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外海發現「新大陸」:太平洋垃圾帶

 2024/04/26

再大的海洋也無法容納全球每年幾百億支塑膠瓶和吸管流入海洋而永世長存。我們不必做偉人來解決全人類的問題,但是應該都可以做到犧牲一點方便,而不再製造更多的麻煩。

還在台灣唸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下了課跟教語言學的美國教授到海邊看夕陽。當時他很好奇地問我沙灘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鞋子,我回答不出來。仔細看看不只是鞋子,還有更多塑膠鞋底,有些旁邊還帶著沒有剪裁乾淨的邊,另外還有模子壓完剩下的鞋底廢料。

現在回想起來,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答案了──那可能是製鞋工廠把瑕疵品和廢料通通倒進河裡,這些垃圾也就順著流進大海。我們在岸上看到的只是被海浪沖上沙灘的九牛一毛,其他千萬倍的垃圾全部消失在大海之中,也給我們落了個眼不見為淨的藉口。

當然那是一段台灣經濟奇跡下荒唐的代價。那時候無知,也沒有法律約束,只要錢淹腳目,只要垃圾在我們眼前消失,海灘上有一些小小令人不悅的文明廢料也無可厚非。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台灣人太健忘了,到海邊來玩總會把鞋子忘在沙灘上。經過這一番自我解嘲,教授笑了,在場的其他同學們也笑了。這件事笑完我們也就都忘了。

全世界也都忘了,只是大自然從來沒有忘記。

舊金山外海發現「新大陸」

那些所有流進海洋的垃圾從來沒有消失。它們在被遺忘了幾十年之後,又重新整合集結成千萬大軍,出現在舊金山的外海,一直到 1997 年才被一個從夏威夷乘帆船回到洛杉磯的美國人無意間發現。

這片新大陸散佈在廣達 160 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面積大約是美國德州的兩倍,也是台灣的 42 倍。它從舊金山外海約 800 公里的地方開始,一直延伸 1,300 公里,幾乎快要銜接到夏威夷。這就是著名的太平洋垃圾帶

1997 年才在舊金山外海發現的垃圾新大陸。圖/截自 The Ocean Cleanup 

當然這不是一個實質的島,也不是什麼大陸,而是一大片漂浮在海上的塑膠垃圾。見過的人說看起來就像一碗很稀的垃圾湯。科學家們估計垃圾的總數約有一兆 8 千億件,來源大部份是泛太平洋沿岸國家過去幾十年所製造的塑膠垃圾。即使像塑膠這麼輕的東西,這些垃圾總重量竟達 8 萬噸。

環太平洋人口大約是 10 億。也就是我們平均每個人都貢獻了兩千件塑膠垃圾,你我都在裡面。這數量目前仍在急速增加中。垃圾帶最初被發現的時候,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

比台灣大 41 倍的海上垃圾

海上垃圾帶在 20 年內已成長了一倍。圖/Rich Carey@Shutterstock

荷蘭的 「海洋清潔公司」針對這一片海上垃圾帶,做了 3 年的深度追蹤及測量。他們發現 20 年不到,這片新大陸已經成長了一倍,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成長。

科學家們在打撈上來的樣品之中,發現從 60 年代的塑膠容器,到 70 年代的安全帽、80 年代的電腦鍵盤、90 年代的任天堂遙控器,再到過去 20 年來成千上萬的塑膠瓶和吸管……人類過去 50 年的塑膠文明史,這裡都全部忠實又詳細地記載著,完全沒有缺席。這一片海洋保存了我們遺忘而不想面對的過去。

這些塑膠垃圾近年呈倍數成長,主要是因為人們大量開始採用拋棄式塑膠製品。以這樣的速度下去,到了 2050 年海洋裡的垃圾總重量,將超過所有海洋生物重量的總合。

垃圾帶的形成是因為北太平洋洋流依順時針方向,把沿岸所有的垃圾以每小時 6 公里的速度,像一條巨大的輸送帶推著向東環遊世界。它們飄流了一萬 5 千公里之後,沿著美國西海岸南下,在加州外海與北上的墨西哥洋流正面交鋒,被迫往西向夏威夷方向推進,在舊金山外海 8 百公里到兩千公里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最後把北太平洋沿岸所有的垃圾都聚集在這兒頤養天年。

