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室,無國界
與你分享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豪情,願你我一起努力,成為一個視野寬闊、關懷世界的地球公民!(始自2013/12/21)
猶太人的精神象徵 哭牆
【耶路撒冷】猶太人的精神象徵 哭牆
耶路撒冷的哭牆,是以色列國魂的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到來參觀,也吸引無數基督徒到來禱告。哭牆,成為名勝古蹟,來以色列的,例必一遊。但這只是一面牆,有甚麼好看呢?除非是教徒,才要摸一摸牆,作個祈禱。
過去,被放逐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都會在「哭牆」祈禱哭訴流亡的苦難。 (Photo: Itamar Grinberg)
所謂「哭牆」應叫「西牆」,希伯來文是Hakotel。只因放逐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此牆祈禱時哭訴流亡的苦難,遂被人叫做「哭牆」。
這道牆的來歷,須回顧歷史。公元前五百多年,巴比倫人攻佔耶路撒冷,所羅門王興建的「第一聖殿」付諸一炬,數以萬計的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當奴隸。五十年後,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猶太人返回故土,用二十年在原址重建聖殿,但其後又為羅馬將軍龐貝所毀。
公元前十九年,大希律王在聖殿山興建新的聖殿,是為「第二聖殿」。但八十多年後因猶太人叛亂,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夷為平地,聖殿被毀。如今所見的「哭牆」,是聖殿廢墟的西牆,深埋地下,其後猶太人藉口支持聖殿山平台的基地以防塌陷,用石塊加高,築成今日的一面大牆。但遊客如仔細觀察,哭牆下面和上面的石塊有大小之分,下面十一層的巨石才是希律王建「第二聖殿」時所使用的原始建築材料。
今日的「哭牆」,已成為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跡,象徵了聖殿的化身,因此成為了猶太教徒最神聖的祈禱聖地。對我們這些非教徒來說,看到那些頭戴圓邊黑色帽,身穿黑大衣、黑長褲和黑皮靴,手捧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教信徒,口中唸唸有詞,如泣如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