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路線之爭」 決定歐亞命運

隨著2016年到來,各界正對促進經濟成長的策略,展開一場歷史性的競爭,一方為中國,另一方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這場競爭鮮為大眾所知,但其結果將決定未來數十年歐亞多數國家的命運。
中國成長已大幅放緩,從近幾十年的每年逾10%、降至如今的不到7%。但中國並未坐以待斃,而是尋求加快從以重工業為基礎的出口導向、破壞環境型成長模式,轉向以國內消費和服務為基礎的模式。
中國的計畫也包含龐大的外部面向。中國2013年宣布啟動可能改變歐亞經濟核心的「一帶一路」計畫。「一帶」是由從中國西部延伸至西亞、歐洲、中東和南亞的鐵路組成。「一路」則是由一系列港口設施組成,以增加東亞海運量,接起東亞國家與「一帶」,達成商品的陸運,而非像現在般須穿越兩大洋。
中國領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某種程度就是為了提供融資給一帶一路而成立的。但一帶一路所需投資遠高於亞投行計畫所擁有的資源。
一帶一路象徵中國政策的轉捩點:首度尋求輸出其發展模式到其他國家。中國企業過去十年已活躍於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資商品、礦業及將這些資源運往中國所需的基建。但一帶一路不同:目的是在中國之外的地區,發展工業產能和消費者需求。相較於挖掘原物料,中國尋求將其重工業轉移到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提高這些國家的富有程度、及對中國產品的需求。
中國模式和當前西方流行的發展模式不同,是以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建投資(道路、港口、電力、鐵路、機場)為基礎,從而促進產業發展。美國捨棄這種途徑,是因為擔心可能引發的貪腐和自肥問題。相反地,歐美近年的發展策略,著重於大量投資公共衛生、婦女賦權、支持全球公民社會和反貪腐措施。
西方國家的目標值得追求,但沒有國家能光靠投資這方面致富。公共衛生是永續成長的重要條件,但若診所缺乏可信的電力和清潔水,或沒有高品質的道路通往診所,也無濟於事。
這是攸關國際政治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相當明顯:哪種模式會勝出?若一帶一路達到中國規劃者的預期成效,那麼從印尼到波蘭的整個歐亞大陸都將在未來這個世代出現轉變。中國模式將在中國之外的地區開花結果,提高收入、進而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取代世界上其他需求停滯的市場。汙染產業將轉移到其他地區。中亞將不再是全球經濟的邊陲,而是核心。中國的極權政府形式將贏得巨大聲望,重創民主世界。
但我們也大有理由質疑一帶一路的成效。以基建拉動的成長迄今能在中國發揮卓越成效,是因為中國政府能控制政治環境。外國未必如此,動盪、衝突和貪腐都可能干擾中國的計畫。
但這不代表美國等西方國家就該沾沾自喜,坐等中國失敗。儘管大規模基建的發展策略可能已在中國達到極限、在外國也未必奏效,卻仍是全球成長的關鍵要素。
1950、1960年代時,美國也曾建設巨大的水壩和公路網,直到這種計畫不再受青睞。如今,美國能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基建協助相對較少。
美國本應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但現在仍能加入,讓中國更加遵從國際環境、安全和勞動標準。美國等西方國家也須捫心自問,為何基礎建設變得這麼難興建,不光是開發中國家如此,在西方國內亦然。除非美國採取行動,否則可能會讓歐亞與其他重要地區的未來,落入中國及其發展模式之手。
(作者Francis Fukuyama是史丹福大學資深研究員、也是民主發展及法律中心主管)

2016-01-21 02:59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

2 則留言:

  1. 真的很難懂的文章,大致上是說美國和中國成為全球二大經濟體左右了其他國家命運。20418田采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