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節 地圖判讀
一、距離判讀與面積判讀
地圖猶如一個地理資料庫,要從地圖中讀取適當的資料,需具備使用比例尺估算距離與面積,經由經緯度系統或網格判別方位、地點和位置,以及使用圖例判讀地形、地物分布等讀圖能力。
距離與面積判讀
距離判讀的方法:
(1)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 地圖中,兩點之間若為直線距離,可用直尺或兩腳規量測。
在有圖網方格的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每一網格邊長皆為 4 公分 ,也 就是實際距離 1 公里 ,而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的每一網格邊長為 2 公分 ,這些地 圖的網格邊長皆為實際的 1 公里 ,因此利用網格邊長來估計兩地間的直線距離
是最簡便的方法。
使用簡易工具量測直線距離的方法包括: (1)利用直尺量出地圖中兩地間的線段長,再依分數比例尺公式求出實際距離;(2)在有圖示比例尺的地圖上,可以把圖示比例尺描畫在硬紙條 上(或影印後剪下),拿這張硬紙條直接去量度兩地間的距離,如此便可直接 在紙條上讀出相對應的直線距離,十分簡便。
(3) 地圖中,兩點之間若為不規則曲線的長度,可用曲線計、軟棉線等工具計測。
曲線距離量測:多應用在計算河流、海岸線或邊界等不規 則的線形長度。量測曲線距離的方法包括利用 曲 線 計、兩 腳 規、軟棉 線、紙 條 刻 畫 等。和直線距離量測的原理相同,在量度出 圖上距離後,再依分數比例尺來計算或根據圖 示比例尺對照出實際距離。由於實際地面的彎 曲在繪成地圖時已經簡化,因此量出的曲線距 離通常會比實際距離短。
面積判讀也需經過量測與換算,現代的面積測量多使用求積儀或電腦工具計算。使用求積儀量測面積時,沿著線條移動儀器需謹慎,且要經過多次量測,求其平均值,才能減少誤差。此外,也可採用方格法量測地圖面積,惟誤差較大。
方格法
1. 將量測區畫分成若干大小相同的方格,再計算測區總共有多少方格單位
2. 使用方格法時採用的方格畫分得愈小,測得的面積愈精確
求積儀法
使用求積儀量測面積時,要經過多次量測, 求其平均值,才能減少誤差
圖解法
說明:將量測區畫成形狀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再計算各三角形面積的總和
兩地之間的坡度百分率 (二地高度差/二地水平距離)*100%
方位判讀
欲在地圖上量測出兩地間的相對方向時,以地圖方格北為正
北,使 用 直 尺和量 角器 量測後,可 用方位 角 法、十 六 方位法或 象限角 法 來 表示方向。野外實測判斷北方的方法:在野外使用地形圖時,需先判斷實際地面的正北方,以便和地形圖 的方向 標一致才能對照 地物在圖上 的位置。野外實察多使用羅盤和羅盤傾斜儀來定向。
以圖網方格為基礎
|
1. 從課本圖 3-12 可知橋勇國小(2334)位於恆春國小(2334)的 西 北 方。(十六方位表示)
2.從課本圖 3-12 可知大平頂(1835)地區的河川多往 東北 向流向平原
|
羅盤定位方法
|
1. 先判斷實際地面的正北方,使之和地圖上標示的正北方一致
2. 用羅盤傾斜儀對照地圖中兩個已知的目標物,實地量測目標物的象限角
3. 在地圖上以兩個目標物為中心,將所測得的方位角繪成相對方位線, 兩線的交點即為觀測者地圖上的位置
|
全球定位系統(GPS)
|
用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直接測出使用者所在的經緯度或網格座標值,即可在地圖標出該地點的絕對位置
|
羅盤定位方法
使用方向量測定出觀測者位置:使用羅盤或羅盤傾斜儀並無法直接得知量測者 的 絕 對位 置,必須 由 地圖中 目標 物的 相 對位 置來 判斷 自己 的所 在,其 做 法為 先對 照地 圖中 兩個 已知 的 目 標 物,實 地 量測出 目標 物所 在的 方位 角, 再 於在 地圖 上 畫 出 這 兩個 目標物 的 相 對方 向 線,兩 線 延 長 得 到 的 交會點 就 是觀測者的所在地點。
由兩個已知目標來判斷觀測者的位置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簡稱GPS)
