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深度旅行家看世界/紐西蘭 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從火山口看翡翠綠湖和藍胡。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從火山口看翡翠綠湖和藍胡。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紐西蘭,你首先想到的是電影魔戒中的中土世界,還是這裡羊比人多的印象,或是所向披靡的英式橄欖球全黑(All Black)隊?這個位在南半球的國家,現在已成為純淨、自然的代名詞。

紐西蘭的歷史並不悠久,所以紐西蘭的三處世界遺產都為自然遺產,並沒有文化遺產,這是其他國家少見的狀況,卻也可以看出素有「活的地理教室」稱號的紐西蘭特殊之處。全國分為南、北兩島,北島有火山、湖泊、瀑布、溫泉,南島有高大的南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庫克山海拔三千七百六十四公尺,多冰川和湖泊。

北島的人口較多,南島幾乎保持了自然原始風貌,南島西南部年降水量在五千至八千毫米之間,是紐西蘭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也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在如此特殊的氣候環境下,才孕育出了美麗的地形景觀,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蒂瓦希普納穆,在毛利語的意思為「第一隻野生畫眉」,此項目下共有四座國家公園: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庫克山國家公園(Aoraki Mt. Cook National Park)、阿斯帕林山(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國家公園及西部泰普提尼(Westland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國家公園。

鬼斧神工的冰雪奇景

峽灣國家公園面積一萬兩千五百平方公里,是紐西蘭最大的國家公園。氣候潮濕,有三分之二的地區都覆蓋著原始的山毛櫸和羅漢松森林,生態豐富,沿海尚有眾多峽灣,其中以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最為著名。冰河侵蝕河谷後,形成U型谷,當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接近海岸的峽谷被海水倒灌,便會形成峽灣,像是挪威及紐西蘭,都有著名且被列名世界遺產的峽灣國家公園。

米佛峽灣是塔斯曼海的海水入侵形成,從海岸到內陸長達十五公里,主教冠峰從海面垂直拔地而起,標高一千六百九十二公尺,是世界上臨海最高的山峰之一,博恩瀑布是此區最大瀑布,落差達一百六十公尺,有許多冰河地形所產生的特殊景觀。

在自然界存在許多物質,最特殊的要算是水,有氣體、液體、固體三種型態,溫度愈高體積就愈小,相反溫度愈低體積就愈大,而水是百煉鋼,亦是繞指柔,水可以無孔不入,同樣能滴水穿石,再硬的石頭被水侵蝕切割之後,就形成各種鬼斧神工的面貌。

河流不斷向下侵蝕,形成上寬下窄的 V 型峽谷,台灣就有許多峽谷屬於這類型;而若侵蝕的營力是冰河,同樣會形成峽谷,不過就成為上下同寬的U型峽谷,因為冰河是體積龐大的固體,在下雪後層層堆積重量而疊實變成厚厚的冰塊,再因為地形落差的重力加速度,往斜坡下滑形成冰河,移動速度雖然緩慢,但因為體積龐大,產生摧枯拉朽之勢,因此峽谷兩邊多半可見清楚的冰河擦痕。冰河也是地球淡水的主要來源之一,但由於地球暖化,冰河正以驚人速度溶解中,紐西蘭許多冰河原本都有在冰河上健行的行程,但由於溶解後會使得冰層不夠扎實,遊客在冰河上踩踏可能會增加風險。

靈魂回歸之地

參觀米佛峽灣必須搭船,若想體會在山中健行,庫克山國家公園絕對是首選,這裡有許多規劃完善的步道,胡克谷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全長九公里,來回約需四小時,路程沿著胡克河蜿蜒前行,幾乎沒有高度起伏,是庫克山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步道,春夏兩季步道旁還有無數美麗花朵燦爛相迎,阿爾卑斯紀念碑(Alpine memorial)是眺望山谷景色的絕佳據點。

庫克山的正式全名為Aoraki/Mt. Cook,Aoraki是毛利人的稱呼,意為「雲之巔」,被南島的原住民毛利人視為聖地,部落傳說人死亡以後,靈魂會從庫克山回到天堂去。因為這裡屬於石灰岩層,冰河在移動過程中刮下石灰岩的粉末進入河中,因此河水顏色呈現乳白色的混濁。

不論男女老少,絡繹不絕的人潮到訪胡克谷步道,只因它是紐西蘭環保部門推薦來紐西蘭必走的一條步道,只要在步道上,紐西蘭最高峰庫克山就像指南針指引方向,也彷彿像是幫你加油打氣,讓人產生錯覺以為可以更接近它,但若要攀登庫克山可就是專業的登山行程了。步道終點是座冰磧湖,原本也是冰河末端,但冰河溶解後形成湖泊,想想真是不可思議。要看到庫克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山頂常有雲霧遮掩,是否看得到,得看人品好不好。

庫克山豐富的積雪,使得整區形成十數條冰河,另一條著名的冰河是塔斯曼冰河,這條冰河長約三十公里,平均寬兩公里,景色壯觀,不想走路,也可選擇坐冰河遊船,這可不是大型郵輪,類似像快艇,可以更貼近水面的角度近距離欣賞這造物者的傑作。