NASA 的電腦模擬短片顯示出地球上海流的循環如何造就出不同巨大的漩渦,這些漩渦也就是海洋垃圾的聚集地。

這一大片塑膠海洋之所以到 1997 年才被發現,是因為垃圾都漂浮在水面下一公尺左右。經過多年日曬,很多都已經裂成小碎片,在太空或是飛機上,甚至是大輪船上,都很不容易看出來。

經過多年日曬裂成小碎片的塑膠垃圾。圖/chayanuphol@Shutterstock

陰魂不散的製品

大家都知道塑膠是陰魂不散的聚合物。從 50 年代塑膠發明到現在,所有的塑膠製品不管還活著的或已死去的,都仍然存在這個地球上,幾百年之內都不會消失。近幾年由於瓶裝水,吸管及塑膠袋的氾濫,這些塑膠孤魂野鬼呈等比級數成長。光是美國每天消耗的瓶裝水就達兩億瓶,每天用掉的吸管高達 5 億支,可是回收率卻竟然只有兩成。而在開發中國家,這一類的塑膠製品回收率連一成都不到。

目前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些塑膠製品最後會出現在海裡。但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們走在街上隨手拋棄,而這些塑膠袋和吸管之類沒有重量的垃圾,很容易被風吹走,最後落進下水道跟著流到大海。另外很多落後國家垃圾仍然直接往河裡倒。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在大漢溪邊就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那時候我們作的孽,現在才要開始償還。更糟的是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落後幾十年的國家,現在還在繼續重蹈我們當年的覆轍。

世上仍有很多國家把垃圾往排水溝裡倒,最後都流進海洋。圖/Sony Herdiana@Shutterstock

餐桌上的塑膠魚

塑膠垃圾因為長年曝曬在陽光下而碎裂成小碎片,在水面下載沉載浮,看在魚的眼裡,那些都是完美的浮游生物,也是天賜的美食,所以這些魚就理所當然地成了第一線受害者。過去幾年,海洋生物學家在中途島鏈的海邊發現海鳥和海龜大批死亡,原因是牠們吃了身體裡面都是塑膠碎片的小魚。所以牠們成了海洋食物鏈裡的第二線受害者。

當然其他第二線受害者還包括吃這些小魚的大魚,但這一系列的受害鏈還不止於此。2015 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在加州和印尼兩地的市場裡,各收集了 76 種不同的食用魚類,分析結果發現 25% 的魚身體裡都含有塑膠微粒,並上了消費者的餐桌。所以即使今天我們已經停止不再汚染,我們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為第三線受害者。我們不知不覺吃下了 40 年前隨手拋棄的垃圾。這些垃圾在環遊了大半個世界之後,又回到家門口,化身成美食佳餚悄悄上了我們的餐桌。

2019 年一位法國人在科學家的陪同下游泳穿過太平洋垃圾帶,親身用肌膚見證傳說中的一切,他說幾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些都只是看得到的,絕大部分看不到的都早已分裂成微碎片在海面下漂浮。探險團隊在海中捕獲一條鬼頭刀作為晚餐,但在這麼荒遠的太平洋上所捕穫的一條新鮮的大魚,裡面卻發現塑膠片

有四分之一的魚身體裡含有塑膠微粒。圖/Rich Carey@Shutterstock

世界第 196 個國家:垃圾島共和國

為了要突顯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 2017 年 9 月正式成立了垃圾島共和國,並且向聯合國提出申請成為全世界第 196 個獨立國。他們推出了自己的護照郵票及錢幣。高爾也因此成為垃圾島共和國的第一位公民。目前已經有 10 萬人申請成為該國公民。他們相信他們的領土在 15 年之內會擴大成為現在的兩倍。這也將是全世界唯一領土不停在擴張的國家。只是不論這個國家領土有多大,誰也無法在上面居住。

