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改行護衛濫捕 索馬利亞海洋大浩劫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靠劫持船隻而日進斗金的索馬利亞海盜,現在開發出新的敲詐術。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這批強盜搖身一變成為漁船的守護者,透過收取「保護費」,讓他們得以在索馬利亞海域進行非法捕撈。漁業專家警告,當中許多捕魚船隻使用大型非法魚網作業,恐對索國的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損害。
根據統計,2005至2011年間,索國海盜透過綁架,賺進近3億美元(約台幣101億元)贖金。然而2012年後,通行索國海盜獵場的船隻普遍僱用武裝保鑣,這使他們難以成為海盜的下手目標。
報導說,新興的「保護交易」是由在波斯灣國家運作的仲介安排,他們提供「執照」給外國船公司,並獲得索國官員默許。儘管相關執照沒有法律效力,但外國公司往往支付數十萬美元,只求能在富含鮪魚與其他珍貴魚種的索國海域安全作業。
漁業官員說,該執照的最大客戶是伊朗,伊朗擁有波灣地區最大的捕魚船隊。其他大客戶包括南韓、泰國。
索國官員指出,每年有多達180艘伊朗漁船進入索國海域,他們的漁獲量遠多於索國漁業產業的產量,而在民兵的槍口下,索國的船隻往往被迫讓位給外國入侵者。
諷刺的是,約10年前因不滿非法捕撈猖獗,索國武裝義警才開始隨機劫持船隻,以為報復,進而引發索國最初的海盜危機,如今,索國官員擔憂,新一波非法捕撈引發的憤怒,可能導致新的劫船之風。同時,幫派間可能會因爭奪這筆非法收入而爆發衝突。
英國環境正義基金會執行長特倫特認為,應擴大在索馬利亞外海打擊海盜的多國海軍之權限,致使其可遏阻、扣押涉嫌非法捕撈的船隻。
補充

戰亂+饑荒 造就索馬利亞海盜國

索國海盜.gif 
16日,一艘重31萬8,000噸,載有價值30多億台幣石油的「天狼星號」油輪,
行經南非好望角時,遭東非沿海國家索馬利亞挾持,扣下25名船員。

這起震驚全球事件,是歷來噸位最大的遇劫船舶,贖金高達2,500萬美元(約
8.3億台幣)。更嚇人的是,索馬利亞的海盜繼續成功劫掠希臘、泰國、伊朗的
船隻,顯得有恃無恐。

索馬利亞,一個位於東非沿海,長年處於戰亂與饑荒中的國家,卻膽敢在北約
國家與歐盟派海軍、飛機巡邏的海域,公然向各國船舶挑釁,背後原因耐人尋
味。

有人認為,「戰亂」、「饑饉」、「海盜」是了解索馬利亞的3個切入點,而
前二者又影響著後者的生成。

索馬利亞人於西元750年遷入現在索國的西北角,然後不斷擴張版圖,16世紀時
勢力達現在中南部首都摩加迪休附近。到了19世紀、20世紀初,索馬利亞人控
制了這個非洲東部的一角。20世紀中,歐洲勢力入侵,索馬利亞被英國、義大
利等國占領瓜分。

二次大戰後,西方勢力逐漸退出,英國於1948年與1955年將索國領土奧加登
(Ogaden)與浩德(Haud)兩地交予索國西邊的衣索匹亞,也從而埋下索、衣
世仇的種子。

1960年索馬利亞宣布獨立,中央政府成立,不過國內各派閥之間的內戰不斷,
到了1991年,「索馬利亞聯合黨」的武裝分子推翻了巴烈總統領導的政府,自
此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2000年,索馬利亞雖然設立了過渡政府,不過始終未
能得到國內各主要武裝派別的承認,實際控制區域僅限於首都一隅。

目前索國除了過渡政府外,國內主要由「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與「伊斯蘭法
庭聯盟」把持。「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是美國、衣索匹亞一直在暗中支援的
索馬利亞世俗軍閥聯盟,他們資助金錢、武器和情報,藉以壓制當地的伊斯蘭
極端勢力;「伊斯蘭法庭聯盟」則是索馬利亞的一個泛部族聯盟武裝組織,他
們反對國外勢力介入內戰,不惜發動「聖戰」,背後傳有凱達恐怖組織支持。

在內戰頻仍、政府無法有效運作下,索國長期陷入貧窮、饑荒,然因索國位居
交通要衝,北邊的亞丁灣是印度洋通往紅海、蘇伊士運行的咽喉,海岸線長達
3,000多公里,每年光行經的油輪就達1萬8,200艘。

在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局勢裡,饑荒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索馬利亞
的海盜事業,索馬利亞東北方的艾爾港成為「海盜大本營」。

當地民眾指出,部分出身漁民的海盜因無法與拖網漁船對抗而被迫打劫,「非
法捕魚是海盜猖獗的根本原因,海盜甚至自命為海岸防衛隊。」

根據統計,海盜去年所獲得的贖金高達3,000萬美元(約台幣10億),高於艾
爾港所在的邦特蘭區一年2,000萬的預算總額。

因此,在索馬利亞內戰、饑荒無法短期內解決的情況下,海盜搶劫船舶的現象
恐將層出不窮,索馬利亞外海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

來源: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