攀上巔峰,凝望蒼穹

看完了冰,接下來看火,看來紐西蘭真是水裡來火裡去的一個國家。北島火山是其特色,亦有規劃步道,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東格里羅國家公園始建於一八八七年,當時毛利酋長出於信任,將東格里羅、魯阿佩胡(Mt.Ruapehu)和諾魯霍伊(Mt.Ngauruhoe)三座火山作為禮品贈送給英國,魯阿佩胡火山是紐西蘭北島的最高點,海拔兩千七百九十七公尺,是一座有七十五萬年歷史的活火山。一八九四年,東格里羅國家公園正式成立,成為紐西蘭最早的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上第四座國家公園。

在白人尚未到來之前,在紐西蘭居住的是來自於玻里尼西亞的南島民族毛利人,南島民族共約兩億人口,分布在南太平洋及印度洋的島嶼,整個區域東至復活節島,西至馬達加斯加,北邊是台灣,而南邊就是紐西蘭,紐西蘭的毛利人也曾多次來到台灣尋根,因為台灣有可能就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雖然台灣和紐西蘭南北半球距離遙遠,但透過這層關係感覺似乎拉近不少。

東格里羅高山穿越步道(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號稱紐西蘭第一美的步道,衝著這個頭銜,當然要來挑戰一下。說是挑戰一點也不誇張,步道全長十九點四公里,全部走完大概要花上八小時,穿越的心情非常複雜,既又期待好天氣,可將美景一覽無遺,又擔心天氣太好,沿途可是空曠原野,沒有任何的遮蔽物,也不要被一開始好走的木棧道所騙,諾魯霍伊火山近在眼前,魔戒系列電影中的「末日火山」便是以此為原型在該地拍攝。

過沒多久便來到蘇打泉(Soda Springs),從這裡開始滿地碎石加上陡峭的地形,要爬升五百公尺,是惡名昭彰的魔鬼階梯,東格里羅國家公園的三座火山都十分活躍,凝固的熔岩流將大量礦物帶到地表,這曾經驚天動地的過程就被記錄在岩石和山脊的顏色上,孔隙中也持續排放蒸汽和二氧化硫氣體,並在其邊緣沉積出黃色的硫磺斑點。

好不容易攀上此次步道最高點,海拔一八八六公尺的紅火山口(Red Crater)後,翡翠綠湖和藍湖就出現在眼前,從周圍岩石中釋出的礦物質使得翡翠綠湖就像是顆祖母綠鑲嵌在地上,藍湖和翡翠綠湖都是冰冷且酸度極高的湖泊,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更無法飲用。兩座湖雖然看來咫尺可得,但走過方知上山容易下山難,大小不一的火山岩走起來不時滾動,稍不留意可能就會跌坐在地上,而且強烈的陽光伴隨著朔大的野風,既冷又熱,讓我們體驗什麼叫做冰火五重天,著實讓我們吃了不少的苦頭。

這裡也是紐西蘭的國鳥Kiwi棲息的區域,由於島嶼遺世獨立,南北兩島上沒有走獸和蛇,所以鳥類幾乎沒有天敵,加上食物豐富,因此飛翔能力逐漸退化成為無翼鳥,但在白人登陸後,大多無翼鳥先後滅絕。生於憂患,死於安樂,Kiwi的命運提醒我們有時太過安逸反而是生命的阻力,適度競爭及壓力反而才是讓族群綿延不絕的不二法門。

胡克谷步道。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胡克谷步道。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米佛峽灣。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米佛峽灣。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火山步道的荒蕪。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火山步道的荒蕪。圖/四塊玉文創 提供

●周邊景點

皇后鎮:是南島的旅遊度假地,整個城市環繞建造於瓦卡蒂普湖畔,除了湖光山色的風景外,皇后鎮也是許多極限運動,像是高空彈跳的發源地,同時也有許多戶外活動可供選擇。

●注意事項

1.紐西蘭的經濟除了觀光業外,畜牧業也是大宗,為了保護產業,更重要的是保護環境,對於入境檢查堪稱全世界最嚴格,只要是食物就一定要申報,不能攜帶肉類、蔬果、蛋奶製品及蜂蜜食品入關,泡麵也要注意不能含有肉類。個人藥品別攜帶過量,尤其是感冒藥勿帶超過三十顆,或準備好醫師處方籤(英文藥物說明書也可以),以備海關查驗。

2.填寫入境卡時千萬要誠實,有攜帶的物品就一定要勾有,若被發現不誠實申報,輕則罰款,重則可能判刑,勿心存僥倖。

3.紐西蘭位處南半球,和我們居住的北半球是相反季節,日夜溫差大,在衣物準備上要多加留意。東格里羅高山穿越步道絕對不是散步輕鬆行程,山上氣候多變,須做好裝備體力準備,評估自身條件前往。

備註:請特別注意相關資訊均僅供參考,請以

「魔戒」奇景不復在! 紐西蘭冰河過四百年僅剩不到一半

 全球暖化越發嚴重,英國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The Southern Alps)過去400年已經失去超過一半的冰河覆蓋區。圖左為1866年南阿爾卑斯山的萊爾冰河(Lyell Glacier)繪圖,圖右為2018年的萊爾冰河。圖/每日郵報

