羊駝毛有價值。駱馬是一種高冷地帶的動物,在其他地區並不容易飼養,曾經有許多國家企圖引進大量飼養,可是都失敗。
 「駱馬」的圖片搜尋結果
玉米
又稱玉蜀黍、包穀、珍珠米,為一年生的栽培作物。原產於墨西哥,十五世紀傳入歐洲,十六世紀經葡萄牙傳入中國。
玉米喜歡生長在日照多、溫暖的熱帶、副熱帶地區,為一種短日照作物,只要溫度以及溼度條件良好就能有好的收成。墨西哥高原種的玉米就是阿茲特克人的主食。玉米的品種繁多,現在許多國家都實行品種改良,以種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玉米。
玉米可提煉成胚芽油,其中含有亞油酸;甜玉米可製玉米罐頭;玉米粉可做成濃湯芶芡的材料;玉米片是許多歐美國家的早餐;另可做成不同種類的零食;釀酒、牲畜飼料都是玉米的多種用途。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的圖片搜尋結果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大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其聞名於世的莫過於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透過巴拿馬地峽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航道,也大大縮短了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經濟及世界戰略的意義,因此素有“世界橋梁”之稱。每年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隻約有13,000艘,由於運河居世界交通樞紐地位,使巴拿馬服務業如船舶登記、航運、自由區轉口貿易、境外金融、境外公司、保險、律師等行業較為發達,並在巴國經濟結構中占重要地位。
1879年,法國取得運河的開鑿權,決定在巴拿馬動工之後,建造蘇伊士運河的負責人的菲迪南‧德‧勒塞浦(Ferdinand de Lesseps)在1880年負責開始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是在高燥地帶開鑿蘇伊士運河和在熱帶叢林內開鑿完全不同,洪水、泥濘、熱帶的流行病如瘧疾、黃熱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國人放棄了這個計劃。緊接著是美國接手了,當他們發現造成法國工程師死亡的黃熱病是由病媒蚊所引起的,便著手先消滅了當地的病媒蚊,接著再著手進行運河工程。因為地勢的關係,運河中的加通湖與東西兩端的水位高度相差20幾公尺,美國方面使用船閘建造梯級運河的方案,利用六個水閘平衡水位,以利船隻通過。船隻通過運河的時間約需八個小時,比起從前繞到南美洲需要20多日來說已經相當節省時間。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大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其聞名於世的莫過於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透過巴拿馬地峽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航道,也大大縮短了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經濟及世界戰略的意義,因此素有“世界橋梁”之稱。每年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隻約有13,000艘,由於運河居世界交通樞紐地位,使巴拿馬服務業如船舶登記、航運、自由區轉口貿易、境外金融、境外公司、保險、律師等行業較為發達,並在巴國經濟結構中占重要地位。
 「巴拿馬運河」的圖片搜尋結果

拉丁美洲的多元種族
種族的多樣性是拉丁美洲的一大特色。各式各樣的居民中以混血兒的人數最多,歐洲白人和印地安人的混血兒稱為麥士蒂索人(mestizos),其比例最高;歐洲人和黑人的混血兒稱為穆拉托人(mulattoes);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混血兒則稱為桑博人(zambos)。
人數次多的是白人,除了殖民時代西班牙、葡萄牙移民的後裔之外,也有許多是二十世紀後,來自歐洲的其他移民。居民以白人比例最高,只有哥斯大黎加、烏拉圭、阿根廷三國。
原住民印地安人的人數居第三位。在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秘魯等山地國和巴拉圭,均是以印地安人的比例最高。在亞馬孫流域和巴拿馬低地的印地安人,仍保持十分傳統的生活方式。
黑人的人數是最少的。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島,以及中南美洲溼熱的大西洋沿岸低地。在殖民時代,他們的祖先由非洲搭乘奴隸的船到此,擔任礦場和熱帶栽培業的勞工。
此外,還有為數不多的亞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區有印度和印尼人的後裔,他們大多是在結束黑奴買賣後到此地從事熱帶栽培業的勞工,在契約期滿之後仍定居在此地。華僑人數也在南美洲逐漸成長,巴西、祕魯、墨西哥、古巴、巴拿馬等國都有。

羊駝(alpaca
哺乳類,產於安地斯山,類似美洲駝,源自野生原駝。除了脖子
的長度和頭部豎立的姿態外像駱駝之外,其他部位都像一隻綿羊。羊駝的個性溫和,其毛長且柔軟,顏色多樣化,從淡黃色到褐色、灰色、黑色、白色都有,其纖維比美麗諾羊毛更純、更柔軟、品質更好,光滑具有彈性,因羊駝毛長且其特性不易沾黏水分,常被用來製成羊駝毯、羊駝被,據稱冬暖夏涼,也適合溼熱天氣的低緯度國家使用,目前紐西蘭亦有飼養。
 
【羊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