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設計老舊 日學者質疑核台灣核電廠一二廠延役安危

2015年3月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近期台電展開核廢境外處理招標 程序,讓核一二廠延役再成爭議。3日,日本學者都司嘉宣、佐藤曉來台提出建言,指出從地質條件與核電廠設計來看,台灣核電廠都有令人擔憂之處。
日本學者都司嘉宣、佐藤曉來台提出建言;攝影:賴品瑀
應「地震國告別核電 日台研究會」之邀,地質學家都司嘉宣與跨國核能顧問佐藤曉來台。邀請人陳弘美指出,都司在日本常受NHK等電視台邀請解說地質,佐藤曉曾任職美國奇異公司、也參與處理福島核災,更曾在2013年由國科會邀請來台,向官方主講福島核災問題,兩者都相當具公信力。
以福島核災為鑑,當時海嘯高達14公尺,但福島電廠的柴油發電機護牆僅4公尺高,是事故的重大起因。福島電廠建造時沒有將海嘯列為考量,而台灣對核電廠與地質相關的資料研究展開緩慢,除了地震是921大地震後開始,海嘯更是311後才開始有研究。
都司指出,雖然台灣目前的海嘯歷史記載不多,但可藉地質上相連動的琉球海嘯紀錄及珊瑚岩、原住民傳說來追溯。琉球歷史上最大海嘯是1771年明和八重山海嘯,當時重挫了石垣島,不但死傷人數眾多,更帶起了許多「珊瑚岩」到陸上,最高達到內陸4公里,可見當時海嘯威力。都司強調,從對珊瑚石做碳測年等科學調查與檢視原住民傳說,可發現在1771年更早之前,還發生過更大的海嘯。因此都司建議,台灣也應調查這兩項來追溯海嘯史。
以台灣歷史記錄來看,較能確定由近海地區地震引發海嘯者,為1867年發生的基隆海嘯。但都司推論,1771年的八重山海嘯應該也在台灣造成了5~10公尺的海嘯。因此台灣在北海岸的核電廠,應將琉球海域1000年一次大海嘯的週期納入考量,柴油發電機的地基更應該要有10公尺以上。若琉球發生大地震,大約20分鐘海嘯就會到達台灣。
都司提醒台灣將受琉球海嘯連動

「斷然處置」行不通 日學者:面對核電廠不能僥倖

「不是因為核電廠老舊就不能延役,而是因為設計老舊」佐藤曉指出核一二廠延役的危機之處,更對台電所提出的「斷然處置」、「七層防護」感擔憂。
佐藤指出,曾在2011年的國際研討會聽過台灣學者發表所謂「斷然處置」,原理大略是反應爐壓力容量降壓、爐心灌水、爐體排氣3項。佐藤評:立意佳、引起注意、但仍具風險,他仍估計其不可行,直言斷然處置不是萬靈藥,面對核電廠不能存僥倖。
佐藤以日本作家太宰治所做的「奔跑吧梅洛斯」故事來形容,指出在斷然處置過程中降壓跟注水的兩個團隊要非常互信,如故事中兩位好友願意將生命交付對方一般。
但以福島核災的狀況為例,指出當時發生了破損物四散、電廠全黑、壓力水位溫度的參數都不能掌握、許多設施失效、通訊失效、餘震、道路癱瘓、氫爆、輻射快速逸出等,要30分鐘內實行斷然處置根本不可能。
台電多近年不斷拿斷然處置來保證核安,甚至總統馬英九更以「即時摧毀核電廠」來向國民解釋何為斷然處置,但宜蘭文人基金會顧問賀立維指出,事實上此斷然處置計畫送進原能會,至今已4年未獲通過,原作者也早表示斷然處置不是萬無一失。

質疑台電「七層防護」 日專家:應納入災後處理

至於台電所謂比日本更多兩層的「七層防護」也遭佐藤質疑。台電所提出的防護共有1緊急海水泵建築物保護2廠房高成12公尺/距岸500公尺3氣冷式柴油與汽渦輪發電機提供後備電源4生水池提供反應爐注水、5規劃建置房海嘯牆6斷然處置程序,而日本所沒有的部分則為抽水機房有水密性建築物保護、七部柴油一部汽渦輪發電機組、4.8萬噸生水池。
台電所謂七層防護
但佐藤指出,目前國際間的五層防護為:1.失效防禦的設計維護、2.失效偵測的檢查、3.針對設計基礎上意外事件的安全功能、4.嚴重意外的防止、5.緊急應變。與台電所提的七層防護根本不相關,陳弘美更以「穿上七層內褲」來斥責台電七層防護的無意義之處。佐藤表示,若還要加兩層防護,他認為應是場址需求與災後控制。
佐藤直言,場址需求應從人口分布與地質條件來評估設場地點,但這是日台都沒做到的,且以台灣4座核電廠的壓力測試報告來看,國際要求以「一萬年一次」的規模來設計,4座電廠都沒有達成。而福島核電廠核災至今仍不斷滲出輻射水,美國西岸、甚至阿拉斯加都已偵測到,更顯示災後處理應該列入七層防護內。

不讓核一二廠延役 新北市、立委將分頭阻擋 

與會的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與立委鄭麗文皆指出,核安、核廢兩題不能解決,就沒資格使用核電,將分頭阻擋核一二廠的延役計畫。
新北市維持不發乾貯場的水保證照,而國會則將阻擋延役審查,讓核一二廠在最後這批燃料棒用完後,如期除役。也因此,台電近期的燃料棒旅外計畫成行與否也將成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