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西向角力 中資拓土求生》
2015/06/01 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
一帶一路是什麼?為什麼讓美國這麼感冒?得從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來談。
「一帶一路」的盤算:大國博弈關鍵的一步
1970年代後,中國改革開放建立起一個以「代工」為主的出口導向經濟型態,透過貨品輸出,賺取外匯。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後,累積大量資金。這種情況,有如台灣在1980年代游資充斥,找不到出路現象的放大版。2005年,中國的外匯存底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2006年超越1兆美元,之後幾乎以每兩年增加1兆美元的速度成長。到2014年7月,突破4兆美元。這個如此巨大而畸形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的積累,對外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對內,一旦這些資金流入國內市場,則是難以想像的通貨膨脹與經濟泡沫。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使得這些資金取得在海外長期投資的標的。而化危機為轉機的方法,就是最好這些投資有利中國經濟的發展,讓中國的資本可以在海外找到新的生產基地。而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便是資金所欲引導,進行所謂「基礎建設」的兩條路線。那,為什麼是這兩條路線呢?我們可以從中國的能源供給與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觀察。
中國的石油供應,6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的進口地區,則大量集中在中東與非洲。這些依賴海運的石油運輸,都必須通過麻六甲海峽。在這裡,有美國在東亞佈下的一顆重要棋子,也就是新加坡。在地緣戰略上,等於將生存命脈,交到敵人手上,要擺脫美國的牽制,中國積極地進行相對下更能掌握的運油管道。其中,起自緬甸實兌港,跨越緬甸國境,進入雲南的「中緬油管」,以及由裏海北岸,穿越哈薩克國境,由阿拉山口進入新疆的「中哈油管」,便是閃過麻六甲海峽的兩條新建設起的大動脈。
只要把地圖攤開,就可以看到一帶一路與這兩條能源動脈疊合起來,將過剩的資金導向這兩條動線,透過與沿線國家合作,進行有利於其資本與國家利益的「基礎建設」;一帶一路,是「進攻」的策略,也是「防守」的策略。它既可以讓自己的生存命脈繞過美國控制的區域,取得能源的自主權,又可以與沿線的國家,透過經濟的合作,建立足以對抗美國的同盟關係。在大國博奕的邏輯下,「攻」和「守」是不可能區分開的,不進攻,也就無法防守。這已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到這個階段不可能不走的道路。
一帶一路戰略牽動中亞、中東、非洲,以及東亞、南亞的均衡,直接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這個形勢,當然引起美國的恐慌,也迫使美國必須加速「重返亞洲」的戰略。而美方的布局,又再反過來促使中國必須更積極地出招。大國博奕的態勢一旦啟動,就停不下來。
對一帶一路的大戰略來說,亞投行並沒有多麼關鍵,美國在這事上鬧了點小脾氣,丟了面子,卻也沒失掉裡子;台灣政府東張西望一番之後,拿出來兩個參與的理由,一個是這裡頭或許有工程可以包(是啊,除了當當工頭、做點小包之外,這個國家也變不出什麼新把戲),還可以為保險業的基金找出路(可見政府對保險基金這一大筆爛賬,已經焦慮到睡不著覺了),卻也沒比全球同樣神氣不起來的「群小」糟糕到哪裡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