全球暖化越發嚴重,英國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The Southern Alps)過去400年已經失去超過一半的冰河覆蓋區。圖左為1866年南阿爾卑斯山的萊爾冰河(Lyell Glacier)繪圖,圖右為2018年的萊爾冰河。圖/每日郵報
 

全球暖化越發嚴重,英國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The Southern Alps)過去400年已經失去超過一半的冰河覆蓋區。

據報導,研究發現自大約400年前的小冰河時代結束以來,南阿爾卑斯山的冰河流失了多達62%的面積,相當於73平方公里,面積是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的一半。

南阿爾卑斯山是大洋洲最高的山脈,其中的庫克山(Mount Cook)的山頂海拔12218英尺(約3724公尺),知名電影「魔戒」和「哈比人」系列導演彼得傑克森相中該地壯觀的景色,前往拍攝取景。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卡里維克(Jonathan Carrivick)博士表示:「這些發現量化了新西蘭冰河流失的趨勢。隨著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影響變得更明顯,流失加速的情況可能只會更糟,例如更多的碎屑積聚在冰河表面以及冰河底部的湖泊膨脹,加劇融化。」

卡里維克博士還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南阿爾卑斯山冰河融化形成的水已經超過臨界點。未來我們必須制定對策,以減少冰河融化後流入河流的水量,因為這會影響當地的水供應、景觀穩定性和生態系統。」

該研究利用電腦模擬、實地標記及歷史記錄來收集數據,並分析南阿爾卑斯山三個時期的體積變化:包含了1600至1978年、1978至2009年和2009至2019年。在比對之下,數據顯示自小冰期以來,冰的流失增加了兩倍,而且在最近40年間迅速增加。單單在1978年至2019年期間,小冰河時代山區的冰就流失了多達17%。直到2019年,低海拔地區冰量僅剩小冰河時代的12%。


紐西蘭國家大氣和水源研究所(NlWA)的洛里(Andrew Lorrey)博士也說:「我們觀察到南阿爾卑斯山長期的冰量下降、雪線上升以及冰河的快速崩解是個警訊。」

中國需求回籠 澳洲羊毛價格強漲逾3成

 


2020/10/22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澳洲、中國之間的政治局勢仍然緊繃,澳洲大麥、葡萄酒、棉花、牛肉出口都面臨關稅、禁令或是貿易調查。但中國對於羊毛的需求正在回升,澳洲羊毛價格也從9月份低點飆升超過30%。

《彭博》報導,基準東部市場指標羊毛價格從1月到9月第1週下跌47%至每公斤8.58元澳幣。澳洲羊毛發展公司(Australian Wool Innovation)稱9月第1週後已回升了約30%,上週漲幅達9.3%至每公斤11.17元澳幣。

顧問機構Mecardo董事總經理Robert Hermann指出,今年稍早中國工廠停工、紡織品需求弱導致羊毛市場低迷,但最近幾週出現實質變化,工廠和製造商正為預期增長做準備。有報導稱中國下游工廠獲得更多訂單,而羊毛採購通常需要較長的交貨時間。

據澳洲農業資源經濟及科技局(ABARES),澳洲未經處理的羊毛通常有約80%出口到中國。由於歐洲市場在疫情時中斷,第2季對中出口比例上升至96%。羊毛商G. Schneider的經理Mark Symes上週表示,中國到8月基本上已恢復正常,最近92%的羊毛都是賣到中國。

不過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副分析師Dennis Voznesenski提醒,歐盟施行嚴格封鎖政策、服裝銷售普遍下降的前景下,歐洲零售商恐削減或延遲未來的服裝訂單,從而抑制中國加工商的羊毛報價,限制羊毛價漲。

澳洲求和陸善意回應?今年度羊毛進口量配額上調5%

中時新聞網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敗選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對北京強硬姿態驟然放軟,數度表明願對話,稱讚中國脫貧成就,對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Twitter轉發諷刺漫畫也只怒了1天就轉趨低調,日前更放行山東黃金子公司對澳企收購案,疑似回應澳洲求和,中國商務部和海關在聯合聲明中,上調今年度澳洲羊毛進口量配額,幅度為5%。

聲明中表示,根據中國與澳洲、紐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設定2021年從2國進口的羊毛、毛條配額,紐西蘭與去年持平,澳洲羊毛則由36465噸增加到38288噸。

澳洲羊毛創新公司(Australian Wool Innovation Limited)總裁麥考洛(Stuart McCullough)說:「這對澳洲羊毛業者是劑強心針,讓行業前景多了確定性。」有數據指出,澳洲羊毛有83%出口至中國大陸。

中國佔澳洲貿易出口額約1/3,也是澳洲貿易順差最大來源,但去年在莫里森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並指北京當局要負全責後,雙方關係急遽惡化,中方也不再保持自2018年底華為5G設備被澳洲禁用後口頭譴責作法,以實質措施反制。

澳洲包括煤炭、龍蝦、砂糖、大麥、小麥、木材、牛肉、葡萄酒等均遭全面打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大麥、葡萄酒被北京以傾銷為由加徵關稅之外,其餘均是使用技術細節或商品瑕疵來阻擋,例如木材被禁止進口理由就是發現蠹蟲。

