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地理與地科視野的東北角山海戀~戶外教育優質化種子教師工作坊
一、主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戶外教育研究室)
二、活動人數及對象:高中地理及地科教師各15名,合計30名。
三、活動時間: 106年3月17日(五)、18日(六)、19日(日)
四、活動地點: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福隆遊客中心、東北角周遭場域、龍門獨木舟基地、福容飯店
五、活動內容:
第一天:東北角簡介、「戶外教育」課程介紹、雲遊學軟體應用說明、鼻頭角公園及南雅奇
岩戶外實察(師大地理系沈淑敏教授及中央地調所陳政恆技士)、小組討論實察路線規
劃、案例分享暨小組預察路線規劃說明
第二天:龍門獨木舟體驗、小組進行路線實察及教學設計
我們第二組路線
福隆-萊萊地質公園-馬崗漁村暨潮間帶-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村暨石頭屋-澳底海鮮-福隆
第三天:各小組課程設計成果分享、歷程反思與綜合討論
研習目的:
營造學員經歷以下學習:
1.跨領域對話戶外教育課程設計
2.了解教育部戶外教育補助計畫撰寫模式
3.運用戶外教育課程實施工具--雲遊學
4. 跨科整合與經驗分享交流
第一天
東北角簡介
交通部觀光局為加強開發東北角海岸的景觀資源及生態保育,特於民國73年6月1日成立管理處,專責東北海岸觀光遊憩資源的開發建設與經營管理,除按區內自然景觀特色,逐次開發風景優美的據點,並規劃有陸域及海域資源保護區,以期永續東北角生生不息的命脈。
東北角豐富的地景資源處處驚奇,回顧地球億萬年來的地質演變,東北角海岸可以說是臺灣的縮影,它從華南邊上的一片陸地下沈成海,再從海底被擠上高山,這一段滄海桑田的演變歷史,刻劃在龍洞岬古老堅硬的四稜砂岩中,也紀錄在鼻頭角沈積的地層上。
東北角海岸地形以三貂角為界,以北是沈降海岸地形,山脈與海岸線幾成垂直相交,軟硬岩層的分佈幾乎與海岸垂直;在東北季風侵襲與海蝕作用影響下,形成多海岬、海灣及海崖的地形。以南為斷層海岸,山脈與海岸線、東北季風吹向平行,海岸線較平直,多海蝕平台、單面山地形;烏石港以南,則多為沖積平原。
在宜蘭頭城海岸外有一凸出海面之火山島(龜山島),目前仍殘留有火山活動;將本風景區多元的地貌及多樣的地景豐富地呈現出來,無一不是我們欣賞地質之美的最佳去處。
晚上 小組討論實察路線規劃、
案例分享暨小組預察路線規劃說明
優秀的地理與地科老師們腦力激盪 共同規劃次日考察路線
第二天:龍門獨木舟體驗、小組進行路線實察及教學設計
第三天:各小組課程設計成果分享、歷程反思與綜合討論
二、活動人數及對象:高中地理及地科教師各15名,合計30名。
三、活動時間: 106年3月17日(五)、18日(六)、19日(日)
四、活動地點: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福隆遊客中心、東北角周遭場域、龍門獨木舟基地、福容飯店
五、活動內容:
第一天:東北角簡介、「戶外教育」課程介紹、雲遊學軟體應用說明、鼻頭角公園及南雅奇
岩戶外實察(師大地理系沈淑敏教授及中央地調所陳政恆技士)、小組討論實察路線規
劃、案例分享暨小組預察路線規劃說明
第二天:龍門獨木舟體驗、小組進行路線實察及教學設計
我們第二組路線
福隆-萊萊地質公園-馬崗漁村暨潮間帶-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村暨石頭屋-澳底海鮮-福隆
第三天:各小組課程設計成果分享、歷程反思與綜合討論
研習目的:
營造學員經歷以下學習:
1.跨領域對話戶外教育課程設計
2.了解教育部戶外教育補助計畫撰寫模式
3.運用戶外教育課程實施工具--雲遊學
4. 跨科整合與經驗分享交流
東北角簡介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風景特定區位於臺灣東北隅,陸域北起新北市瑞芳區南雅里,南至蘇澳鎮內埤海灘南方岬角,海岸線全長102.5公里,海、陸域總面積共17,421公頃。
東北角依山傍海,灣岬羅列,有嶙峋的奇岩聳崖、巨觀的海蝕地形、細柔的金色沙灘,以及繽紛的海洋生態,並且孕育出淳樸的人文史蹟,是一處兼具大自然教室知性功能與濱海遊樂場感性風采的全方位觀光旅遊勝地。
東北角豐富的地景資源處處驚奇,回顧地球億萬年來的地質演變,東北角海岸可以說是臺灣的縮影,它從華南邊上的一片陸地下沈成海,再從海底被擠上高山,這一段滄海桑田的演變歷史,刻劃在龍洞岬古老堅硬的四稜砂岩中,也紀錄在鼻頭角沈積的地層上。
東北角海岸地形以三貂角為界,以北是沈降海岸地形,山脈與海岸線幾成垂直相交,軟硬岩層的分佈幾乎與海岸垂直;在東北季風侵襲與海蝕作用影響下,形成多海岬、海灣及海崖的地形。以南為斷層海岸,山脈與海岸線、東北季風吹向平行,海岸線較平直,多海蝕平台、單面山地形;烏石港以南,則多為沖積平原。
在宜蘭頭城海岸外有一凸出海面之火山島(龜山島),目前仍殘留有火山活動;將本風景區多元的地貌及多樣的地景豐富地呈現出來,無一不是我們欣賞地質之美的最佳去處。
沿線地形大致分為四段,第一段從南雅到鼻頭角,具有海蝕平台、小型灣岬,海崖近海岸;第二段從鼻頭角到三貂角,多為大型的岬灣地形,像是龍洞灣、龍洞岬、澳底、福隆和卯澳等,其間福隆係沙灘地形;第三段從三貂角的萊萊鼻到頭城北方的北港口,此段地形以海蝕平台、單面山和豆腐岩地形最為顯著;第四段從頭城 到蘇澳海濱區大多為平直沙岸,僅蘇澳附近為沈降海岸形成之陸連島及沙頸岬。
第一天 東北角山海戀開展囉!