其實像這樣的垃圾新大陸,全世界目前已經發現了五處。即便在環岸人口稀少的南太平洋,不久前也發現了一片新的垃圾帶。人類的塑膠污染已經遍及印度洋和大西洋。

科學家們發現在海水裡浸泡 30 年的塑膠製品除了褪色易碎裂之外,它們堅毅不拔的特性完全展現無遺。因為塑膠製品幾百年陰魂不散的耐性,即使現在全球全部立即禁塑,那些已經飄流在海洋裡的垃圾也不會消失,而會繼續成為海洋生物的食物,也會繼續進入餐廳,端上我們的餐桌。對一些先知先覺的科學家們來說,沒有作為就是坐以待斃,所以他們打算動手清除這些海中垃圾。

圖/截自 Dalatando Almeida 影片、換日線編輯部 後製

清除工作的巨大挑戰

早先科學家們所能想到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雇用大批拖網漁船來回不停地清除。當然沒有人知道這要到哪年哪月才清得完。另外漁船採用的都是高污染的柴油引擎,幾百艘漁船經年累月來回穿梭的排碳量,對環保科學家也是一種諷刺。

不過還好有了荷蘭的非營利 「海洋清潔公司」 在花了多年的時間研究海流及風向之後,用電腦模擬出極聰明又簡單的方式,把這些垃圾全部收集起來。發明這個方式的是荷蘭青年斯萊特 (Boyan Slat),他以攔油來攔截垃圾。早期的設計是完全不用人工干預,完全靠大自然風力跟海流捕捉垃圾,但經過 3 年的試驗發現困難重重效果不彰,因為真實世界海流和風向和電腦模擬差距極大。目前採用半自動式,用拖船找尋下網地點再把攔截網拉開到位,剩下的就交給大自然順著海流漂浮。這樣可以把清潔效率提到最高,環境污染降到最低。

要達成這個目標的先決條件是,攔油索漂流的速度必須要比海流慢,才能讓垃圾自動送進網𥚃。他的理論是表面海流的速度比深層海流速度快,如果在攔油索下面掛上水中風帆,或製造任何形式的阻力迫使表面的攔油索以深層較緩慢的速度漂流,水面流速較快的漂浮物就會自動投懷送抱。經過電腦模擬分析,垃圾會像旋渦似地自動集結在一起一次清除。

就在 2024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這一天,他們才宣布在太平洋垃圾帶和其他㡬條重污染的河流出口,已一共攔截到一千萬公斤的垃圾。

目前他們仍在大海上默默執行清除的工作。

紅線是預估到 2050 年,海洋污染的程度剛好是今天的 3 倍,下面的藍線反映出清除的效果。圖/截自 The Ocean Cleanup@YouTube

清除不如先止流

當然無論多麼聰明的清除方式,也擋不住繼續排山倒海而來的污染。再大的海洋也無法容納全球每年幾百億支塑膠瓶和吸管流入海洋而永世長存。這樣下去,再過一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幾乎可以踩著漂浮的塑膠垃圾跨過太平洋。

自從知道有這樣一個新大陸之後,我就再也不買瓶裝水,出門都是帶著自己的水瓶。下次購買手搖杯的時候請你也仔細想想,杯子外面再套一個幾分鐘後就丟棄的塑膠袋是不是多此一舉 ? 杯子難道真的只能用一次就丟嗎 ? 那個塑膠袋和杯子最後都去了哪你會知道嗎?你有沒有想到有一天它可能回到你的餐桌上?不要忘了,全台灣每天都丟棄 7 千萬個塑膠垃圾。

我們不必做偉人來解決全人類的問題,但是應該都可以做到犧牲一點方便,而不再製造更多的麻煩。

執行編輯:羅思涵
核稿編輯:林欣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