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部落找回自己的名字 台東池上「富興村」終於等回「吉瓜愛」

 當一個名字消失或改變,可能伴隨著一個文化鏈結的斷裂甚至消失。許許多多台灣的傳統部落、地名被改為「光復」、「中正」、「復興」等等不具識別意義的名稱後,我們可以怎樣把文化找回來?還來得及嗎?

豐年祭是阿美族人古老的一項傳統祭祀活動,豐年祭期間所有在外的阿美族遊子會陸陸續續回到自己的部落,參與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儀。台東縣池上鄉的富興部落,今年的豐年祭有個重要的改變,池上鄉公所豐年祭的文宣上不再以富興部落來稱呼,而是正名為「吉瓜愛」部落,一個屬於最早這塊土地的名字。

吉瓜愛,這塊土地最早的名字,象徵長滿蓪草。

富興村位於池上鄉偏南邊,緊鄰197縣道和卑南溪,最早是恆春阿美族遷徙至此開墾,由於這塊土地到處長滿蓪草,而蓪草的外觀和木瓜樹相當相似,所以當時的先人便以阿美族語「吉瓜愛」來稱呼,意喻這是長滿木瓜樹的地方,「吉瓜愛」也成為這塊土地的名字。

阿美族語『Cikowaˋay』吉瓜愛,意指蓪草,部落拿來開發DIY。圖片來源/吉瓜愛部落

水墜,代表水資源豐富,大量運用從事灌溉。

這塊土地還有另外一個別具有意義的名字,客家族在恆春阿美族之後遷入吉瓜愛部落,由於當地水脈豐沛,客家人大量運用水墬從事灌溉,便稱呼當地為「水墬」,直到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改名為富興,吉瓜愛和水墜兩個名字便從歷史上慢慢淡出。

傳統地名背後的其文化、生態、地貌意涵

長期推動吉瓜愛部落正名運動的陳莉蘋表示,阿美族語「Cikowaˋay」,翻譯成漢語為「吉瓜愛」,這是富興村最早的地名,吉瓜愛背後除了象徵阿美族群的生活史,更傳遞著當時這塊土地樣貌的重要訊息。

陳莉蘋說,文化是一個族群的根,每塊土地的傳統地名都有其背後族群、生態、地貌意涵,例如玉里鎮的苓雅仔部落,阿美族語「Lingacay」,就是指「月桃」。由此可推估當地以前應當是月桃很多的地方,一塊土地名字的改變,消失的往往不只是一個名字,背後更可能是一個文化鏈結的遺失。

陳莉蘋說,很感謝池上鄉公所在今年的豐年祭幫我們把部落傳統名字正名回來,也感謝吉瓜愛部落頭目、部落主席和族人們的支持,希望未來「吉瓜愛」部落這個名字,能真正代表部落主體。
 池上富興部落於今年豐年祭池上鄉公所正名為吉瓜愛部落。圖片來源/吉瓜愛部落

尊重在地族群文化價值,從找回族群傳統地名開始

池上鄉長林建宏表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每個傳統地名背後都有其文化意涵,以池上的富興村為例,不論是象徵阿美族群「蓪草」的吉瓜愛部落、客家族群「農耕水利設施」的水墜村或是光復後代表「吉祥」的富興村都是如此。

當一塊土地的傳統地名不見了,消失的不只是一個名字,更可能是一個在地群族文化的消逝,更名上不得不謹慎。

池上鄉是個多元族群的鄉鎮,我們更應當尊重各個族群在這塊土地傳統文化與價值,今年豐年祭文宣池上鄉公所特地將富興部落正名為吉瓜愛部落,給部落族人們一個驚喜,一個象徵阿美族族群的部落豐年祭活動,不就應該有一個屬於阿美族的傳統名字嗎?林建宏鄉長開心的回應著。

2023年台灣總人口數上升15.58萬人,但人口仍自然減少6.98萬人



 2024/01/10

    • 台灣2023全年出生13萬5,571人,死亡20萬5,368人,人口自然減少6萬9,797人
    • 2023年全年遷入112萬6,548人,遷出90萬949人,淨遷入22萬5,599人
    • 2023年全年合計人口數增加15萬5,802人,台灣總人口數上升到2,342萬442人,終止自2020年起連續3年人口減少趨勢

    內政部1月10日公布台灣2023年人口統計數據,2023年1~12月出生人口數均小於死亡人口數,全年出生13萬5,571人,連續第8年創歷史新低,死亡20萬5,368人,人口自然減少6萬9,797人。