鼻頭角公園及南雅奇岩戶外實察
(帶隊老師:師大地理系沈淑敏教授及中央地調所陳政恆技士)
舊社
三貂社並不是一個人數達三百以上的單一聚落,而是以聚落群狀態,分布在雙溪下游到河口的地區。也及於部分海岸地帶。有學者針對龍門舊社遺址出土的貝殼遺留進行相關行為探討,認為由於遺址的年代(距今約二、三百年)、所在地和過去文獻記載中的三貂社相符,因此大多認為龍門舊社遺址就是昔日凱達格蘭族的三貂社。
位於古代三貂溪出海口北岸,伸出海岸處為三角沙洲,連接小丘陵,丘陵內為三貂社凱達格蘭族發祥地。
據聞清乾隆中葉,詔安吳氏 等人到達三貂社地進行開墾(即現今之貢寮村),即為本區開闢之始,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逐漸形成小聚落。據說社民原先住在海邊的舊社,後來與漢人(詔安吳氏)發生械鬥, 於是被迫住到「番仔山」(現今貢寮 核四廠後山),但是又碰到山賊, 只好再舉村搬到「田寮洋」附近的新社,也就是現在的雙玉村(即新社)。
北部濱海公路80.8公里處,公路與海的交界處有一大片平滑柔順的風化岩石,那是進入東北角一連串驚艷地質之旅的開端;南雅海邊的岩石千奇百怪,可說是東北角最明顯的象徵,而神似彩繪的風化紋路更是南雅岩石最優美的特色,順著岩石層面的波紋,讓人想像起古世代的海水在你腳下流動的生命力。
南雅海岸由於山勢陡峭,所以海崖及海蝕風化岩最為發達,因為這一帶的岩層屬於大埔層砂岩,其海岸岩塊的垂直節理甚多,砂岩的特性為堅硬而不易受侵蝕,各層岩石的硬度與厚度不同,因此其受侵蝕的抗力、侵蝕速率也有所不同而產生造形奇特的地貌,而節理在風化侵蝕的作用下,而形成了如針狀或柱狀的「岩峰」。其實濱海公路沿線有許多類似這種唯妙唯肖的奇石巨岩,在當年濱海公路修築工程中,從水湳洞、南雅到和美一段是開鑿山壁而成的,在炸山開路時也將許多山脈開鑿成美麗又奇怪形狀的岩石,讓你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都能產生許多美麗而生動的幻想。
在東北季風多風多雨的影響,節理經風化作用及雨水侵蝕後,造成岩石內部含鐵礦逐漸氧化,形成有如細緻編織的氧化鐵的帶狀花紋。而節理面及岩層鬆軟的部份,在侵蝕作用下崩壞掉落,產生凹凸不平的表面,加上風化作用的影響,使得南雅的岩石色彩有了深淺不同的改變。
南雅地質步道是一條可親水近山細覽南雅奇石之美的步道,全長三百多公尺,生態與地質景觀極其豐富,每一步都可見到不同變化的景緻。步道一面近海、一邊臨山,地面鋪設著當地石材,與自然風貌相融合,在臨海段的水面上還鋪設有大小不一的石塊,展現昔日「跳石海岸」的風采。南雅海岸山勢陡峭,山脈緊臨海岸,岩層為大埔層砂岩,垂直節理發達,岩塊容易被風化侵蝕成針狀或柱狀的岩峰,此外,岩層再展現或垂直或平面式的切割線,環環相繞,形成賞石妙趣。
鼻頭角
鼻頭角公園及南雅奇岩戶外實察
(帶隊老師:師大地理系沈淑敏教授及中央地調所陳政恆技士)
舊社
三貂社並不是一個人數達三百以上的單一聚落,而是以聚落群狀態,分布在雙溪下游到河口的地區。也及於部分海岸地帶。有學者針對龍門舊社遺址出土的貝殼遺留進行相關行為探討,認為由於遺址的年代(距今約二、三百年)、所在地和過去文獻記載中的三貂社相符,因此大多認為龍門舊社遺址就是昔日凱達格蘭族的三貂社。
位於古代三貂溪出海口北岸,伸出海岸處為三角沙洲,連接小丘陵,丘陵內為三貂社凱達格蘭族發祥地。
據聞清乾隆中葉,詔安吳氏 等人到達三貂社地進行開墾(即現今之貢寮村),即為本區開闢之始,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逐漸形成小聚落。據說社民原先住在海邊的舊社,後來與漢人(詔安吳氏)發生械鬥, 於是被迫住到「番仔山」(現今貢寮 核四廠後山),但是又碰到山賊, 只好再舉村搬到「田寮洋」附近的新社,也就是現在的雙玉村(即新社)。
北部濱海公路80.8公里處,公路與海的交界處有一大片平滑柔順的風化岩石,那是進入東北角一連串驚艷地質之旅的開端;南雅海邊的岩石千奇百怪,可說是東北角最明顯的象徵,而神似彩繪的風化紋路更是南雅岩石最優美的特色,順著岩石層面的波紋,讓人想像起古世代的海水在你腳下流動的生命力。
南雅海岸由於山勢陡峭,所以海崖及海蝕風化岩最為發達,因為這一帶的岩層屬於大埔層砂岩,其海岸岩塊的垂直節理甚多,砂岩的特性為堅硬而不易受侵蝕,各層岩石的硬度與厚度不同,因此其受侵蝕的抗力、侵蝕速率也有所不同而產生造形奇特的地貌,而節理在風化侵蝕的作用下,而形成了如針狀或柱狀的「岩峰」。其實濱海公路沿線有許多類似這種唯妙唯肖的奇石巨岩,在當年濱海公路修築工程中,從水湳洞、南雅到和美一段是開鑿山壁而成的,在炸山開路時也將許多山脈開鑿成美麗又奇怪形狀的岩石,讓你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都能產生許多美麗而生動的幻想。
在東北季風多風多雨的影響,節理經風化作用及雨水侵蝕後,造成岩石內部含鐵礦逐漸氧化,形成有如細緻編織的氧化鐵的帶狀花紋。而節理面及岩層鬆軟的部份,在侵蝕作用下崩壞掉落,產生凹凸不平的表面,加上風化作用的影響,使得南雅的岩石色彩有了深淺不同的改變。
南雅地質步道是一條可親水近山細覽南雅奇石之美的步道,全長三百多公尺,生態與地質景觀極其豐富,每一步都可見到不同變化的景緻。步道一面近海、一邊臨山,地面鋪設著當地石材,與自然風貌相融合,在臨海段的水面上還鋪設有大小不一的石塊,展現昔日「跳石海岸」的風采。南雅海岸山勢陡峭,山脈緊臨海岸,岩層為大埔層砂岩,垂直節理發達,岩塊容易被風化侵蝕成針狀或柱狀的岩峰,此外,岩層再展現或垂直或平面式的切割線,環環相繞,形成賞石妙趣。
