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第二冊L5台灣區域特色上課講義

5-1 臺灣的分區
(一)     畫分區域
1. 臺灣本島:分為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區域。
2. 離島區域:包括【金門 】、【馬祖 】。
(二)     畫分因素:考量位置、自然、人文等因素。










  
臺灣區域畫分圖

 ▲ 臺灣與金門、馬祖位置圖
我國四面環海,除了臺灣本島外,尚包括許多離島島嶼。根據臺灣區域畫分判斷,下列哪一個離島位於南部區域? (A)金門 (B)澎湖群島 (C)綠島 (D)龜山島
 
 5-2 北部區域

(一)     範圍: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宜蘭 】縣。
(二)     區域發展
1. 清領後期起,經濟、政治重心逐漸北移,北部區域成為臺灣的中樞。
2. 面積僅占全國20%,人口卻占45%,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
(三)     自然環境
1. 地形:【雪山山脈 】是本區地形的骨幹,以西有臺北盆地、林口臺地、桃園臺地、新竹丘陵,以東有【宜蘭平原 】。
2. 氣候:全年有雨,尤其冬天迎【東北季風 】,氣候溼冷,是臺灣降水量最多的地區。

 

 ▲ 臺灣北部區域地形圖

(四)     區域特色
1. 首要都會區
(1)基隆 】到【桃園 】,交通便捷、工商業發達,為臺灣首善之區。
(2) 臺北市是中央政府之所在,也是許多大企業總部的據點,為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3)新北市 】人口超過390萬人,是臺灣人口最多的直轄市。
(4) 宜蘭縣以往因地形阻隔,交通不便,在蔣渭水高速公路通車後,便利與臺北都會區的往來。
2. 海空門戶
(1) 基隆港:為天然深水港,但因緊鄰丘陵【腹地 】狹小,發展受限,政府興建      【臺北港 】分擔北部的運輸任務。
(2)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a. 國際人士進出臺灣主要門戶。
b.桃園市 】具有空運優勢,吸引許多公司設廠,工作機會多,吸引人口移入,目前是臺灣人口成長率最高的地區。
3. 高科技產業發達
(1)新竹市 】擁有著名的大學和研究中心,臺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設置於此,是高科技產業的火車頭,帶動臺灣經濟轉型。
(2) 臺北市有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工業園區。
(3) 北部區域的高科技產值為全臺之冠。
臺灣本島四大區域中的北部區域面積約占20%,而人口卻高達45%。請問:上述條件所呈現的特色主要為下列何者? (A)人口素質高 (B)老化程度高 (C)人口密度高 (D)出生率高
 
 5-3 中部區域

(一)     範圍: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 】縣。
(二)     區域發展
1. 中部區域是臺灣南北往來必經之地,交通上具地利之便,有利於發展。
2. 本區是臺灣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帶,也是精密機械工業的重鎮。

 (三)     自然環境
1. 地形:東部為【中央山脈 】,西部有苗栗丘陵、臺中盆地、埔里盆地,西南部有彰化平原、【嘉南平原 】北半部。
2. 氣候
(1) 因山脈阻隔,受東北季風影響較小,冬季不若北部區域溼冷。
(2) 全臺最長的河川【濁水溪 】流貫其間,水源充足、平原廣大,農業發展條件佳。
(四)     區域特色
1. 花卉蔬果專業區
(1) 中部區域居臺灣中點位置,在【中山 】高速公路通車後,可以快速將生鮮農產品運送到各大都市,傳統農業逐漸轉作【花卉蔬果 】。
(2) 以彰化、雲林為例,過去以稻、蔗為主要作物;交通便捷後,轉型為花卉蔬果專業區。
2. 休閒農業發達
(1) 苗栗以【丘陵 】地形為主,清代種植茶、樟腦外銷。近年來轉型以【客家 】文化為主題的休閒農場。
(2) 南投山地面積大、溼度高,【茶園 】面積廣大,除茶葉生產外,農業結合生態資源吸引觀光客,休閒農業發達。
3. 傳統產業轉型
(1) 臺中、彰化等地傳統產業發達,有許多機械、【紡織 】產業。
(2) 近年來,臺灣生產成本提高,不少產業外移,留在當地的業者尋求轉型以提高競爭力,如傳統機械轉型為精密機械工業。
(3) 轉型成功範例:捷安特、美利達成為國際知名自行車品牌;傳統織襪業,以創新設計、為國際知名品牌代工,拓展產業新方向。
      
