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評論:全球氣候變異下的澳大利亞

國際環境評論:全球氣候變異下的澳大利亞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8月6日 上午12:08

■倪世傑


全球氣候變異對南南半球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澳大利亞現在正經歷「溫暖」的冬季。


澳大利亞至7月份為止之前11個月的平均氣溫,創下該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澳洲今年已相繼出現史上最熱一天:2013年元月7日全國平均溫度為攝氏40.33℃;最熱的月份:2013年元月全國溫度平均中位數為29.68℃;告別百年歷史上最炎熱的夏季後,7月份的平均氣溫高出長期平均值的1.5℃,使得至7月之前11個月的平均氣溫創下新紀錄。單7月份的平均氣溫也是全國有史以來7月份平均氣溫的第三高。2013年,幾乎可以斷定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澳大利亞在2011年光是熱死的就高達500人上下,尤其是在大都會地區:墨爾本、雪梨、柏斯、布里斯本等大城市將承受最大的都市熱島效應,而都市中的弱勢群體:病患、窮苦民眾、老年人將面對最嚴酷的高溫挑戰。根據《2013年澳大利亞城市狀況報告》(The State of Australian Cities 2013)指出(註),到2056年,澳大利亞超過65歲的人口比例將達到19%,只要變得更熱,熱死的人數將更多達到每年2千人之譜。熱力的殺傷力更甚於其他天然災害,根據這一份報告指出,1890到2013年間,因為火災死亡的澳人有842人,水災死亡為453人,但熱死者比前兩者加起來還多一倍有餘的2,887人。


異常溫暖的海水是澳大利亞沿海城市變暖的原因之一,無論海風風向如何,帶來的都是溫暖天氣。溫暖的海水同時代帶來海洋生態的轉變,澳大利亞南部沿海的海水變暖使得體積較小的魚類暴斃,暖化的海水使得藻類大量滋生,某些藻類會附著在魚鱗造成發炎症狀而導致魚群死亡,海豚也未能倖免。


人類活動造成了氣候變異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所造成的影響則超出了我們的認識,而僅能靠現象面來摸索出一些未來可能發生變化的圖像。氣候暖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量有關,海水吸收了大氣中更多的的二氧化碳,其量約為總量的4分之1,這造成海水嚴重的酸化,沿海的貝類因此難以形成外殼,造成海岸周遭食物鏈的變化。另一方面,暖化與酸化的海水同樣有害於珊瑚礁的成長。澳大利亞最有名的莫過於位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域的大堡礁,長達2,600餘公里的大堡礁是是世界最大且最長的珊瑚礁群,其所形成的豐富的海洋生態系不僅為澳大利亞帶來每年超過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億元)的觀光收入,它同時形成澳大利亞東北地帶海岸線的屏障,是全球衝浪者的天堂。


更熱的海水,生產出更強的颱風。2011年元月底到2月初的亞西颱風(Yasi)橫掃澳大利亞東北區域,深入內地450公里,瞬間陣風時速高達290公里,相當於台灣高鐵最快時速。相較之下,於今年7月襲台的強颱蘇力瞬間最大風速230公里已經讓人感到無比強勁,時速逼近300公里的超強颱風給澳大利亞帶來的經濟損失為35.4億美元。


更熱的氣溫、更強的颱風、更高的海平面、更猛的波浪,及受到更大生存威脅的大堡礁,對澳大利亞來說,都是未來必然發生的圖像。海岸線的侵蝕、都市熱島效應,全球氣候變異將使澳大利亞人文與自然環境更形脆弱。古大陸尚復如此,遑論在加勒比海、南太平洋與印度洋在海平面上不過若干公尺以上的的諸小島國?亡國與移民似乎已成為僅有的選項……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留言者: 五歌
  • Email: adamsu475@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3-08-07 23:53:20
當人類的科技走到了「極致」,
地球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大自然的「鉅變」已難避免;
若不幸又因爭奪如水和粮食等資源,而引發了「核戰」,
那一切又將回到原始。
愛因斯坦就曾預言:
「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將以石頭當武器!」
五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