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氣流與鋒面交織 6月全台嚴防豪大雨

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南方雲系北移的影響,今(30日)、明兩天,全台都會出現短暫陣雨甚至雷雨。值得注意的是,6月開始,西南氣流與鋒面交織,各地都容易有豪大雨發生,其中1日主要降雨集中在中南部地區,2日則擴及全台。至於3日到5日,由於鋒面滯留台灣上空,因此各地不時還是會降下局部大雨或豪雨,提醒民眾嚴加防範。
端午節收假日,受到南方雲系北移的影響,台灣中南部地區從上午就已經開始出現短暫陣雨,預計中午過後,北部地區也會逐漸轉為短暫陣雨的天氣。氣象局研判,連假過後的第一天上班、上學日,西南風就會逐漸增強,迎風面的南部及東半部地區也容易有短暫陣雨甚至雷雨發生,其他地區則會轉為午後雷陣雨的天氣。
值得注意的是,6月開始的頭兩天,西南氣流與鋒面交織,各地都容易有豪大雨發生,其中1日主要降雨集中在中南部,2日則擴及全台;3到5日,由於鋒面滯留,各地不時還是會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氣象預報員李孟軒說:『(原音)尤其是6月1日、2日這兩天,受到西南氣流以及鋒面的影響,各地都容易有豪大雨的情形。那1日的主要降雨是在中南部地區;那2日的話,全台灣都是有機會有豪大雨的出現;那到了3日至5日,因為鋒面仍然滯留在台灣上空,所以各地天氣還是比較不穩定,有時候還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
至於氣溫方面,6月1日前,全台高低溫大約在攝氏24到32度之間,溫差達8度;不過6月2日起,受到連日降雨的影響,北部高低溫就會降到22到27度,中南部則是24到30度。

5月31日國三彈性課程-6/2大溪人文生態之旅行前準備

5月31日國三彈性課程 大溪人文生態之旅行前準備

配合歷史課所講的六組
接著說明地理六組分工做些甚麼-
配合影片加強概念-小組蒐集資料並討論
大溪~一個市鎮的誕生

Where-大漢溪-河階                                
小組校外教學觀察重點  
大漢溪河階地形及河階對大溪發展影響
河階形成過程         
大漢溪   (大漢溪對大溪城鎮的影響)     

When-興起清朝晚期-沒落日治時期
小組校外教學觀察重點  
大溪崛起與沒落歷史發展

Who-與大溪發展有關重要人物李騰芳與簡阿牛
建成商行
月眉通道

Why-大溪自清朝到日治時期的產業
木器 茶葉 豆干 煤礦 樟腦

What-從大溪老街發展看族群融合及社會階層
和平街 中央路 福仁宮 中山路

How-大溪沒落後如何重生
社區營造   街角館
大溪街角館

全球暖化熱島效應 2100年氣溫恐飆高8度

2017年5月30日 上午10:39
(中央社巴黎29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提出警告,在全球暖化以及地區化都市熱島效應雙重夾擊之下,全球部分城市到2100年時氣溫恐將升高攝氏8度之多。
氣溫若飆升這麼高,對都市居民的健康恐怕會有嚴重的影響,公司、工廠也會失去能做事的員工,像水資源這類已經告急的自然資源也將雪上加霜。
這項預測是根據地球暖化溫室氣體在整個21世紀排放量持續增加作為最糟情況假設。
「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 Climate Change)的這項研究指出,在這個情況之下,到了世紀末,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前1/4氣溫將升高攝氏7度甚至更高。
部分城市氣溫升高,其中有將近攝氏5度歸因於全球普遍暖化。
研究人員說,其他城市則是因為所謂的「都市熱島」效應,也就是導熱的水泥和瀝青取代了涼爽的公園、水庫和湖泊,使得城市氣溫比附近來得更暖。
研究共同作者、荷蘭環境研究所(Institute forEnvironmental Studies)的艾斯特拉達(FranciscoEstrada)告訴法新社:「人口數量前5%的城市氣溫將升高攝氏8度甚至更多。」
艾斯特拉達和研究團隊使用地球普遍暖化的各種預測,結合都市熱島效應和潛在危害,來估算城市暖化造成的未來損害。
他們的結論是,到了2050年時,人口處於中間值的城市國內生產毛額(GDP)每年減少1.4到1.7%,2100年時更將減少2.3到5.6%。
研究團隊寫道:「對情況最糟糕的城市來說,到了2100年時國內生產毛額恐大減10.9%。」
團隊還說,都市熱島效應大幅提高城市溫度和全球暖化影響下造成的經濟損失。
各地如果採取行動減少都市熱島效應,像是種植更多樹木或讓屋頂和人行道變得涼爽,對限制暖化和減少損失來說會有很大的影響。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CBC News),研究人員採用1950到2015年間世界人口最多的1692個城市,包括東京、紐約、北京、倫敦、莫斯科、奈及利亞的拉哥斯和巴西的聖保羅來做這項研究。(譯者:中央社李佩珊)1060530