臺灣中部區域地形圖
臺灣受到地形影響,河川多短小流急,其中濁水溪為全臺灣最長的河川。請問:該流域主要流經哪一個區域? (A)中部區域 (B)南部區域 (C)東部區域 (D)北部區域。
 
 5-4 南部區域

(一)     範圍: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 】縣。

(二)     區域發展
1. 南部區域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方,農漁業發達,也是臺灣【 】工業地帶。
2. 溫暖的陽光與海洋,增添多元的觀光資源。
(三)     自然環境
1. 地形:東部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 】山脈,西部為嘉南平原、屏東平原,最南端有恆春臺地,西側臺灣海峽上有【澎湖群島 】。
2. 氣候
(1) 降水集中【夏季 】,乾溼季分明,為全臺乾季最長的區域。
(2) 曾文溪、【高屏溪 】流貫,稍微紓解缺水問題。



▲ 臺灣南部區域地形圖
(四)     區域特色
1. 臺灣的糧倉
(1) 南部區域【平原 】廣闊,因降水季節不平均,灌溉為限制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 日治時期,嘉南大圳完工,戰後【曾文水庫 】開始蓄水,解決嘉南平原灌溉問題,成為臺灣重要糧倉。
2. 養殖漁業發達
(1) 沿海【沙岸 】地形顯著,適宜【養殖 】漁業發展,到處可見魚塭與蚵田景觀。
(2) 養殖產品提供國內所需,也大量外銷到中國、日本等地。
3. 重工業發達
(1) 臺灣因為缺少【礦產 】,工業原料、能源礦物皆仰賴進口。
(2) 高雄港
a. 為臺灣第一大港,位置優越、腹地廣闊,為潟湖改建的良港。
b. 原料進口方便,石化、鋼鐵等重工業臨【港口 】發展。
c. 使高雄成為臺灣最主要的重工業中心、南部第一大都市。
4. 觀光資源多元化
(1)臺南 】為文化古都,清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古都吸引觀光客,近年有許多藝術家進駐,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2) 臺灣最南端的墾丁以珊瑚礁海岸為主,地處熱帶,全年遊客如織。
(3) 澎湖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島嶼,有壯觀的【柱狀玄武岩 】。
臺灣的經濟發展主要以進出口貿易為主,因此海運對臺灣的發展相當重要。目前臺灣第一大港位於下列哪一個縣市? (A)臺中市 (B)基隆市 (C)臺南市 (D)高雄市
 


      北部、中部、南部區域的特色
區域
區域特色
北部
1. 地形:雪山山脈為骨幹,以西有臺北盆地、林口盆地、桃園臺地、新竹丘陵;以東有宜蘭平原
2. 氣候:全年有雨,冬天迎東北季風,是全臺降水量最多的區域
3. 首善之區:包含基隆到桃園之間。臺北市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4. 海空門戶:基隆港是北部重要的港口,因腹地狹小,興建臺北港以分擔運輸任務;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是國際人士進出臺灣的主要門戶
5. 高科技產業發達:新竹科學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工業園區
中部
1. 地形:東部為中央山脈,西部有苗栗丘陵、臺中盆地、埔里盆地,西南部有彰化平原、嘉南平原北半部
2. 氣候:山脈阻隔,受東北季風影響較小
3. 花卉蔬果專業區:過去以稻、甘蔗為主要作物。交通便捷後,轉行為花卉蔬果專業區
4. 休閒農業發達:部分傳統農業已轉型為休閒農業,農業結合自然生態吸引觀光客前往
5. 傳統產業轉型: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近年因生產成本提高,不少產業外移。為求轉型以提高競爭力,留在當地的業者轉型為精密機械工業,或高品質產品代工。捷安特、美利達為國際知名自行車品牌
南部
1. 地形:東部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西部為嘉南平原、屏東平原、恆春平原,最南端為恆春臺地,臺灣海峽上有澎湖群島
2. 氣候:乾溼季分明,全臺乾季最長的區域
3. 臺灣的糧倉:因降水季節不均,灌溉為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嘉南大圳、曾文水庫等水利設施,解決了灌溉問題
4. 觀光資源多元:臺南為臺灣的文化古都,墾丁的珊瑚礁海岸、澎湖的柱狀玄武岩適合發展海洋休閒產業






