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 日本原爆受害者團體獲獎

  茅毅/綜合報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十一日將年度諾貝爾和平獎頒給「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以表彰其致力實現無核武世界。這是日本再度獲頒該獎項,上次已是一九七四年的卸任首相佐藤榮作。

二戰末期的一九四五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以消弭日本帝國主義的頑抗。圖為原子彈爆炸後當地的慘況。(美聯社)

二戰末期的一九四五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以消弭日本帝國主義的頑抗。圖為原子彈爆炸後當地的慘況。(美聯社)

對此,正在寮國出席東協高峰會的日本新首相石破茂稱讚說,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長期致力廢除核武的團體,意義極為深遠。

一九五六年由二戰末期的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倖存者協會,和太平洋核試受害者共組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現已成為全日本規模及影響力最大的原爆倖存者組織。

被團協提供數千份歷史見證者的證詞,並發布決議與公開呼籲,每年也派代表團到聯合國等各種和平會議,提醒世人必須盡快廢除核武。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指出,被團協透過見證者證詞,敦促絕不能再用核武。這些見證人透過講述個人故事、依自身經歷籌辦教育活動、示警核擴散等方式,協助激發並鞏固全球各地對核武的廣泛反對聲浪。該委員會希望藉此彰顯八十年來不曾有戰爭用過核武。被團協為建立「核武禁忌」做出卓越貢獻。但核武禁忌正面臨令人擔憂的壓力。

該委員會表示,核武國家正擴充其核武庫存並現代化,也有其他國家正準備擁有核武,眼下的戰火則出現動用核武的威脅。人類應再提醒自己,核武是史上毀滅性最大的武器。

該委員會希望藉由將和平獎頒給被團協,向所有倖存者致敬。他們雖承受身體的痛苦與悲痛回憶,仍選擇善用自身慘痛經歷,培育對和平的希望與參與。

日本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已故首相佐藤榮作,他因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以及發表非核三原則「不保有、不生產和不引進」獲頒該獎項,已暌違達五十年。

去年和平獎得主是坐牢中的伊朗女權人士穆哈瑪迪,以表彰她對抗伊朗婦女遭受的壓迫,還有為提倡世人人權及自由所做的奮鬥。曾任記者的她現年五十二歲,由於投身反對伊朗強制婦女戴希賈布頭巾與反對死刑的維權運動,過去廿年反覆進出監獄。

和平獎是六個諾貝爾獎項中,唯一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壓軸的經濟學獎得主將於十四日揭曉。今年各獎項獎金為一一○○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四○○萬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