鼻頭角
沿著濱海公路一過南雅約85公里處,遠遠的就可看見延伸在藍色浩瀚海洋中的鼻頭角了!喜歡鼻頭角的人,總不忘記從海上回望那美麗壯闊如軍艦一般的海蝕崖英姿,以及頂著一顆顆磨菇頭的蕈狀岩,如士兵在海蝕平台上列隊整裝,彷彿正要出征的艦隊。鼻頭角因地形為一岬角,突出大海,形狀如鼻,故名為鼻頭。陡峭又突出的岬角稜角分明,高聳的峭壁下浪花激盪,自然地流露出那種海角天邊的氛圍。
鼻頭角在海域地理上極為重要,鼻頭以北的海域屬東海,以南屬太平洋。鼻頭角與台灣本島最東的三貂角(貢寮區)和最北的富貴角(石門區),合稱「北台灣三角」。鼻頭角因突岬方位,使海水因潮汐的流勢,在鼻頭角燈塔下的海面形成一處俗稱「捲螺水」的大漩渦,以順時鐘方向旋轉,大潮大旋,小潮小旋,甚為壯觀。
在濱海公路尚未開通之前,鼻頭角地區是個鮮為人知的偏遠地區,此地居民對外的交通除了靠船渡之外,就只能步行,非常不便亦很辛苦,每年東北季風來臨前,居民要先囤積半年的糧食準備過冬,因為季風一來,這裡成了封閉的世界。
然而,北濱公路通車之後,漁村的面貌已完全改變,許多建築物也被鋼筋水泥所取代,攤販、海產店如雨後春筍,此區域可以逛逛的景點有鼻頭港服務區及鼻頭角地質公園,內有餐飲區、觀海平臺、停車場、涼亭、公廁、棧道等設施,可以停下車來品嚐海鮮小吃、看看海景。
遊客除了可以舒暢的漫步在鼻頭角地質公園外,還可以觀賞到豐富的自然生態以及地質、地形景觀資源,其中兩條規劃完整的步道及一天然鼻頭海濱礁岩區,有壯闊的山海灣岬景色、奇幻多變的海蝕地形、氣勢磅礡的浪花拍岸、繁花似錦的海濱植物、種類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有360度登高望遠的視野,讓人充分感受自然的的豐美精采。
案例分享暨小組預察路線規劃說明
優秀的地理與地科老師們腦力激盪 共同規劃次日考察路線
結合地理與地科視野的行程規劃
第二天:龍門獨木舟體驗、小組進行路線實察及教學設計
雙溪河
蜿蜒川流過東北角海岸聚落、公路的雙溪河,在福隆形成美麗的沙灘內河地形,跨過雙溪的彩虹橋、雙溪吊橋,以優美的拱橋和吊橋形塑溪流美景。她曾經是凱達格蘭族三貂四社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曾經為開蘭(宜蘭)過程中,地處淡蘭古道之重要的通道,為文化資產的生命泉源。這條水量豐沛的河川,向來就是東北角海岸重要的水上活動基地,北台灣的帆船、風浪板和滑水運動均在此蘊育發展,溪流兩岸的植被生態更是豐富。
龍門露營度假基地
龍門露營區位於雙溪河的南側,這裡早期原為風沙滾滾、草木不生的採砂場,在管理處重新規劃後,闢建成一處綠意盎然,山海環抱的河濱生態公園,包括露營區、單車專用道、水上活動區及划船水陸休閒區等,遊客可在此從事露營、騎單車、烤肉等多樣化的遊憩活動,體驗重回大自然懷抱的樂趣。而河濱公園,除可垂釣外,自97年有專業獨木舟團隊進駐後,露營區有更多樣化活動型態出現,是全國唯一合法經營的大型獨木舟基地,可體驗各式獨木舟課程及悠遊雙溪河,晨曦及黃昏來此觀景更可享受品味怡然自得的人生。
龍門獨木舟體驗
龍門獨木舟基地位於龍門露營區河濱公園,是全國首座大型獨木舟基地,也是台灣唯一可以划河又划海的獨木舟基地,包括安全入門級的雙溪河域,水域遼闊水流平穩,最適合初次體驗獨木舟;進階挑戰級的東北角太平洋海域,頂風頂浪頂流的海洋越野,歡迎喜歡冒險嘗鮮的朋友划舟挑戰。雙溪河因地形屏障,活動沒有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划獨木舟。春天時,雙溪河畔野百合盛開,唯有划獨木舟才能觀賞百花綻放的美景;炎炎夏日,親朋好友一起划舟戲水,互打水仗絕對清涼又消暑;秋冬季節,候鳥過境,划舟至田寮洋賞鳥,別有一番情趣。
龍門獨木舟基地位於龍門露營區河濱公園,是全國首座大型獨木舟基地,也是台灣唯一可以划河又划海的獨木舟基地,包括安全入門級的雙溪河域,水域遼闊水流平穩,最適合初次體驗獨木舟;進階挑戰級的東北角太平洋海域,頂風頂浪頂流的海洋越野,歡迎喜歡冒險嘗鮮的朋友划舟挑戰。雙溪河因地形屏障,活動沒有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划獨木舟。春天時,雙溪河畔野百合盛開,唯有划獨木舟才能觀賞百花綻放的美景;炎炎夏日,親朋好友一起划舟戲水,互打水仗絕對清涼又消暑;秋冬季節,候鳥過境,划舟至田寮洋賞鳥,別有一番情趣。
下午小組實察
我們第二組路線
福隆-萊萊地質公園-馬崗漁村暨潮間帶-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村暨石頭屋-澳底海鮮-福隆
萊萊、鶯歌石一帶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台最為發達的地區,且本區海岸因有太平洋暖流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東北角海岸向以磯釣點佳聞名全省,而萊萊、鶯歌石一帶更是菁華區域,加以寬闊的海蝕平台、單斜脊和礫灘不僅觀景視野佳,釣客立足亦無安全之虞,因此,無論晨昏均時常可見磯釣高手雲集競技。
鶯歌石
萊萊地質公園