學者:中國面臨一億兒童的教育問題

專家指出,兒童是未來的人力資本,讓孩子進城接受教育,有利於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MARK RALSTON/AFP)
專家指出,兒童是未來的人力資本,讓孩子進城接受教育,有利於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MARK RALSTON/AFP)
【大紀元2017年05月24日訊】中國留守兒童的數量近1億,其監管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發表文章稱,中國一億兒童的教育迫在眉睫。
陸銘在文章中指,這一億兒童,就是數量超過6,000多萬的農村留守兒童(父母一方外出務工、不滿18週歲),加數量超過3,000萬的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兩者加起來的總量就在一億左右,占到中國兒童的三分之一。
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問題最嚴重的省份是安徽、河南和四川,這些省份也是民工最大來源地。日本《讀賣新聞》曾發文說,中國留守兒童不斷增加的原因是中國的戶籍制度,即中國人被劃分為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進行分別管理。結果導致農村兒童在城市公立學校讀書受到限制,私立學校學費昂貴而無法入讀,農村進城打工父母只好將孩子留在農村。
陸銘披露,儘管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城市裡並不是負擔,而是在為城市發展做貢獻。他們的父母在城市是有就業的,同時,他們還在城市裡交納了稅收,甚至他們大量已經在城市裡生活了十多年,並且擁有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有不少甚至已經在所在城市買了房子。但作為外來務工人員來說,他們在城市裡被公共服務體系排斥。
陸銘稱,在一些超大城市,提高外來子女在本地接受教育的門檻時,排斥的往往是一些低收入者。而且更嚴格的入學條件是造成了更多的農村留守兒童或者夫妻分居問題。那些並未完全離開所在城市的孩子,在被正規教育體系排斥的同時,他們到了周邊城市,和父母分居,有的孩子繼續上幼兒園,有的孩子上一些地下的學校。這些現象,造成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還有的地方,簡單地禁止或者關閉民辦學校,造成孩子失學,或者返鄉成為留守兒童,總不如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的機會。
陸銘表示,排斥隨遷子女教育的政策,造成的恰恰是更多的留守兒童。由於隨遷子女的父母大量是在大城市有工作的,因此,絕大多數的流動兒童的父母,即便孩子不能在大城市上學,他們也並沒有離開大城市。
陸銘認為,中國當前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從長遠來看,讓這些孩子進城接受教育,有利於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兒童是未來的人力資本。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兒童占總人口比重為16.6%,比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低了0.1個百分點,兒童占比首次低於老年人口。同時,中國學齡兒童數自1997年以來處於整體下降態勢。#

高一第二冊L11都市發展與城鄉關係補充資料~上海人口2300萬 跟台灣相當

【聯合報╱特派記者胡明揚/上海報導】 2011.05.04 03:53 am 
 
上海市統計局昨天公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上海市常住人口達兩千三百零一萬人,幾乎與一個台灣的人口數相當,較十年前統計增加近四成。


「中國直轄市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中,外省市到滬的常住人口為八百九十七萬七千萬人,占總數的百分之卅九。

對於大陸官方公布人口普查數字全大陸台灣人合計十七萬多人,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葉惠德表示「絕不可能」。他說,台商圈共同感覺光上海應該就有三、四十萬名台灣人,長三角合計應超過五十萬人。葉惠德很好奇大陸人口普查的統計定義。他說,如果嚴格要求連續居住三個月以上才列入統計,那包括他在內的許多台商或台幹都是兩、三個月內就會回台一趟,都不會被列入統計。

這次上海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市常住人口逾兩千三百零一萬人,十年間增長百分之卅七點五三,遠遠高於大陸平均百分之五點八四的增長率,其中外來人口數量迅猛增長。

在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為八百九十七萬七千萬人,占百分之卅九,與二○○○年第五次大陸人口普查的三百四十六萬五千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五百五十一萬人,增長快速。
分析人士認為,上海常住人口總量增長較快的主要因素是,上海市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較為完善和較高水準的公共服務,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不斷提高,促使外省市到上海的人數迅速擴大。

