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賴總統可願提出以地熱領銜的能源建設?

 徐錚 2024年05月18日

台灣面對的能源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面對的問題。解方要求提供零碳無污染安全可靠的充分的基載電力。能符合這個要求的選項廖廖無幾,是以核電被重新考慮。但一般人可能都忘了另一個就在我們腳底下的選項:地熱。地球99%的物資都是高溫的,超過攝氏130度,足以供應永不匱乏的熱源替全世界所有的人發電。人們忘了是因為過去很難利用地熱來到處大量發電,但現在因為現實所迫,新技術出來了,可以做到了,比核能要好。

 

美國能源部三月六日發表了一份備受矚目的報告,「到商用起飛之路:下一代地熱能」(Pathway to Commercial Liftoff: Next Generation Geothermal Power)指出將採用新一代的技術包括加強式地熱系統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和閉路式地熱系統(Closed-Loop Geothermal System),分三期在全國建立可達125GW(125000MW百萬瓦)的地熱發電容量:2030 年前建立5-10座涵蓋不同地質條件的示範工廠,共2-5GW,可供六千五百萬家庭用電;2030-2040 擴大到地質條件有競爭力的地方而在2040-2050涵蓋全美,總發電容量88-125GW。

 

這個規劃顯然是真實的。ECOnews四月二十七日報導,美國政府批准在南加州imperial valley建立一座採用 EGS的發電設施,共十三部機組總發電容量達到900MW。若然,這將是地熱發電的一個突破性躍進。三座這樣的地熱電廠就剛好等於台灣所爭議的核四的發電容量。而地熱發電廠建廠需要的時間不到核電廠的一半。從鑽井到發電到併聯,一般只要五年左右;而熱岩接近地表的地區的小型電廠甚至可能在一兩年內投產。

 

美國可以,台灣更可以。台灣的地質條件堪稱地熱寶𡷊,淺層熱岩甚至天然熱水池豐富。新一代的地熱電廠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設立,大小隨意。

 

傳統地熱發電是從地下天然高溫水池汲取蒸汽推動渦輪機來發電,並送水回水池。因此它的地區限制和探勘風險很大。而新一代技術則是注水到高熱的岩層形成人工熱水池,或使用特殊液體閉路流經高熱岩層,再汲取蒸汽同樣發電。因此任何地方都可以應用。

 

美國能源部正在致力把新技術的平均發電成本在2035年前降低到每百萬瓦小時$45,遠低於火力和核能,而和風力和太陽能相仿。

 

解決電力問題不能分裂社會。答案不是發展核能,不是依靠風力、水力、太陽能,而是擁抱就在我們腳底下的地熱。

 

賴總統可願意提出以地熱領銜的能源建設,充實法令,快速審核申請案,打響執政第一砲?

 

※作者為美國任色列大學(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Troy, NY)榮譽教授

視察桃園捷運棕線計畫 鄭文燦:打造桃園、雙北「一小時生活圈」

 2024/03/04 19:24:26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4日前往桃園市視察「桃園捷運棕線計畫」時表示,他於桃園市長任內提出「三心六線」路網建設計畫,而今日視察的「捷運棕線計畫」,已於3月1日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報告,未來將銜接桃北都會區捷運路網,至捷運中和新蘆線迴龍站僅需18分鐘,至台北市區更不到50分鐘,再加上鐵路、高鐵、捷運機場線、捷運三鶯線等大眾運輸系統,可望打造桃園及雙北成為「一小時生活圈」。



鄭文燦表示,他於桃園市長任內提出「三心六線」路網建設計畫,而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後亦持續協助推動該建設計畫。其中在六線部分,「桃園鐵路地下化」現正緊鑼密鼓推動中,希望桃園市政府妥善解決桃園驛鐵道遺構等文資保存問題,讓各段工程順利發包;其次,機場捷運延伸線A22老街溪站已於2023年7月底通車,未來會繼續延伸至A23中壢站,並銜接桃園捷運綠線;「桃園捷運綠線」也進行順利,潛盾機已貫通至藝文特區;此外,行政院已於去年12月29日及本月1日分別核定「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及「桃園捷運棕線」綜合規劃報告,同時交通部捷運審查委員會亦已原則通過「捷運三鶯延伸八德」綜合規劃報告,後續將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議,未來可望達成「捷運成環,一車到底」的目標。

鄭文燦指出,桃園往返臺北及新北的通勤人口眾多,為利民眾通勤分流,因此今日視察的「桃園捷運棕線計畫」相當重要,未來完工後,捷運棕線將能銜接桃北都會區捷運路網,至捷運中和新蘆線迴龍站僅需18分鐘,至臺北市區更不到50分鐘,另前往新北市板橋區的民眾也可搭乘臺鐵,可同時兼顧桃園溪南、溪北居民通勤需求。