有分析指出,澳洲對中國而言難以替代的產品只有鐵礦,不過鐵礦最大產地西澳洲是由反對黨工黨執政,且算是澳洲聯邦中較有獨立傾向的區域,因此澳洲聯邦政府曾公開否認考慮用鐵礦作為反制北京報復措施。另有研究指出,若雙方經濟完全脫鉤,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損害是0.5%,澳洲是6%,而中國現有對澳洲制裁手段已讓澳洲GDP損失1.8%。


澳洲國家道歉日

 2018年05月26日

每年5月26日,是澳洲國家道歉日(National Sorry Day),這一天也代表了人權的崛起!國家道歉日於1998年開始舉行紀念活動,以紀念過去澳洲政府對土著居民兒童的傷害。



由1880年代至1960年代,澳洲政府以改善原住民兒童智力及改善生活質素為由,把原住民兒童強制安置到撫養機構或白人家庭中。並且銷毀原住民兒童親生父母資料,以防他們尋找親人。估計至少逾10萬名兒童被強制安置,而這批被重新安置的兒童被外界稱為「被偷走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
而事實是40,000多年前,土著已定居澳洲,是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居所,分散在整個澳洲,在歐洲人佔領前,共有500多個部落,人數達75萬。直至200多年前,歐洲人踏上澳洲陸地開始,當地土著已受盡屈辱、驅逐及屠殺的「受難史」。有指當時政府為了建設一個沒有任何有色人種和混血人種的「雪白」社會,當地白人奉行「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令土著人口急劇下降,到19世紀末人口數量僅為原來的四分之一。在國際社會的質疑下,澳洲開始關注和反思土著狀況及種族歧視問題,1967年廢除了不計算土著為人口憲法,以默許方式授予土著公民權,直到1970年同化政策廢除,儘管要求政府向土著人道歉的呼聲日益高漲,但政府擔心巨額賠償等原因一直拒絕向土著居民道歉,1972年,澳洲官方總結以往教訓的基礎上開始考慮通過修訂法律,進而保障土著居民的權利。這項決定標誌着「白澳政策」宣告破產,澳洲種族政策進入「多元文化主義」。2008年政府向議會提出動議,對澳洲過去實行白澳政策給土著居民帶來的傷害表示正式道歉,悲劇終於徹底落幕。

歧視也是一種傳染病」澳洲版 Black Lives Matter,疫情中不忘為原住民發聲

 Photo Jen/南十字星下的煙火

2020/06/15
美國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席捲全球,連澳洲都受到影響──澳洲的黑人雖然不多,不過對澳洲人來說,這裡膚色及遭遇都和美國黑人相像的,正是最早在這塊土地上居住的原住民!也因此,雖然目前疫情未歇,仍有不少澳洲人走上街頭,聲援這個自殖民時期便受到迫害的弱勢族群⋯

前段時間美國因警察暴力執法,而帶出了歷史遺留的種族歧視問題,並在各地掀起了一連串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爭。一向關注美國時事的澳洲,最近也出現了呼應的聲音。就在前兩周,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坎培拉,甚至是伯斯及阿德雷德等城市,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遊行或抗議活動。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澳洲不是沒什麼黑人嗎?

是的,雖然澳洲的黑人族群不算多(根據 2016 年的統計,非裔澳洲人僅占全國總人口的 1.6%),但是有個一直以來在澳洲都處於弱勢的族群,那就是澳洲原住民。

澳洲原住民,與「失竊」的歷史

澳洲原住民旗幟。圖/Shutterstock

澳洲原住民(Indegenous Australians)是歐洲人殖民之前,居住在澳洲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族群之後代。自 18 世紀,英國第一艦隊到澳洲大陸開啟殖民時代之後,原住民人數就因為歐洲傳染病和英軍武力征服等原因而開始驟降。

澳洲原住民宰殺袋鼠。圖/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Flickr

多數白人對原住民充滿了歧視,直到 20 世紀初,甚至發展出了一個理論,認為「原住民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民族」──他們的人口已經少到剩下不到 10 萬人,不足以維持這個民族的繁衍。在這個理論基礎上,聯邦政府於 1909 年頒布了同化政策,強行將 10 萬名澳洲原住民兒童永久地帶往白人家庭或者政府機構照顧,以「白化」原住民,使得澳洲原住民兒童與父母長期分離。此舉跟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同化政策相近,意在強制將一個政治弱勢的民族,同化成執政者的民族。

根據同化政策時期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末路小狂花》(Rabbit-Proof Fence)。圖/維基百科

這個政策在澳洲實施了將近 60 年,造成無數澳洲原住民家庭破碎,很多被送到白人家庭的原住民小孩也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反而受到白人家庭的歧視和各種不公平的待遇。這半個世紀,在之後歷史學家將其稱為「失竊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

圖/Shutterstock

澳洲版 BLM:疫情期間仍有支持者遊行

雖然在 2008 年,時任澳洲總理陸克文正式為這件事情代表政府公開向大眾道歉,但就算到了現在,依然時不時會聽到原住民被歧視,或者被警察暴力執法的新聞。光是去年年中到年底,北領地和西澳就分別有一名原住民青年,因為警察暴力執法而身亡。這些事件在當時均引起了軒然大波,並且在澳洲各地都引發了捍衛原住民權益的遊行。