上海當橋頭堡 年內形成自貿港區

上海當橋頭堡 年內形成自貿港區
航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港貨櫃碼頭。(新華社)
上海自由貿易區又有新的建設方案,其中包括今年年底前形成自由貿易港區,藉此做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推動「走出去」的橋頭堡,加強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讓上海更接近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全方位的開放。
15日,上海召開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動員大會,推動相關工作,近日大陸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上海自由貿易區改革開放方案》,已全面啟動,其中包括今年年底前形成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方案。
《方案》又稱為「上海自貿區改革的3.0版」,其中把自貿區將從過去的投資貿易「便利化」,進階為了投資貿易「自由化」。
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祕書長陳波指出,投資貿易「自由化」是實現自由貿易港區的必要條件,過去的便利化並沒有跳出保稅區的框框,強調的是比較好的進出口管理模式,而「自由化」則包括更多稅收制度、資金流動、人員流動等方面的改革,更接近於香港、新加坡等地全方面的開放。
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是大陸對上海自貿區的另一新定位。陳波表示,這要從兩大方面來實現,首先是「一帶一路」需要從自貿區提取經驗,自貿區的經驗既是符合高標準開放要求的,其次在行動方面,上海自貿區可以給予「一帶一路」的國家在資金進出融資、貨物通關以及倉儲流轉方面更加開放的措施。
(旺報) 
記者/綜合報導

高一第二冊L12都市規模補充資料~上海5年交通大計 90分鐘到長三角大城

今後5年,上海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並促進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取材自澎湃新聞)...
今後5年,上海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並促進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取材自澎湃新聞) 趙蕙蘭
上海市第11次代表大會昨開幕,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代表10屆市委做報告時表示,今後5年,上海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並促進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上海到其他主要城市最多90分鐘就可到達。
韓正表示,今後5年,上海要達成以大容量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交線網服務市域全覆蓋,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達到55%以上。
他說,上海要在確保軌道交通安全基礎上,繼續增能提效、延長運營時間,加強最後一哩路換乘銜接,使公交成為最便捷準時安全的市民出行方式。此外,上海還將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水準,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廣泛應用,推動資訊技術和城市發展全面深入融合。
談上海未來願景,韓正表示,上海要建設「令人嚮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他說,創新之城是充滿活力、更有朝氣。全球創新企業、創新機構密集,國際科技菁英和各類人才雲集,世界創新資源、要素和資本聚集,創新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人文之城是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他說,中外文化交相輝映,現代和傳統文明兼收並蓄,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
韓正說,今後5年,上海要奮力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增強城市核心功能。聚焦解決經濟結構性問題,確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全面提升配置全球市場資源和要素的能力。所謂「四個中心」,是上海將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韓正還提到,今後5年,上海要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從嚴要求管理幹部,真心愛護幹部,探索盡責免責、創新容錯機制,加大治庸治懶力度。
「防止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韓正指出,上海要讓忠誠乾淨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有為、銳意改革、實績突出的幹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幹實事、會跑會要的幹部沒市場、受懲戒」。2017-05-09 14:23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9日電

中原攜手桃市府 打造老舊社區新風貌

中原大學重視知識責任,與桃園市府攜手打造老舊社區新風貌。 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重視知識責任,與桃園市府攜手打造老舊社區新風貌。 中原大學/提供2017-05-15 11:12 經濟日報 曹松清

