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疫情燃起 祕魯再次關閉馬丘比丘古城

 

祕魯政府宣布,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曾關閉數月然後局部開放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如今因出現第二波疫情,而將再次關閉兩週。

印加古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因出現第二波疫情,將再次關閉兩週。 法新社

印加古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因出現第二波疫情,將再次關閉兩週。 法新社

官方公報刊登的命令規定,在1月31日至2月14日間,祕魯17個大區的所有考古遺址將「不接待任何遊客」。


為了控制再度復發的疫情,在這兩週期間,祕魯還將對占國土面積1/3的一個地區採取封鎖措施,受影響居民共計1600萬人。


祕魯的醫療體系無法應付目前疫情,全國3200萬人口只有500張加護病床。

三大領頭羊掀起桃園土地交易熱度

2021-01-29 17:15:16聯合報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通車引發沿線各站土地交易爆紅,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0年實價登錄已揭露資訊,發現桃園市重劃區土地交易金額850億已比新北市重劃區土地交易金額720億高,而建商及大型企業又獨愛哪三大熱區?具有雙鐵優勢的桃園青埔高鐵特區蟬聯兩年冠軍,佔整體重劃區土地交易近40%,總交易金額來到317億元;距離新北較近的桃園A7重劃區,也成為近期討論話題以171億元位居第二,小檜溪重劃區由於緊鄰舊社區,未來又有捷運綠線加持,成功帶動交易熱度,以90億元位居第三。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分析,過去上市櫃建商在桃園購地規模並不大,但隨著機場捷運線通車,串起北北桃生活圈,建商開始擴大布局往台北以外的城市進軍插旗。在商業及生活機能陸續到位下,桃園青埔高鐵特區成為近兩年建商主要搶地戰場,包括國泰人壽、興富發、宏普、亞昕、皇普等建商陸續買地,連續兩年土地交易金額都達300億以上,與五年前相比更是大幅成長,光是上市櫃公司去年就在此重劃區投入80億元購地,占該重劃區整體交易金額25%。

位居第二的桃園A7重劃區,為此三個重劃區最靠近新北市,但土地價格又比林口新市鎮便宜許多,因此深受建商喜愛,2020年土地交易總金額較2019年成長近160%,而在2018年更是衝上當年度冠軍,挾帶捷運及產業發展的優勢,鄰近華亞科學園區及中華郵政物流總部,帶來大量就業紅利,預計土地交易將續熱。小檜溪重劃區從2019年開始就有上市櫃建商進駐,也成為壽險布局重點,帶動商業土地單價破百萬大關,像國泰建設以每坪103萬元買下商業區土地,看準舊商圈延伸的成熟商機。

總經理柯宏安表示,桃園是企業工商佈局重鎮擁有大量企業數與就業人口,加上軌道經濟成形,對於建商具有許多開發題材,因此近年建商加速對桃園土地佈局,指標性重劃區皆可觀察到建商以高價搶地的實例不斷浮現,除了建商進軍外,壽險業也看準商業用地,像國泰人壽看準重劃區商業土地,分別以總金額20億元及13.7億元買下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小檜溪重劃區。而未來桃園又有三心六線捷運+延伸11條路線,同時有四條捷運線連結台北,大幅縮短北與桃園的距離,建商在桃園追著捷運路網佈局將更為明顯,捷運沿線的新興發展區也可能成為未來可關注的焦點。

國一第二冊L3台灣產業補充資料~活化高雄漁港 市府規畫遊程促進觀光

 

為活化興達漁港,中央設置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高雄市海洋局代理局長黃登福表示,能源局也設置了海洋工程人才培訓中心、海洋產業創新中心兩中心,高雄市未來會配合中央離岸風電政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16個漁港也會規畫漁業觀光休閒及藍色公路遊程,活化在地觀光產業。

高市府上午舉行市政會議,由海洋局、主計處等局處進行業務報告。黃登福表示,高雄市是台灣遠洋漁業重鎮,產量占全國一半,有16個漁港提供漁船停靠、卸魚、補給、維修、整補,市府政策就是優化漁港的停泊環境,提供漁船安全、便利的作業環境。