鄭文燦進一步表示,交通部原先希望桃園捷運棕線以輕軌系統建設,但考量未來與桃園捷運棕線銜接的中和新蘆線及萬大樹林線均為中運量系統,經與交通部研商後,捷運棕線由輕軌系統改為中運量系統,經費增加81.21億元;此外,為符合地方居民需求,捷運棕線路線全長約11公里,其中高架段約5公里,另市區段6公里改採地下化,經費增加111.78億元。他指出,捷運棕線總經費共計456.49億元,中央負擔238.42億元,地方分擔218.07億元,扣除自償性經費126.52億元,桃園市政府在8年工期內僅需編列預算91.55億元,大幅降低市府財政負擔。

鄭文燦提到,捷運棕線共設置七個車站,請桃園市政府妥善規劃相關場站聯合開發事宜,包括BRH02桃園巨蛋站附近原屬國防部眷村的建國一村、BRH03站附近舊龜山區公所停車場等,均可納入聯合開發考量,透過導入民間資金投入都市建設,同步帶動地方發展。此外,桃園車站未來將成為捷運棕線、綠線及鐵路交會點,該車站轉乘路線等設計規劃也請市府審慎評估,期盼「捷運棕線」能成就未來桃園新站特區,讓桃園車站成為交通商業樞紐及都市生活核心。

鄭文燦說,「桃園捷運第二階段路網計畫」11條路線也陸續推動可行性規劃,其中「捷運青線」將串聯桃園、大竹、青埔等地區;另外,「捷運綠線延伸大溪」也正在可行性評估階段,期待未來第二階段捷運路線接續推動,打造更完善的交通路網。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4日視察「桃園捷運棕線計畫」。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4日視察「桃園捷運棕線計畫」。行政院提供

啟三心六線軌道建設新里程 桃捷綠延中壢專案管理暨監造決標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24-03-08 17:10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委託專案管理暨監造技術服務」經67天招標程序, 8日決標。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本計畫技術服務案於今年1月2日公告上網招標,已於2月21日辦理評選,並於8日舉行決標會議。專案管理暨監造技術服務廠商之產生,係由捷運工程局循往例經公開程序邀請國內各大工程顧問公司投標,並從投標之廠商中擇優選取,以更好的協助整個團隊推動計畫,打造優良的捷運工程,冀使市民享用更便利的軌道運輸。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全長約7.2公里,起於八德區捷運綠線G01站,沿「建德路至崁頂路」新闢道路、中山東路、環中東路、龍岡路、健行路至中壢火車站與捷運機場線A23站銜接。全線設置5座車站(GE01為高架車站、GE02~04為地下車站)及1座駐車廠。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路線示意圖。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路線示意圖。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連結機場捷運線及桃園捷運綠線,可達成環狀捷運路網的階段性任務,後續將配合機場捷運線系統重置,逐步將機場捷運線與桃園捷運綠線整合,可望實現「一車到底環狀營運」的願景及旅客無縫接軌的運輸服務。

市府捷運工程局長劉慶豐表示,「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肩負完成環狀捷運路網的重要階段性任務,在專案管理暨監造技術服務決標後,即請得標廠商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辦理基本設計檢討及修正,以儘早提送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進行經費審議,並同步辦理招標策略及工程招標文件研擬等前置作業,俟經費審議核定後,即啟動工程上網招標程序,以120年如質如期通車為目標。本計畫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將攜手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一同朝「三心六線,美好實現」的願景邁進。

六都唯一「生大於死」這城市人口政策獲表揚

 中時蔡依珍

少子化影響,全台都面臨「生不如死」的挑戰,桃園人口卻逆勢成長,不僅在6月突破230萬人口大關,成為六都唯一自然正成長的都市,更獲內政部表揚為「推行人口政策措施宣導執行」績效優良的地方政府,市長張善政樂見建設、經濟、社福等政策,讓桃園成為遷入及生養的首選之都,將持續建構桃園成為「勇敢生、安心養」的幸福城市。

研考會主委吳肇銘表示,市長張善政甫上任,便推出不少政策來積極面對少子女化、高齡化、移民等核心人口問題。在幼兒方面推出「生育津貼多一胎加一萬」、「5歲幼兒免學費」、「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等方針,讓家長們可以減輕生兒育女的負擔。另外針對婦女,桃園市政府所推出的「產後心理諮商」、「凍卵營養金」,也成為市民高度認同的有感政策。未來搭配婦幼局的成立,將建構桃園成為市民「勇敢生、安心養」的幸福城市。

除了促進出生率之外,建立桃園成為市民安居樂業的首善城市,也是桃園市政府提升人口政策的目標之一。吳肇銘強調,作為蓬勃發展的新興城市,桃園早已吸引不少來自雙北的「脫北族」定居。隨著「1200基北北桃生活圈通勤月票」在7月正式上路,結合捷運、鐵路地下化等相關建設規畫及配套方案的實施,相信國人「移居桃園」的浪潮會日益盛行。未來,桃園人口逐漸提升,相關城市建設與招商引資計畫也將同步展開,包括桃園航空城建設、龍潭科學園區擴建等,都將成為北台灣都會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讓桃園從台灣的工業之都,轉型為亞洲的智慧科技新都。

面對高齡化的挑戰,桃園也做足充分準備,除了發放老年三節禮金、提高重陽敬老金,讓長輩能夠於高通膨時代下,在桃園放心養老;更透過「智慧遠距醫療」及「擴大肺癌早期篩檢」等方式,確保市民能夠不分城鄉,得到高品質的醫療資源及照護。最後,也計畫擴大老人愛心卡的使用範圍,鼓勵長輩外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在桃園達到活躍老化的效果。