    2023年1~12月遷入人數均大於遷出人數,全年遷入112萬6,548人,遷出90萬949人,淨遷入22萬5,599人。2023年全年合計人口數增加15萬5,802人,台灣總人口數上升到2,342萬442人,終止自2020年起連續3年人口減少趨勢。

    2023年台灣包含六都的22大城市人口變動情況,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新北市,增加4萬5,569人,其他增加人數破萬的城市依序為桃園市、台中市、台北市,共計有14個城市人口增加。相對的彰化縣人口減少最多,減少6,191人,人口減少的城市共計有8個。

    以人口數排名,台灣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新北市,人口數達到404萬1,120人,其他人口數破百萬的城市依序為台中市、高雄市、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彰化縣。

    圖資來源:內政部

    桃園優勢全方位 淨遷入人口六都冠軍

     中國時報蔡明亘 、桃園

    桃園2014年升格直轄市,各項重大建設、就業環境、交通路網、民生設施等全方位蛻變,吸引外縣市人口移入,淨遷入人數與生育率皆居六都之冠,是唯一自然增加率正成長的直轄市,今年6月正式突破230萬人口大關,挾區域利多優勢,人口持續增加,成為六都最年輕的宜居城市。

    內政部統計,桃園總人口逐年攀升,戶數約88萬戶,今年6月7日達到230萬人,其中桃園區46.6萬人最多、中壢42.7萬排名第2,平鎮與八德人口也超過20萬人,顯示人口高度集中都會核心。去年遷入人數11萬9595人、遷出11萬2936人,淨遷入人數六都冠軍,其中受房價、交通影響,屬新北最多人遷入桃園。

    桃園近10年人口增加逾25萬人,增幅約12.5%,桃園市民政局表示,去年首次出現負成長,因疫情期間被除籍者眾,隨疫情趨緩後返台國人多,去年下半年復籍人數快速攀升。另在少子化影響下,桃園更是維持出生大於死亡,桃園市主計處統計,桃園人口平均年齡為41.14歲,是六都最年輕城市。

    內政部分析去年淨遷徙人數為正值的縣市,以桃園高達9925人獨占鰲頭。為全面照顧市民,桃市府在就業、育兒、養老、公共設施、交通、治安、教育、休憩、觀光、產業、新住民照顧、智慧農業及青年創業等方面,端出完善政策讓市民有感。

    桃園市勞動局分析,全市勞動力人口逾118萬人,疫情3年多影響各產業鏈,不過從2020年至2022年桃園勞動力人口不減反增,逆勢增加6萬人,勞動參與率也自59%提升至61.6%,六都最高。市府推動「勞工五夠力」政策,並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攜手打造良好就業環境。

    青壯人口是移入桃園大宗,不少年輕家庭選擇扎根桃園,桃園市長張善政曾喊話要作「桃園爸媽養兒育女的神隊友」,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市府以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3大方向,照顧勞工、年輕人、長者及育兒家庭,推出生育津貼補助、幼兒園大班助學金、國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等福利措施,減輕家長育兒負擔,並積極推動社宅興建、包租代管等計畫,營造宜居環境。

    交通路網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桃園市交通局推動各重要交通建設,三心六線捷運計畫、鐵路地下化最受矚目,並運用智慧管理提升車流運轉效率,疏解壅塞問題,同時增加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設置站點,YouBike更從今年4月起前60分鐘免費,另針對公共運輸、號誌標線設計與人本交通等持續精進,盼創造駕駛、騎士、行人皆安全通行的交通環境。

    桃園休憩環境有山有水有老街,消費動線完整的青埔更每逢假日皆湧入遊客,顯示桃園為許多民眾1日遊首選,不僅能體驗客家、原民、新住民與閩南等文化,還有豐富自然生態景觀,多處景點都兼具遊憩與環境教育功能,打破旅遊沙漠之名。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型都市開發案航空城計畫就在桃園,以機場為主軸發揮區位優勢,整合海空雙港,招商前瞻產業,將台灣門戶城市重新塑形,未來就業機會多元,物流連結國際,有望吸引更多人來桃園,在這座前進中的城市落地生根。

    桃園智慧農耕團全國首成軍 張善政:提升農業品質效率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至龍潭區主持桃園智慧農耕團誓師大會,授旗智慧農耕團大隊長廖俊融,象徵桃園智慧農耕團正式成軍,張善政表示,桃園率先全國輔導青農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讓農友平時農地照顧可以使用自動灑水、偵測土地含水量等智慧系統,收成時運用機械化、智慧化的農機工具,省力也能提升品質和效率。

