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比連5年超越扶幼比 差距越來越大

 2022/04/10

老人、老宅數同步加速惡化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二○一七年起扶老比首度超越扶幼比,此後便連五年超越,而且扶老比也持續攀高,與扶幼比的差距越來越大,顯示高齡社會只會越來越嚴重,隨之衍生而來的是養老問題,尤其醫療、無障礙設施到居住友善空間,都考驗著台灣的住宅環境,但實際上台灣正處於老人、老宅同步加速惡化的情況,甚至老人住老宅的比重還不小。

老人住老宅已成社會問題

據內政部統計,二○一五年扶幼比為十八.三六,到了二○二一年降至十七.四七,至於扶老比,則從十六.九二,大增至二十三.八一,扶老比持續攀高。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分析,扶老的急迫性極高,因為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受惠的人數、餘命都會增加,因此除了長照制度的優化、金融產品的推廣之外,未來建商在社區規劃、產品設計、使用組合、物管服務都必須要有前瞻的想法,才能讓社區永續發展,也才能確保品牌認同以及置產價值。

負擔不起 台灣銀髮宅難推動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一般認為高齡化社會將帶動銀髮宅的需求,但從國外經驗來看,實際上影響頗為有限,銀髮宅始終無法成為主流產品,因為癥結不在「需不需要」,而是「能不能負擔得起」與轉手性不佳等問題。不過,近年國內不少建商把無門檻等通用設計直接運用在建案上,很受高齡購屋族青睞。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老人住老宅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尤其台北市的老舊公寓,雖然有危老改建、公寓加裝電梯等政策協助,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老人與老宅都無法受惠,政府應該多參考鄰近日本的老化經驗,減少學習成本,加速老齡友善環境的建置。

此外,黃舒衛認為,勞動人口數持續減少,反映多個房市現象,首先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也就是最具生產力、購買力的族群變少;其次是過去都市計畫規劃的兒童遊樂場、文小、文中等公共設施需求變小,面臨解編;第三是長照、日照、醫療等福祉設施的需求暴增;最後是對於公共運輸系統的使用需求增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