他並表示,另在滿足漁業基本需求外,也做多功能的發展使用,如興達港配合中央離岸風電政策,能源局已經奉行政院核定,設置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專區裡分為一區三中心,由中鋼子公司興達海洋基礎公司設計,設置一個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的組裝廠房。

另能源局也設置海洋工程人才培訓中心、海洋產業創新中心兩中心,黃登福說,水下基礎廠房已經在2019年12月底完成,兩中心也已在今年元月啟用,未來配合中央離岸風電政策,高雄市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另在整個漁港多功能使用方面,黃說,16個漁港有不同的漁業產業利用型態、有不同的港灣風景、漁村的文化跟漁產,海洋局會結合包括在地漁會、觀光局、旅行社、高雄市輪船公司,規畫一個漁業觀光休閒及海上藍色公路的遊程,提供民眾旅遊跟學校戶外教學的場地,活化在地觀光產業。

主計處長李瓊慧則表示,年節將近,市府重視民生物資物價穩定,春節的物價查訪從1月21日開始到2月4日,包括農產品的批發市場或水產品的批發,農產品是由農業局負責,水產品是由海洋局負責,另各大賣場及零售市場的物價部分,由經發局負責。相關單位在這段期間,會針對物資的部分去查訪。

李瓊慧說,如果民眾對物價有疑義,可透過1999或者1950消保官專線提出,各相關權管單位也都會去查訪,讓物價能夠平穩,市民能過個好年。

傳承竹屋工法 台東關山工商要重現漸失傳的大武壠竹屋

 

台科大建築系和關山工商合作,近期著手搭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希望讓傳統工藝可繼續傳承下去。關山工商校長王怡婷說,跨域合作讓2校學生攜手合作,了解早期的建築工法和使用材料,也在專家協助下,讓傳統竹屋在關山重現,意義重大。

關山工商學校引進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由台科大建築系教授邱韻祥帶著研究生和和大三、大四學生參與,搭建大武壠竹屋,由竹藝師王川雄指導台灣科技大學和關山工商學生搭建。

其中3年前關山工商畢業校友羅婉甄也是成員之一,還教關山工商校長王怡婷如何蓋房子。羅婉甄笑著說,學校課程主要以建築設計為主,這次蓋竹屋還特地惡補工具操作技巧。

王川雄說,大武壠竹屋與一般竹屋差異不大,但工法上早期要以黃藤綁扎,後期以竹釘嵌接。這次以在地的刺竹與桂竹為材料,採復古工法施工,但考慮穩固性,還是使用鐵絲纏繞。

邱韻祥說,建造竹屋預計要10天,學生們可學習大武壠竹屋構造,從竹屋放樣、搭建結構側牆、竹籐綁扎、基礎與架牆,到上樑、屋架、牆面竹片組立、屋頂鋪設等工法與程序。

關山鎮豐泉里社區經理人蘇桂仙說,竹屋屋頂、橫樑等承重部分以刺竹為主,牆面或包裹處以桂竹片固定,竹子交叉重疊部分以泡水的黃籐綑綁。

年逾80歲的王川雄說,家族從祖父一代開始蓋房子,他從小就跟著祖父、父親做。在鋼筋、磚塊、水泥等建築材料興起後,竹屋建築工法面臨消失危機,非常可惜。

台科大建築系和關山工商合作搭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傳承傳統工藝技術。記者施鴻基/攝影
台科大建築系和關山工商合作搭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傳承傳統工藝技術。記者施鴻基/攝影
關山工商校友羅婉甄返校搭建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記者施鴻基/攝影
關山工商校友羅婉甄返校搭建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記者施鴻基/攝影
台科大建築系和關山工商合作搭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由竹藝師王川雄(左)指導,傳承傳統工藝技術。記者施鴻基/攝影
台科大建築系和關山工商合作搭建逐漸失傳的平埔大武壠竹屋,由竹藝師王川雄(左)指導,傳承傳統工藝技術。記者施鴻基/攝影

陸超越美 外商直接投資最多

外商直接投資 製表/國際組

外商直接投資 製表/國際組 
聯合國廿四日公布數據顯示,因新冠疫情衝擊,中國大陸去年已取代美國,成為外國企業直接投資金額最高的國家,是數十年來美國首度輸給大陸。

新冠疫情導致外國企業二○二○年直接投資美國金額大減百分之四十九,成為一三四○億美元,投資中國大陸金額則上升百分之四,達一六三○億美元,雙方排名因此扭轉。幾十年來,美國向來是新外資直接投資(FDI)的首選國家,新冠疫情已強化全球經濟重心往東方移動趨勢。