    桃園市政府輔導青農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透過具備智慧化技術的青農協助農民耕作,同步推動智慧青農示範場域補助計畫,針對智慧感控系統、智慧環控系統、智慧生產和智慧服務四大項補助,最高補助可達100萬元,張善政與來賓實際了解耕耘機、甘藷自動採取機使用及嘗試採茶,體驗青農智慧農耕方式。

    張善政表示,早年非洲農耕團協助將台灣農業推向國際,如今桃園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選擇龍潭最重要的茶產業作為示範,希望青農從中發展傑出的智慧農業試驗,達到省力、提升產業價值及品質的目標,一起將桃園智慧農業推展到新境界,成為其他縣市智慧農業的表率。

    現在農業面臨天候異常、從業人員短缺及高齡化等挑戰,市府鼓勵青農投入農業,希望青農對新科技有良好的掌握,積極推廣智慧農業,展現更好的效率,其中最重要的是引進自動化農機及培養智慧化能力,並非每位農友皆有能力引進智慧化農機具,對此,市府號召有能力的青農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提供人力互助、農機租用、智慧機械等方式,協助農民的各項農事工作。

    桃園智慧農耕團將分為智農中隊、機械中隊、食農中隊及淨零循環中隊4個中隊,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最大創新為智農中隊,該中隊成員均在其耕作農地導入智農規劃、農事精準管理、數據整合應用、智慧生產作業設施等智慧農業相關解決方案。

    桃園智慧農耕團成軍誓師啟動,率先龍潭茶園的茶產業為示範服務。圖/農業局提供
    桃園智慧農耕團成軍誓師啟動,率先龍潭茶園的茶產業為示範服務。圖/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持桃園智慧農耕團誓師成軍服務。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持桃園智慧農耕團誓師成軍服務。記者曾增勳/攝影

    六都唯一自然正成長 桃園人口突破230萬人

     蔡依珍/桃園報導

    全台人口面臨「生不如死」,桃園是六都唯一自然增加率正成長的直轄市,上周三設籍人口正式突破230萬人大關。(蔡依珍攝)
    全台人口面臨「生不如死」,桃園是六都唯一自然增加率正成長的直轄市,上周三設籍人口正式突破230萬人大關。(蔡依珍攝)

    全台人口連3年「生不如死」,但桃園升格後仍蓬勃發展,是六都唯一自然增加率正成長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上任後也持續推福利政策「催生」,上周三突破230萬人大關,民政局確認是在中壢報戶口的楊梅朱姓男嬰,預計下月由張善政親自頒獎祝賀。

    民政局指出,過去桃園自然增加、社會增加都是正數,近10年人口增加25.5萬人、增幅12.5%,名列六都第一,但去年也首度呈現負成長,主因是疫情2年未返台而被除籍的人數太多,平均每月都有2000人被「登出」,尤其去年3、4月達到巔峰,單月就有4、5000人被除籍。

    所幸國境解封,旅外國人紛紛返台,去年下半年恢復戶籍人數急速攀升,從9月的1254人到12月的2946人,今年1月在春節連假推波助瀾下更達4012人,近4個月也都有約2000人復籍,讓桃園社會增加再擴大。

    此外在全台「生不如死」的趨勢下,桃園在疫情3年仍維持出生大於死亡,2020年自然增加8264人、2021年有6052人,去年雖然銳減仍有2414人。今年除2月外,每月也都維持出生大於死亡,自然增加從7至213人不等。

    戶政科指出,桃園升格以來,除了去年1至5月是負成長,其他時間都是正成長,今年1月就增加5478人,月均3000人,5月底離230萬人口大關剩661人,終在6月7日下午達標,正式突破230萬人,下月張善政將親自祝賀楊梅朱姓男嬰。市府也將持續推動凍卵營養金、多1胎多1萬、產後憂鬱症、幼稚園大班免費、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等婦幼政策,助年輕家庭敢生、好養。

    宜蘭龜山島3/1起開放登島 每日1800名須提前申請

     Newtalk新聞 |王樂樂 綜合報導

    宜蘭龜山島封島3個月,而為了守護美麗的生態島嶼,東北角風管處今(26)日表示,自3月1日起開放遊客登島,每日開放1800名,須提前申請。   圖: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宜蘭龜山島封島3個月,而為了守護美麗的生態島嶼,東北角風管處今(26)日表示,自3月1日起開放遊客登島,每日開放1800名,須提前申請。 圖: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Newtalk新聞] 宜蘭龜山島封島3個月,而為了守護美麗的生態島嶼,東北角風管處今(26)日表示,自3月1日起開放遊客登島,每日開放1800名,須提前申請。