吳肇銘表示,市府團隊將協力合作,持續強化社福、經濟、建設等政策量能,多管齊下推動更多元的人口政策,傾聽人民的聲音,打造桃園成為友善安心的宜居城市。

2大宜蘭建設 交部:高鐵115年、鐵路高架113年設計施工

  陳敬丰戴永華/宜蘭即時報導

立委陳歐珀今天安排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宜蘭重大建設,針對民眾最關心的北宜高鐵案,鐵道局表示,高鐵延伸宜蘭案於今年7月完成環評範疇界定,正辦理二階環評,預計2026年陳報經費核定、辦理設計施工;鐵路高架化案9月提報環評說明書供交通部審查,待審查通過後,預計2024辦理設計施工。


今天交通部長王國材及相關業務單位視察包括北宜高鐵、鐵路高架化、冬山交流道、台62線快速道路延伸、台2庚線延伸、國五銜接蘇花改、蘇花安、蘇澳港旅運中心規劃等辦理進度。


針對地方爭取國5冬山交流道案,之前縣府提報的可行性評估計畫遭交通部退回,經立委陳歐珀召開協調會,高公局已於6月密切與縣府溝通、輔導計畫推動,縣府今年9月再次提送可行性報告供高公局審議。


交通部公路局表示,台62線瑞濱延伸礁溪銜接國5案,今年5月展開期末作業,8月分別於新北、宜蘭召開說明會,預計12月提出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台2庚線延伸線計畫經陳立委今年4月辦理說明會後,公路局於5月提交行政院研商,目前審議中。

國五銜接蘇花改今年5月召開環境影響說明會,待環評通過後即可陳報建設計畫;蘇花安東澳-南澳段已規畫布設宜56匝道、蘇花改進出匝道並避開朝陽社區,預計今年底進入環評。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蘇澳港近程發展計畫(111~115年)包括政府投資24億元辦理旅運設施改善、公民投資20億元辦理物流倉儲、觀光遊憩經營計畫等,蘇澳港旅運中心預計10月底完工、行政大樓外牆修繕2024年初完工,將成為蘇澳港新地標。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預計於2024年5月規劃「蘇澳-與那國島」包船直航航線,遊客下船後可步行至南方澳漁村、轉乘國道客運,增加區域觀光效益。

地方爭取國5冬山交流道案,縣政府今年9月再次提送可行性報告供高公局審議。圖/陳歐珀服務處提供
地方爭取國5冬山交流道案,縣政府今年9月再次提送可行性報告供高公局審議。圖/陳歐珀服務處提供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與部長王國材今天考察宜蘭重大建設,針對民眾關心的北宜高鐵案正辦理二階環評,預計2026年陳報經費核定、辦理設計施工。圖/陳歐珀服務處提供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與部長王國材今天考察宜蘭重大建設,針對民眾關心的北宜高鐵案正辦理二階環評,預計2026年陳報經費核定、辦理設計施工。圖/陳歐珀服務處提供
蘇澳港旅運中心預計10月底完工。圖/陳歐珀服務處提供

陳歐珀說,他雖然退出下屆立委選舉,仍以推動宜蘭重大建設為己任,在立院最後一個會期,會待在交通委員會監督宜蘭未來5年5500億的建設進度如期落實,目前陸續在立法院辦理縣內12鄉鎮市優先建設協調會,努力達成中央與宜蘭鄉親的發展共識。

高鐵延伸屏東拚2029通車 王國材曝進度:預留南延潮州,不進入高雄市區

 胡家銘

高鐵南延進度如何?民進黨立委徐富癸今(2/27)質詢時指出,高鐵南延屏東到現在都是只聞樓梯響,並詢問交通部能否在2029年通車?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已到環評尾端,現在目標也是朝這方面來進行。至於是否南延到潮州,王國材說,有在六塊厝預留南延的空間,目前規劃不進入高雄市區。

立法院今邀請行政院長陳建仁率同各部會首長列席,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針對屏東重大交通基礎建設,包含屏南快速道路、高鐵延伸屏東、捷運小港林邊線的進度,徐富癸表示,地方企盼屏南快速道路已久,是屏東的救命路。他指出,交通部稱還需要六年的評估作業時間,但鄉親真的不能再等下去。要求交通部在後續環評、用地取得的程序,必須要同時進行。先以分段施工,路線到楓港為第一階段優先。

陳建仁回應,屏南快速道路的第一階段的建設經費1300多億已經核定,會由中央全權負擔。現在的進度已經到國發會可行性評估審議中,過了等綜合規化、環評階段後施工,預計民國 126 年完工通車。

徐富癸提出,高鐵鐵延伸從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從立委到縣長階段,一直到現任縣長周春米都極力爭取的交通建設。爭取了快 20 年,但只聞樓梯響,不見車過來。早在 2019 年的時候,交通部對外宣布的是預定2029 年通車,這個目標要努力完成。

