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不息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或被新加坡取代

 
中時電子報
新加坡和香港常年以來都在爭奪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前幾年香港依賴大陸的經濟能量,甩開了新加坡,與紐約、倫敦鼎足而立,成為亞洲無可爭議的金融中心。但今年6月起香港發生反送中抗議至今仍無止息跡象,外界因此再度關切一個問題:新加坡今後是否會取代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題報導說,香港和新加坡曾經同列「亞洲四小龍」,規模相近,多年來一直是亞洲金融中心的主要競爭者。它們都有英國殖民地的經歷,高效的營商環境和累積多年的貿易經驗及夥伴。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胡光宙說,兩個城市共同具備3個優勢:1、健全、透明、高效的法律制度;2、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3、世界級的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

香港和新加坡都繼承了英國普通法體系,與國際通行法律體系接軌。它們在國際仲裁事務與全球世界大學排名的競爭中不相上下,其大學品質和密度為亞洲罕有。機場排名新加坡為全球第1,香港排第5,成績都十分耀眼。
BBC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於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香港還具有一項重要的優勢,就是透明、寬鬆、迅捷的資訊流通環境。無論是官方發佈的統計資料、媒體的話語空間、智庫等機構的生存和研究環境,對於一個金融中心而言都至關重要的基礎。
報導說,英國智庫Z/Yen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更具參考價值。從2007年發布這項指數起,第1、2名一直在紐約與倫之間換手,第3、4名則是香港與新加坡在輪替。不過香港在2017年奪下第2名的位置,並在2018年和2019年初逐步拉大與新加坡的差距,穩固其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成為「紐約-倫敦-香港」三個頂級金融中心鼎足而立,分別對應美洲、歐洲、亞洲三個地理區域。
分析指出,香港領先新加坡最主要是因為它依託中國大陸這個世界第二大、而且仍在高速增長的經濟體,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表示,很羡慕香港依託中國大陸的地理位置。大陸公司偏好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而重視中國大陸市場的跨國公司也常將亞太區域總部放在香港,近年大陸外資中有8成是透過香港進入大陸,大量內地企業通過香港投資全球,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大陸央企。
不過,毗鄰大陸雖然是香港發展金融中心的優勢,也成為最大的潛在風險。6月發生反送中示威以來,抗議活動不斷升級。路透引述香港金融顧問的話說,許多商界大亨擔心其政治立場曝光,已悄悄地把香港花旗銀行帳戶中的資產轉移到新加坡。
在動盪的局勢之中,這種定位或許造成新加坡比香港有更強的競爭力。雖然李光耀曾說羡慕香港的地理位置,但他也說過,新加坡對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北京管不到」。現在香港的貿易有一半左右來自中國大陸,新加坡與中國貿易則只占14%左右。
胡光宙教授分析說,「長遠來看,如果香港決策體系沒有結構性改變,很難與高效率的新加坡競爭,其金融中心地位很可能會被部分取代。」另外有觀察人士稱,香港和新加坡不斷競爭,但可能未來花落第三者。趁兩城都不注意的時候,上海可能已經突然崛起。在國際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上海在2018年悄悄超過東京,距離第4名新加坡的得分所差無幾,如果中共推出超常政策放寬限制,上海或許是兩城都會擔憂的競爭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