而就在最近美國 Black Lives Matter 遊行擴大之時,網路上流出一個雪梨的警察把原住民青年踢倒、面部著地的影片。雖然影片中是原住民青年先出言挑釁,但影片在這敏感時刻出現,還是引發了許多批評的聲音。這些事情一件件串起來,加上前面所述歷史遺留的歧視問題,就演變成了這幾周「澳洲版本」的 Black Lives Matter 大遊行。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然而在澳洲 COVID-19 疫情還沒完全緩和,政府仍然明確禁止大型集會的時候,澳洲多個城市的遊行並沒有被批准。與此同時,社會大眾的輿論也開始兩極化:有人認為只要戴好口罩跟保持社交距離,疫情就不會因為遊行而傳染開來;也有人覺得應該明確遵循政府的指示,就算真的要支持這個活動,也不能現在走上街頭,需要等疫情緩和了再組織遊行。

雖然大眾輿論沒有一邊倒地支持遊行、墨爾本政府也對遊行組織者開罰,雪梨的法院甚至直接宣布遊行違法,但這兩個周末,還是有數以千計的人走上街頭,在澳洲各大城市遊行抗議。而在英國出現奴隸商人雕像被丟進河裡的事件後,澳洲人也開始模仿。首先是伯斯的第一任州長雕像被噴漆,手上拿的書被噴成了原住民旗幟的樣子,之後雪梨和墨爾本也分別出現庫克船長及其他雕像被損傷的事件。

伯斯的第一任州長雕像被噴漆,手上拿的書被噴成了原住民旗幟的樣子。圖/PerthLive6PR@Twitter

在這個動盪的社會氛圍下,未來幾周遊行示威會不會減少,又或者像美國一樣演變成暴力衝突,都還是未知數。但至少到目前為止的遊行都還算和平,沒有出現太多無差別攻擊或搶劫商家的事件。只希望提倡原住民權益的最初理念可以成功傳達給大眾,遊行者也可以保持理性,最後事件和平落幕。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林欣蘋

歷史性的原住民長老會議:澳洲為何要推「原權入憲」?

 


【2017.05.26 澳洲】2017/05/26 轉角24小時

歷史性的原住民長老會議:澳洲為何要推「原權入憲」?

作為澳洲「原始主人」的澳洲原住民(Aboriginal)該受憲法保障嗎?過去三天,超過250名代表澳洲各部族的長老,前往原民「聖地」——烏魯魯巨岩(Uluru,又稱艾爾斯岩)——就「憲法承認原住民地位」一事,展開難得一見的「長老會議」。三年前,澳洲總理騰博允諾將會盡快解決原住民在憲法上平等地位,以及相關權益的保障,並希望能在「1967年廢除歧視公投」50周年紀念之際(5月27日),重啟修憲公投,修復澳洲白人與原民過去撕裂的關係,達到族群間和解共生的願景。

澳洲為什麼要推動「原權入憲」?

據《BBC》報導,澳洲不同於美國、加拿大跟紐西蘭,是唯一一個「從未與當地原住民簽署條約」的大英國協國家。在紐西蘭,殖民當局與毛利人於1840年即簽訂了的《外坦吉條約》,闡明白人與毛利人在同一塊土地上共存的依據,為往後「和平共處」奠定基石,大幅減少了雙方的流血衝突。然而澳洲,在缺乏和談條約下,於1783年隨「第一艦隊 」移居澳洲的白人移民與原住民互信基礎薄弱,長年的摩擦被稱之為「黑色戰爭」。爾後,原住民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對土地與資源的使用權亦遭剝奪——這也是為何,有部分原民部族至今仍認為「原權入憲」是主權上的讓步;修憲之前,必須先簽訂條約。

現存超過百年的《澳洲聯邦憲法》,是1900年經「澳洲人民」(原住民除外)公投、並於英國國會同意後所頒佈的最高法源。在當年的立憲過程中,原住民的參與不僅刻意被排除,憲法中唯一提及原住民的條文,則涉及種族歧視,並以此排除原住民的公民權益;而對托勒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的存在,更是隻字未提。儘管澳洲原民的參政權(議會席次)與投票權,在1967年的公投修憲中獲得保障,但至今澳洲憲法第25章,仍允許國家權力以種族因素,褫奪公民的投票權。

如果說澳洲憲法是澳洲的出身證明,那我們其實是少了一半的家庭。」

——Harold Ludwick,來自Bulgun Warra原民區

種種憲法的不公,促成過去十多年來原民團體的「原權入憲」運動。希望透過憲法明文「承認」澳洲原民與托勒斯海峽島民在歷史上地位,制定原住民族專章,作為往後原民政策的基石與法源依據。

而由於澳洲修憲門檻為全民公投,於是在國會朝野的支持下,自由黨籍的總理騰博(Malcolm Turnbull)與反對黨工黨黨魁蕭騰(Bill Shorten),於2015年宣布成立「憲法委員會」,負責研擬原權入憲的推廣與公投工程,希望在2017年順利推出修憲公投。過去半年,該委員會已舉辦12場部落對話,此次的長老議會,即是各部落對話的集結。

但憲法的承認,真的能帶來和解共生嗎?

