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信男】
經濟部會議室牆面上的螢幕,顯示的是未來一周降雨預測資訊,負責簡報的水利署官員對著麥克風說道,「在主要山區,降雨量確實不多,未來我們面對的水情,會越來越嚴峻。」
台灣水情有多嚴峻?2020年豐水期(編按:台灣每年5月至10月為豐水期,11月至次年4月為枯水期),為1964年以來,首度無颱風侵台,新竹至嘉義地區降雨量,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若以前年6月至今年2月底的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作為比較基期可發現,幾乎較歷年平均值,少了1000毫米左右。
令人好奇的是,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初,東北季風帶來數波降雨,甚至讓許多北部地區民眾哀號,「下雨下到快發霉」,難道無法為「嗷嗷待哺」的水庫,帶來任何助益?
東北季風降雨 平地有感、集水區無感
對此,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解釋,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有個特性,就是多半集中在北部山區和平地,「冬季、春季的降雨,平地、東北角這一帶比較多,這和西南風的降雨不一樣。」換言之,平地有感,但集水區無感。
「如果是西南風帶來的降雨,(水庫)集水區就會下得比較多,容易有大的降雨,這類降雨通常梅雨季之後就會有,例如夏季的午後雷陣雨。」王藝峰說。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3月16至19日,台灣各地大多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僅東半部會出現零星降雨;但自20日起,在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的情況下,北部、東半部和山區,會有局部降雨。
由中央氣象局資料可得知,3月16至22日,新山、翡翠水庫所在的新北山區,初估降雨量,小於50毫米;石門水庫所在的桃園山區,初估降雨量,小於30毫米;而乾旱最嚴重的中南部,包括新竹、苗栗、台中、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山區,以及恆春半島,初估降雨量都在20,甚至10毫米以下。
50毫米、10毫米的降雨量,是什麼概念?王藝峰形容,如果50毫米的雨量,是在一小時內下完,大概是「汽車雨刷要開到最大」的程度;而在相同時間條件下,小於10毫米的雨量,是非常細微的毛毛雨,「可以不帶傘」。
就以上氣象資訊來看,即使未來一周,東北季風可帶來些許降雨,雨量仍極為有限,且對「最渴」的中南部水庫集水區來說,幾乎毫無幫助。
水利署「抗旱水源緊急利用計畫」 日增78萬噸水源
水利署資料顯示,現階段,包括桃園(含新北市林口區)、彰化、雲林、南投和高雄,水情燈號都是代表「減壓供水」的黃燈,全數執行晚間10點至隔日上午6點,民生用水減壓供水措施,工業用水則採自主節水方式,目標為5%。
至於水情燈號亮出代表「減量供水」橙燈的新竹、苗栗、台中,已採取民生用水全日減壓供水、工業用水節水11%、非工業及游泳池用水節水20%等措施。
同樣亮出橙燈,但狀況「稍好一點」的嘉義、台南,則實施晚間10點至隔日上午6點,民生用水減壓供水,以及工業用水節水7%、非工業及游泳池用水節水10%等措施。
以上水情燈號亮出黃燈、橙燈的地區,其行政機關及國營事業轄管的非急需、非必要用水,都已停供。
除節水外,水利署也啟動「抗旱水源緊急利用計畫」,結合抗旱水井、埤塘水源、水資源中心流放水,以及新竹緊急海淡廠等資源,平均每日可增加78萬噸水源。
對於5月份中南部是否會面臨停水窘境,以及水費有無調整計畫等問題,水利署長賴建信並未直接回答,僅稱會在「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兩周一次的會議中,研擬後續因應措施。
對用水大戶徵耗水費 「盡量」拚年底上路
在「耗水費」規劃方面,賴建信指出,台灣每日供應的自來水量,大約是1168萬噸,其中,用水大戶(指每月用水達1000度以上者),占比接近29%,希望能透過耗水費的實施,讓大戶們節約用水。
賴建信說,針對耗水費規劃,水利署已召開了60場座談會,目的在於,更細膩地研擬具體實施方式;例如,傳產的經營條件,就和新興、高科技產業有所不同,用水需求也不盡相同。
「此外,豐水期和枯水期,耗水費可能要有不同的費率設置;另一方面,台商回台投資、經營上比較困難的企業,我們也該給他們多一點調適的時間。」賴建信解釋。
假設廠商已採取循環用水、自行興建海水淡化廠、使用再生水等措施,賴建信強調,「目前我們的思考是,這些(用水)量體,不會被記錄到耗水費徵收的用量裡面來,未來耗水費的規劃,會和水價調整,做相對應的設計和搭配。」
具體時程方面,賴建信稱,水利署已緊鑼密鼓地,針對耗水費的配套措施進行設計,會依照經濟部長王美花的指示,讓該議題收斂、聚焦,並「盡量」以今年上路為目標。
面對這場抗旱之戰,政府一方面盤點資源、擴增水源,另一方面,也加速耗水費規劃進度、呼籲節水;對於能否盼到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量,誰也說不準,但,可以確定的是,在豐水期到來、旱象緩解前,各項抗旱措施,都沒有鬆懈的本錢。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