國一第二冊L4聚落交通上課講義


4-1 聚落
(一)     聚落成因
1. 定義人們定居、生活、工作的地方稱為聚落。
2. 形成原因
(1) 與自然環境有關,如水源充足、地勢平坦、農漁業資源豐富的地方,形成具有糧食生產機能的鄉村聚落。
(2) 部分聚落因【礦產 】資源豐富或交通位置重要,工商業發展迅速,逐漸形成都市聚  落。
(二)     聚落類型
1. 聚落分類
(1) 鄉村聚落:可分為集村、散村,與地形、水源、開墾制度等有關。
a. 人口數較少、人口密度較低,居民以從事第【 】級產業為主。
b.集村 】是鄉村房舍較集中的聚落型態。
c.散村 】是鄉村房舍散居各處的聚落型態。
(2) 都市聚落:人口數較多、人口密度較高,大多數居民從事第【二、三 】級產業為主。
2. 相互依存
(1) 鄉村提供都市:【農產品 】供應都市居民日常所需,田野景觀是都市居民遊憩的去處。
(2) 都市提供鄉村:因工業、服務業發達,提供鄉村居民較多的醫療、教育、消費選擇、  【就業 】機會。
(三)     都市聚落的發展
1. 都市化:由於都市提供較多的【就業 】機會、便利的生活環境,因而吸引鄉村人口往都市集中,此一人口移動的過程,稱為「都市化」。
(1) 都巿化程度
a. 一國(地)的都市人口數,占人口總數的比例愈
】,代表當地工業、服務業發展程度愈【 】,經濟水準也較佳。
b. 例如:臺灣居住於都市的人口已接近全國總人口的 81%,都市化程度高。
(2) 都市化問題
a. 使鄉村與都市人口分布不均,鄉村因人口流失,造成勞力不足、【人口老化 】等現象。
b. 都市因湧入過多人口,造成【交通 】壅塞、環境汙染、房價過高、公共建設不足等現象。
在鄉村地區,許多住宅聚集在一起,形成住屋分布比較集中的聚落型態,這種聚落稱為下列何者? (A)集村 (B)胡同 (C)社區 (D)散村
 








2. 都會區的形成原因
(1)交通 】發達、產業發達,讓聚落之間的往來更加便捷、頻繁,加速人口的移動,使得都市人口增多,都市範圍不斷擴大。
(2) 與鄰近都市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漸漸連成一體,形成「都會區」。
隨著都市的發展,各種都市機能逐漸多樣化,如商業活動最為集中的地區,通常也是都市中最繁忙的地帶。請問:一般都市內重要商業區的分布特色以下列何者最為明顯? (A)地形平坦 (B)面積廣大 (C)交通發達 (D)環境優美
 



4-2 交通

(一)     運輸:指兩地間人或貨物的載送,包括陸運、水運、空運、【管線 】運輸。
1. 陸運:最繁忙的運輸方式,依交通工具可分為鐵路、公路、【捷運 】系統等。
(1) 鐵路
a. 特性:運量大,適合【長途 運輸,但適應地形的能力較差,多建設在平原地區。
b. 現況
臺灣除了環島鐵路網,民國96年【高速 】鐵路通車後,從臺北到高雄已縮短為1.5小時,且經由交通路線的串聯,使得沿線主要城市的互動更為密切。

 
  

臺灣鐵路分布圖
具有「運載量大、適合長途運輸且無交通阻塞問題」等優點的是哪一種運輸方式?
 

 (2) 公路
a. 特性
適應地形的能力佳,因此運輸範圍較廣,【機動性 】強、密度高,能夠深入各地,是最普及的交通方式。
但因汽車載運量有限,所以較適合提供量少、【 】程的交通服務。
b. 現況
臺灣的公路四通八達,以【西部平原 】地區最為密集。
高速公路因擁有專用路面,不需停車等待路口燈號,故能大幅提高行車速度。花蓮縣、臺東縣是臺灣目前尚未鋪設高速公路的地區。
(3) 捷運系統
a. 特性:載客量較汽車【 】,而且有專用的行車軌道,大部分採取地下或高架的方式建構,不會與地面道路交會,可以減緩塞車之苦。
b. 現況
為了解決交通壅塞,許多大都市建有捷運系統。
‧【臺北 】地區、桃園機場捷運和【高雄 】捷運及輕軌系統已通車;而臺中捷運系統也正在動工中。



  
臺灣公路分布圖
公路可深入各地、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此特性源自其具備下列哪一種優點? 
(A)
適應地形能力佳 (B)運費較低 (C)運量較大 (D)適合長程運輸。
 
