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產季到來,然而國人恐怕不知道,黑珍珠蓮霧的故鄉,已經變成黑色光電板的故鄉。
空拍機從蓮霧果園升空,本是一片盎然綠意,隨高度爬升,卻赫然出現一片片大規模的光電場,環顧四周,光電板已經取代蓮霧樹,鋪天蓋地勢不可擋,成為農地上的新主人。
這裡是屏東佳冬,「農地種電」是現在進行式。弔詭的是,明明農委會在 2020 年已宣布農地種電「關門」,全國幾乎沒有新的申請案,為何這兩年來,屏東卻可以持續大作農地光電?
全國農地種電關門,屏東卻繼續大做特做
兩年前,《上下游》製作〈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上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專題,地毯式探查台南、屏東將近兩百個農地種電的現場,發現農田只要種電就放棄耕作,許多農地的地目更是直接變更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再也不是農地了。如此流失的農地,據農委會統計達 2 千 2 百公頃,若加上假種田真種電、以及地方政府、國產署等單位巧立名目釋出農地,該數據顯然低估,顯示國家綠能政策出現巨大漏洞。
農地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農委會也知事態嚴重,於是在 2020 年 7 月 7 日宣布修法(註1):光電開發 2 公頃以上變更案改由中央審查,對廠商而言難度大增;2 公頃以下者,除了「被其他用地包圍、夾雜的零星農地」,可由地方政府同意變更,其餘農地一律不予同意變更。
此舉被光電業界稱之為「七七事變」,農地種電這條路幾乎被堵死,很難再闖關。政府隨後導引業者往漁電共生或屋頂型光電去發展,把目光從農地移開。
然而弔詭的是,屏東縣卻有如化外之地,沿海的四個鄉鎮:東港、林邊、佳冬、枋寮,這兩年持續在農地上大作光電,加速開發。成片的果樹倒下,稻田被鏟,置換成一塊塊的光電板,鄉間景色驟變。
屏東如何拿到特權?中央授意各部會開後門
為什麼屏東的農地種電可以獨步全台,不受中央法規限制,猶如國中之國,一國兩制?《上下游》深入調查,發現關鍵竟然是一場短短 40 分鐘的會議,由中央授意各部會,拍板為屏東縣府開後門。
再深究,屏東這兩年蓋的農地光電,都是變更地目,〈農業發展條例〉第 12 條明訂,變更農地必須繳交公告現值 50% 回饋金,每公頃高達數百萬元(註2)。然而屏東四鄉鎮的農地變更種電,卻完全不必繳納回饋金,為光電廠商大開方便之門。
兩年前,《上下游》在屏東調查就已經發現屏東縣府特許光電廠商快速變更地目,以「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名義,大推農地種電。鄉間處處可見光電業者巨幅廣告,掛上屏東縣政府「專案輔導」的字樣,招攬居民出租農地種電。當時記者查到一張佳冬廠商簽約土地圖,已可預見:破碎如馬賽克拼貼的光電板將遍佈田間。
兩年後,簽約的土地一一蓋成了光電場,原本紙上的地圖,已經化成觸目驚心的真實空拍畫面。據屏東縣政府數據,光是佳冬就有 200 公頃以上的農地變成光電案場,四鄉鎮共計超過 400 公頃農地變更種電。而未來的目標是 800MW,也就是會有 800 公頃農地蒸發。
▲可拖拉白色分隔線查看2019年12月和2022年2月的差別(右圖深灰色範圍為光電板)
這些土地,真的都是「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嗎?真的全都不利耕作嗎?光電大舉攻城掠地,對於鄰近還在耕作的農民造成什麼影響?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又怎麼看待這個國境之南的特大號「例外」?
兩年前,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都保證,絕不會同意良田拿來做光電。言猶在耳,《上下游》持續追蹤屏東農地種電現狀,檢驗政府說詞,深入剖析本案來龍去脈,發現根源是政府衝綠能而罔顧國土規劃和農地流失,請讀者跟我們一起揭開幕後真相。
註1:農委會在2020年7月7日宣布修訂 《 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 ,規定兩公頃以下農地,除畸零地外一律不同意變更,2到30公頃農地變更同意權由地方收回中央,等於將農地變更的大權收回農委會。
註2:按照《農業發展條例》第12條明訂,變更農地必須繳交公告現值50%變更回饋金,若依佳冬鄉農地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1千元計,每公頃1萬平方公尺,變更地目須課徵的農地變更回饋金高達5百萬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