桃園市政府為了讓老舊社區、建築能重新展現時代意義與嶄新風貌,委託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辦理「桃園市社區環境空間營造計畫」,該計畫共徵選並輔導26處桃園社區改造,並透過「實作工作坊」,邀請專家帶領社區居民與大學生一起體驗各種建築工法、實際進行社區營造。
目前如大溪區福山巖前空地進行廢輪胎變身兒童遊具教學與實作、中壢區內壢里進行生態池堆砌工作坊、新屋區九斗社區舉辦複層植栽教學與栽種、平鎮區高連活動中心前的綠化工作等,皆已相繼為桃園各地老舊社區帶來嶄新的風貌!
日前在龍潭區佳安里進行的「文化路歷史古蹟整理及綠美化」社區工作坊,邀請在地桃園農工退休的木工老師邱士哲與國寶級師傅蔡松柏,帶領社區民眾、中原師生、漢英高中學生一起參與實作。頂著豔陽藍天,同學們初次手握電動起子,在邱老師細心指導下合力完成木板凳;蔡師傅則詳細地講解糯米、紅糖、麻絨與石灰等材料如何準備與攪拌,示範了塗抹與堆砌的方法。現場的高中生或大學生都興奮地蹲在地上體驗古早砌磚工法,眼看著磚牆慢慢地堆高起來,深刻體會瞭解師傅解說或教室內的講解,原來跟實際動手操作有如此大的差異。
中原大學景觀系大二學生簡慈萱有感而發地說:「『糯米牆』對我們來說根本是課本上的歷史文字,但透過這次的參與,可以體驗到糯米牆砌磚的過程,讓我覺得走出教室實際去做,真的體驗到更多。」里長羅濟巧也說,感謝中原大學到地方來舉辦學習工作坊,讓文化路這邊有歷史意義的兵寮不要淹沒在雜草堆。「很高興結合學校及各界的力量,將閒置的這塊舊兵寮改造成舒適休憩空間,未來我們還要把它再升級為佳安里的深度導遊講解站!」
計畫主持人景觀系助理教授連振佑強調,接受桃園市政府委託推動社區營造計畫以來,一直結合設計學院課程的創意與能量,包括大一「景觀設計」、高年級的「社區營造與民眾參與」、「理性思維與邏輯辯證」與畢業班的「畢業設計」,期待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以在地社區作為最佳學習場域,運用設計思維協助社區解決問題、讓社區展現新風貌,並為社區居民與自己帶來深刻的學習體驗。
共同參與計畫的建築系謝統勝老師表示,在帶領學生進入社區實際改造施作前,必須先與當地民眾進行討論溝通。「除了讓社區伙伴瞭解社區營造的進行模式,甚至從景觀植物到草皮鋪設都是一門課程。」而學生在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發揮所長的場域,更能透過與社區伙伴的討論相互學習與受益。
中原大學策略長吳肇銘表示,中原大學重視知識責任、持續推動專業實作課程並與在地連結,希望每一位學生不僅習得專業,更能將專業知識應用在造福人群、關懷社會上。中原大學未來也會與市府進行更多面向的跨領域社會設計方案,期盼從社區到桃園全域,充分發揮大學應有的社會責任。
中原大學在龍潭區佳安里進行的「文化路歷史古蹟整理及綠美化」社區工作坊。 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在龍潭區佳安里進行的「文化路歷史古蹟整理及綠美化」社區工作坊。 中原大學/提供

抗議捕鯨 丹麥「小美人魚」雕像遭潑紅漆

哥本哈根知名雕像「小美人魚」遭潑紅漆
丹麥警方說,哥本哈根知名雕像「小美人魚」今天遭抗議捕鯨的動物保護人士潑紅漆。(美聯社)
 
/綜合報導
小美人魚上半身雕像滿是紅漆
小美人魚上半身雕像滿是紅漆,抗議人士還在雕像前石上噴漆寫「丹麥,保護法羅群島(的鯨魚。(美聯社)
對雕像潑漆、斬首事件經常在台灣上演,未料此現象也出現在丹麥!丹麥警方說,哥本哈根知名雕像「小美人魚」今天遭抗議捕鯨的動物保護人士潑紅漆。
根據美聯社取得的照片顯示,小美人魚(Little Mermaid statue )上半身雕像滿是紅漆,抗議人士還在雕像前石上噴漆寫「丹麥,保護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的鯨魚。」哥本哈根警方證實,小美人魚成破壞的目標。現正調查本案。
抗議人士想要保護的法羅群島,是丹麥位在北大西洋的自治群島,夙來有捕捉領航鯨的傳統,他們在海灣或峽灣圍困鯨魚,然後以長刀屠殺。
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小美人魚」,是台灣人所熟悉的童話故事。塑立在哥本哈根的這座雕像百年來多次遭受破壞,1964年和1998年頭被偷走,1984年手臂被砍下。她也曾被噴漆後扔進海裡好幾次;2004年,她的頭遭覆蓋頭巾,表達對土耳其申入歐洲聯盟的抗議。
(中時電子報)

大陸霧霾元凶 找到了

近日中國大陸多處霧霾再現爆表!中國環保部追查霧霾原因後,昨(7)日指出9大城市霧霾原因分別為,機動車、燃煤、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產等,此為中國大陸官方首次針對霧霾原因正式發表結論。
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政府單位對形成此次嚴重霧霾的看法並不相同。中國氣象局認為應是季節性原因,由供暖、燒秸稈導致,加上華北地區霧霾不易擴散。不過,中國住建部則表示,汽車排氣才是造成霧霾的主因,而非供暖。
中國環保部昨日指出,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主要原因為機動車;石家莊、南京則為燃煤;天津、上海、寧波則為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產。環保部並表示,年底前將完成所有省會檢測及研究數據。
從11月底至上周,北京發布今年首個霾橙色預警,為今年首次罕見的空氣重汙染和霾橙色預警齊發,北京上周單站PM2.5小時濃度最高超過每立方米900微克,已經爆表,北京地標之一的央視大樓在霧霾籠罩下「消失」。
對於各部門對於霧霾成因相互矛盾的情形,新華社日前曾發文質疑各部門急忙下結論的動機,指出公眾急切需要權威的說法,以及採取的科學應對措施。在霧霾成因應該由誰來發布沒有明確的前提下,「誰都急急忙忙站出來說話,其中不排除一些部門極力撇清與自己行業關係的動機。」
預計新一波霧霾又將籠罩北京。北京市政府於今日起3日首度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視情況建議學校停課;企業可實行彈性工作制;全市範圍內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等措施。
根據目前規定,相關單位預測空氣重汙染(空氣質量指數達300以上)持續3天以上,應發布紅色預警,不過,上周持續了5天的嚴重霧霾,卻未見紅色警報,因而引發質疑,對此,環保部表示將進行問責。
由於無法精確預測3天以上的空氣汙染狀況,北京環保部門已斥資3,000萬元人民幣升級設備,將延長汙染預報至5天。 
記者/綜合報導

