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週從清大吳文桂教授的蛇毒研究,瞭解到單一物種之間也有無窮的多樣性,並由此延伸,探討保育自然資源所能獲得的經濟價值,遠遠大於開發所能帶來的利益。但正因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如此豐富、複雜難解,人類對仍無法精確評估其扮演的角色,也無法測量生物多樣性減少會造成怎樣的衝擊。你知道目前現行的生物多樣性測量方向有哪些嗎?生態系統是否真的需要被量化才能彰顯其價值?且看本週專欄,和我們一起討論。
生物多樣性的四大測量方向
簡單的說,目前世界上對生物多樣性的測量大致上有四個大方向:岐異度、數量、狀況和壓力。岐異度就是關於物種的豐富性與特有性、群落之間的豐富變化程度、基因的多樣性等等。這個部分所提供的生態服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如基因多樣性對生物的保護作用,讓農作物較不容易受病蟲害影響,但是如前文所述,從岐異度的測量資料不容易將生態服務上的價值量化。
數量上的測量包括物種分布的範圍、地理區域和規模、數量的成長等,重點就是測量數量的變化。數量測量獲得的資訊可以反映生態系統的重要變化,更重要的是可以結合經濟利益流量,成為生態服務價值的證據。同樣的,這些數據也可以反映生物多樣性改變對經濟的衝擊。目前這方面的測量應用在全球漁獲量、區域性的水質改變等。雖然不能當作生物多樣性的清晰指標,但是具有成為生態產值指標的潛力。
第三個方向指的是對生態系統或生物多樣性的狀況評估,包括瀕臨危物種的數量變化、海洋營養指數、土壤狀況等,這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生態系統的退化或者人為的干預對生態造成的影響,和前面的兩種方式相較之下,比較能反映「質」的變化,但是較不容易和具體的經濟數據結合,而且主要用於大範圍的調查。
第四個方向就是測量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面臨的壓力,包括棲地減少、外來入侵種、污染、疾病或氣候變遷等。當這方面的測量用於或特定的物種或生態系統的時候,可以成為生態服務的指標,甚至可用來評估生態風險。
然而,目前已知的各種測量大多根據已知的資料,若要作為生態服務價值的評估依據可能不見得非常適合,而且這些已知的指標也不是為了分析生態的經濟價值而發展出來的。若想評估生態服務在經濟上的價值,還需要蒐集更有針對性的資料、以更精確的指標來做分析。利用現存的各種指標,也是個有用的替代方案。
一座森林值多少?
在眾多生態服務中,最被關注的就是物料的生產。舉個木材生產的例子,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生物多樣性指標如何應用在測量經濟產值。
簡單的說,原理是這樣的:從現存的森林資料中,可以算出每公頃林地有幾公斤的Dry Matter產量;比對每年在同樣範圍內的產量,就可以計算出一片森林的產值。累積幾年的資料就可以進一步分析森林變化與產量之間的關係,例如從2001年到2004年之間,馬達加斯加的Dry Matter產量降低了6%,同樣年份的資料也顯示,這段期間的森林砍伐也增加了。
這個方法可以評估森林對特定產業的貢獻,但是距離全面評估森林的總產值仍然相當遙遠。森林提供的生態服務非常多,除了生產木材之外,還有涵養水源、吸收大量的碳、降低地表溫度、造就特殊的文化等。這些服務彼此關聯,在計算木材產量的同時,還得同時評估因伐木而減少的其他生態服務項目,而其中很多項目的「產值」仍然難以量化。這也是將生態服務價值量化的最大挑戰。
新的觀點,新的價值
可是話說回來,生態服務的價值難以量化,是因為其中的經濟效益真的難以評估,還是因為目前的經濟效益評估方式能夠適用的範圍根本就太狹窄?前面已經提過,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了解仍然非常少。換句經濟學家聽得懂的話說,很多存在於自然界的資源都還沒有被發現、被適當估價,根據目前人類極有限的知識,可以大膽推測,生態系統中未知的價值是目前已知生態服務價值的千萬倍,這代表潛力無窮的市場有待開發,而且可能不只侷限在目前所知的醫療、生技方面而已,那些用途很可能是目前難以想像、但在未來卻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生態系統有許多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價值,但是並不代表生態系統沒有被金錢衡量的價值。在TEEB的報告中,提到了在總體經濟價值的框架下,一樣可以評估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除了直接決定市價之外(例如木材),還可以評估若某生態服務項目以人工的方法完成需要多少成本。舉例來說,如果一座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大約可以換算成建造水庫的經費來估計(還得考慮使用年份和維護費用,還不包括被迫遷村的人們所遭受的損失)。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服務牽涉到經濟體系的許多層面,意味著這和許多專業領域的人可能息息相關。目前對生物多樣性的觀點,多半是從生物學或者生態學的角度出發,比較少有其他專業領域的觀點。吳文桂老師在座談會中,從自己的經驗聯想到,如果有各種專業領域的人來發現生物多樣性在各領域中的價值,就可以大量累積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和資料,這都將成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證據。
人類原本就是生態的一部份,沒有任何一種經濟體系能夠脫離生態圈而自行運作。經濟與環保本來就不該對立,目前我們還有避免自取滅亡、建立雙贏局面的機會。【取自環境資訊中心Taiwan Environmental 2010/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