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自由時報
政府與農會媒合人力 並吸引青農回鄉 紓解農忙需求
記者楊金城、黃淑莉、歐素美、羅欣貞、蔡宗勳、楊媛婷/專題報導
在台南農村的七十歲老農還是「少年仔」,農業大縣的雲林老農(六十五歲以上)更是超過六成比例,台灣農村長期缺乏勞動力,且從業者主要集中在四十五到六十四歲,農忙的臨時雇工也往往是「高齡千歲團」,為此,政府推動農業技術團,加上持續吸引青農回鄉,兼職農務人力調度等,紓解農業季節性勞力需求。
農牧業勞動力青黃不接
農業部統計,台灣農牧業人口達二五二萬四八三二人,歲數主要集中在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壯年,佔約七十%,而逾六十五歲老農有六十四萬二六一七人,佔廿五%,但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約十四萬五千人,僅佔約五%,呈現勞動力青黃不接。
季節性農忙 急需採收工
實務上,季節性農忙缺工最頭痛,雲林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舉例,如文旦、花生、大蒜等作物收成期,與連續降雨等天災、農民搶收的時候最缺人手。麻豆文旦柚農表示,八月採收需親友總動員,或農家互相支援,或僱專業採收工,打零工一天工資二千元起跳卻還不一定叫得到人。但柚農也直言,不敢叫沒經驗的來採收,怕柚子受損。
其他如採收胡蘿蔔、芒果、龍眼、紅蔥頭、蓮子、菱角等也步步需要人力,無法高度機械化,臨時雇工也常是「高齡千歲團」或新住民、產業移工兼差。因缺工已造成部分種植面積減少。
技術團人力 培訓後支援
面對農忙缺工,台南將軍區農會成立農業技術團,與農改場每期培訓卅多名,再仲介支援農耕採收。台南市多家農會也合作「兼職農務人力」調度平台,有一七三人可調度;南市也輔導農家申請農業外展外勞,補充短暫人力。
雲林農業耕新團暨人力活化團計畫,透過農會媒合農耕士和農場主,目前已開辦八個耕新團、招募一九二名農耕士;人力活化團有十四個、招幕二七○名農耕士。
屏東縣農業處長鄭永裕表示,已有屏北農業技術服務團、南州技術服務團及恆春技術服務團共有九十一名農業師傅。
嘉義縣也有四家農會辦理技術團︰太保市及中埔鄉農會申請農業團、梅山鄉及竹崎地區農會申請茶業團。
科技助陣 敲果辨聲交給AI
除了技術團,農業科技也是缺工解方。如屏縣高樹鄉青農洪銘聰的銀獅農場與學術界、科技公司合作,今年啟用AI建置鳳梨聲音辨識系統,用「肉聲」、「鼓聲」挑選外銷果品,有鼓聲表示鳳梨水份較少、耐儲運,可送外銷,把選果工作交給AI,原來負責敲果辨聲的師傅,就可負責其他工作,改善人力情況。
由此可見少子化跟高齡化對社會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希望能利用現代科技的到更多更有效的幫助。
回覆刪除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少子化,對社會的影響,連帶農業也是受到牽連再加上現代年輕人都往都市發展導致台灣農業出現了破口,希望科學家能早日運用科技解決這個問題!
回覆刪除70104徐凡恩
回覆刪除我覺得現在的少子化和高齡化很嚴重,所以未來會有很多東西都被機器取代
AI真的是現在的趨勢阿
回覆刪除不管到哪都可以看到他的存在
70328吳冠宏
刪除J70503 池庭妘
回覆刪除看完這篇文章後也發現,現在少子化現象越發頻繁。AI的功能擴展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
J105吳晨碩 少子化的關係讓農業變的很少人做,先在都由老人和AI做了
回覆刪除J11 11莊采瑜 目前少子化與高齡社會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導致農業缺工,接連引發一系列問題,AI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幫助老人。
回覆刪除7053唐楷宸 臺灣由於高齡化在加上少子化的關係在農業打拼的人也愈來愈少了,導致愈多AI機器人在從事農業工作。
回覆刪除J105 47 羅章宸 台灣因為少子化和高齡化問題,造成人力資源不足問題產生.利用AI 代替人力 的方法可減少人ˋ資源消耗.讓選果師傅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回覆刪除普10413湯雅迦 今年台灣不只高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還有少子化的問題也是,以至於現在的農夫都是老年人,也因為科技越來越發達,今年的AI技術也不斷的提升和進步,我想距離AI取代人類的日子不遠了吧?
回覆刪除71130胡峻瑋
回覆刪除少子化及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工人短缺
,可以用AI取代,可見現場在AI是真的很厲害
搞不好以後大部分的工作會被AI取代。
J10934張元愷
回覆刪除現在的台灣,少子化與高齡化越來越嚴重了,以後的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