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琦/台灣是如何治好了荷蘭病

 

最近新台幣走強,在央行理事會引起有關「荷蘭病」的討論。其實台灣在三十多年前也得過一次嚴重的荷蘭病,但治愈後體質更佳,值得一述。

荷蘭病的緣起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廿六日那期的經濟學人創了這個詞。指荷蘭在第一次能源危機時,因參與北海油田的䦕發獲得大量的天然氣,加上鹿特丹是當時全球最大的煉油港,發了一筆能源財。但這筆意外之財卻也帶來一連串的不幸。

首先是,荷蘭大量油氣出口所帶來的順差讓荷蘭盾(guilder)升值了六分之一,馬上傷及其他商品與勞務的出口。而能源出口充裕了稅收,也讓政府支出大增,推升了物價。加上能源產業工資上揚,一般工資水準也跟著上漲,對非能源產業更是雪上加霜。這就是荷蘭病。

此文一出,馬上有人指出,在荷蘭發生的現象過去不乏先例。十九、廿世紀之交牙買加發現了豐富鋁礬土,委內瑞拉找到了石油,甚至一戰前澳洲農牧產品的出口,都造成同樣的意外現象。一九八五年九月的廣場協議之於日本,隔年之後的台灣應該是最後,也是最近一個得此病的經濟體。

台灣獨特的荷蘭病

一九八○年台灣的對外貿易還有小量的逆差,出口與進口占GDP比重分別為百分之五十二點六、百分之五十三點八。但後幾年,國際油價在大漲之後下跌,加上台灣在七○年代後半開始大力發展鋼鐵、石化及機電零組件,所謂的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使得進口GDP占比一路降到一九八六年的百分之卅七點四;同期間,出口占比則因為全球景氣的復甦而逐年提升,到了一九八六年為百分之五十六點七,順差GDP占比高達百分之十九點三,創下了非產油國的紀錄。台灣當時仍屬開發中經濟體,資源不豐,處處需要投資,但每年卻有大量超額儲蓄,給有錢國家使用,不對,也不該。

於是,新台幤對美元匯率從一九八五年九月的四十比一,一九八七年底升到卅比一,隔年再升到廿八比一,一九八九年底到了廿五點五比一。台灣的病情如下:台灣製造業的出口,以美元表示的平均生產一個單位產品,像一噸的鋼,一輛腳踏車,從一九八五到八八年三年內上升了百分之四十五,超過日本同期間的百分之卅三,勇冠全球。

台灣產業的調整

一、疫情期間新台幣跟工資都變貴了,製造業每天喊缺工。實情是,以所付的工資現找不到人。結果是,在此之前政府努力推動過,但未見成效的生產自動化,業界開始認真落實。

二、過去一直被認為台灣出口產品的品質不夠好,現在有了明顯提升。最好的例子是,台灣出口腳踏車的材質與設計年年改變,售價拉高。

三、產業結構開始快速轉型,IT產業順勢而起,科技產業,資本密集產業成了製造業的骨幹。

四、台灣工資貴,找不到人,但環視周遭,先是東南亞國家,接著中國大陸,有用不完的人力,簡直是台灣傳統產業的天堂。台灣這波對外投資來得既快又猛。他們很多是中小企業,而且都在默默中進行,因為怕被誤解為資金外逃,被指責為造成本地產業空洞化。殊不知正是他們將不再有競爭力的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徹底改變了台灣的出口與產業結構,促成了台灣的產業升級。

結語

台灣在得病後十年,IMF(一九九七)將台灣從開發中經濟提升到新興(Newly)已工業化經濟。台灣現在該有勇氣再接受一次同樣的挑戰。

(作者為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