萊萊海岸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臺最為發達的地區,北有三貂角屏障,東為太平洋黑潮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但是這一大片的海蝕平台上可是還是有變化的,這裡有如牆壁般拔起的火山岩脈、也有海蝕溝和如洗衣板的幾何線形圖形等,這些的地形可都是大自然和造山運動所留下的痕跡。萊萊地層為大桶山層,岩層為厚砂岩與頁岩互層,在互層中熔岩侵入裂隙,冷卻後形成岩脈,而後風化侵蝕,易侵蝕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岩牆,如同牆堵。
萊萊至媽岡地區的海蝕平台地層多大約為漸新世(3400~2300萬年前)形成的大桶山層:由深灰色頁岩夾薄至厚層灰色極細粒砂岩及硬頁岩與細粒砂岩之薄層互層構成,含有孔蟲、海膽及腹足類化石。這裡我們可以觀察豐富的地質構造與地理風化,例如地質構造有:節理、層理、結核、斷層、摺皺、火成岩脈侵入、砂頁岩互層風化侵蝕有:差異侵蝕、球狀鱗剝、岩層氧化、單面山、蜂窩岩、壺穴、海蝕凹壁、海蝕平台、海階。
萊萊海蝕平台的地層岩性主要是砂頁岩互層的分佈區,但在平台上有一高度1~2公尺垂直排列的火成岩脈貫穿地層,遠看像一道城牆。萊萊火成岩脈的岩性為方沸石黃斑岩玄武岩,噴發年代約一千萬年前。是在台灣尚未浮出海水面就已經形成,以後再經地殼擠壓抬昇地表,因為岩性比較堅硬,所以在長久差異侵蝕下,質地鬆軟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 煌斑岩」,成為一堵岩牆殘餘在平台面上。
如果仔細觀察萊萊火成岩脈的表層有許多圓孔構造,這些是岩將冷卻時,岩漿中的氣體來不及排出所至,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岩石中有許多破裂面,這是岩漿在移動的過程中,前端岩漿冷卻為岩石,後面岩漿仍持續向前推,而導致其破裂。破裂面上留下岩層相互摩擦後的擦痕,順著擦痕撫摸,有一個方向是平順的,而另一個方向是粗糙的,粗糙的方向代表該岩層破裂後的移動方向。
馬崗位於台灣最東端,也就是最早迎接日出的村莊。馬崗漁村與卯澳僅有一個山灣之隔,港口北側是一片寬廣的海蝕平臺,有長寬各約百餘公尺的潮間帶,是臺灣海岸生長最多綠藻的一處,海蝕平臺的表面相當平坦,也有許多小型的潮池和潮溝,適合民眾以步行的方式觀察生態。
春季時,海蝕平臺生長許多綠油油的石蓴與綠色藻類,猶如舖上了一層天然的綠地毯,在潮池裡或石塊下,還可以看到許多海葵、蜑螺、鐘螺、珠螺、海兔、寄居蟹和螃蟹,低潮帶附近則有許多小杉苔、珊瑚藻、海葵、藤壺和海鞘生長,是一處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三貂角
三貂角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福隆海水浴場與宜蘭頭城間的濱海公路上,是台灣本島的最東岸,西班牙人於西元1626年曾驚於美豔命名為「聖地牙哥」,如今在山坡草地依舊可尋當年建堡遺跡,也是北部沉降海岸的終點又以燈塔(建於民國24年)而聞名,是太平洋區的重要指標堪稱台灣的眼睛。三貂角沿岸有著滿佈的巨石,海濤不斷拍打,形成特殊景觀,自燈塔處可遠眺海岸風光,是一處賞景、觀日出的最佳的角度。
利洋宮位於卯澳漁港邊,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天上聖母。傳說道光10年,當地鄉民久病未癒,因在海邊撿獲手持魚籃的觀音像,帶回家中奉祀後,身體即恢復健康。又因觀音像,籃中有魚,有庇祐豐收之意,鄉民因而建廟奉祀之。
在馬崗、卯澳兩個漁村還可以看到一間間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和珊瑚礁蓋成的石頭屋,他們用泥土來凝固石頭間的空隙,其中用一些較大較長的石頭讓石牆更為堅固,它的功用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水泥堤防一樣,是用來抵擋海浪。
貢寮卯澳漁港留存的石頭屋,是早期平埔族人就地取材用石塊搭建而成,他們用石頭堆疊、相互推擠的原理搭建房屋,外擋風雨內可保溫,冬暖夏涼,但石頭屋數量從最盛時的百餘戶,到現在僅存廿多戶且大多毀壞,相當可惜。 當地文史工作者表示,石頭屋砌法的精緻與否,也成為屋主的財力象徵,平整的「平行砌」需要以長短、厚度相近的石頭砌造,蓋起來既工整又氣派,大都是有錢人家所有;不分石頭大小、排列的「亂砌」,則是普通人家;另有石頭交錯排列看起來就像「人」字的「人字砌」,也是「好野人」所有。
在卯澳有幢二層樓式石頭屋,相傳當年屋主因為連續三年漁獲最豐,才得以集資興建這間罕見石頭屋,不過,石頭屋的二樓沒有房間,主要是用來曬魚、儲存食物,只可惜目前已經傾圮。
至於台灣極東點的馬崗海蝕平台,則可以在潮間帶裡看到陽隧足、海星、海蛞蝓、海膽、海葵等多樣生物悠遊其中。 農業局表示,卯澳及馬崗漁村都是市府結合漁村、漁港和休閒漁業,讓在地漁民繼續留在漁村發展,配合風貌再造、文物展示、漁港磯釣、海岸生態體驗等,營造漁村新風貌,並透過漁村漫遊活動,讓更多民眾體深度體會漁村之美。』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
我們第二組路線
福隆-萊萊地質公園-馬崗漁村暨潮間帶-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村暨石頭屋-澳底海鮮-福隆
福隆
一進入龍門地區,道路兩旁交錯著起伏有緻的梯田與河階,山谷間雙溪河潺潺的流著,河水與大海交互作用出獨特的沙嘴地形,區分了波濤不興的雙溪河內河和驚濤駭浪的福隆外海,也成就了福隆饒富趣味的多重景緻。