華爾街日報報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指出,去年新冠肺炎在武漢出現以來,大陸鐵腕封城,有效控制疫情在國內散播,去年大陸國內生產毛額維持正成長,而其他主要經濟體則萎縮。二○二○年外資數據顯示,大陸加速成為世界經濟中心,該地位長久以來一直由美國占據。疫情期間,大陸鞏固世界工廠地位,擴張在全球貿易的占比。


雖然大陸去年吸引更多新外資,但已投注美國的外資總額依然遠多於大陸,反映出幾十年來,外國企業想擴大海外市場,美國是最吸引人的國家。

外商投資美國金額二○一六年達到最高峰,金額為四七二○億美元,同年大陸為一三四○億美元,但從二○一七年川普政府上台開始,接下來幾年美國吸引的外商投資金額逐年下降,大陸則持續上升。

川普政府鼓勵美國企業離開大陸回到美國,同時以國安理由限制中資併購美國企業,使得大陸投資人對購買美國企業的興趣冷卻。外商直接投資通常是牽涉企業跨國併購。


就全球而言,疫情導致去年整體外商投資大跌百分之四十二。

Rhodium Group合夥創辦人羅森表示,去年美國外資投資暴跌,反映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普遍惡化。他表示,美國是市場導向的開放經濟體,碰到新冠疫情,外資投資暴跌並不意外,只要美國堅守開放市場的基本體制,外資未來仍會回到美國。

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

 文:熊淳儀2021年1月28日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國一第二冊L1台灣人口補充資料~生育政策加持 彰化粗出生率冠全台

 

華視
·3 分鐘 (閱讀時間)

彰化縣 / 王詩涵 謝忠義 蕭鈺燁 報導

台灣社會少子化,內政部統計,2020年粗出生率第一名的縣市是彰化縣,很多人一聽到這個統計結果都會聯想到,難道是因為彰化縣有700位億萬存款的富豪,有錢人多所以比較多人願意生育嗎。不過彰化縣民政處認為,可能是因為縣府祭出,每胎3萬元的生育津貼,各鄉鎮市公所也有加碼補助,因此拉抬粗出生率。

2020年每1千人當中只有7位新生兒,創歷史新低,全台縣市比較,彰化縣粗出生率是全台之冠。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台粗出生率前五名縣市,第一名是彰化縣是千分之9.53、第二名是桃園市、第三名是澎湖縣、第四名連江縣、第五名則是新竹市。

彰化縣拿下第一名,很多人馬上聯想到,彰化的有錢人多,有700位億萬存款的富豪,會是這個原因嗎,比較多人願意生育,彰化縣民黃先生說:「我最大的(小孩)17歲了,最小的3歲半。」,這個爸爸35歲從事營造業,生了五個孩子,在現在的社會確實算是生得多,彰化縣民吳先生說:「可能彰化人他比較節儉啦,所以變成說我們儲蓄的觀念比較強,我們就會覺得說結婚之後就要成家。」

而這位先生則從是房仲業,生兩個小孩,認為彰化交通便利,中小企業多工作也多,彰化縣民李小姐說:「我們是自己的積蓄(買房子),壓力一定會有,因為我們在買房子的同時,我第一個(小孩)也出生了。」,這位媽媽則生兩個孩子,說他們沒有富爸爸,全是靠自己的力量養小孩買房子。

彰化縣政府民政處長賴致富說:「我們從社會環境的觀察,那在彰化縣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彰化縣民政處則表示,粗出生率高的原因,應該是因為縣府補助每胎3萬元的生育津貼,另外各鄉鎮市公所也有加碼補助,而教育環境及交通便利,也是提高年輕人生育意願的一大誘因。

國一第二冊L4台灣產業補充資料~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去年雙創新高

 許昌平/台北報導

2020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同步刷新歷史紀錄;圖為汽車廠生產線。(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同步刷新歷史紀錄;圖為汽車廠生產線。(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昨日公布去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129.07,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製造業生產指