高一第二冊L13都市問題補充資料~「罩得住霧霾? 北京民眾被迫上班


中國北京首次發布霧霾空氣汙染的「紅色預警」,當局並建議公司企業可實行彈性工作,不過有民眾仍向媒體表示上班族「該加班加班,該幹啥幹啥。」(路透)
2015-12-08  14: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北京首次發布霧霾空氣汙染的「紅色預警」,從今日早上7時持續到星期四(10日)中午12時。當局並建議中小學與幼兒園停課,公司企業可實行彈性工作,不過有民眾仍向媒體表示企業員工還是得照常上班,即使不願意也沒辦法。
據《BBC中文網》報導,今日9點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測出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為266,達到重度汙染。雖然當地政府建議性措施和強制性措施雙管齊下,但民間的企業上班族仍對媒體說現在還是「該加班加班,該幹啥幹啥。」
於是戴口罩成為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有民眾說去年用掉5個有濾網的口罩,而今年的狀況可能要用10個;也有民眾指出雖然每天都戴口罩,但洗鼻子時會發現裡頭都是黑的。
至於北京實施的建議性措施如要求民眾盡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且減少汽機車上路並停車時及時熄火。而強制性措施則包括施工工地停止室外作業、實施部分工業停產與限產、禁止放煙火和露天烤肉。

面對嚴重霧霾,雖然北京政府建議性措施和強制性措施雙短齊下,但民間的企業員工還是得照常上班,即便不願意也沒辦法。(法新社)

霧霾汙染讓戴口罩成為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法新社)

今日9點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測出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為266,達到重度汙染。(歐新社)

他用鏡頭記錄北京2年霧霾 365天只一半有藍天

鄒毅拍的2015年北京每日照片組圖。(圖擷自CNN)
2016-03-17  11: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北方的空氣汙染嚴重,首都北京常籠罩在霧霾中。有位北京市民每天拍一張照片記錄北京的天氣,不知不覺已拍了2年多。每年365天的照片他都會組成一張大圖,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一年中好天氣的日子有多少。從他的照片可看出,一年中北京有藍天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半,甚至更少。
據《新華網》報導,這名男子名叫鄒毅,他自2014年起1月27日起,每天早上7點左右以北京電視台當背景拍一張照片並上傳網路。鄒毅透露,自己一開始也沒想到會拍這麼久,但是朋友鼓勵他繼續下去,他便決定堅持每天記錄,有時候因故不在家也會請人幫他拍攝。他希望以這種簡單明瞭的方式喚起公眾環保意識。
據《CNN》報導,2015年的北京有46天「重度霧霾」日。入冬後還發起首次「紅色預警」停工停課。本月2日發布今年第一次黃色預警。不過空汙現象跟過去比起來有稍微好轉,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指出,去年北京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漸少,不過也造成民怨升高。
雖然空汙在中國已不再是禁忌話題,但像鄒毅這樣的環保分子在公眾辯論與參與上仍容易碰壁。鄒毅說,他認為抱怨和批評沒有意義,他要找到對大眾不具威脅的方式和政府攜手推動環保。「不是說我們想要藍天就得犧牲都市發展,我們一定要想出一個辦法。」
左邊是鄒毅於2015年9月27日所攝,右邊是同年同地點12月1日的照片。(圖擷自CNN)

北京霧霾12秒縮時攝影 網友驚呼:快窒息了!