福隆古稱挖子澳,又稱新澳底,因為在日據時期時日本人為了打通基隆與宜蘭之間的交通而建造鐵路貫穿其間,但因鐵路無法通過澳底遂取道福隆,稱為『澳底驛』,故名為新澳底。出了福隆火車站,越過濱海公路,經過福隆橋,沿著左邊的小道前行,即是福隆的舊街。福隆站前便當店林立,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名產。街上新舊式的建築並立,廣場旁頗具氣派的東興宮,是居民的信仰中心,供奉三府王爺及天上聖母,每年農歷6月18日的三府王爺生以及3月23日的媽祖生,皆為當地盛事。
由於福隆地區正位於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的中心,因此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設於此,以便於服務遊客,此區的遊憩景點有福隆海水浴場、專用的自行車道以及龍門露營區,夏秋時節,八方遊客匯聚於此,露營於天地之間,戲水於金黃沙灘上,馳騁在濱海自行車道上,不亦樂乎!
萊萊、鶯歌石一帶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台最為發達的地區,且本區海岸因有太平洋暖流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東北角海岸向以磯釣點佳聞名全省,而萊萊、鶯歌石一帶更是菁華區域,加以寬闊的海蝕平台、單斜脊和礫灘不僅觀景視野佳,釣客立足亦無安全之虞,因此,無論晨昏均時常可見磯釣高手雲集競技。
鶯歌石
萊萊地質公園
萊萊海岸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臺最為發達的地區,北有三貂角屏障,東為太平洋黑潮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但是這一大片的海蝕平台上可是還是有變化的,這裡有如牆壁般拔起的火山岩脈、也有海蝕溝和如洗衣板的幾何線形圖形等,這些的地形可都是大自然和造山運動所留下的痕跡。萊萊地層為大桶山層,岩層為厚砂岩與頁岩互層,在互層中熔岩侵入裂隙,冷卻後形成岩脈,而後風化侵蝕,易侵蝕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岩牆,如同牆堵。
人們總是喜歡為自然界命名,看著一路平行排列的黑色怪岩,條列行布於萊萊一帶,廣闊幽然的線型圖案與隨之而起的洶湧巨浪,稱其為魔鬼的洗衣板。另外,萊萊海蝕平台上可以欣賞到海蝕溝、鉛筆構造及火山「岩脈」等磅礡景觀,亦可遠眺龜山島,來此一遊,將可為見證以往地理課本裡所講述的地質景觀。
萊萊至媽岡地區的海蝕平台地層多大約為漸新世(3400~2300萬年前)形成的大桶山層:由深灰色頁岩夾薄至厚層灰色極細粒砂岩及硬頁岩與細粒砂岩之薄層互層構成,含有孔蟲、海膽及腹足類化石。這裡我們可以觀察豐富的地質構造與地理風化,例如地質構造有:節理、層理、結核、斷層、摺皺、火成岩脈侵入、砂頁岩互層風化侵蝕有:差異侵蝕、球狀鱗剝、岩層氧化、單面山、蜂窩岩、壺穴、海蝕凹壁、海蝕平台、海階。
萊萊海蝕平台的地層岩性主要是砂頁岩互層的分佈區,但在平台上有一高度1~2公尺垂直排列的火成岩脈貫穿地層,遠看像一道城牆。萊萊火成岩脈的岩性為方沸石黃斑岩玄武岩,噴發年代約一千萬年前。是在台灣尚未浮出海水面就已經形成,以後再經地殼擠壓抬昇地表,因為岩性比較堅硬,所以在長久差異侵蝕下,質地鬆軟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 煌斑岩」,成為一堵岩牆殘餘在平台面上。
如果仔細觀察萊萊火成岩脈的表層有許多圓孔構造,這些是岩將冷卻時,岩漿中的氣體來不及排出所至,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岩石中有許多破裂面,這是岩漿在移動的過程中,前端岩漿冷卻為岩石,後面岩漿仍持續向前推,而導致其破裂。破裂面上留下岩層相互摩擦後的擦痕,順著擦痕撫摸,有一個方向是平順的,而另一個方向是粗糙的,粗糙的方向代表該岩層破裂後的移動方向。
馬崗
春季時,海蝕平臺生長許多綠油油的石蓴與綠色藻類,猶如舖上了一層天然的綠地毯,在潮池裡或石塊下,還可以看到許多海葵、蜑螺、鐘螺、珠螺、海兔、寄居蟹和螃蟹,低潮帶附近則有許多小杉苔、珊瑚藻、海葵、藤壺和海鞘生長,是一處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三貂角
據傳明朝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臺灣東北角海域,因不詳地名為便於記載航海日誌,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San Diego(聖地牙哥)這是西班牙人的習慣以「聖」為開頭,為外國人最早對臺灣東北角的記錄,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三貂」,「三貂」地型是臺灣最東北部的岬角,因而自然得名為「三貂角」。
有台灣眼睛之稱的三貂角燈塔有著白色外觀,面海部分為圓弧形,內部設有展示館,四週風景極為雅緻,在燈塔主體下設陳列室,陳列全國燈塔的分布圖、郵局發行的燈塔郵票及關稅總局的主要業務,並陳列不同的燈具零件及模型。因位處台灣最東點,台灣最早可以看到太陽的地方,在此地觀看日昇是最為壯觀。是第一座對外開放民眾參觀的燈塔。