數131.52,也創下歷史新高,年增10.41%,連續第11個月正成長。2020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同步刷新歷史紀錄。經濟部認為,隨著全球疫情升溫,將帶動半導體等產業訂單續旺,預期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在20.8%至27.2%間。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因遠距商機與5G通訊等新興科技應用延續,加上農曆春節年前的備貨效應,資訊電子、基本金屬、機械及運輸工具等產業產量明顯提升,12月製造業生產年增10.41%,去年全年製造業生產則較2019年成長了7.26%。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積體電路業去年12月年增19.12%,主因為5G、高效能運算等應用設備,以及遊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強勁。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明顯提升,導致IT、電視面板產量續增,年增24.84%。總計去年全年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下歷年新高,年增19.33%。

傳統產業部分,去年12月表現不錯,如基本金屬業因機械、汽機車、家電、營建等產業回溫,下游廠商提貨積極,年增14.33%;機械設備業年增14.34%;化學原材料業因石化及橡膠等原料受惠下游防疫產品需求強勁,年增8.84%;汽車及其零件業則因多款新車熱銷,年增21.57%。但去年整年來看,傳產仍受疫情影響,略有衰退,其中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4.42%,機械設備業年減2.76%,基本金屬業年減0.87%。

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今年1月生產量將較109年12月增加廠商家數占10.9%,持平者占71.1%,減少者占18.0%,預期今年1月生產指數將較去年12月減少。

黃偉傑分析,未來疫情再次升溫,數位轉型、新興科技應用的步調將加速,並促進遠距商機、宅經濟相關設備熱銷,加上車用電子需求擴增,將帶動半導體高階製程訂單續旺。另外塑化、鋼鐵、機械、汽車等傳統產業逐漸回溫,將推升下游廠商回補庫存需求,可望帶動製造業生產。

修祖厝趕子孫 陳悅記僵局棘手

 

中國時報 

已有214年歷史的國定古蹟陳悅記祖宅,因古蹟容積移轉及修繕意見分歧,修復工作卡關多年。祭祀公業近期提出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其中要求後代子孫搬離祖厝,遭陳氏家族後人質疑。對此陳年僵局,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與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27日偕同陳家後人召開記者會,呼籲文化部應主動協助。



聯盟代表蕭文杰表示,同為國定古蹟的霧峰林家為例指出,也是留部分建築給子孫居住,讓古蹟能活化保存,希望文化部能積極協助,請第三方公正單位監督,充分諮詢古宅各區住戶意見後,再提出計畫。

陳悅記祖宅建立於清朝嘉慶年間,2018年由文化部公告為國定古蹟。

大師陳錫煌在此教布袋戲

陳悅記為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之陳家公號,由開臺祖陳埰海長子陳遜言所創,陳遜言四子陳維英長年投入教育,開設私塾,陳悅記祖宅因此得到「老師府」別名,名振全台。

值得一提的是,陳維英第七代孫為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陳悅記祖宅也是陳錫煌教導藝生布袋戲的地點。

古蹟活化與住戶意見卡關

陳氏家族後人代表陳應宗表示,祭祀公業提出的古蹟再利用計畫缺乏民意正當性,其權能僅能規畫家族公共空間,如果要規畫到家族成員家庭空間,則要取得家庭成員授權與同意,遑論讓居住於古宅的後代搬出祖厝。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則建議,文化部可先針對古宅公共空間與住戶共識高的區塊優先補助經費進行修復,「近年來文化部也做一些努力,但似乎在部長轉換過程中停滯,既然指定為國定古蹟,希望再積極幫忙溝通。」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組長張祐創表示,前任部長鄭麗君或現任部長李永得,均希望積極推動修復陳悅記祖宅,作為主管機關立場,文化部責無旁貸,會再了解住戶意見及協調。

國一第一冊L6台灣水文補充資料~颱風缺席 竹苗盼北水南送解渴

 

中國時報
陳育賢 、竹市

自1964年以來,台灣去年面對首次春夏季皆無颱風侵襲情況,桃竹苗尤其悽慘,各水庫蓄水量持續探底,加上疫情升溫,民眾勤洗手、勤洗衣,增加用水量,包括寶二、永和山水庫都只剩下2成蓄水量,只能盼望月底起的北水南送與海水淡化來救援。