    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每年12月至隔年2月,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海面風浪較大,會採取封島措施,不開放給一般民眾登島,同時,這段期間也讓島上生態環境能好好休息復育。不過,自3月1日起將開放給遊客賞鯨或登島,但為了保護島上生態,每日限1800名登島,須提前申請。

    為了永續生態環境,東北角管理處結合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宜蘭縣政府環保局、頭城區漁會,還有賞鯨協會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並在2月28日舉辦「龜山島鯨艷奇航暨淨灘活動」,號召「東北角之友」臉書粉絲團網友、宜蘭縣環保公益團體等一起共同參與,預計超過550位共同參與淨灘活動,期盼藉由活動一同守護美麗龜山島,讓遊客除了享有美好旅遊環境外,讓龜山島能永續經營。

    東北角風管處還指出,今年除傳統登島旅行,及搭船繞島外,還新增「藍色海洋生態旅遊」、「綠色賞螢生態之旅」行程,費用為新台幣2980元,可帶領遊客從海上玩到山上,詳細活動與報名資訊,請留意「東北角之友」臉書訊息,預計3月1日起受理報名。

    日媒:台積電熊本廠 地價飆升 一喜一憂

     中時新聞網張威翔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一個原因是「半導體」股的上漲。台積電,將於本週六(24日)舉行了熊本廠的開幕典禮,日媒採訪了這個地區正在蓬勃發展的巨型企業進駐以及日本政府面臨的些挑戰,地價飆升、餐廳、旅館全部都被訂滿,馬路也變得十分壅塞,農戶用水也受到了影響。

    據日本《NTV》22日報導,這座擁有約4萬3000人口的小鎮即將將迎來台積電,附近聚集了許多相關企業,地價也隨之飆升。整個小鎮都處於所謂「泡沫」狀態。在另一家居酒屋ふぅ凜老闆表示每天都被訂滿了「今天已經預訂滿了」。在熊本縣的一家燒肉店,從當地顧客都在聊,「菊陽(町)現在真的危險!土地也太貴了。會怎麼樣呢?賣房子嗎?!嘿」至於為何那麼樂觀?「當然是半導體啦。不是半導體嗎!」

    在附近的城鎮,人們也競相爭取台積電員工入住,並且建築了一系列公寓,城市急遽地發生了變化。然而,當地居民也表達了困惑之聲。

    「早上和晚上都開始塞車了」工廠附近的道路,上、下班時間,台積電相關人員的車輛經常塞滿了整條路。此外,農民表示農業用水變少了。半導體製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這位農民感覺到「農業用水不再流暢」。此外,由於土地價格上升,土地的出售接連不斷,農業的持續性也變得困難。

    工廠附近的農民表示「未來,我們可能無法繼續待在這裡」。本月,台積電宣布將在菊陽町建立第2座工廠。根據日本電視台的採訪,日本政府打算向第1座工廠提供巨額補的助金。

    菊陽町的居民表示:「被(外界)說成是泡沫,我希望政府在計劃中踏實地站穩腳步,不要讓泡沫發生」

    日本政府也需要在如何平衡外國企業的進駐所帶來的「繁榮」與地區居民的「生活」上作出調整。

    俄烏戰爭兩周年 聯合國:烏克蘭連數個世代蒙受戰爭苦果

     中時林宛彤

    時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周年之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Volker Turk)22日表示,這場戰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並讓連續數個世代的烏克蘭人蒙受戰爭的苦果。

    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22日最新數據指出,自2022年2月以來已確認1.05萬名平民死亡,1.9萬名平民負傷,實際情況可能遠高於這個數字。

    蒂爾克於聲明中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進的武裝襲擊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並繼續造成廣泛的人權侵犯問題」。

    在過去兩年中,人權高專辦揭露俄羅斯武裝部隊大規模實施酷刑、虐待和任意拘留平民的不當行為。

    然而,蒂爾克同樣強調,即便長期遭受俄羅斯的攻擊,烏克蘭軍方仍不能免於尊重國際人權法和國際人道法的義務。據人權高專辦紀錄,雖然程度顯然較俄軍輕微,烏軍過去兩年內亦有侵犯人權行為。