中國霧霾嚴重,英國工程師分享的一段縮時攝影短片嚇壞網友。(美聯社)
2017-01-03  21:0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霧霾有多可怕?英國工程師波普(Chas Pope)在1日分享一段霧霾襲捲北京的影片,20分鐘濃縮成12秒,畫面驚人讓網友直呼「快窒息了!」
  • 圖為3日安徽省霧霾嚴重。(美聯社)
    圖為3日安徽省霧霾嚴重。(美聯社)
中國北京、天津、河北等鄰近地區在霧霾中迎接2017年,不少民眾在霧濛濛空氣中,於天安門廣場觀賞元旦升旗。
根據波普1日在推特分享影片,初時畫面中的北京空氣還算乾淨,隨後霧霾從遠方出現,黃褐色的空氣快速直撲而來,畫面相當驚人。波普推文說,當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AQI)達400以上。
不少中國網友被這短短12秒影片嚇到,驚呼「這是沙塵暴嗎?」、「看得我的肺不由得一震」、「隔著螢幕都感覺快窒息了」,直說這不是末日嗎?一百年後,長江以北全變沙漠。

一個表情符,濃縮了多少澳洲原住民的平權追求

在澳洲戰爭紀念館附近,一個代表當地原住民的旗子。

在澳洲戰爭紀念館附近,一個代表當地原住民的旗子


一個表情符,濃縮了多少澳洲原住民的平權追求

澳洲雪梨——數百名澳洲原住民領袖週五在澳洲中部沙漠的巨型單體巨石烏盧魯下聚集,呼籲在憲法中承認原住民地位。大約在同一時間,Twitter未做聲張地增加了一個新的表情符:澳洲原住民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旗。
雖然並列顯示這兩個旗幟的表情符是一個很小的(非常小的)動作,但對於該符號所代表的群體而言,得到數碼世界的承認具有深遠的意義。

新表情符是在澳洲紀念把原住民納入全國人口普查的修憲公投五十週年的同一週出現的,該周還包括「國家道歉日」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馬伯案》週年紀念日,該案涉及原住民的土地產權。這些旗幟相當於一種很容易分享的承認方式;當Twitter用戶使用某些主題標籤(比如#IndigenousAu、#ReconciliationWeek,或#1967Referendum)時,就可使看到該表情符。
「表情符太重要了,」澳洲廣播公司原住民廣播部的數碼產品製作人盧克·皮爾遜(Luke Pearson)說。「我們整天、每天都在用表情符,在那麼多的不同平台上使用它們。它們並非完全微不足道,因為它們已成為我們交流方式的一個核心部分。」
但是,當澳洲原住民仍在為克服二百多年的殖民化問題而奮鬥時,當監獄裡的原住民人數與其人口不成比例地高、原住民的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都遠不如其他澳洲人時,這個表情符真的很有意義嗎?
其他問題似乎更重要;比如,聚集在烏盧魯(以前的名字是艾爾斯岩)的領袖們正在為爭取建立一個得到憲法承認的原住民代表機構而奮鬥。
但是,任何形式的代表性對於澳洲原住民來說都重要,原住民們數十年來一直在聯邦、州和地方各級政府爭取自己的權益。
在新南威爾斯州卧龍崗大學從事原住民研究的副教授布朗溫·卡爾遜(Bronwyn Carlson)博士表示,把旗幟添加到表情符中是Twitter邁出的重要一步。
她說:「這意味著,這家企業巨頭正在對一個人口很少的群體表示關注,同時承認這些人有話要說。」
對澳洲原住民來說,社群媒體、尤其是Twitter,是一種民主的且可及的空間。對那些為爭取更廣泛的承認而奮鬥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避開把關者的方法,把關者們也許不尊重原住民的聲音,或願意將其放大。
「主串流媒體一般不注意我們,」卡爾遜說,她是澳洲原住民。「但在Twitter上,我們有自己的空間,我們可以不斷地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特別是討論對我們來說重要的問題,」她說。
皮爾遜也是澳洲原住民,他在Twitter上建立了一個名為IndigenousX、由不同原住民輪流主持的帳號,他把旗幟符號的引入與最近增加的一些不同膚色的表情符作比較。
「我認為它們可比,就好像人們可以用那裡所有的其它旗幟來表示他們的自豪感那樣,」他說,「以前,沒有能讓我們表達這種感情的符號。」
雖然多年來,Twitter一直知道澳洲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有對用旗幟作表情符的要求,但添加一個小小的表情符做起來比聽上去難得多。
澳洲原住民旗是原住民活動家哈羅德·托馬斯(Harold Thomas)1971年設計的,他對設計仍擁有版權。2010年,托馬斯因拒絕讓谷歌在其主頁上使用旗幟的副本,與這家技術公司發生了爭執。
在與Twitter進行了幾個月的反覆討論之後,托馬斯同意授權這家社群媒體公司把旗幟用於新的表情符,讓該表情符得以在修憲公投週年紀念時亮相。
托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旗既象徵著原住民的未來、也代表著他們的過去,原住民在澳洲的出現可追溯到4萬多年前。
「原住民旗是我們民族認同來的核心,」托馬斯說。「我們是最早來這裡的人,而且很早以前就來了,我們會永遠留在這裡。」

高一第二冊L10人口分布補充資料~印度人口已經超越中國?

印度人口已經超越中國?