近幾波陰雨,還是未能為桃竹苗各水庫帶來有效水量,截至昨天,桃竹苗蓄水情況最好的石門水庫,蓄水率也只有65.1%,蓄水量1億2845萬噸。寶二水庫慘到蓄水率只剩22.5%、蓄水量708萬噸;寶山水庫30%、151萬噸;永和山水庫22.6%、679萬噸;明德水庫14%、174萬噸,各水庫都慘不忍睹。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桃竹苗地區面臨抗旱作戰,中央積極找方法,善用水資源解決新竹地區用水需求,包括打造新竹緊急海淡設施與北水南送計畫。


半世紀以來最慘!桃竹苗降雨量慘不忍睹,寶二水庫只剩2成蓄水率,庫底土石裸露,大新竹用水只能仰賴北水南送、海水淡化來救援了。(陳育賢攝)

其中斥資27.8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工程」已在完工階段,正力拚2月初每日北水南送6至20噸到大新竹。

海淡設施部分,水利署長賴建信昨天前往位在新竹市南寮的海水淡化機組現場了解機組工程進度,目前第1階段每日產水3000噸目標可望提前達成,月底可日供水3000噸,2月底增加到1萬3000噸。

市府表示,新竹地區1天用水量約54萬噸,除了海淡與北水南送外,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回收水,每日產出1萬噸回收水,將可利用的水資源作為環境保護用途;另設16口抗旱水井,每天可供水3.07萬噸,希望大家共同抗旱走過乾旱期。


台版挪亞方舟 為全球13430種原續命

 

中國時報 
李宜杰 、台南

搶救種子大作戰!位於台南市善化區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擁有全球公部門最大的蔬菜種原庫,截至去年,已自155個國家中收集約6萬3538個種原,提供再生繁殖與育種研究。然而,亞蔬中心種原庫中有逾1萬3000個種原,已保存10餘年,卻從未進行研究,為搶救逐漸失去活力的種子,亞蔬中心與種子公司合作,透過互惠方式加速種原繁殖研究。

避免種子持續老化

「雖然種原庫目前存有6萬多筆資料,但並非看得到、就吃得到。」亞蔬中心產業合作關係專員林麗珠解釋,每個種原都需要達到一定的種子量,才會成為「可申請」的種原,也才有機會成為可普及推廣的大眾蔬菜。目前種原庫有1萬3430個種原已保存10餘年,卻還是處於「不可申請」狀態,再加上亞蔬中心每年至多繁殖1200個種原,僅占總收集量的2%,如何避免種子持續老化,成為燃眉之急。

亞蔬中心3年前提出「台灣種苗業界交流平台」,廣邀台灣種子、育苗公司參加,加入搶救種子大作戰,由該中心免費提供至今尚未開放申請的第一手種原,業者取回並生產成功後,除了須將種子送回亞蔬中心保存,業者也可保留種子自用,達成互惠機制。

各國種原管控嚴格

林麗珠指出,由於全球各國對於種原進出口的管控日趨嚴格,光是1個種原可能就要花上2至3年的時間與公部門斡旋,因此不少種子業者看準機會,紛紛加入計畫,達成公私部門雙贏。林麗珠表示,業者生產後,可針對作物的抗病、形狀、產量研究,也成為日後亞蔬中心的研究量能。

林麗珠解釋,像是有業者透過申請種原,種出能抗白粉病的苦瓜,經接種實驗後,業者就將此基因導入果形較佳、產量較好的苦瓜中,再銷售給農民。不過,林麗珠也說,即使是抗病品種,在市場上生存的壽命頂多5年,由於病毒會持續演化,所以種原的更新與繁殖,才更顯重要。

國一第一冊L6台灣水文補充資料~水資源依期完成北水南調 妥善運用完成重要里程碑

 水資源依期完成北水南調 妥善運用完成重要里程碑

桃園市長鄭文燦27日上午主持「桃園市第15次抗旱應變會議」時表示,目前石門水庫蓄水率為65%,桃園水情在110年6月底前仍險峻。而因應水情趨勢及用水需求,桃園依期程推動北水南調計畫,由板新系統透過頂山腳加壓站、尖山加壓站送水至桃園系統,也進一步透過「桃園—新竹備援管線」以支援新竹約20萬噸清水為目標,預計於2月1日正式通水,期以智慧用水、妥善調度的方式,務必完成北水南調階段性的重要里程碑,讓北台灣水資源獲得合理的運用,其它工廠節水視察或備用水井取水演練則彈性調整。