王國材則回應,現階段高鐵鐵延伸至屏東計畫已經到環評和綜合規劃階段,路線確定到六塊厝,不進入高雄市區。在屏東六塊厝車站,未來也有預留延伸潮州的規劃。現在環評已經到尾聲了,會力求 2029年通車 。

徐富癸指出,屏東鄉親期盼捷運已經期盼了 20 年了,捷運小港東港林邊線是最具有可行性,並且視為優先路線,目前也將初步規劃送到交通部了,進度要讓鄉親知道。

王國材說,完工還需要10年,規劃上是與高捷不同的系統,無法一車到底,需要在林園站的月臺轉乘,設計上會配合時刻表平行轉乘,也就是同一個月臺上讓旅客下車後,直接步行到旁邊的月台轉車。

徐富癸結束質詢處女秀後表示,未來他會持續追蹤建設進度,來落實交通平權,促進屏東的產業及觀光發展。

桃園捷運綠線最新進度曝光! 拚115年「這7站」通車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4-05-04 18:13

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捷運綠線為桃園自辦第一條捷運,共設21座車站(地下10站、高架11站),全長27.8公里,為桃園市政府自行規劃、施工興建的第一條軌道建設,整體工程在112年新市府團隊上任後的努力下,目前捷運綠線GC01標高架段的進度已達77%。

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臨大園區視察高架段最後一單元橋梁吊裝合龍,見證捷運綠線高架段重要里程碑。市長張善政表示,今日吊裝的捷運預鑄梁結構,於墩柱與橋梁銜接處有設置剪力卡榫,在吊裝時須很精準將剪力卡榫與橋梁定位並接合,透過剪力卡榫與橋梁互制,不會產生側向位移。此外,於進行合龍單元下行線吊裝時,恰於2時21分發生芮氏規模6.1有感地震,經施工團隊現場確認並無影響該吊裝作業進行,並於3時3分順利完成全數吊裝。

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臨大園區視察高架段最後一單元橋梁吊裝合龍,見證捷運綠線高架段重要里程碑。圖/桃市府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臨大園區視察高架段最後一單元橋梁吊裝合龍,見證捷運綠線高架段重要里程碑。圖/桃市府提供

軌道及機電系統接棒向前 首列車預計於今年底抵台 明年進行動態測試

今日完成北段橋梁段合龍,代表捷運綠線高架段已順利達成主線合龍,後續交棒予軌道工程與機電系統。捷運綠線目前已完成中正北路路段軌道施築,為了達成115年第一階段通車目標,捷運綠線各工程標各自投入更多資源、加大規模、及調整工序趲趕施工。如高架段土建標已於今年2月先行提供鄰近滲眉埤機廠高架橋面予軌道標進行焊軌廠設置、於3月及4月分別提供焊軌廠以南之南下線及北下線高架橋面予軌道標進行長焊鋼軌運輸。今日完成北段橋梁段合龍後,將接續提供焊軌廠以北之高架橋面予軌道標進行長焊鋼軌運輸,及後續主線全線道岔群施築及軌道鋪設、機電系統進行相關設備安裝及測試作業。

市長張善政表示,當今全台缺工、缺料,眾多重大工程工期延宕的大背景下,桃園捷運綠線團隊透過良好的工程管理,拋開本位心態找出超前對策,相互協調合作,維持公共工程的品質,真的是非常難得的成就,也將市民的不便減到最低。

市長張善政接著表示,最重要的首列車預計於今(113)年底抵台後開始進行各項測試,明(114)年將上高架橋面進行動態測試作業,敬請市民朋友期待。

捷運綠線高架橋梁工程全數完成 站體裝修中 人本交通道路復舊

捷運綠線GC01標高架段土建統包工程分為高架南段及北段,南段位於八德區,設有G01及G02兩站,計2.43公里,橋梁段已於去年9月合龍;北段位於蘆竹及大園區,設有G13、G13a、G14、G31、G32站等5站,計7.42公里,橋梁段今日順利完成合龍,北段的5座車站結構工程亦已近完工,陸續進入裝修與水環作業階段。

而捷運綠線沿線的既有道路,也已配合工程進行展開道路復舊作業,位於八德區的建德路段已於113年4月16日,提前2個月完成道路復舊圍籬撤離;位於蘆竹區的中正北路段於113年1月10日,提前3個月完成道路復舊圍籬撤離;南工路段配合代辦市府水務局雨水箱涵作業,預計將於113年底完成道路復舊;台4線南崁路二段(富國路至南青路)預計於113年第3季完成道路復舊;台4線三民路二段至坑菓路口,預計於114年第3季完成道路復舊。

113年捷運綠線高架車站將全數完成 115年坑口通車至藝文

捷運綠線高架工程於110年12月17日完成跨茄苳溪橋;於112年1月5日完成跨越高鐵段橋梁吊裝;於112年4月15日完成跨南崁溪景觀橋合龍,克服3座重要鋼構橋梁,市長張善政表示,本次視察的高架北段已順利合龍,而蘆竹及大園區內5座高架車站的結構工程也完成96%,捷運工程局及施工團隊將持續努力,邁向115年完成坑口G32站至藝文展演中心G11站(7站)通車的目標,敬請市民朋友期待。