三貂角燈塔於民國二十四年建造完成開始發光,燈器為三等煤油白熱燈,每二十八秒連閃白、紅光二次,有紅色分弧指示龜山之方位。民國三十一年改裝成三等旋轉透鏡電燈,但曾於二次大戰時曾遭炸射損壞,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修復發光。塔高:16.5公尺、 燈高:100.6公尺〈高潮面至燈火中心〉。
卯澳三貂角燈塔於民國二十四年建造完成開始發光,燈器為三等煤油白熱燈,每二十八秒連閃白、紅光二次,有紅色分弧指示龜山之方位。民國三十一年改裝成三等旋轉透鏡電燈,但曾於二次大戰時曾遭炸射損壞,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修復發光。塔高:16.5公尺、 燈高:100.6公尺〈高潮面至燈火中心〉。
由福隆往宜蘭方向再前行約5公里處公路內海岸凹有一漁村聚落-卯澳漁村,就像由車馬喧囂的通衢走進了通幽曲徑,漁村內有盤根錯節的百年老榕、小溪中悠遊自在的鴨子、就地取材的石頭屋,使得漁村在細碎的浪濤聲中,顯得格外沈靜,這裡沒有名山勝景,但是卻質樸得教人塵憂盡除。位於東北角的卯澳是個有一百多年的古老漁村,卯澳幸運保存了傳統漁村的風貌,成為東北角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卯澳漁村正好是大雪山脈的起點,若從台灣本島的位置來看,這裡剛好是台灣的最東邊,所以卯澳村民認為他們是台灣最早看到日出的村莊。
卯澳村前即是大海,後方有座狀若兔耳的山峰,三條山溪於村裡匯集入海,提供村民日常用水。從海上船上看灣澳,三條溪流形似-「卯」字,這正是卯澳得名由來。清乾隆中葉,吳文芳開墾三貂社地(即今之貢寮里),是本區開闢之始,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而逐漸形成小聚落,百餘年來居民大都靠養殖九孔或捕魚維生,早年在濱海公路未通車前,卯澳可是個很有名的地方,還有「小基隆」之稱!是全臺少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海域,適合九孔、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
背山臨海的卯澳位於三貂角的西側,右抱著萊萊山,左擁著荖蘭山,後方為狀若兔耳的山峰,灣澳自然天成,三條山溪匯集村落入海,提供村民日常用水,是風景區內少數保存完整傳統風貌的小漁村。
卯澳村前即是大海,後方有座狀若兔耳的山峰,三條山溪於村裡匯集入海,提供村民日常用水。從海上船上看灣澳,三條溪流形似-「卯」字,這正是卯澳得名由來。清乾隆中葉,吳文芳開墾三貂社地(即今之貢寮里),是本區開闢之始,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而逐漸形成小聚落,百餘年來居民大都靠養殖九孔或捕魚維生,早年在濱海公路未通車前,卯澳可是個很有名的地方,還有「小基隆」之稱!是全臺少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海域,適合九孔、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
背山臨海的卯澳位於三貂角的西側,右抱著萊萊山,左擁著荖蘭山,後方為狀若兔耳的山峰,灣澳自然天成,三條山溪匯集村落入海,提供村民日常用水,是風景區內少數保存完整傳統風貌的小漁村。
利洋宮位於卯澳漁港邊,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天上聖母。傳說道光10年,當地鄉民久病未癒,因在海邊撿獲手持魚籃的觀音像,帶回家中奉祀後,身體即恢復健康。又因觀音像,籃中有魚,有庇祐豐收之意,鄉民因而建廟奉祀之。
在馬崗、卯澳兩個漁村還可以看到一間間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和珊瑚礁蓋成的石頭屋,他們用泥土來凝固石頭間的空隙,其中用一些較大較長的石頭讓石牆更為堅固,它的功用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水泥堤防一樣,是用來抵擋海浪。
卯澳的石頭厝是「就地取材」的最佳典範,石材是來自海岸的砂岩,屋架取自後山的竹材,屋頂在過去多以野生茅草鋪成。早期村民興建石頭厝時都是由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互相幫忙來完成,唯一的花費就是打石師傅的工資了,通常我們可由石材加工的精緻以及石砌的形式來看出屋主的經濟能力。
卯澳的石頭厝大致可分成三種不同的格局與砌法,第一種型式為一條龍、亂石砌的格局,這是最普遍也最經濟的方式,特點是屋脊成一直線,有兩個門,牆面以大小相近的自然卵石或粗略打鑿過的石塊組砌而成,頗具粗獷之美。第二種型式是單伸手、水平砌的方式,先將石頭打鑿成高度相當的石條,再一層層水平疊砌而成,牆面簡潔有序。第三種三合院式的人字砌法建築型式,不論技巧、強度、費用都較高,牆面以加工過、大小等長的石塊斜倚約45度疊砌而成,灰縫曲折交織如「人」字,頗具特色。
『貢寮除了澳底海產馳名已久,在卯澳還有台灣難得一見的石頭屋,位在台灣本島極東點的馬崗海蝕平台上,潮間帶更可見到豐富海洋生物,農業局也結合貢寮當地的人文遺跡及海洋生態推出「漁村漫遊」活動,讓遊客深度體驗當地的迷人風采。卯澳的石頭厝大致可分成三種不同的格局與砌法,第一種型式為一條龍、亂石砌的格局,這是最普遍也最經濟的方式,特點是屋脊成一直線,有兩個門,牆面以大小相近的自然卵石或粗略打鑿過的石塊組砌而成,頗具粗獷之美。第二種型式是單伸手、水平砌的方式,先將石頭打鑿成高度相當的石條,再一層層水平疊砌而成,牆面簡潔有序。第三種三合院式的人字砌法建築型式,不論技巧、強度、費用都較高,牆面以加工過、大小等長的石塊斜倚約45度疊砌而成,灰縫曲折交織如「人」字,頗具特色。
