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在15日跟中國大陸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未來兩年將增購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對飽受貿易戰打擊近兩年的美國農民來說,並未感到多大喜悅,只是煩惱著該種植哪些農作物,甚至悲觀認為今年仍將是慘淡的一年。
要種什麼?每個選項都不確定
路透報導,在白雪皚皚的北達科他州,飽受天氣破壞的玉米田讓美國農民陷入了困境,很多人不知道下一季應種植什麼作物,因為每個選項都充滿不確定。玉米是在美中貿易戰扼殺了大豆市場之後,美國農民改種的作物。
在德州、堪薩斯州跟科羅拉多州,農民們仍在思考是否應少種點玉米,多種點高粱,縱使中國幾乎停止購買高粱。但因種高粱成本大約是玉米的一半,是高粱吸引農民之處,萬一情勢又有變化可以降低損失。
當美國農業經濟在經歷近兩年貿易戰後,並自數十年來最糟糕收成中復甦之時,美國的穀物種植者正艱難地決定什麼樣的作物,能讓他們繼續經營下去。
採購增一倍?陸未簽署這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宣布,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同意未來兩年採購美國農產品數量,將比貿易戰前增加一倍,但這並未給美國農民帶來多少安慰,因為中國仍未確認這項承諾或是簽署協議。
北達科他州農民夏洛克說:「川普總統說我們都需要去買更大的拖拉機。我不認為,許多農民會在看到協議達成以及是份長期協議前投入很多錢。」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於15日簽署,但在進一步談判期間,許多關稅仍將保持不變。大宗商品市場分析師與農業經濟學家警告說,這項協議不會立即解決美國農業經濟問題,因衝突促使中國發展出新的供應鏈,例如中國深化了跟巴西與阿根廷等出口競爭對手的關係。
爆非洲豬瘟 陸對大豆高粱需求減少
在過去一年對中出口創下紀錄後,巴西的大豆種植規模正在擴大,中國正在南美洲投資港口。更糟糕的是,由於爆發非洲豬瘟,中國對於用來飼養牲畜的大豆與高粱的需求正在減少。專家估計,非洲豬瘟已經殺死全球最大豬群的一半。中國養豬業還努力重新調整豬糧,包括更少的大豆以及更多不需自美國進口的替代飼料。
在北達科他州最近一場會議上,美國最大的農業合作社CHS執行長迪柏廷告訴穀物生產商說:「我們不會馬上回到18個月前的狀態,但或許不會很久。」
為避開失去中國這個重要出口市場而產生的經濟影響,許多美國農民試圖轉種其他作物。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去年美國農民種植7650萬英畝(約3096公頃)大豆,年減率達14.3%,飼養牲畜與製酒的高粱播種面積也減少約7.5%至530萬英畝(約215公頃)。由於中國減少棉花採購,棉花種植面積也減少了。
農場淨收入 三分之一靠政府補貼
若非川普政府撥款245億美元(約台幣7377億元)補償農民因貿易戰造成的損失,這些仰賴出口中國的作物播種面積恐進一步減少。這項救助計畫使許多農民有動力繼續種植大豆等作物,他們也知道很難以任何有利可圖的價格出售大豆。根據聯邦政府和銀行監管數據,政府發放的補貼將占去年農場淨收入約三分之一。
至於今年農民是否會得到更多補助,川普政府官員則尚未出面說明。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約翰松向路透表示,他預期這項臨時性貿易協議將解決援助計畫所處理的問題。
美國農業部發言人瓦薩米斯表示,本月就會決定今後的補助,白宮發言人迪爾則拒絕表示看法,但提及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之前發出的聲明曾說,中國承諾「大規模」採購美國農產品。
仰賴出口的農民表示,若沒有第三輪補貼來彌補損失,他們就無法繼續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售作物。
2016年大選未投川普、今年大選也尚未決定的夏洛克說:「政府若不補貼我們,那我們就完了。」
民調顯示 多數農民支持川普連任
根據路透和農業媒體的民調,大多數農民都支持川普連任。2016年,他們被川普承諾改革華府官僚作風所吸引,並希望貿易戰最終將提升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的規模與範圍,即使帶來了短期損失。
美國農民上個季節打算種植更多針對中國以外市場的玉米,但當極端天氣影響到數百萬英畝的種植時,許多種植者面臨了事與願違的結果。根據2020年的早期種子訂單,農民將再次轉向玉米代替大豆。美國最大的家族式種子零售企業Becks Hybrids總裁貝克向路透表示,今年玉米種子的銷售額已經比去年成長約40%。
去年春天,夏洛克和他的許多鄰居種植北達科他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玉米作物。他們受到春天物價上漲與貿易援助承諾的誘惑,認為只要種些東西就好。他們認為,玉米將在國內牲畜市場或乙醇生產商找到買家,抑或在成熟出口市場如日本、南韓或墨西哥找到買家,但據美國農業部指出,惡劣天氣使該州近60%、面積約200萬英畝(215萬公頃)的玉米田,在冬季開始時便不適合收成。
種玉米大豆農民 尋找替代作物
許多種植者因此陷入困境。他們的田地受損情形並未達到能獲保險理賠的程度,但也沒有好到能回收成本。北達科他州的貿易援助金不足以彌補損失,因更大規模的援助金流向南部各州。
夏洛克表示,他可能會跟當地一家種子公司簽訂更多的大豆種植合約。大豆是一種利基作物,種植成本較高,但可能賣得更高的價格,而夏洛克另個選擇則是種植用在無穀物寵物食品中的豌豆。
種植玉米和大豆的愛荷華州農民霍拉也正在尋找替代作物。他在前年秋季種了冬麥和黑麥,並將清潔過的種子賣給其他生產商,最近又簽約將黑麥賣給一家製作麥芽的新創公司。
種更多高粱 糟糕選擇中的最佳選項
霍拉表示,貿易戰、惡劣天氣及不斷增加的農業債務,農業系統被徹底破壞,「我們必須更聰明地耕種」。
德州的高地平原的農民也面臨艱難選擇。最新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的美國高粱不及2015年採購量的十分之一。德州是全美第2大高粱生產州。
德州農工大學農業生命研究與推廣中心的數據顯示,即便中國採購量減少,但在這個大量灌溉地區內,每英畝高粱生產成本是種玉米的一半左右。
種植棉花、玉米和高粱的德州迪米特市農民布瑟表示,他跟他的鄰居祈禱貿易戰不會再影響種植決定。
布瑟對於不同作物的每英畝生產成本,以及維持生計所需的收支平衡售價感到苦惱。目前,他將種植更多高粱,一個在眾多糟糕選擇中的最佳選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