桃園捷運棕線「被消失的一站」復活有望?市府:保留彈性

  陳俊智/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捷運棕線BRH05A站因地質敏感,行政院與審議委員會對設站都有意見,雖然在規劃階段胎死腹中,但市府保留彈性做法,未來仍有設站可能。圖/翻攝自「桃園市捷運工程局」網站

桃園捷運棕線BRH05A站因地質敏感,行政院與審議委員會對設站都有意見,雖然在規劃階段胎死腹中,但市府保留彈性做法,未來仍有設站可能。圖/翻攝自「桃園市捷運工程局」網站

桃園捷運棕線綜合規畫案上個月獲行政院核定,工程相關作業已上網招標,預計2032年3月通車,但計畫最初規劃8站,其中1站「BRH05A」因地質敏感取消,令地方惋惜,民代也盼市府考量區域平衡發展設站;桃園市捷運工程局長劉慶豐說,BRH05A雖是「被消失的一站」,但規畫有保留彈性空間,因應乘車需求成長,之後新設並非不可能。

桃園每天往返雙北的通勤族眾多,除了國道與鐵路,民眾最常使用的就是桃園龜山通往新北新莊、樹林的台1線萬壽路段和台1甲線東萬壽路段,然而這2條公路因為山路蜿蜒、坡度陡峭和常有砂石車行經,傷亡車禍頻傳,;桃園市政府2018年5月著手進行棕線可行性研究,2022年5月將輕運量規畫改為中運量並於同年通過環評,今年3月終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畫案。

棕線確切路線與站點位置雖尚未出爐,但位於東萬壽路大棟橋附近的BRH05A站在規畫過程就胎死腹中,地方居民難免失望;劉慶豐表示,BRH05A因行政院及審議委員會認為該區地質敏感,加上周邊居民不多,所以在規畫階段就取消設站。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陳雅倫指出,BRH05A周邊有大棟山風景特定區,具觀光潛力,然而不論是為了觀光或龜山區域平衡發展,都有交通需求,希望市府重視。

劉慶豐表示,BRH05A雖然不在棕線初期設站的規畫範圍,但市府保留了設站的彈性空間,未來棕線在東萬壽路大棟橋附近將設避車線,意即同一路段內會有4條平行軌道,其中2條因應班次運行作為避車空間或車廂過夜空間,日後若因應民眾需求改做車站,只要拿掉軌道,做好月台和屋頂就可開放接駁。另外,人員進出動線空間也會預留,如此也能減少從無到有的設站成本。


與俄切割!烏克蘭退出獨立國協多項協議

 2024/05/16 13:42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克蘭總統辦公室15日宣布,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當天已簽署多項法令,烏克蘭退出「獨立國家國協」(CIS)框架內達成的多項協議。

綜合媒體報導,澤倫斯基15日簽署退出的法令,具體包括1996年1月19日在莫斯科通過的關於CIS成員國內政部長理事會的協議;2009年10月9日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涅夫(Chisinau)通過的關於修改和補充《獨立國家國協內政部長理事會條例》的協議;以及2011年9月3日在塔吉克首都杜桑貝(Dushanbe)通過的關於修改和補充《獨立國家國協內政部長理事會條例》的協議。

CIS是1991年12月由前蘇聯國家為核心組成的多邊組織,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語言為俄語。國家元首理事會是CIS的最高機構,通常每年召開2次會議。CIS成員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島動亂持續 法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2024/05/16 12:15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屬太平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近期爆發30年來最大動亂,統計已有4人死亡、百人受傷,針對新喀里多尼亞情勢,法國政府15日宣布新喀里多尼亞進入緊急狀態至少12天,並將部署鎮暴警察,維護主要機場與港口秩序。

綜合外媒報導,法國國會本週通過一項投票制度,賦予在新喀里多尼亞島上居住超過10年的法國居民投票權,當地領袖擔心這項制度會進一步稀釋原住民選票,因此引爆動亂,新喀里多尼亞商店被洗劫,示威民眾放火焚燒當地公共建築與道路車輛等。

外媒指出,首府努美阿(Nouméa)各處不斷有濃濃黑煙冒出,當地居民與警察兵戎相見,部分民眾持刀槍與警察對峙,導致約百名警察、憲兵受傷,甚至還有民眾設置路障,組成民兵組織來捍衛家園。

針對新喀里多尼亞動亂情勢,法國先於14日宣布當地宵禁措施,禁止公眾集會,未料15日騷亂未止,甚至還傳出有囚犯試圖越獄,迫使法國當局宣布進入至少12天的緊急狀態,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表示,當地動亂目前有4人喪命,其中1人為警察,額頭遭他人近距離開槍。

舊金山外海發現「新大陸」:太平洋垃圾帶

 2024/04/26

再大的海洋也無法容納全球每年幾百億支塑膠瓶和吸管流入海洋而永世長存。我們不必做偉人來解決全人類的問題,但是應該都可以做到犧牲一點方便,而不再製造更多的麻煩。

還在台灣唸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下了課跟教語言學的美國教授到海邊看夕陽。當時他很好奇地問我沙灘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鞋子,我回答不出來。仔細看看不只是鞋子,還有更多塑膠鞋底,有些旁邊還帶著沒有剪裁乾淨的邊,另外還有模子壓完剩下的鞋底廢料。