貢寮卯澳漁港留存的石頭屋,是早期平埔族人就地取材用石塊搭建而成,他們用石頭堆疊、相互推擠的原理搭建房屋,外擋風雨內可保溫,冬暖夏涼,但石頭屋數量從最盛時的百餘戶,到現在僅存廿多戶且大多毀壞,相當可惜。 當地文史工作者表示,石頭屋砌法的精緻與否,也成為屋主的財力象徵,平整的「平行砌」需要以長短、厚度相近的石頭砌造,蓋起來既工整又氣派,大都是有錢人家所有;不分石頭大小、排列的「亂砌」,則是普通人家;另有石頭交錯排列看起來就像「人」字的「人字砌」,也是「好野人」所有。
在卯澳有幢二層樓式石頭屋,相傳當年屋主因為連續三年漁獲最豐,才得以集資興建這間罕見石頭屋,不過,石頭屋的二樓沒有房間,主要是用來曬魚、儲存食物,只可惜目前已經傾圮。
至於台灣極東點的馬崗海蝕平台,則可以在潮間帶裡看到陽隧足、海星、海蛞蝓、海膽、海葵等多樣生物悠遊其中。 農業局表示,卯澳及馬崗漁村都是市府結合漁村、漁港和休閒漁業,讓在地漁民繼續留在漁村發展,配合風貌再造、文物展示、漁港磯釣、海岸生態體驗等,營造漁村新風貌,並透過漁村漫遊活動,讓更多民眾體深度體會漁村之美。』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
澳底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的海產「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距離福隆約只有十分鐘的車程,不少釣客、玩風帆、衝浪者都愛到澳底吃海鮮,這裡短短不到一公里的海鮮街,擠了約20家海鮮店,入夜霓虹燈閃爍,競爭激烈,各家好菜競出,價格合理,吸引饕客上門,四季供應當令鮮味,皆有生猛活海鮮,包括貝類、蝦蟹類還有軟絲、花枝、透抽等烏賊類,都是東北角盛產的水族。本地的蝦蛄頭有紅殼與黑殼兩種,以紅殼味道較佳;九孔則是價位頗高的海中貴族;東北角潮間帶上海藻滋生,加上海水潔凈,成為眾多蝦蟹魚貝覓食繁衍的大本營。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的海產「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距離福隆約只有十分鐘的車程,不少釣客、玩風帆、衝浪者都愛到澳底吃海鮮,這裡短短不到一公里的海鮮街,擠了約20家海鮮店,入夜霓虹燈閃爍,競爭激烈,各家好菜競出,價格合理,吸引饕客上門,四季供應當令鮮味,皆有生猛活海鮮,包括貝類、蝦蟹類還有軟絲、花枝、透抽等烏賊類,都是東北角盛產的水族。本地的蝦蛄頭有紅殼與黑殼兩種,以紅殼味道較佳;九孔則是價位頗高的海中貴族;東北角潮間帶上海藻滋生,加上海水潔凈,成為眾多蝦蟹魚貝覓食繁衍的大本營。
澳底位於龍洞岬與三貂角之間的大灣澳底部,因此稱為澳底。澳底在整個台灣史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因為澳底的鹽寮是日本人武力據台首先登陸之處,同時也是吳沙開蘭揚帆起錨的地方,但它總是扮演暫時的角色,事件過去之後,又恢復它純樸寧靜的漁村與田園性格,直到民國68年北濱公路通車以後,整個漁村才開始產生劇烈的變化。
在民國68年前濱海公路未開通前,澳底對外的交通除了漁船之外,只有澳底至貢寮的基隆客運以及停靠貢寮站的平快車和普通車,從臺北到澳底必須花3至4個小時。如今,便利的交通使得假日遊客多如過江之鯽,沿著公路的街道上,海鮮餐廳超過20家,有如一條公路海鮮街,是愛吃海鮮老饕們的天堂。澳底的海洋資源豐富,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魚類出現在這個海域,春夏是苦蚵仔、煙仔虎、鯖魚、四破魚,秋冬有白毛、黑毛、烏格、象魚(臭肚)、鯊魚與鮪魚,而四季不同的石花菜、紫菜、髮菜等更是隨手可得,因此也是東北角主要的海鮮集散地。
澳底距離福隆約只有十分鐘的車程,不少釣客、玩風帆、衝浪者都愛到澳底吃海鮮,因為這裡短短不到一公里的海鮮街,就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海產店,競爭激烈,各家好菜競出,價格合理。通往漁港的老街,仍存留有一些石頭和珊瑚礁蓋成的石頭屋,屋前有時仍可見抵擋海浪的石牆,充滿古樸之風情。由吳沙墓繼續前行,可至本區第二大河流的石碇溪河口,這裡有海蝕平臺及河口的曲流地形景觀以及豐富的鳥類生態。
晚上教學設計
第三天:各小組課程設計成果分享、歷程反思與綜合討論
•課程最大的特色 •課程中的戶外教育優質元素
•跨科融合(如何融) •(對比單純規劃)實際場勘後,所看見的環境資源轉作課程的關鍵
•我們在建構的是戶外教育課程發展的新模式 •戶外教師研習的新模式
•場域的長期經營 •資源的活用、彈性應用
•有經驗的教師帶領生手教師進行戶外教學經驗的傳承和分享
•從研究資料、歷史文獻或網路得到的資料+實際勘查路線→發展課程
•如何後續經營讓這股力量延續?(想一想我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你們應該做什麼,我需
要什麼,可以是一種具體的物品、也可以是制度)
•如何發揮影響力,影響更多的人,接下來可以做的事?
•有人辦活動,是否願意開放觀察員名額?如果換地區辦理,這梯的種子教師是否願
意回來當核心教師?
