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憑空許願! 交通三法大錢坑 重大建設遵循程序,花東發展腳踏實

 2024-05-29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

立法院5/17、5/21朝野立委因「國會擴權相關修正草案」爆發激烈衝突外,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等三大花東地區交通特別條例,引起極大爭議,然而沸沸揚揚之際,卻少有機會聽見花東人的心聲。於花東深耕14年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於5/28發起《跟花東一起 站上台灣民主前線》連署,表達「實質解決地方需求、撤回虛妄交通三法」的心聲,同時在立法院聚集現場發送「交通三法大錢坑-六大爭議」傳單,邀請全國人民與花東人民站在一起。

交通三法將壓縮評估及討論空間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說明,立法院長建議待新任交通部長上任再行討論交通三法,但沒做成明確的書面協商結論,而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三讀輾過經驗,未來國眾兩黨仍有可能隨時讓荒謬的交通三法成為國會擴權的下一個新戰場。這三條草案限縮建設案10年完成,但工程的地質探勘、環境影響評估、土地徵收等前置程序常需要數年,施工本身更常高達10年以上,草案給予的限期將十分壓縮上述專業與公共討論空間,甚至影響公共安全及人民權益的保障,這不是回應花東地方交通需求,而是政治鬥爭工具。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斐悅返回家鄉花蓮工作多年,她認為民主應該基於多元開放的自主發聲。地球公民發起「跟花東一起 站上台灣民主前線」連署行動,旨在引發更多討論,讓花東居民對交通三法發表看法。黃斐悅強調,無論支持與否,這些觀點都能揭示東部地區地質脆弱和交通不便帶來的發展難題。國會應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充分的公共討論,而不是粗暴提出霸權法案。動輒數千億的公共建設,必須在公民自主、程序正義、充分評估、尊重環境與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由於交通三法中的「國道六號」、「花東快」及「環島高鐵」都被宣稱為“平衡東西部發展”的措施,地球公民將邀請花東在地人與關注花東的民眾,共同探討台灣需要怎樣的東部建設。

地方的真實需求應被細緻討論

來自台東的獨立互助創藝工作室負責人兼餐飲業者林智偉認為,比起大興土木建設聯外道路,更應該務實地解決區域發展問題,如醫療、教育、環境和就業。快速聯外交通可能如同西部鄉村一樣加速人口外流,而引入外來大型資本,恐將推高地價、物價和生活成本,使東部的生活成本變得比台北等大城市昂貴。東部不需要不符合地方需求的道路,而是有尊嚴的發展方式。花東的自然和人文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願意分享,但建設預算應該支持東部的永續發展,而不是追求快速、大量的觀光模式發展。

花蓮在地新創產業育成顧問賴冠羽指出,花蓮縣政府長年將地方的發展與大型商業開發和交通建設扣連,也忽略了東部在文化與自然真正的優勢。他點出大多數的業者都是小型企業,不能只依賴大量團客與連續假期。而放煙花式的演唱會和活動雖消耗了大量預算,不僅愈辦愈疲軟,也對在地產業提升品質與能見度毫無幫助。花東的聯外道路更必須考量到當地的環境限制,比起瘋狂而沒有節制的建設,真正安全的路應該是以最少的破壞來滿足的移動需求,而不是缺乏評估與規劃就引入大量的車流、人流,花東的觀光產業應該更重視在地獨特的文化與體驗,絕不是以大量的環境成本為代價,滿足對於地方發展的渴望。

臺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理事長Yabung Haning(吳雅雯)是來自花蓮加灣部落(Alang Qowgan)的太魯閣族(Laqi Truku),她指出花蓮北區在大地震後有些家戶無家可歸,還得自行貸款重建,傅崐萁立委對於人民的基本生活不管,卻提出不切實際的高鐵、打穿中央山脈的國道六號,讓剛經歷地震的花蓮人情何以堪?而0403地震也展現東部的地質脆弱,太魯閣族各個部落長年礦場炸山(包括亞洲水泥),土地持續被合法掠奪、生命被暴露在危險之中的經驗,難道要我們得一而再,再而三的經歷嗎?