現在回想起來,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答案了──那可能是製鞋工廠把瑕疵品和廢料通通倒進河裡,這些垃圾也就順著流進大海。我們在岸上看到的只是被海浪沖上沙灘的九牛一毛,其他千萬倍的垃圾全部消失在大海之中,也給我們落了個眼不見為淨的藉口。

當然那是一段台灣經濟奇跡下荒唐的代價。那時候無知,也沒有法律約束,只要錢淹腳目,只要垃圾在我們眼前消失,海灘上有一些小小令人不悅的文明廢料也無可厚非。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台灣人太健忘了,到海邊來玩總會把鞋子忘在沙灘上。經過這一番自我解嘲,教授笑了,在場的其他同學們也笑了。這件事笑完我們也就都忘了。

全世界也都忘了,只是大自然從來沒有忘記。

舊金山外海發現「新大陸」

那些所有流進海洋的垃圾從來沒有消失。它們在被遺忘了幾十年之後,又重新整合集結成千萬大軍,出現在舊金山的外海,一直到 1997 年才被一個從夏威夷乘帆船回到洛杉磯的美國人無意間發現。

這片新大陸散佈在廣達 160 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面積大約是美國德州的兩倍,也是台灣的 42 倍。它從舊金山外海約 800 公里的地方開始,一直延伸 1,300 公里,幾乎快要銜接到夏威夷。這就是著名的太平洋垃圾帶

1997 年才在舊金山外海發現的垃圾新大陸。圖/截自 The Ocean Cleanup 

當然這不是一個實質的島,也不是什麼大陸,而是一大片漂浮在海上的塑膠垃圾。見過的人說看起來就像一碗很稀的垃圾湯。科學家們估計垃圾的總數約有一兆 8 千億件,來源大部份是泛太平洋沿岸國家過去幾十年所製造的塑膠垃圾。即使像塑膠這麼輕的東西,這些垃圾總重量竟達 8 萬噸。

環太平洋人口大約是 10 億。也就是我們平均每個人都貢獻了兩千件塑膠垃圾,你我都在裡面。這數量目前仍在急速增加中。垃圾帶最初被發現的時候,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

比台灣大 41 倍的海上垃圾

海上垃圾帶在 20 年內已成長了一倍。圖/Rich Carey@Shutterstock

荷蘭的 「海洋清潔公司」針對這一片海上垃圾帶,做了 3 年的深度追蹤及測量。他們發現 20 年不到,這片新大陸已經成長了一倍,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成長。

科學家們在打撈上來的樣品之中,發現從 60 年代的塑膠容器,到 70 年代的安全帽、80 年代的電腦鍵盤、90 年代的任天堂遙控器,再到過去 20 年來成千上萬的塑膠瓶和吸管……人類過去 50 年的塑膠文明史,這裡都全部忠實又詳細地記載著,完全沒有缺席。這一片海洋保存了我們遺忘而不想面對的過去。

這些塑膠垃圾近年呈倍數成長,主要是因為人們大量開始採用拋棄式塑膠製品。以這樣的速度下去,到了 2050 年海洋裡的垃圾總重量,將超過所有海洋生物重量的總合。

垃圾帶的形成是因為北太平洋洋流依順時針方向,把沿岸所有的垃圾以每小時 6 公里的速度,像一條巨大的輸送帶推著向東環遊世界。它們飄流了一萬 5 千公里之後,沿著美國西海岸南下,在加州外海與北上的墨西哥洋流正面交鋒,被迫往西向夏威夷方向推進,在舊金山外海 8 百公里到兩千公里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最後把北太平洋沿岸所有的垃圾都聚集在這兒頤養天年。

NASA 的電腦模擬短片顯示出地球上海流的循環如何造就出不同巨大的漩渦,這些漩渦也就是海洋垃圾的聚集地。

這一大片塑膠海洋之所以到 1997 年才被發現,是因為垃圾都漂浮在水面下一公尺左右。經過多年日曬,很多都已經裂成小碎片,在太空或是飛機上,甚至是大輪船上,都很不容易看出來。

經過多年日曬裂成小碎片的塑膠垃圾。圖/chayanuphol@Shutterstock

陰魂不散的製品

大家都知道塑膠是陰魂不散的聚合物。從 50 年代塑膠發明到現在,所有的塑膠製品不管還活著的或已死去的,都仍然存在這個地球上,幾百年之內都不會消失。近幾年由於瓶裝水,吸管及塑膠袋的氾濫,這些塑膠孤魂野鬼呈等比級數成長。光是美國每天消耗的瓶裝水就達兩億瓶,每天用掉的吸管高達 5 億支,可是回收率卻竟然只有兩成。而在開發中國家,這一類的塑膠製品回收率連一成都不到。