中國西部察布查爾縣某小學的學生在上課。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西部察布查爾縣某小學的學生在上課。
北京——為自己國家的崛起加油鼓勁的中國民眾,有時會用亞洲另一個大國印度的人口要在數年後才能超過中國,經濟則要在數十年後才能成為中國潛在對手的想法安慰自己。

本週,在威斯康辛州工作的中國科學家易富賢在北京大膽地質疑了這個假設。他列出了多個理由,認為印度人口可能已經超過了中國。這個觀點引發了在預測中國的人口和經濟命運時,誰的數據更可信的爭議。

週一在
北京大學的一次會議上,易富賢說,中國的實際人口可能在12.9億,比政府估計的2016年中國人口13.8億少9000萬。他給出的理由是,出生率以及醫院和學校統計數據之間的差異顯露了實情。而在另一方面,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16年印度人口已增至13.3億「印度可能會成為第一大國,」醫學專家、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人口問題研究員易富賢在接受採訪時說。「原因有很多,但人口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想讓人們注意,因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大問題,」易富賢說。他長期批評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出台於70年代,80年代嚴格執行。「如果這麼多總數都是錯的,我們怎麼能做出正確的預測。」
易富賢表示,他不只是對統計數據吹毛求疵。他說,中國的出生率將決定維持其經濟的勞動力的規模,並且相關數據顯示,未來幾十年可能還會出現經濟增長的停滯。

易富賢說,中國主要的官方人口統計數據通常都掩蓋了出生率的大幅下降。他說,更嚴峻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放鬆一胎政策的決定為時已晚,對阻止出生率下降作用不大。

易富賢說,有時採用絕育和墮胎方式來執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結束了,但它對各種政策和人們的態度留下了持久的影響。

發到網上的一份中文記錄顯示,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會議上說,「我們實行了三十多年一胎政策,經濟、社會各種政策都圍繞著一個孩子。」「即便停止計劃生育,這種慣性是很難改變的,」他說。「綜合來說,我們目前正處於日本92年的結構,我們的經濟下行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其他人口學專家強烈反對易富賢的觀點。

尚沒有同行評議期刊發表他的研究結果。一些中國專家認為,易富賢誇大了官方數據中存在的問題,或許是為了與他長期指責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相符。
一些人嘲笑中國篡改數據本質上是為了製造一個幾乎與人口9400萬的河南省相當的影子人口這個觀點。
「我覺得國家統計局的數字相對比較可信,」北京大學研究人口問題的學者陸傑華指的是對出生率的估計。
「另外,他們有什麼大幅度造假的動機呢?」陸傑華說。「全面否定不客觀不科學吧。」
這場爭論影響廣泛,但人口專家用來研究趨勢的假設和數據中出現的看似細微的差異,也會引發這種爭論。
在任何社會,這都是一個敏感問題,但在中國和印度這種正在經歷動盪的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的國家,難度更大。並且易富賢說,中國官員通過篡改數據來彰顯政策高明的習慣,加劇了數據的失實。
他說,中國真實的生育率,即平均每個女性生育的孩子數量,遠低於官方統計數據給出的出生率。易富賢在北京大學開會時演示的幻燈片中說,中國的生育率在2015年跌至每個女性生育1.05個孩子,遠低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估計的每個女性生育1.64個孩子。國家衛計委沒有回覆記者通過傳真發送的有關易富賢相關說法的提問。
易富賢認為,中國的人口停滯情況可能比日本更嚴重。中國女性對生育多個孩子的慾望降低,並且中國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福利系統,保護上了年紀的人。
「年輕人不想生孩子,更別說兩個孩子了,」他說。「將來,很難實現增長。」
但一些人口學專家表示,易富賢似乎低估了中國統計學專家做出比較準確估計的能力。
「國家衛計委的數字是通過住院分娩統計數字算出來的,」設在北京的政府機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劉紅燕說。「最近幾年中國的住院分娩率比較高,達到97-98%,我認為通過住院分娩數字報上來的數據比較可信。」
在印度,易富賢的研究結果也遭到了質疑。
新德里新德里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研究人口問題的教授K·S·詹姆斯(K.S. James)說,不太可能出現印度人口已經超過中國這種如此嚴重的估算出錯情況。他表示,印度人口超越中國的情況未來幾年有可能出現。
20年前出生的印度人「現在快結婚了」,詹姆斯說。「接下來的30到40年裡,人口會增加。」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中國瞭望-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下的雄安新區