儘管爭取平等與消弭歧視是各界的共識,但各部族對於如何達成這個目的,卻有許多不同的意見。目前最受支持的方案,是成立獨立於現有國會之外的「原民議會」,建立一個原民統一發聲的管道。

但在原民議會之外,有些部族則認為「憲法承認」僅只是象徵性的陳述,無法帶來實質的改變,澳洲政府應該與原住民族群簽訂條約,明確訂立雙方權利關係,以達「和解」;托勒斯海峽島民代表則希望解決土地權爭議,以及取3%GDP作為對原民的賠償;更有甚者認為,澳洲原住民從未將主權拱手讓予白人,所以白人政權在澳洲土地上的合法性,不只有爭議,讓原民地位鑲嵌進「殖民者的憲法」裡,也有「主權喪失」之虞。

澳洲白人政權與原民的衝突,在20世紀達到巔峰。1901年澳洲政府推行《白澳政策》(只准白人移民澳洲),該政策鞏固了「白人至上」的國家定位,亦開啟了澳洲最黑暗的歷史——「被偷走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面對在當時被視為「落後」與「野蠻」的原住民,澳洲當局採取極端的「同化政策」,將至少10萬名原民兒童從原生家庭帶往白人家庭,進行「開化照顧」。這群「被偷走的一代」,不僅造成許多家庭的人倫悲劇,澳洲原住民的文化也因此面臨斷層與存續的危機。

而澳洲原住民所受的歧視待遇,要一直到60年代才得以改善。當時世界各國的人權意識因美國民權運動而高漲,國際上充斥著對南非隔離政策的反對聲浪,去殖民化運動達到巔峰。常年為原民權益發生的人權組織,結合澳洲聯邦原民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力量,不斷向國會請願,終於在1967年爭取到公投修憲的機會,在全民壓倒性的支持下成功修憲,正式將澳洲原民納入人口普查,並賦予公民本就該享有的投票權。但白澳政策與同化政策,要在1973年才遭廢止;而澳洲原住民要一直到2008年,才等到官方遲來的道歉。

1967年的公投,普遍被視為提升原民權益的一大步,但50年過去,澳洲原民的社經地位仍遠低於澳洲白人。2008年向原民道歉的工黨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曾提出〈拉近隔閡〉計劃,為改善原民生活困境設下了明確的時間表,但時至今日,計畫中的七大目標裡,僅只有「12年國教畢業率」一項達標,但在失業率、平均壽命、就學率、就學表現、識字率及學齡前教育等目標上,皆落後於預期。種種不佳的政策成果,也讓目前已卸任的路克文警告,不正視原住民生存的困境的結果就是,澳洲社會正在製造新一批「被偷走的一代」。

但對於憲法是否須承認澳洲原住民身分地位,也有澳洲參議員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自由民主黨籍的參議員David Leyonhjelm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先,但「法律前應該是人人平等,透過憲法承認某一與生俱來的身分,如祖先,其實是種反向的種族歧視」,「儘管看似平等,但卻是在種族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某些人。」

澳洲原住民母語要如何起死回生

亞歷克斯·羅林斯

  • (Alex Rawlings)
原住民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和許多澳大利亞人一樣,扎克曼(Ghil'ad Zuckermann)教授也是「拯救袋獾基金會」的定期捐款人。他說,外貌醜陋的袋獾(Tasmanian Devil)和許多美麗而獨特的野生動物一樣被列為了瀕危動物。而正是這些野生動物使澳大利亞成為一個如此獨特且神秘的地方。然而,受到現代生活壓迫的絶不僅僅是動物。

澳大利亞因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但對扎克曼這樣的語言學教授來說,這個國家還有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語言。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澳大利亞曾是世界上語言最多樣的地區之一,擁有大約250種不同的語言。長期的地理隔離使得澳大利亞的許多地區發展出了世界其他地區所不知的獨特語法結構和概念。

其中一種語言叫做Guugu Yimithirr,在昆士蘭州北部地區使用,袋鼠的英文「kangaroo」正來自於這種語言。與英語等語言不同的是,這種語言沒有使用「左」和「右」等以自我為中心的定位系統,這一點十分獨特。所有說這種語言的人腦中都似乎有一個內置的指南針,能隨時分清東南西北。因此,他們只會說「南北」,不會說「左右」。

2016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以Guugu Yimithirr為母語的人僅剩775名,且還在不斷減少。在殖民者湧入之前,人們使用的語言數量多達250種。如今,只剩13種還沒被列為「高度瀕危」語言。這一事實總是被人們忽略。

失去中國市場、與北京交惡也沒在怕!CNN解析:澳洲握有這個市場秘密武器

2021-05-06

 失去中國市場、與北京當局交惡又怎麼樣?澳洲正以行動證明,它沒在怕。

中國過去一直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兩國高層經常互訪交流,但自從2016年坎培拉當局力堵中國資本與間諜滲透,雙方開始交惡,中國開始對澳洲進口產品徵收關稅。澳洲並沒有因此對中態度軟化,2018年成為第一個禁止使用華為5G網路的西方國家;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之際,極力呼籲全面調查在中國武漢開始爆發的疫情起源。