•跨科不是讓地理老師來教地科、地科老師來教地理,而是
看見彼此的共通性、關聯,在規劃課程時,透過特定的學習
主軸融會貫通。看見彼此的差異和專業性,由衷的重視不同
學科的特性和價值,尋找溝通合作的模式。
補充
地理上被稱為「小階地」的望月坡草坪,可說是鼻頭角地質公園最著名的景觀。夏日時分總是吸引眾多遊客來這欣賞日夜景致。在綠草如茵的望月坪下方,便是貼著海蝕平台的海蝕凹壁地形。
公園內蘊含豐富的海岸地質景觀,集本風景區海蝕地形之大成,舉凡海階、海蝕溝、海蝕崖、蕈狀岩、蜂窩岩、生痕化石及豆腐岩等地質景觀,是一處非常適於教學的自然地質教室。鼻頭角海岸的海濱奇岩讓人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來到這邊不妨可當個小小地質學家,探究地質地形的成因以及認識海浪的複雜作用。
以上東北角資料取自
http://www.necoast-nsa.gov.tw/user/main.aspx?Lang=1
補充
雲遊學
結合行動影音、即時定位、社群網路三位一體的戶外教育
行動學習方案
雲遊學是iBike系統的鋼鐵人版!功能強大、完整,是工研院去年就開始開發的一套針對戶外教育設計的軟體,有web版及App版,不僅可以提供活動時師生的定位,還能供家長課程了解及參與另外結合現在資訊通訊的特點,還能發揮課程的群組管理及課程紀錄、影音直播
行動教育夯 「雲遊學」即拍即傳2016-05-22 22:46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教育不再只在教室裡,「行動教育」越來越普遍,學習載具也跟著升級。台南德高國小參與工研院與遠傳、台南市教育局合辦的「雲遊學」戶外教育影音社群平台計畫,師生在戶外上課時,隨時可用手機拍攝3分鐘課程影音上傳平台,超越紙本課本靜態限制,還能把課程分享給所有師生、家長乃至全球觀眾。
德高國小教務主任徐至賢說,該校因特色課程多,早就常做影音紀錄,但受限於影片封閉式檔案格式,很難共同瀏覽學習。雖也考慮過上傳YouTube或其他影音部落格,但因這類平台不限內容,擔心學生看到不當影片,又有主題分散、必有廣告等缺點,始終覺得不妥。
徐至賢說,後來他從台南教育局官網得知「雲遊學」訊息,立刻下載App試用,發現該平台是針對國中小戶外學習課程導向,主題集中、沒廣告,使用者只要用手機拍影音、照片,下個標題就可上傳,老師在教學現場不會覺得增加額外負擔,充分發揮「即學即拍即傳」的行動教育功效。
「雲遊學」App可搜尋下載,網址https://edu.cloudplay.tw
國110 33
回覆刪除台灣地質豐富除了高原以外
台灣有許多岩石希望不要為了開發而破壞它應有的風貌
by:陳律安 charlian
海水侵蝕作用下,塑造出這些海岸地形,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能被好好利用。
回覆刪除國11032
那個交錯層好漂亮喔,台灣有這麼多美景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不要去汙染它們。
回覆刪除國104 16號
豆腐岩和蜂窩岩是一種百人未見的美景,有許多直線的紋路,如斧頭般剁下,一定要好好保存。
回覆刪除國11034
在海水日日夜夜侵蝕下,居然能造出這些特殊的海岸地形,真是令人讚嘆。
回覆刪除國110 17
有了這些自然景觀,應該要好好維護
回覆刪除不讓它們受到破壞,讓它們永擁最美麗的原貌
J104 01
這些岩石的形狀真是奇特,希望這些美麗又特別的自然景觀不受到人為的破壞。
回覆刪除國104 45
台灣有許多奇特的岩石,應該要好好保護
回覆刪除J11011
經歷風吹雨打的這些曠世巨作居然保存這麼好,真是感嘆。
回覆刪除國110 23
這些岩石真的很漂亮,希望不要有人去破壞他。
回覆刪除國108 12
東北角這一帶有很多的奇特岩石,希望大家不要去破壞它,讓它永遠的存在。國108 25
回覆刪除東北角有許多奇特的岩石,希望我能趁著假日去看看,也去好好的了解台灣每一個面貌。國11004
回覆刪除地形都是大自然和造山運動所留下的痕跡,奇形怪狀的岩石是台灣的特色,是大自然的藝術品,要保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事。 國110 8號
回覆刪除這一些自然景觀都應該好好維護,不該破壞他,這樣才可以讓之後的人看到這些美景。
回覆刪除國110 5號
期望能延續東北角的自然美景和各地的自然景觀,讓更多人注意到這件事情。
回覆刪除國104 29
如果大家都這樣破壞這些景象的話,以後就不可能這些景象一定會不見的
回覆刪除覺得這些地形景觀好美!覺得海浪和風等各種自然現象好厲害!希望不會有人惡意破壞他們!
回覆刪除國10417
台灣有許多奇岩怪石,我都滿喜歡的
回覆刪除希望以後不要有人破壞它們
1104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東北角有許許多多奇岩怪石,是當地的特色,也是大自然的作品,希望大家不要破壞它。J110 36
回覆刪除這奇怪的岩石也是有生命的,我們不能去破壞他。國108班15號
回覆刪除台灣有許多被風化或海水侵蝕而形成特殊形狀的石頭,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景觀,大家要好好愛惜。國108班11號
回覆刪除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岩石傑作,是一個東北角的地形特色,我們要好好的愛護。
回覆刪除國108班38號
這些石頭應該要好好保護J10839
回覆刪除這裡有許多經過鬼斧神工的奇岩,大家要好好愛護喔 國104 24號
回覆刪除東北角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石頭,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去保護它們,不要去破壞它們。國10821
回覆刪除東北角有許多奇特的奇石巨岩,非常的奇特,還可以划獨木舟,讓我也想要去東北角。國10840
回覆刪除這裡的地形很奇葩,在加上被山包圍,感覺就很棒!
回覆刪除J104 39
台灣有這麼多奇特的地形,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和保護10437
回覆刪除台灣有很多奇特的石頭我們要多加愛護
回覆刪除J11002李語沛
我們應該要保護好大自然遺留給我們的資源
回覆刪除國110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