    另一方面,國際移民組織22日稱,2024年仍有1460萬烏克蘭人(佔總人口40%)急需人道援助,另有220萬烏克蘭難民需要鄰國的支持。

    目前,烏克蘭境內仍有約370萬人流離失所,而全球各地則有近650萬烏克蘭難民。過去兩年來,國際移民組織已向烏克蘭及其11個鄰國的650萬人提供必要支援。

    此外,聯合國俄羅斯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卡扎羅娃(Mariana Katzarova)22日也呼籲向包括俄羅斯活動人士在內的所有戰爭受害者表達聲援,並追究肇事者的責任。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逝世後,卡扎羅娃和多名特別報告員呼籲俄羅斯就此展開獨立調查,並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

    她為此呼籲國際社會與所有烏克蘭戰爭的受害者並肩而立,包括勇敢的俄羅斯人權維護者、記者和活動家;他們儘管面臨恐嚇、迫害、長期監禁甚至死亡,但仍然在勇敢地反對這場戰爭。

    興大與台灣碳權交易所簽屬備忘錄 推動本土碳權發展

     中時陳淑芬

    《氣候變遷因應法》2023年三讀通過,推動台灣2050淨零目標,中興大學與台灣碳權交易所23日合作簽署「台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該計畫主持、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賴鴻裕表示,將宣導、開設自然碳匯等教育課程,提高農產業界對碳權的認識及參與度。

    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和國發基金共同投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去年8月正式揭牌營運,同年底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協助企業的產品或自身碳中和、滿足國際供應鏈及ESG要求。興大校長詹富智、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天簽署「台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

    校長詹富智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嚴峻是全人類需面對的重大議題,自然碳匯是邁向碳中和重大課題,政府、企業及農民共同擔任關鍵角色,興大在農業、自然生態等領域培育人才有豐富研究成果,義不容辭推動執行台灣本土的第一個自然碳匯推廣計畫。

    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森林、土壤等自願減量專案將可能成為未來國內減量額度的重要供給,希望強化自然碳匯潛量、發展綠色商機,助攻國家淨零排放政策,並增加農友及產業利害關係人收益。

    賴鴻裕則表示,農業方面的碳減排包括土壤增匯、農業副資材再利用等,國外已有碳權交易機制,但台灣目前剛起步,遊戲規則尚未出爐,未來一定要設第三方查證及驗證機構。

    他指出,政府推動多項減排及增匯科技計畫,合作計畫案將向農產業界宣導、推廣碳權觀念,以提高對碳權產業的認識和參與度,且農民除主要農作收入外,在種植過程中也能額外有碳匯收入。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執行秘書馬聿安博士則說,許多農友或是農業企業對碳權極具興趣、願意投入,朝向發展本土碳權及加速國家淨零永續努力。

    研究:2022全球新燃煤電廠產能 2/3來自中國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截至2022年底,全球提議新建的燃煤發電廠總產能中,中國占了超過2/3,規劃或興建中的新增容量達366吉瓦(GW)。

    截至2022年底,全球提議新建的燃煤發電廠總產能中,中國占了超過2/3,規劃或興建中的新增容量達366吉瓦(GW)。圖為南京的燃煤發電廠。美聯社

    截至2022年底,全球提議新建的燃煤發電廠總產能中,中國占了超過2/3,規劃或興建中的新增容量達366吉瓦(GW)。圖為南京的燃煤發電廠。美聯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已敦促各國停建新的煤電廠,並在2040年前逐步汰除煤炭消費,以降低造成氣候暖化的碳排,並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5度之內。

    但路透社報導,以美國「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為首的一群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世界各地規劃或興建中的煤電裝置容量達537吉瓦,自前一年的紀錄新低479吉瓦回彈,而中國就占了總量的68%。

    全球能源監測組織的主要報告執筆人尚普努瓦斯(Flora Champenois)說:「隨著更多新煤炭計畫上路,未來必須削減的碳排量將會更多,必須做出的承諾也更大」。

    她說:「按這樣的速度來看,現有以及新建煤電廠的過度轉型速度不夠快,無法避免氣候混亂發生」。

    在中國以外地區,規劃中的新增裝置容量下滑20%,歐洲聯盟(EU)或北美都沒有任何新的煤電計畫。

    整體而言,去年全球煤電容量成長了19.5吉瓦:新建裝置容量達45.5吉瓦,而退役電廠則抵銷了26吉瓦。

    由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供應大亂,各國轉而使用煤炭發電,連帶造成燃煤發電廠退役速度比前一年要慢。

    中國已承諾會開始減少煤炭消費,但要到2025年才會著手進行。北京當局同時承諾碳排量將在2030年達到高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去年核准的燃煤發電廠興建數量創2015年來新高,這是因為中國地方政府藉由批准煤電工程來因應各界在電力供應不穩恐衝擊經濟成長的關切。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速度勝日本成「世界最快」