桃園市長鄭文燦27日上午主持「桃園市第15次抗旱應變會議」。圖:市府提供

鄭文燦說,為穩定未來枯水期用水需求,水利署在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大型RO淨水設備,淨水設備將於2月1日產水,每日可提供約1,500噸水量,作為工業用冷卻水使用。經發局長郭裕信則表示,桃園市政府已發函通知桃園市非位於政府開發管理工業區的用水大戶廠商、桃園市七大政府開發工業區及16個廠協會,歡迎廠商優先使用淨水設備取水。

鄭文燦指出,未來請經發局統計,截至110年4月底前,若廠商節水達7%以上,市府擬頒發環保獎章,鼓勵推動循環經濟的節水優良廠商;水務局則統計運用放流水得宜的廠商,頒發獎章表揚多元水源運用的模範廠商。台水公司也可統計北水南調下,有償借水的成本及成果。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郭耀程強調,桃園地區仍為實施減壓供水的黃燈,減壓時段為夜間10點至隔日6點,而目前新店溪水源已穩定每日約81萬噸以上支援板新地區,石門水庫支援新竹水量為8萬噸,公共給水出水量則管控在121萬噸以下;在備援水量部分,截至1月24日止,抗旱備援井累積抽水量約29.7萬噸,埤塘累積抽水量26.4萬噸,總備援水量約56.1萬噸。

新生兒創新低 死亡數近40年最高 南韓人口連13月負成長

  

韓聯社報導,南韓周三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1月僅20,085人出生,比一年前銳減15.3%,是1981年編纂數據以來新生兒人數最少的11月,死亡數則為26,669人,較一年前增加1%,增幅在1983年來所有11月裡最大。這個快速老化社會的人口因此減少5,583人, 已是2019年11月以來連續第13個月負成長。

國一第二冊L5台灣區域劃分補充資料~柳青薰/主導戰後高雄城市建設的澎湖移民

  

文|柳青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候選人)

曾有段時間,網路上流行起一波關於地方特質的討論。網友們紛紛從生活中的細微特徵,來描述對於某地人的印象,有些內容還真的是只有內行人才會理解的趣味。例如有人說,「澎湖人」通常都有很多親戚在高雄,或者換個說法,每一個高雄人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會認識一兩個澎湖人。

日治時期高雄港船隻往來的情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日治時期高雄港船隻往來的情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嚴格來說,澎湖跟高雄兩地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必然的地理關係,再加上渡海來臺的路徑並非像島內移民那樣便利,這種幾近共識般的群聚印象著實讓人好奇,為什麼高雄會是澎湖人移居臺灣的首選?


從季節性移動到落腳定居

要從歷史上找出澎湖人大量移居高雄的原因,其實不難。1908年起日本殖民政府為了臺灣南部的國際貿易與經濟開發需求,開啟接連三期的「打狗港築港計畫」,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原本就已經常態性旅居屏東、安平等地,從事「出稼」行為的澎湖人,紛紛把握機會轉進高雄謀生,不再維持季節性往返的工作模式。能夠在臺灣有穩定且優渥的生活,讓許多早已厭倦來回兩地奔波的澎湖人趨之若鶩。當時澎湖人胼手胝足的打拼形象,甚至衍生出所謂「澎湖查某,臺灣牛」的俚語,吃苦耐勞的低階勞動族群,成了早期澎湖移民鮮明的族群印象。

打狗港築港計畫實質上帶動高雄現代化的發展,不論一開始大規模的填海造陸,或是後來因應商業成長而興起的城市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因此對附近居民來說,當時的高雄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機會的新興都市。不僅渡海來臺的澎湖人,就連鄰近的臺南、屏東與嘉義等地,都有不少懷抱著夢想的人們不斷湧入。然而,澎湖人之所以有更高的競爭力,實際上仰賴的是有點出乎意料的因素──「教育」水準。根據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2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澎湖學齡兒童的就學率是48.6%,高於臺灣本島平均值的44.8%。所以,澎湖人移居海外的推力,除了缺乏食物與工作機會外,也是因為人才過剩而產生的壓力。