目前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些塑膠製品最後會出現在海裡。但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們走在街上隨手拋棄,而這些塑膠袋和吸管之類沒有重量的垃圾,很容易被風吹走,最後落進下水道跟著流到大海。另外很多落後國家垃圾仍然直接往河裡倒。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在大漢溪邊就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那時候我們作的孽,現在才要開始償還。更糟的是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落後幾十年的國家,現在還在繼續重蹈我們當年的覆轍。

世上仍有很多國家把垃圾往排水溝裡倒,最後都流進海洋。圖/Sony Herdiana@Shutterstock

餐桌上的塑膠魚

塑膠垃圾因為長年曝曬在陽光下而碎裂成小碎片,在水面下載沉載浮,看在魚的眼裡,那些都是完美的浮游生物,也是天賜的美食,所以這些魚就理所當然地成了第一線受害者。過去幾年,海洋生物學家在中途島鏈的海邊發現海鳥和海龜大批死亡,原因是牠們吃了身體裡面都是塑膠碎片的小魚。所以牠們成了海洋食物鏈裡的第二線受害者。

當然其他第二線受害者還包括吃這些小魚的大魚,但這一系列的受害鏈還不止於此。2015 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在加州和印尼兩地的市場裡,各收集了 76 種不同的食用魚類,分析結果發現 25% 的魚身體裡都含有塑膠微粒,並上了消費者的餐桌。所以即使今天我們已經停止不再汚染,我們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為第三線受害者。我們不知不覺吃下了 40 年前隨手拋棄的垃圾。這些垃圾在環遊了大半個世界之後,又回到家門口,化身成美食佳餚悄悄上了我們的餐桌。

2019 年一位法國人在科學家的陪同下游泳穿過太平洋垃圾帶,親身用肌膚見證傳說中的一切,他說幾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些都只是看得到的,絕大部分看不到的都早已分裂成微碎片在海面下漂浮。探險團隊在海中捕獲一條鬼頭刀作為晚餐,但在這麼荒遠的太平洋上所捕穫的一條新鮮的大魚,裡面卻發現塑膠片

有四分之一的魚身體裡含有塑膠微粒。圖/Rich Carey@Shutterstock

世界第 196 個國家:垃圾島共和國

為了要突顯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 2017 年 9 月正式成立了垃圾島共和國,並且向聯合國提出申請成為全世界第 196 個獨立國。他們推出了自己的護照郵票及錢幣。高爾也因此成為垃圾島共和國的第一位公民。目前已經有 10 萬人申請成為該國公民。他們相信他們的領土在 15 年之內會擴大成為現在的兩倍。這也將是全世界唯一領土不停在擴張的國家。只是不論這個國家領土有多大,誰也無法在上面居住。

其實像這樣的垃圾新大陸,全世界目前已經發現了五處。即便在環岸人口稀少的南太平洋,不久前也發現了一片新的垃圾帶。人類的塑膠污染已經遍及印度洋和大西洋。

科學家們發現在海水裡浸泡 30 年的塑膠製品除了褪色易碎裂之外,它們堅毅不拔的特性完全展現無遺。因為塑膠製品幾百年陰魂不散的耐性,即使現在全球全部立即禁塑,那些已經飄流在海洋裡的垃圾也不會消失,而會繼續成為海洋生物的食物,也會繼續進入餐廳,端上我們的餐桌。對一些先知先覺的科學家們來說,沒有作為就是坐以待斃,所以他們打算動手清除這些海中垃圾。

圖/截自 Dalatando Almeida 影片、換日線編輯部 後製

清除工作的巨大挑戰

早先科學家們所能想到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雇用大批拖網漁船來回不停地清除。當然沒有人知道這要到哪年哪月才清得完。另外漁船採用的都是高污染的柴油引擎,幾百艘漁船經年累月來回穿梭的排碳量,對環保科學家也是一種諷刺。

不過還好有了荷蘭的非營利 「海洋清潔公司」 在花了多年的時間研究海流及風向之後,用電腦模擬出極聰明又簡單的方式,把這些垃圾全部收集起來。發明這個方式的是荷蘭青年斯萊特 (Boyan Slat),他以攔油來攔截垃圾。早期的設計是完全不用人工干預,完全靠大自然風力跟海流捕捉垃圾,但經過 3 年的試驗發現困難重重效果不彰,因為真實世界海流和風向和電腦模擬差距極大。目前採用半自動式,用拖船找尋下網地點再把攔截網拉開到位,剩下的就交給大自然順著海流漂浮。這樣可以把清潔效率提到最高,環境污染降到最低。

要達成這個目標的先決條件是,攔油索漂流的速度必須要比海流慢,才能讓垃圾自動送進網𥚃。他的理論是表面海流的速度比深層海流速度快,如果在攔油索下面掛上水中風帆,或製造任何形式的阻力迫使表面的攔油索以深層較緩慢的速度漂流,水面流速較快的漂浮物就會自動投懷送抱。經過電腦模擬分析,垃圾會像旋渦似地自動集結在一起一次清除。

就在 2024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這一天,他們才宣布在太平洋垃圾帶和其他㡬條重污染的河流出口,已一共攔截到一千萬公斤的垃圾。