     作者 品觀點 責任編輯 伍芸彤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1/27 
    台灣的勞動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第一,根據國發會統計顯示,台灣目前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4歲,到2030年時將快速提高至48.4歲,2050年時更將高達56歲;老齡化將帶使企業不得不面臨勞工短缺的問題,社會也將面臨國民身心健康問題。

    104人力銀行策略長吳麗雪指出,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到2030年時,企業最愛用的25歲至44歲青壯年勞動力將銳減到僅剩582萬人,比起2022年減少約104萬,各產業招募人才將面臨巨大挑戰。吳麗雪表示,台灣勞動人口快速老化,企業卻期待年輕化,因此企業若不改變思維,若干年後可能會陷入無員工可用的窘境。
    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林淑慧指出,人口老化將使勞動條件較差、或非都會的中小企業更難生存,企業未來必須找移工,或者往自動化方向轉型,然而移工不會無限量引進,而自動化則需要大量投資,研發緩不濟急;再者就是企業必須轉念,重新布局、妥善運用現有的中高齡人力。

    為了緩解各行各業缺工問題,政府正與印度洽談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從事製造業、營造業、照護等工作;然而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對此卻不看好,成之約指出,引進移工並非根本解決之道,還有可能影響國人就業機會,他建議政府應該先開發潛在勞動力,如二度就業女性、中高齡或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況且,據媒體報導,印度的生育率也從1990年代的3.4%降到2021年的2%。
    《紐約時報》也指出,亞洲多國都出現人口高齡化現象,包括日本、韓國與中國高齡人口比例都不斷攀升,因為在這些亞洲國家,養育孩子的成本相當高昂,少子化更加劇了整體社會的高齡化。《經濟學人》更指出,亞洲多國都出現「未富先老」的狀況,例如泰國在2021年65歲以上人口就超過14%,進入高齡化社會。

    據媒體報導,紐約時報東京分社社長里奇指出,日本已面臨勞工短缺的問題,由於失智症的年長人口不斷增加,缺乏足夠的勞工來照顧他們;而高齡者的心理健康也是嚴峻考驗,愈來愈多人出現「孤獨死」的狀況。因此,步入老齡化社會,台灣仍有更多綜合面向需要考慮因應措施。

    生」不如「死」的時代 七成人口住六都,地方快沒人怎麼辦?

     

    雖是週五時分,店內卻只有忙著煮咖啡的老闆娘,大白天街上稀疏人影,以及錯落雜亂的土庫街景,恍然間讓人以為走入時光隧道。

    台灣生產的蒜頭有八成來自這裡,也是雲林縣長張麗善的故鄉所在。但土庫就像雲林多數的鄉鎮,逐步走向沒落的命運,在1981年還有3.5萬餘人,到2018年為2.8萬人,人口不斷流失。

    「雲林20個鄉鎮中只有3個有救,斗六、虎尾和麥寮,」雲林縣針對縣內各鄉鎮進行未來30年的人口推估,計劃處處長李明岳指著推估圖,「但斗六、虎尾的成長是從其他鄉鎮移入,也就是削弱別的鄉鎮而成就自己。」

    雲林土庫與縣內多數鄉鎮一樣,逐步走向沒落。(劉國泰攝)

    生育率負成長+人口外流》地方鄉鎮就快要沒有人了

    不僅人往中心區域集中,雲林人口還不斷往外遷出。

    過去40年間,雲林人已減少11萬,現為68.6萬人,預估未來30年還會少14萬人,「從數字就知道這地方快滅亡,雲林沒有分黨派的本錢,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要有危機感,趕快齊心救火,」李明岳的聲音很急切,「我們已經是病入膏肓。」

    這樣的現象不只發生在雲林,而是整個台灣都在失火狀態中。我們能找到解方嗎?