不過,為什麼澎湖的教育水平會比本島還高呢?儘管因為位處離島,教育資源不如臺灣充裕,但澎湖自古以來文風鼎盛,除了政府的新制學校之外,還有很大部分的教育單位,是由地方宿儒主持的「書房」。許多識字的澎湖人來到人不生地不熟的臺灣之後,就算舉目無親、也沒有充沛的人脈資源,仍然可以憑藉基礎的學識能力,獲得本地商家的青睞,獲得較好的工作機會。

根據許多早期旅居高雄的澎湖長輩自述,當年原本單純想從學徒做起,但因為識字、懂算數,很快在同儕中被拔擢;等到有較好的發展機會時,便返鄉招募親友一起來臺打拼創業,再依賴同鄉情誼的專業團體彼此協力,形成一個更為龐大的專業團體。這樣的發展模式幾乎是第一代澎湖移民的縮影。

打造高雄城市新風貌

來臺參與高雄城市建設的第一代澎湖人,很多後來都成為高雄營造業的主力。根據政府營建單位的資料統計,戰後以來高雄的甲級營造廠中,由澎湖人所創設的佔有相當驚人的比例;這樣的發展脈絡也適用於建築師,1971年成立的臺灣省建築師公會第一任理事長,即為澎湖菓葉移居高雄的許仲川,在此之前還有與王大閎並列為臺灣十大建築師之一、以三信家商波浪大樓與高雄佛教堂等建築設計廣為人知的陳仁和,以及嘗試以水泥仿傳統木構、開創出近代廟宇設計潮流的謝自南等人。

陳仁和生涯晚期繪製鳳山農會肉品市場時的工作照。(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陳仁和生涯晚期繪製鳳山農會肉品市場時的工作照。(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陳仁和,或許是用來具體定義這個由澎湖人開創的盛世的最好例子。他在1922年出生於澎湖白沙鄉吉貝島,小學時因為父親經營大河旅社而舉家移居屏東。高雄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建築教育名校早稻田大學專門部理工學部建築課就讀,並受教於日本近代建築大師內藤多仲、今井兼次與明石信道等人。1945年畢業返臺,於1950年後取得建築師資格後,在高雄鹽埕埔田町成立陳仁和建築師事務所,展開長達將近四十年的執業生涯,是南臺灣地區戰後相當重要的建築師之一。

從設計的專業上來看,陳仁和的作品風格充滿了現代建築的形式語彙,最大的特色在於對結構與構造設計的自信,在當時同時代的南臺灣建築師中鮮有對手。不論其成名作高雄佛教堂、被譽為臺灣粗獷主義經典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大同國小禮堂,以及生涯晚期的鳳山農會肉品市場等案例,陳仁和的建築設計作品都呈現出一種君臨天下的態勢。

陳仁和的作品大同國小舊禮堂,現已不存。(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陳仁和的作品大同國小舊禮堂,現已不存。(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但如果從建築的專業來看,陳仁和在建築上的成功,實際上是來自整個高雄澎湖社群集體創作的傑作。

團結面對挑戰的澎湖人

以三信家商為例,促成此案的業主代表黃慶雲、建築師陳仁和與營造廠負責人吳甲一皆為澎湖人,甚至從招標文件中的紀錄可以發現,當時參與投標的營造廠更有高達九成是由澎湖人經營。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招標文件中所載明參與投標之廠商,幾乎皆為澎湖人所開設。(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招標文件中所載明參與投標之廠商,幾乎皆為澎湖人所開設。(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之所以會有這種幾近壟斷的懸殊落差,除了證明澎湖人對於戰後高雄地區營造業的掌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戰後動盪局勢的能力──如材料價格的波動使得工程造價難以掌握,傳統營造廠不見得有能力配合新穎的建築設計等。這些外人認為艱鉅的挑戰,覺得風險太大、沒利潤的爛攤子,陳仁和與澎湖的鄉親卻能團結一致克服。

這種基於同鄉力挺而協力合作的模式,不斷出現在陳仁和及其他旅居高雄澎湖籍的建築師生涯中,也是造就澎湖人主導高雄戰後城市建設的最重要關鍵。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47期「島與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