大陸2017年4月初於京津冀區域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藉此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且紓解集中承載地,最終期望達到完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同時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將能提升對環渤海區域和北方腹地的輻射帶動能力,更成為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助力。
事實上,此次官方對於雄安新區的重視程度以及未來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定調,相較於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頗有並駕齊驅的意味,不論是高度與廣度均有其安排,政府更期許未來雄安新區可在環渤海或是京津冀區域承擔起相應的角色。
而雄安新區設立消息雖即刻引來投資、投機亂象,但隨著政府祭出相關管制措施,如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周邊區域同步限購限貸等,暫時平緩炒作的熱潮。不過由於雄安新區的設立前期將有大量城市、產業園區的建設需求,因此對城市營運商、原先已在規畫區域內擁有開發資源的房地產業者將形成利多,整體區域房產價值也將獲得重估。
中長期而言,由於雄安新區經濟發展基礎明顯較低,有機會隨著官方的引導而承接來自於北京人口、產業的轉移,發展極具想像空間,因此未來將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長期更有機會成為高階新產業集聚地、科技創新之都,且擠身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雄安新區設立對於北京房價的影響,由於雄安新區將充分依附於北京的經濟和產業資源,破解北京對京津冀區域的虹吸效益,加上北京市將增加土地供給,因此短期內皆將紓緩流向北京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同時改善市場的預期,來緩解北京房價上漲的壓力。
長期而言,北京城市的價值並不會因雄安新區設立而有所下降,北京房價依然具有上漲的內升動力,主要是基於北京保留核心的城市功能,使北京的城市定位依舊站在全國制高點上,況且尚有人口控制、居住環境改善、人均公共資源增加、產業結構優化、高收入人口占比進一步提升等因素的考量。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劉佩真) 
劉佩真

北京人南遷深圳買12間房 霧霾嚴重形成「新移民」文化


2017年05月29日
▲中國深受霧霾影響,許多北京民眾南遷深圳買房。(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深受「霧霾」的天氣因素,還有政府「樓市調控」的政策下,許多來自北京的「新移民」南遷深圳買房,開啟「大採購」模式,瘋狂買下一整層樓,甚至買下12間房。
根據《商券中國》報導,北京霧霾嚴重,導致許多人遷到深圳生活,形成「新移民」熱潮,這些移民者出手闊綽,買掉一層樓也不是新鮮事。有一名從小在北京生活、剛移民深圳幾個月的女子表示,天氣占一半原因,且北京幸福指數太低,深圳文化包容度較高,付出的時間與收益比較能成正比。
另一名搬到深圳的人表示,移民主要是霧霾的因素,「我先一人到深圳評估環境,妻兒還在北京居住,若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再搬過來跟我同居。」他也說,會想把北京的房子賣掉,等妻兒過來深圳,再去買一間新的房子。
據報導,北京常住人口2015年年末比前年同期相比,只增長0.9%,深圳則增加5.6%,是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中人口增量指標最大,也是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此外,要入戶北京、上海、廣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戶籍政策相當嚴格,深圳的入戶相對其他一線城市來說,可能是中國最為寬鬆的。
▼中國北京霧霾。(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響應世界海洋日 基隆市海洋垃圾清除總動員

響應世界海洋日 基隆市海洋垃圾清除總動員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17-05-28 09:45

世界海洋日邀請卡(圖/基隆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全球海洋中約有1.5億公噸塑膠垃圾,已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為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及響應6月8日世界海洋日,全臺臨海19縣市將於6月4日一同總動員,同步進行淨海暨海洋環境教育宣傳活動。基隆市也將於當天上午9:30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公園舉辦愛護環境、守護海洋-海底垃圾清除總動員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世界海洋日邀請卡全貌(圖/基隆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過去基隆市政府曾與地方漁民合作,將海面作業中撈到垃圾,帶回基隆漁港,為吸引更多漁民一同響應,基隆市政府與民間船隻合作共組環保艦隊,並提供回收兌換獎勵機制,鼓勵船隻將打撈上來的垃圾帶回岸邊,目前已有60艘船隻響應,6月4日活動亦會號召130位潛水人員以及20艘環保艦隊,執行海面及海底垃圾清除作業。

世界海洋日邀請卡(內頁)(圖/基隆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當天在潮境公園推出一系列海洋環境教育主題專區活動。內容包括環保戲劇表演、環保艦隊授旗儀式、綠色市集、親子野餐及草地音樂會、潮藝術導覽及露天電影院等,此外,也安排長期從事海洋環境教育推廣的陳人平先生、林育朱小姐及郭兆偉先生分享有趣的海洋科普議題,使民眾能更進一步的瞭解海洋垃圾衍生的環境問題,本次活動將融入限塑.減塑.無塑概念,除綠色市集將不使用塑膠耗材,當日親子野餐亦請參與民眾自備餐具。邀請民眾一同走出戶外親近海洋、體驗不一樣的海港城市與海洋文化、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無塑行動,共同關心這片美麗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