 2. 水運:包括河運、海運,船隻受限於需在水域航行,故水運機動性【 】,但運量
】、運費低。
(1) 水運:臺灣的河川長度短、【坡陡流急 】,流量變化大,大多無航運之利。
(2) 海運:隨著對外貿易日漸發達,闢建了【基隆 】、臺中、【高雄 】、花蓮等國際商港,腹地內的貨物經由這些港口以海運方式輸入或輸出。
3. 空運
(1) 特性:【速度快 】,但【運費高 】,通常長途旅行或貴重、具時效性的貨物才會使用航空運輸。
(2) 現況:由於國民所得大幅提高,觀光旅遊人次劇增,帶動空運發展。臺灣【桃園 】國際機場、【臺北 】國際航空站、【高雄 】國際航空站是臺灣三大主要機場。
臺灣港口、機場分布圖


1.                   若從美國運送一千噸的鋼鐵到臺灣,最適合採用哪一種交通方式? 
(A)
空運 (B)鐵路 (C)公路 (D)海運
2.                   價值高且體積小,又追求時效的物品,最適合採用何種運輸方式? 
(A)
鐵路 (B)公路 (C)水運 (D)空運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特色
陸運
鐵路
1. 運量大。
2. 無交通阻塞問題。
1. 建設及維護成本高。
2. 受地形限制大,缺乏機動性。
適合量大的長程運輸。
公路
1. 適應地形能力高。
2. 路線密度高。
3. 機動性高。
1. 運量較鐵路小。
2. 長途運費較高。
3. 有交通阻塞的問題。
適合量少的短程運輸。
水運
1. 運費低。
2. 運量大。
1. 速度慢。
2. 須與陸運配合。
1. 適合運送體積大、重量大、價值低的產品,如進口木材。
2. 適合長程運輸。
空運
速度快。
1. 運量低。
2. 運費高。
3. 須與陸運配合。
適合運送價值高、體積小、時效高的產品,如進口鑽石、花卉。

(二)     通訊:指資料、訊息的傳遞,包括【郵政 】、電信、網際網路、【大眾傳播 】等。
1. 通訊方式
(1) 型態轉變:早期以郵政的書信寄送為主,今日電信與【網際網路 】的發展,及大眾傳播媒體的多元化,使得通訊方式更加快速、便捷。
(2) 使用特性:透過電信或網際網路,可以【即時 】與人互通消息、從事商業活動、進行視訊會議等。另外,利用通訊衛星,能夠同步觀看國內外比賽或表演實況。
(3) 影響層面:發達的通訊加快訊息傳播的速度,使部分【鄉村 】不再是消息封閉的地區,比較容易取得外界的訊息、資源。
2. 臺灣的通訊發展
(1) 頻繁使用:由於【行動電話 】、電腦的普及,電信、網際網路成為現今臺灣居民使用頻繁的通訊方式。
(2) 普及率高:民國105年,臺灣使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人口已超過1,600萬人,家庭上網率也高達 89% 以上。

交通的範圍分為運輸與通訊兩者,下列何者屬於「非實體運輸」的交通方式? 
(A)
公車 (B)捷運 (C)電信 (D)火車
 

 重點整理
     鄉村聚落的形成
類別
景觀特色
優點
形成地點
集村
住屋較集中,人口較密集
公共設施較齊全,防禦功能強
生活機能較完整、
守望相助
地勢平坦的平原、治安較差或水源不足的地區,如嘉南平原
散村
住戶零星散居,相隔距離較大,
生活較獨立不受干擾
屋舍面積較大、
可就近照顧農田
丘陵地、治安良好或水源取得容易的地區,如臺灣北部丘陵、宜蘭平原
     臺灣的工業發展歷程
類型
都市
鄉村
人口數量
較多
較少
人口密度
人口組成
來自四面八方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員
所組成的複雜社會
同一村落可能由血統或宗族關係所組成
居民行業
從事非農活動,主要是製造業和服務業,
屬第二、三級產業活動
主要從事農業活動,
屬第一級產業活動
     各種運輸方式的特性
方式
空運
鐵路
公路
水運
速度
速度最快
高速鐵路可縮短旅時
為提高效率,
設置高速公路
速度最慢
運輸量
運載量低
運載量大,
適合長途運輸
且無交通阻塞
貨物裝卸方便,
但載貨量少
運輸量最大
運費
運費較高,
只適合運送價值高、
體積小的物品
受地形、氣候限制,
較適合長途運輸
機動性大,
但長途運輸費用高,
較適合短程運輸
運費低廉,
可運送體積大、
重量重的物品
特性
起降須特定地點,
飛機起降造成噪音
建置費用高,
維護成本高,
只適合平坦地形
較少受地形限制,
在平原區最密集
須由港口與陸運接駁
現況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載客量最大
已完成環島鐵路網
西部平原最密集
高雄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