目前他們仍在大海上默默執行清除的工作。

紅線是預估到 2050 年,海洋污染的程度剛好是今天的 3 倍,下面的藍線反映出清除的效果。圖/截自 The Ocean Cleanup@YouTube

清除不如先止流

當然無論多麼聰明的清除方式,也擋不住繼續排山倒海而來的污染。再大的海洋也無法容納全球每年幾百億支塑膠瓶和吸管流入海洋而永世長存。這樣下去,再過一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幾乎可以踩著漂浮的塑膠垃圾跨過太平洋。

自從知道有這樣一個新大陸之後,我就再也不買瓶裝水,出門都是帶著自己的水瓶。下次購買手搖杯的時候請你也仔細想想,杯子外面再套一個幾分鐘後就丟棄的塑膠袋是不是多此一舉 ? 杯子難道真的只能用一次就丟嗎 ? 那個塑膠袋和杯子最後都去了哪你會知道嗎?你有沒有想到有一天它可能回到你的餐桌上?不要忘了,全台灣每天都丟棄 7 千萬個塑膠垃圾。

我們不必做偉人來解決全人類的問題,但是應該都可以做到犧牲一點方便,而不再製造更多的麻煩。

執行編輯:羅思涵
核稿編輯:林欣蘋

比台灣大44倍的垃圾島!被洋流匯集的海洋污染物

 By李 柏儀

因人口的急遽增加,人類產生的垃圾量隨之增多,每人一年平均可產生的垃圾量大約是417公斤,其中許多垃圾會透過下水道、河川等方式進入海洋,此外,海洋中也有許多由海上漁業活動所製造的漁業廢棄物。這些海洋垃圾除了隨洋流漂至世界各地,還會於洋流匯集處聚集形成「垃圾島」,破壞整個海洋生態系。

太平洋長期被副熱帶高壓壟罩,因此北太平洋環流系統是相對靜止的區域,洋流、風帶動海水旋轉的方向,會將海洋垃圾帶入垃圾島中,導致海洋垃圾及其碎片累積於垃圾島中。且北太平洋環流中央的流速比較慢,所有進入這個環流中央的物體,都會轉得非常慢,使得垃圾島吸入許多碎屑,如同陷入流沙般,一旦海洋垃圾進入環流,就很難將它清除。且在海洋垃圾中,有許多是不易自然分解的塑膠垃圾,大型塑膠垃圾進入垃圾島中,僅會不斷分解成為小的塑膠微粒,持續影響海洋生態。

🌊太平洋垃圾島的神秘面紗

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島,是海洋垃圾高度集中的區域。由眾多塑膠微粒組成的海洋垃圾島,不容易從衛星圖像中顯示,雖說它是一個島,卻無法用肉眼輕易看見(在海面上看不到如島嶼般的垃圾島)。

目前未能確切知道垃圾島的面積及其垃圾量,北太平洋亞熱帶環流太大,科學家無法使用拖網測量。此外,並非所有垃圾都漂浮在表面上。稠密的垃圾與碎片會沉入地面以下幾公分甚至幾公尺,使得渦旋的面積幾乎無法測量。

🌊太平洋垃圾島對於生物的威脅

海洋垃圾對於海洋生物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海龜將塑膠袋誤認為水母,誤將塑膠吃下肚;信天翁將塑膠顆粒誤認為魚卵而餵食其幼鳥。這些無法分解的塑膠垃圾進入生物體中,不僅會造成生物器官破裂,還會因無法再攝入食物而造成餓死。另外,小型燈籠魚會於夜晚浮上海面食用浮游生物,卻反而吃到取多塑膠微粒,塑膠就如同浮標,讓燈籠魚無法回到海底。

🌊解決方法

雖然垃圾島短時間無法被清除,但依舊有許多人著手解決海洋中的垃圾島,透過理念及行動,期望能還給海洋生物一個乾淨的家。

1️⃣攔油索浮動牆(海洋吸塵器)

由荷蘭學者史萊特發明的海洋吸塵器,藉由浮標圍欄製造一段虛擬海岸線,利用風力、海浪跟洋流三種自然力量推進海洋吸塵器的移動,圍欄底下垂著三公尺深的裙邊,更有效攔住微小的塑膠碎片,裙邊也創造一股下沉水流,讓生物可以輕鬆從底下通過而不受困,中段的裙邊比兩側長,阻力讓圍欄自然形成一個弧形,把所到之處的塑膠垃圾都集中起來,在洋流流經的區域做攔截,不讓垃圾再漂至無風帶,海洋自然的動力也會讓圍欄自動漂向垃圾最集中的區域。補上來的垃圾會分類賣給回收廠,並將所得的利潤繼續投入在海洋環保的工作上。

2️⃣成立世界上第196個國家—垃圾島共和國(Trash Isle)

LADbible與塑膠海洋基金會合作,將這個國家大小的垃圾區,並將其變成世界上第196個國家——命名為垃圾島。在世界海洋日(6月8日),向聯合國提交了獨立宣言,要求承認垃圾島為獨立國家。目前已推出國旗、護照、貨幣及郵票,希望藉由成立國家,讓大眾重視太平洋垃圾島對於海洋的危害,也近一步代表著每個人都是使垃圾島形成的「國民」。

實習編輯:李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