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龍岡文化之旅(2014/12/12)

「大腳走天下」社團校外教學:中壢龍岡文化之旅(2014/12/12)

行程:雲南人家餐廳(品味雲南美食)-雲南文化公園-國旗屋-清真寺

龍岡位於台灣桃園縣中壢市東南隅,與鎮市官路缺接壤並涵括八德市部份區域(近),今泛指中壢市環中東路以南的郊區地帶。本地在日治時期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大字後寮,戰後初設後寮里,由後寮之名可知其為中壢開發較晚之地區。1951李彌部隊自中南半島撤出後進駐此區,並將日治既有機場稱之龍岡,為今日地名之源頭(龍岡地名的由來是李彌將軍見此地地形有如青龍臥高岡之勢)

眷村多元美食 1954年秋,政府在龍岡地區建蓋五○三戶眷舍,分配給滇緬轉戰回來軍眷居住,取名「忠貞新村」,村中聚集了來自滇、緬、泰國等地的移民人口。這支軍隊與眷屬在國共戰爭末期流離過雲南、緬甸、泰國等地,順便帶來各地的人文和生活習慣,繁複的雲南美食,多樣的少數民族服飾,乃至宗教信仰,共構出多元的外省文化。龍岡因此成為台灣最多雲南人齊聚的地方,這裡的「雲南」同鄉多達4萬人,不只帶來異地文化,以及特有的飲食,其中以「米干」最具特色,純米製成的米干,放入熱水汆燙,起鍋後再加點高湯和肉絲,簡單的滋味讓人難忘,不只如此,雲南特有的破酥包、紫米粽也是一大飲食特色。一九七○年代,忠貞、貿易、篤行等眷村聯合成立了忠貞市場,立刻成為異域美食的地標。

雲南人家餐廳

 
                      
  

  


雲南文化公園
20114月,桃園縣觀光行銷局即以前龍街口為中心,舉辦首屆龍岡米干節。20135月,全台惟一的,由遠雄建設捐贈,於忠貞里完工(2013龍岡米干節-域火重生』系列活動即在此舉辦)。桃園縣府亦欲著手規劃此地為滇、泰、緬文化形象園區。

   

  


國旗屋
中壢國旗屋老闆張老旺20年來將所有積蓄都拿去購買大大小小的國旗,不僅將家中各個角落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這些日子以來,每年都會在雙十國慶日當天,自發性舉行升旗典禮。張老旺之所以會熱愛「國旗」,是因為60幾年前,父親是滇緬游擊隊的大隊長,曾帶領國軍流亡於邊界,當時母親特地縫製一面國旗為他祈福時說道,「如果你死了,就把這面國旗插在身上,我們就可以馬上找到你的屍體」,直到20幾年前父親去世,家人整理遺物才又發現這面沾有血漬的國旗,從此對國旗產生深厚的感情。張老旺這20年來總共花費新台幣560萬元來購買國旗,當初第一任老婆也因為受不了他對國旗的熱愛而離婚,但他還是認為「國旗很重要」,從以前只有2千面國旗及幾十人參加升旗典禮,到現在已經有45萬面國旗和幾千人參加,他表示「看著人數越來越多,真的很感動。」




 




龍岡清真寺

龍岡清真寺桃園縣中壢市龍東路216   初創年代:民國53
現今龍岡清真寺創建於民國77年,於民國7811月峻工

中壢市龍岡地區有著相當豐富的人文色彩與獨特的美食文化,又因為有著桃竹苗唯一的清真寺,讓龍岡更加的獨特。清真寺是回教的信仰中心,台灣的清真寺分佈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等五地,其中,位於桃園縣中壢市龍東路,鄰近忠貞市場的龍崗清真寺是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回教信仰中心。民國52年,退役軍人馬興之、王文中及軍眷馬美鳳、薩李如桂,以及忠貞眷村內十多戶教親共同商議,希望在中壢地區建造一座清真寺,他們透過中國回教協會向各地教親募捐,終於在民國53年,成功在中壢購買土地392坪,先建造可容納150人的禮拜殿一間,讓當地教胞有「唸經」、「禮拜」及宗教活動的場所。由於民國53年所建寺體歷經二十餘年風雨,已是屋瓦鬆動、樑柱腐朽,教胞們醞釀重建之議,在國內外教胞支持贊助下,於民國7732日動工興建新寺,由於重建經費不足,初期先行建設禮拜大殿及地下室工程,於民國7811月完工使用。龍岡清真寺的建築為入口門樓、大殿門廳、禮拜大殿、圓頂等,簡樸加上外觀基調青綠色為其特色。龍岡清真寺目前規劃有一棟教殿,可容納150多位教親同時禮拜,其餘空間則設為教長室、辦公室、接待室、幼童念經室等,每逢周五中午的大禮拜,寺內總湧進大量教親一起念經禮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