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齡化和少子化,造成許多空屋和閒置土地,閒置面積加起來比九州島還大!不少空屋就出現在距離東京不到一小時車程的郊區,仍乏人問津!日本法律規定,擁有房屋及土地,要繳固定資產稅,轉讓和繼承還要繳高額贈與稅,政府成立空屋銀行半買半送,就連外國人願意修繕也能申請入住。
老人一旦到了 70 歲,可能因為病痛失去自由行動能力,開始等待死亡,他們是否還能享有「活著」的尊嚴?
日本的老年人口數量多到,已經讓政府相當頭痛,而台灣的老人照護問題也沒好到哪去: 7 個人裡,就有 1 個是老人。我們能從日本老人的困境中獲得什麼借鏡?(責任編輯:黃梅茹)
姥捨山是一則日本民間傳統故事,講述到達一定年紀且行動不便的老人會被帶到山上遺棄,放其自生自滅。
日本知名電影導演今村昌平 1983 年以《楢山節考》榮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故事內容描寫日本古老山村的棄老傳統,在食物資源匱乏的村落,老人一旦到了 70 歲,就要由家人背到楢山,美其名是回到山神的懷抱,實則為任其等死,避免老人消耗家中的糧食。
高齡者若是思慮清晰、可自由行動,或許還能靠延後退休或兼職生活勉強撐起生活所需。但對於臥病在床、需要家人看顧的老人而言,自己的生命早已喪失自主權,同時也可能是家人最大的負擔。
活著不能動,不如死了好
許多接受照護的老人多有生理上的病痛而行動不便,需要家中人手協助日常起居活動,如進食、如廁和入浴等。倘若家庭成員時間無法彼此配合,多半得想辦法撥出一筆安養院費用或請看護人員到家中照料。
垣谷美雨的小說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 中描述,日本國會通過法案,要求擁有日本國籍者在 70 歲生日後的 30 日內必須接受安樂死。此法一過,立即引發大批的討論聲浪。有的人反對這條法案違背基本人權、破壞倫理,卻也有許多因家庭看護而身心俱疲的子女,以及不滿年金、社會保障制度即將瓦解的年輕人抱著支持態度。
該書中,一位高齡 82 歲的老奶奶因為動了胃造口手術,餘生只能躺臥病床上以灌食的方式維生。由於無法自由行動,即使聽到天氣好的消息也完全無法高興,反而「眉頭深鎖,癟著嘴瞪著護士」,希望自己能靠著死亡法案,儘快迎來生命的終點。
這令人不禁思考, 喪失自由行動能力的老人是否還有「活著」的尊嚴?
日本人為了看護,過著拋棄自我的生活
為了照顧沒有行動能力的家中長者,許多子女必須選擇割捨生活中其他重要的部分。
日本《中日新聞》一篇報導提到,一名獨生女獨自照顧高齡 75 歲、有認知障礙的母親,每日必須先將母親打理好才能出門上班。因為長期照護的疲憊選擇將母親送入療養院,原以為生活可以稍微恢復正常,卻因為擱下母親的罪惡感,而不敢去參加公司聚會和應酬,最終遭到同事冷言冷語對待。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 9 年,直到無法應公司要求外派到其他地方,被迫選擇辭職。
不堪家庭照護的折磨而虐待受照護者的新聞同樣不曾少過。日本《福島民報》2 日報導,2017 年福島縣內虐待老人確定案例達 260 件,較 2016 年多出了 31 件,其中又以身體虐待占近七成。
《七十歲法案》一書中,家庭主婦寶田東洋子雖然不需要擔心家中經濟,卻得負責婆婆生活起居一切大小事,丈夫表面上感謝她的付出,卻在退休後選擇丟下她,與好友一同環遊世界。
面對婆婆的苛薄要求、丈夫的虛情假意還有親戚的冷漠,東洋子被迫只能帶走身上僅有的積蓄離家出走。像這樣的心理折磨是旁人感覺不到也無法想像,卻又是如此真切地存在於每個看護家庭,幾乎沒有例外。
此外,日本缺乏充裕的看護人員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 2016 年的調查,看護設施的員工虐待老人案件高達 452 件,案例數已連續 10 年呈現攀升趨勢。據悉,發生虐待原因多與看護技術、知識和教育相關,另一方面,民間調查指出過多的業務負擔也是主因之一。
《七十歲法案》中,在老人養護中心工作的寶田桃佳因為工作內容身心俱疲,假日也都待在家裡補眠,更聽聞夜班的兩位人員得負責照顧 80 多個老人。然而,像這樣的情節並非虛構。
日本厚生勞動省 2018 年 5 月發表一份研究,推估日本 2025 年將出現 34 萬看護人員的缺口。儘管日本試圖引進外國勞工來確保人數充足,成效仍然不佳。
日本看護人員的人數從 2000 年的約 55 萬人成長到 2016 年的 190 萬人,不過 2016 年的「看護勞動實際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每年人員流動率達 16.7%,意即每年 5 到 6 人之中就有一人離職。離職原因包含職場人際關係(23.9%)、不滿工作環境營運模式或理念(18.6%),還有收入太低(16.5%)。
《東洋經濟新聞》2018 年 9 月曾經將日本所有產業分為 63 大類,看護人員工作則是所有行業中薪資最低。 日本厚生勞動省 2018 年 4 月也進行過類似調查,發現看護工作每月平均薪資 29 萬 7450 日圓(約新台幣 8 萬 3514 元),遠低於全部產業平均的 40 萬 8000 日圓(約新台幣 11 萬 4553 元)。
儘管老人照護工作要求高度專業性,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卻面臨比其他產業低薪的嚴峻情況。此外,即使是全職的員工,扣除稅金等每月的淨收入也常常連 20 萬日圓(約新台幣 5 萬 6153 元)都不到。
台灣老年問題同為燃眉之急
日本作為亞洲高齡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老年人口帶來的影響已實際發生,而台灣日後也極有可能邁上相同的道路。台灣內政部 2018 年 4 月指出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 3 月底達到 14.05%,也就是 7 個人中就有 1 個是老人,宣布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根據內政部,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日本,推估從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 20%)僅需 8 年,較日本(11 年)、美國(14 年)、法國(29 年)及英國(51 年)快。
面對此人口結構問題,以及後續勞動力不足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台灣應借鑒日本採取的方案與措施,找出最適合台灣的一套政策。
不管是日本或是台灣,高齡化這個嚴重的問題都一直持續惡化中
回覆刪除J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