另外,開路並不是就能帶來經濟發展,若無完善的產業規劃,即便開了花東快速道路,也是將更多人潮帶走,一樣無法深化部落的經濟。Yabung Haning,表示上述意見並非反對開發,部落族人期待的交通規劃是經過縝密的地質調查以及環境評估,並向部落會議及族人清楚說明規劃的內容、期程及影響,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取得各個部落的同意。

實質解決地方需求,撤回虛妄交通三法

地球公民花東辦公室專員梁聖岳指出,提案交通三法的傅崐萁立委能夠崛起,與花蓮地方社會背景有深層的緊密相連。大型公路和觀光建設反映了地方對發展的渴望,而「最後的淨土」則是城市對偏鄉刻板印象的投射。這兩個極端一直在拉扯花東居民對地方的認同與定位,也給了傅崐萁操作的空間,在混亂的政治現實中,難以進行地方為主體的發展模式討論。0403震災再次突顯了東部的長期困境,身為在地立委的傅崐萁卻未將震災重建列為優先法案,反而開出交通三法的空頭支票,忽視環境現實條件與花東整體發展,無論是濫用你我納稅人的錢,掏空國家預算,或是不切實際的引入外國資金(國家主權基金),地方需要的是解決真實問題,而不是空洞的承諾或是把花東變成他國的一帶一路。

0403大地震證明了過度依賴大型資本轉介大量遊客的觀光模式在花東地區並不可靠,而交通三法草案背後「快速道路會帶來更好生活」的思維,並不完全符合花東現況。每逢豪雨、地震後,交通要道土石崩落,存在中斷風險,花東需要打造出更有韌性的運輸系統,使災後的緊急醫療後送、農產與物資運輸、居民日常通勤等各項需求在災害中仍能正常運作,而砸錢興建的高鐵、國道六號、花東快並不見得能解決上述問題,可能還會陷入更多複雜的工程難題與財務困境。對此,地球公民已透過連署行動,未來將邀請群眾對於交通建設需求表達意見,促請所有的執政黨、在野黨正視花東的環境條件,給予實際解方而非虛華口號。

與花東一起站上台灣民主前線連署(https://cet.ngo/MrnW)訴求:

1.國會撤回交通三法,勿排擠真正迫切的基礎建設經費

2.政府正視東部震災後受創的觀光產業及各項社會發展

閱讀秘書:交通三案基本資訊

  • 花東快速公路建設:起點新城,銜接未來蘇花安,終點台東卑南,全長173.7公里,沿線設置17處交流道,2020年重啟可行性評估,交通部預計今年底前完成評估,規劃預算2555億。除了市區路段採取高架,多數路段以路堤為主,將切穿許多部落土地以及平地森林,更與嶺頂斷層、奇美斷層、玉里斷層、池上斷層、鹿野斷層、利吉斷層等斷層交會或是平行。
  • 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自埔里延伸現有國道六號,途經霧社、廬山、能高山、銅門於吉安與花東快(高)銜接,延伸路線總長90公里,其中約50公里為隧道,根據交通部2021年的評估,每公里估計平均造價89億元,總價約8000億元。國道六號東延打通能高山需要面對數千公尺厚的地層岩覆所帶來地熱、岩爆、湧水,還有沿途許多的地質破碎帶(包含斷層),更會穿越丹大野生動物保護區。
  • 環島高速鐵路建設:預計分別自宜蘭與屏東高鐵延伸計畫端點串連花蓮與台東地區,但目前尚缺乏評估資料,興建時程、計劃路廊、預定站位、運量評估目前皆無資訊可參考。目前可知的主要瓶頸有蘇花路段缺乏路廊需要大量的隧道穿越,花東路段需要面對許多斷層通過路線,南迴路廊除了與蘇花一樣需要大量隧道,若採取最短距離方案也會遭遇通過自然保留區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