    (黃明堂攝)

    除了少子化、高齡化,台灣今年首度面臨「生不如死」的窘境。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出生率在過去10年不斷下探,今年1到7月的出生數為9.2萬人,死亡數卻達10.3萬人,出現黃金交叉。

    另一方面,台灣雖較各國安全,上半年移出人數仍達近2.5萬人,遠高於移入的0.9萬人,人口負成長已是必然趨勢。

    但傾斜的絕不只是生與死,國內的流動也愈來愈「團塊化」。

    台灣現有的2345萬人中,七成集中在六都,而人口成長的城市都在台中以北,單是新北、台北、桃園和台中即有1173萬人,約為總人口數的50%。

    相較之下,台南、高雄都處於停滯狀態,呈現出「頭重腳輕」。

    「當時改制成六都是希望藉由都會的力量,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果,帶動周邊區域成長,」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呂育誠說。

    十年前台灣從台北、高雄兩個直轄市改制為六都,以打破資源壟斷現象,但仍無法挽回人口往中北部跑的趨勢,只能地方各自發揮、各自找出路。

    產業發展的路徑是其中關鍵所在。

    國發會前副主委郭翡玉分析,桃園接近大台北,工業基礎穩固,台中的中科帶動精密機械發展,雖然較南科晚成立,卻因為距離竹科近反而後來居上。

    相較之下,高雄隨著高雄港地位下滑,加上中油五輕關廠,石化等傳統產業面臨轉型,無形中缺乏拉動成長的新引擎。

    六都拉抬效應失靈》人民需要就業機會、生活機能

    失衡的現象出現在南與北、東與西,都會與非都會,還有在城鄉之間。

    《天下雜誌》調查詢問所居住縣市的城鄉差距是否嚴重,全台有51.8%認為嚴重或有點嚴重,以彰化縣、新竹縣、高雄市、雲林縣和南投縣的感受最強烈。(下表)

    當詢問這些縣市造成城鄉差距的原因時,又以生活機能、交通和就業機會最突出,高居前三位。(下表)

    事實上,雖然雲林對未來有深切的急迫感,卻不是最危急的縣市。

    國發會曾依人口變化率、人口規模和居民收入等指標,找出國內368個鄉鎮區中,共134處面臨消滅危機,不僅人口外流嚴重且居民相對弱勢,還全都集中在中南部和東部,土地面積佔全國66.5%,人口數卻僅11.6%。

    「台灣的人口已經沒有增加的可能,過去以為的六都拉抬效應,也逐漸走到盡頭,」呂育誠指出,地方需要開始思考不同的成長模式,在求生存和轉型的同時,應重新定位自己,而不是循相同路徑迷信大建設、工業區、做都市重劃。

    都會對鄉村具有磁吸效應,人往都會移動已是全球皆然。

    台灣文創平台發展基金會顧問尹章中認為,要解決就要為地方尋找商機和生機,「台灣人口結構到這時候,應認真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借鏡日本「地方創生」》國家級團體戰,不讓鄉鎮消滅

    國發會援引日本「地方創生」概念,希望協助地方產業復甦。

    力推地方創生的國發會前主委陳美伶強調,要解決台灣人口問題一定要從在地出發,政府的角色是協助,在過程中進行法規鬆綁、資源媒合和跨部會協調,由鄉鎮公所提案、地方政府進行跨區整合,協助和在地文化結合的在地產業復甦。

    「地方創生」的概念,來自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07年首次組閣時的總務大臣增田寬也,他在2014年出版《地方消滅論》,書中指出東京獨大的狀況若無法遏阻,將形成「極點社會」,估計在2040年之前,有896個鄉鎮市會因為無法維持生活基本機能而消失。

    當時在日本引起熱議,安倍隨即提出地方創生政策,設置「創生總部」及「地方創生大臣」職位,任命原自民黨秘書長石破茂擔任,並通過「地方創生法案」,同時宣布2015五年為地方創生元年。

    「日本推動地方創生,具有國家總體戰略,」研究日本地方創生政策,並經常赴各地演講,尹章中指出安倍的三支箭支援體系,包括建制地域人口經濟分析系統,其次是派遣公務員、民間人才或大學研究者支援地方創生,第三支箭則是財政支援之箭,推動城鎮、人才和工作的總和戰略,由地方訂定目標和策略。

    為了讓人口不再無限制湧入東京都,日本參議院在2018年決議,禁止東京都內23區的大學擴招,也就是不再增加招生名額,以避免偏遠地區的年輕人持續進入東京就學、定居。

    其次是鼓勵符合「過疏地區」定義鄉鎮申請招募「地域振興協力隊」,希望都市年輕人以1年至3年的時間,進入鄉間協助地域振興工作,每人每年最高補助400萬日圓,如果留下創業,可再加100萬日圓。