澳洲永不妥協的態度,令北京氣憤不已,澳洲產製的葡萄酒、小麥、大麥、龍蝦、原木、牛肉、煤炭等進口商品,在短短一年內遭到中國封殺或貿易制裁,2020年中國在澳投資總額下降了62%。如此強硬的經濟威逼行為,使澳洲農業、畜牧業和礦業首當其衝,但仍未讓澳洲低頭。

今年4月,澳洲政府再推新法,取消北京與澳洲維多利亞州(Victoria)簽訂的兩項「一帶一路」協議,與中國合作的幾個基礎設施項目也喊卡,中國駐澳大使館回以憤怒和威脅,稱停止項目是「不合理的、挑釁性的」,並發誓要予以報復。5月6日,北京當局宣布,即日起無限期暫停2014年至今的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兩國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

外界普遍認為,中澳貿易戰對中國影響不大,因為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找到澳洲產品的替代品。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澳洲手上仍握有中國找不到替代品的關鍵商品,這個澳洲面對中國市場的秘密武器即是──鐵礦砂。

鐵礦在手,不愁出口

根據澳洲官方數據,澳洲是全世界最大的鐵礦砂生產國,2019年至2020年間開採超過9.1億公噸,幾乎是第二大生產國巴西的兩倍。鐵礦砂在全球是需求量極高的關鍵礦產,隨著中國為復甦遭受新冠疫情打擊的經濟,斥資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9兆元)「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北京的鐵礦需求量是前所未有的高。(相關報導:為何連全球首富都守護不了婚姻?比爾蓋茲「銀髮離婚」,帶給平凡伴侶的啟示更多文章

專家表示,鐵礦砂稀缺性高於葡萄酒和煤炭,中國很難在此時找到可靠的鐵礦砂新賣家,這意味著澳洲對中國至少保住最大的貿易收入來源。香港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說:「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砂生產國,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對於這種特殊產品,雙方要進入新一輪貿易戰並不容易。」

所以就算中澳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從2017年起日趨嚴重,雙邊貿易仍保持強勁勢頭。根據美國經濟複雜性觀測站(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數據,到2019年,中國近三分之二的鐵礦砂來自澳洲,超過了從巴西、南非和印度進口的鐵礦砂總和;同時鐵礦砂占澳洲2019年全部出口的近四分之一,中國占其鐵礦砂出口比例高達81.7%。

然而經濟專家卻認為,儘管澳洲出口結構缺乏多樣性,很容易受到重大貿易夥伴的影響,但澳洲最終能為其鐵礦砂找到新的買家,反倒是中國,要為發展經濟尋找新的鐵礦砂來源,難度將會更高。

中國難找鐵礦砂替代來源

專家指出,澳洲出品鐵礦砂對中國來說有兩大優勢:質量高、出口穩定可靠。放眼世界來說,澳洲也具有絕對的煉鐵原料出口優勢,首先它是全球生產最多赤鐵礦砂的國家。赤鐵礦砂的含鐵量為50%至60%,雜質含量較少,是一種較為優良的煉鐵原料;相比之下,另一種原料磁鐵礦中的鐵含量僅約16%。

其次,能被當成赤鐵礦劣質替代品的磁鐵礦,也是澳洲蘊藏豐富的礦物資源。澳洲礦業協會(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澳洲擁有的磁鐵礦是競爭對手巴西、印度的三倍之多。

「中國仍然創造顯著的經濟增長,並且在南亞和東亞地區擴展新的建設領域。對全球鋼鐵製造商來說,澳洲作為低成本、可靠的優質鐵礦砂供應國,仍繼續處於首選地位。」澳洲礦業協會執行長康斯特布爾(Tania Constable)在一份聲明如此判定。

專家也表示,澳洲鐵礦砂供應相當穩定可靠,部分原因是澳洲擁有相對穩定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環境,去年新冠病毒肆虐後,也很快就控制住疫情。從2000年到2015年,澳洲鐵礦砂產量每年都在穩定增長。而巴西的主要礦山則遭到大壩倒塌、疫情等一系列災害破壞,生產數量極不穩定。

澳洲安保資本(AMP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奧利佛(Shane Oliver)分析說,在短期內,中國幾乎不可能找到替代澳洲鐵礦砂的來源,切斷澳洲供給的話,肯定會有陣痛期……澳洲花了很長時間來建立這些出口優勢,所以其他國家想追上也要付出不少時間。」

中國官方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4月報導說,中國鋼鐵公司正在考慮從非洲出口鐵礦砂。但中國遠赴西非幾內亞買下鐵礦砂採礦權,結果最快也得等到2026至2028年才能運出第一噸鐵礦砂。

奧利佛表示,鑑於中澳兩國之間政治分歧日益擴大,雙方都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慢慢脫離對彼此的貿易依賴,實現貿易關係多元化。而得罪中國市場的2020年,澳洲依然繳出漂亮的成績單,澳洲2020年第四季GDP較前一季增加了3.1%,第三季的GDP成長率3.4%,是澳洲自1959年有官方季度GDP紀錄以來,首度創下成長率連兩季超過3%的紀錄。


