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年前,野柳、八斗子有海底巨蟲蟄伏!台大團隊在北海岸發現319個巢穴化石

 2021-01-22 

灣北海岸在2000多萬年前曾是史前巨蟲蟄伏的巢穴,牠們的獵食行為迅雷不及掩耳,擅長從海底伏擊行經獵物,將毫無防備的獵物拖回巢穴。台大地質系教授施路易在野柳地質公園與八斗子附近的沉積岩,發現了319個史前巨蟲的大型巢穴,其帶領的相關研究21日刊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推斷當時台灣北海岸已經被這些巨蟲「殖民」。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施路易(Ludvig Löwemark)2017年開始研究野柳到八斗子一帶2000萬年歷史的沉積岩,後來發現那附近有多達319個淺海巢穴,稱之為「新屬種深居彎型生痕化石」(Pennichnus formosae)。

洞穴呈「L」型,總長約2公尺,頂部是垂直的,然後在更深處的地方開始往水平延伸約1公尺,這可能是因為對海底生物來說,越深的沉積物越難以被挖掘,並且海底深層沉積物的水含氧量較少。

在台灣北海岸發現史前巨蟲化石洞穴,其頂部形成一個羽毛狀的塌陷結構。(截自台大地質科學系網站)
在台灣北海岸發現史前巨蟲化石洞穴,其頂部形成一個羽毛狀的塌陷結構。(截自台大地質科學系網站)

這些洞穴屬於痕跡化石(trace fossil),長達2公尺、寬僅3公分,因為沾上粘液而更加穩固,能抵擋風化。最初,台大團隊對這些化石洞穴的由來感到迷惑,但後來他們注意到,洞穴頂部有一個獨特的圖案,看起來像幾個漏斗顛倒堆疊,這使得化石洞穴的橫剖面成羽毛狀。

研究人員排除了諸如蝦、蟹等穴居生物,以及居住在海底砂泥地區的魟魚後,得出結論認定,巢穴頂部的羽毛狀是由類似於博比特蟲(Bobbit worm)的生物所造成。

因為博比特蟲習慣從洞穴中露出頂部觸鬚獵食,當蟲把獵物拉入巢穴時,巢穴的頂部會些微塌陷,蟲必須在為下一頓飯埋伏之前,先重建好牠的巢穴。施路易說:「這導致出現一堆疊錐構造(cone-in-cone structures),在穴管的最上面形成『羽毛』。」

難道是博比特蟲的祖先?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洞穴可能包含獵物殘骸或巨蟲本身的化石,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施路易團隊推斷,這種史前生物可能類似於現今兇猛的博比特蟲。博比特蟲屬於水生多毛食肉蠕蟲,是海底相當可怕的掠食者,主要以小型蠕蟲和魚類為食,牠們的下顎十分鋒利,能像剪刀一樣將獵物砍為兩半。

博比特蟲覓食行為模擬畫面。(截自台大地質科學系網站)
博比特蟲覓食行為模擬畫面。(截自台大地質科學系網站)
博比特蟲平時生活在溫暖海域水下10到40公尺處,大部分時間都將身體埋在海底沙礫裡,僅露出一小節身體在水中,伸出來的部位長有5個觸鬚,能靈敏地感知獵物,把獵物帶回沙礫下的巢穴。
不過這些洞穴化石是否由博比特蟲的演化祖先所為,還有待確認。施路易指出:「至今過了2000萬年,我們無法斷定這些洞穴是否由博比特蟲的祖先所做,還是另一種以幾乎相同方式覓食的掠食性蠕蟲造成的。」他並解釋,每隻博比特蟲的行為各有不同,史前巨蟲似乎與生活在淺海的博比特蟲比較相像。

1 則留言:

  1. 台灣真的是一塊寶島,生物無奇不有,讓世界看到談灣的美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