    根據日本統計,到2017年已經招募997隊的地域振興協力隊,人數將近5000人。

    台灣缺乏整體統籌》建立「關係」才有認同感

    回到台灣,不論總體戰略和規模都遠遠比不上日本。

    「日本是透過恐嚇自虐,找到前進的力量,」林事務所服務設計師、雜學家林承毅說,台灣的問題沒有日本嚴重,但我們要提前預警,現在是很好的時間點。

    只是創生相關計劃卻散見在各部會,包括經濟部工業局、中小企業處以及教育部、農委會、交通部、文化部等等,由國發會擔任工作會議平台,「過去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都是地方主導,卻發現最後只留下硬體,人口繼續流失,」陳美伶擔憂,現在希望政府盡量扮演協助的角色,國發會以投資代替補助,同時引進民間企業以創造商機。

    但也因缺乏強力統籌而受限,被外界認為沒有通盤性的發展策略和佈局,「畢竟經費在各部會,各部會都要維持原來的重點工作,」一位觀察者指出,因為沒有目標、沒有策略,而容易被認為理想性過高。

    畢竟時間不等人,台灣必須儘速找到新的成長模式。

    因為從日本經驗發現,即使傾國家之力,都無法阻止人口繼續往東京流動,只能減緩速度,與其極力挽回遲早要離開的人,不如創造「關係人口」,也就是「和地方產生關係的人」,藉由增加造訪次數,創造地方活力,促進產業發展的機會。

    「關係」的發生可以是就學、就業,甚至是「二地居」(雙城生活),成為經常往來的第二故鄉。

    林承毅的體會很深刻,經常往來日本、台灣兩地,他認為要創造商機,產業當然重要,但「樂業」的前提是要「安居」,「當大家對一個地方有認同感,沒有工作也會設法生存下來,否則產業再好、人也不會回來。」

    自己的故鄉自己救》別只想倚賴生育,要靠流動

    因為網路讓移動生活成為可能,自由工作者的比例愈來愈高,林承毅近來不斷倡議,要解決問題不要只靠生育,而是要靠流動,「當框架打開,就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位在國境之南的屏東,已經看到新的機會來臨。

    屏東早已站在「生不如死」的懸崖邊上,每年生育數不到5000人,死亡數卻超過8000人、遷出數2000人,而在國發會的評估中,33個鄉鎮中有27個存在消失的危機。

    除成立農業大學、青年學苑和大店長計劃之外,屏東縣政府跨局處輔導鄉鎮提出創生計劃,順應地理環境區域而有不同的輔導策略,如原民處針對原住民鄉鎮的咖啡產業鏈,而客家事務處則是著重客家庄的可可跨域整合。

    根據國發會統計,屏東33個鄉鎮中有27個未來可能消失。唯有從地方生根、結合當地文化的產業復甦,才有可能重新振興。(王建棟攝)

    「屏東不僅將農業產業化,如枋寮養龍膽石斑,賣魚還將魚鱗製成生技產品以創造更多商機,並連結中央資源以多元議題行銷到全世界,」中衛中心總經理朱興華認為,從熱帶博覽會、台灣燈會到台灣設計展,不但塑造在地居民光榮感,也是地方創生的成功典範。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縣長潘孟安從危機中看到契機,因為國際經濟情勢和發展模式完全被顛覆,超越國家、城市、區域,現在的人不一定要擠在都會,只要改善軟體環境和居家網路基地,交通和醫療、生活機能的配套更為完善,即可吸引更多人。「改變城市文化,不能只靠一場活動,」他說。

    但凡到過屏東,都會親眼目睹這座城市正在華麗轉身,吸引愈來愈多人到訪、遷居或是二地居。

    從前文化部長龍應台、藝人隋棠、小嫻等等,郭翡玉認為,從墾丁到屏東眷村勝利新村,都吸引許多不是在地的年輕人,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卻都不必然是政府統計數據中的戶籍人口。

    從「自己的故鄉自己救」,到以「流動」打破一切邊界,地方正在急切尋找生機、尋求和過去不同的成長模式。

    另一方面,有愈來愈多人急於從城市逃離,猶如最古老的桌遊「大富翁」,機會與命運在同時間翻牌。

    「日本要解決東京都人口問題,台灣要處理的是人口分配不均,」林承毅認為,台灣規模小、移動容易,此時或許更該檢討國土規劃,走向區域治理,以軌道建設連結生活圈,「關鍵是台灣要找自己定位,我們談觀光旅遊談不過日本,要談我們是多好生活的國家。」

    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鄭力軒提醒,前提之一是台灣的人口分析,不能只靠戶籍資料,要有更完整的普查數據作為基礎。

    社區總體營造是永續的基盤,台灣過去已經奠定基礎,而地方創生卻是帶動未來成長的動能,需要政府、企業和民間組織三股力量完美結合,才能突破已來到眼前的成長極限。(責任編輯:陳郁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