澳中關係低迷 對峙繼續升高

2021-05-11

洲與中國的關係持續惡化,對立日趨嚴重。最新的發展是,中國宣布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的一切活動。這是兩國關係惡化以來首次正式凍結外交機制。專家指出,中澳經貿在敏感行業已經開始「斷交」,而且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

政經關係趨緊張 互相報復

中國日前宣佈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的一切活動,兩國關係持續惡化,引發國際關注。

和中國相比,澳洲是一個軍事規模小很多、而且沒有核子武器的國家,但近年來和中國的對峙不斷升高,包括澳洲多次批評中國政府處理香港示威浪潮的手法、壓迫新疆維吾爾人權。澳洲也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對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起源進行獨立調查。這些都引發中國的不滿。

此外,澳洲指控中國試圖透過代理人,向澳洲的不同政黨作政治捐款,企圖干預澳洲內政。但中國否認指控。

澳洲也禁止中國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中國則對澳洲的葡萄酒及牛肉等產品進口實施制裁。

4月下旬,澳洲政府宣佈首次引用「外交安排政策法」(Foreign Arrangements Scheme),取消當地維多利亞州(Victoria)與中國簽署,要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協議。

中國對此做出回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在5月6日宣布,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的一切活動。

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是兩國為加強貿易合作而設立的雙邊對話機制。這個機制最早的對話始於2014年,最近的一次則是在2017年。澳洲過去曾形容,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是兩國最重要的經濟接觸平台之一。

中國軍事威脅 澳洲響戰鼓

澳中關係研究所(Australia-China Relations Institute)院長勞倫斯森(James Laurenceson)表示,「在此之前,兩國較低層級的事務仍如常進行,但現在看起來,更多的合作與對話正受到影響」。

在4月25日澳紐聯軍紀念日(Anzac Day),澳洲國防部長杜登(Peter Dutton)表示,「不應低估」因台灣問題而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他說,澳洲人必須「面對現實」,區域緊張正在升高。杜登說,隨著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澳洲軍方應把焦點移轉至鄰近區域。

同樣在這一天,澳洲最大報「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刊登標題為「準備為我們的自由而戰」的評論文章,引述內政部秘書長裴佐洛(Michael Pezzullo)為澳紐聯軍紀念日所發表的聲明指出,自由國家已經聽到「戰鼓再響起」,澳洲與崇尚自由的盟友準備要為自由而戰。澳洲媒體認為,裴佐洛的言論是針對台海局勢以及來自中國軍事威脅而發表。

數天之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4月28日宣布了一項7.47億澳幣(約5.8億美元)的防衛方案,做為升級北部4座軍事基地,以及擴大與美國軍事演習之用。

澳中軍事實力懸殊

包括「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墨爾本「世紀報」(The Age)等數家澳媒在5日報導,去年4月,時任澳洲特種部隊指揮官芬德萊(Adam Findlay)少將在一場機密簡報中指出,澳洲「非常可能」與中國爆發武裝衝突。

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澳洲要單獨與中國作戰,是荒謬的想法。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去年澳洲的軍事支出大約是270億美元,中國估計是澳洲的10倍,大約是2,520億美元,是世界第二高。

此外,中國是核子強權,澳洲不是。

澳中關係冰凍已近一年,起因是莫里森政府公開呼籲調查COVID-19起源而惹怒中國。自此,澳洲對中國的出口,包括煤礦、小麥和葡萄酒等,都遭到刁難。

澳洲政府並開啟了另一個戰線,指控中國在新疆和香港迫害人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加入國營媒體的行列,反擊澳洲對難民和原住民的人權紀錄不良。

達爾文港租約 恐爆新摩擦

除了取消一帶一路協議外,澳洲在3日表示,正在重新審查中國企業租借澳洲達爾文港(Darwin Port)99年的租約,並且可能撤銷。此舉恐為兩國開啟新的摩擦點。

達爾文港是澳洲北岸最重要的港口,同時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輪調的基地。

這項租約在2015年由澳洲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政府與中國企業嵐橋集團(Landbridge Group)簽訂,價值高達5.06億澳幣(3.7億美元)。由於涉及軍事敏感,受到華府和坎培拉的關切。

對中強硬 轉移內政壓力

澳洲國立大學中國政策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s Center on China in the World)主任姜雲(Yun Jiang)認為,澳洲政府發出的許多好戰言論,其實是出於內政問題。莫里森政府正承受COVID-19疫苗政策錯誤的壓力,可能藉此轉移焦點。

姜雲表示:「聚焦於一個外部敵人,對形成公眾情緒以及團結政府內部,通常都是相當有效的。」她說:「我認為政府這樣炒作這個議題,是不負責任的。戰爭是非常嚴重的事。」

澳洲政府的發言,或許反映出對中國武力犯台可能性的真正憂慮。這種衝突最終將會牽連到整個亞洲地區、甚至美國。姜雲說,這種恐怖的前景,可能就是更接近中國勢力範圍的美國其它盟邦,例如南韓和日本,都未呼應澳洲具攻擊性言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