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慧農工循環設計首展獻給彰化 農民詢問高盼常展

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介紹今年將上市的大型載重搬運車。記者簡慧珍/攝影

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介紹今年將上市的大型載重搬運車。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是農業大縣,經濟部「溫室 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第一場獻給彰化,今天在溪州公園產業陳列館展出25項智慧農工科技與循環設計成果,展出可搭載冷錬物流箱的長時間高負載無人機物流、會跟著農民走的田間行走機器人等科技器材,許多農民到場參觀和詢問,尋求專業協助帶領農業走向智慧化與循環永續發展。

彰化縣稻米產量和雲林縣在伯仲之間,家禽家畜和蔬果產量產值可觀,經濟部到彰化縣舉辦第一場智慧農工域合作的成果展,小農、農業團體、農技公司踴躍參觀,會場人潮川流不息,對科技導入農業的實際運用都很感興趣。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近年智慧農業興起,越來越多相關研發成果運用在農漁養殖業,創造跨業合作價值有重要關鍵成功方程式,意即智慧+永續×(創新、科技、設計),對農業、製造業創造重大價值,現場展示多項商品,代表著實驗室科技研發要結合需求,走向成功商業化,創多更多價值。

促成今天展示的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謝衣鳳,「數字會說話」,舉出台灣農業人口比在半世紀內從45.5%降至8.8%,1964年台灣人口數約1230萬人,職業務農人數181萬人,現在2300萬人,為農為主業的不到60萬人,可見台灣農業人力減少並高齡化,非常需要善用科技翻轉產業型態,尤其全球走向淨零排放,科技可幫助農民朝向無碳排的綠色經濟目標努力。

今天智慧農工技術亮點展品,包括智慧化複合式巡場噴藥移動裝置、長時間高負重無人機物流、作物病蟲精準預警系統、木竹材料全循環應用技術,小農和農場負責人詢問自動監測土壤變化的科技設備,因為IA會透過手機通知何時需要澆水和施肥,此外,今年即將推出的農業載重機也是焦點。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說,已為溫室開發小型載重機,工研院即將推出的新產品農業載重機可負重400公斤,遙控範圍方圓100公尺,載重機經設定後,像狗狗一樣乖乖跟著農民走,另一項特色是全機零組器國產,塑膠履帶容易更換又便宜,一條4000元,維修和更換都不加重農民負擔。

彰化縣半數鄉鎮人口老化,高齡人口占比超過全國平均值,這些鄉鎮農會總幹事前來參觀,了解農業科技運用成果,將引薦給農民參考以省工省力。竹塘鄉是台灣冠軍米之鄉。竹塘國中校長黃仲平到場聆聽智慧農工科技發展永續論壇,他表示,會把今天聽到、看到的帶回學校分享,給予學生升學方向的指導,如果他們長大回鄉服務,農業科技是很有前景的出路。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謝衣鳳等人,共同主持經濟部「溫室 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開展典禮。記者簡慧珍/攝影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謝衣鳳等人,共同主持經濟部「溫室 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開展典禮。記者簡慧珍/攝影
經濟部「溫室 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展出25項智慧農工科技與循環設計成果。記者簡慧珍/攝影
經濟部「溫室 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展出25項智慧農工科技與循環設計成果。記者簡慧珍/攝影
農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