早期是美國國防部為因應軍事定位、定時、導航等用途所發展的系統,今日已開放給民間使用。整套系統是利用24顆定位衛星發出訊號,一般民眾只要持有GPS接收器,全球任何地區,在無遮蔽物,如雲層、建築物等的阻擋情況下,可隨時接收到4顆以上的衛星下傳訊號。經由接收器的處理運算,即可得知所在位置的正確座標。
GPS 衛 星 距 地 面 20'200 公 里 高 , 繞 行 地 球 一 週 約 12 小 時 。 現 有 25 顆 衛 星 , 分 佈 於 6 個 軌 道 面 ( 每 一 軌 道 有 4- 5 顆 衛 星 ) , 相 隔 約 55 度 。
全球定位系統 -六大特點
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
第二,全球覆蓋(高達98%);
第三,七維定點定速定時高精度;
第四,快速、省時、高效率;
第五,應用廣泛、多功能; 第六,可移動定位。
GPSmap 60CSx 掌上型衛星導航儀
大略來說,GPS 包括了三個部分:
1. 第一個是太空部分︰由 24 顆人造衛星繞行地球,擔任傳送訊號的角色,全天候傳送著衛星位置資訊。
2. 第二個部分則是地面控制部分︰由於人造衛星的需要管理與監控,因此在全球不同地方設置了地面控制站來負責整個系統的運作。
3. 第三個部分則是使用者部分︰使用者需要一個特別的 GPS 接收器來接收數個衛星訊號,透過微電腦來計算出位置資訊,由於訊號是透過衛星傳送,所以沒有使用區域、地形與人數的限制。
地形判讀
等高線是將地面上高度相等的各 點連接而成,因此同一條等高線的各點高度必相等,由等高線的數值可以得知 一地的絕對高度,地勢平坦的平原上不容易找到等高線時,則可以參考標高點
的高度值。等高線必為封閉曲線,在某一幅地圖上等高線若未封閉,那麼與鄰 圖接合後等高線將必封閉。
從等高線的數值,可直接讀取地面的高度。等高線分布的型態,可以顯示地形的類型與坡向;等高線分布的疏密,則可判斷坡面的緩急。等高線分布的疏密,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與坡形的變化,等高線分布愈密則坡度愈陡,反之則坡度愈緩。
山谷和山脊的等高線排列皆呈「V」字形,山谷的V字尖端指向高處,而山脊的V字尖端則向低處凸出
等高線的種類
1. 首曲線為地形圖中最主要之組成部分,一般採用較細之線條繪製;兩條首曲線間之高度差即為等高線間距。
2. 計曲線為將每五條倍數之首曲線加粗繪製,以便於閱讀與計算等高線數量。
3.
間曲線為介於兩首曲線間高程之半所繪製的輔助曲線,以利於較平坦地形之高度表示,一般以虛線繪製。
4. 助曲線為介於首曲線與間曲線高程之半所繪製的等高線,以利極平坦地形微小起伏之表示,多以細點或較短虛線繪製。
1.首曲線 2.計曲線 3.間曲線 4.助曲線
下圖的等高線圖,顯示成功山屋恰位於溪谷地形
下圖從合歡山東峰俯瞰位在鞍部的合歡山莊
東卯山和谷關
單面山
窪地與小丘
除了可認識等高線疏密和坡度的關係外,也可以明白凹凸坡和視域 的關係,乙點可視見凹坡下的甲點和均勻坡的丙點,而丁戊兩點間的 剖面圖,其坡形為凸坡,因此丁地無法視見坡下的戊地,剖面圖操作將有助於 具體理解地理資訊系統單元中地勢分析的視域概念。窪地與小丘
地形
|
等高線分布
|
凹 坡
|
高密低疏
|
凸 坡
|
高疏低密
|
均勻坡
|
等距分布
|
◎ 右圖為某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請問 1~2 題:
2.
請繪出本區水系的分水嶺。
◎ 下圖為兩個盆地的等高線圖。請問 3~4 題:
3.
繪出 AB 及 CD 的剖面。
4.
請問 CD 剖面為凹坡或凸坡?站在 C 點能否看見 D 點?
凹坡;可以
除此,利用等高線轉繪成剖面圖,可以有利於軍事或工程設施的評估,例 如:將大平頂乙點到海岸線甲點間繪出剖面的形狀為一凹坡,以剖面圖來分析證明由乙點可以視見海岸甲點,視野極佳,則乙點就適合做為軍事的瞭望哨或
休閒工程的涼亭所在。
練習
請問站在圖(a)中哪一地點,可看到如圖(b)之地表起伏形態? (A)甲 (B)乙 (C)丙 (D)丁。
答:D
下圖為某山等高線地形圖小傑若想登此山則甲~丁哪一段路最費力(A)甲 (B)乙(C)丙 (D)丁。
地物判讀
地圖上各種地形地物的分布,均透過簡化設計且樣式、顏色不同的圖例來表示。為了符合視覺原則,湖泊、溪流、河川、海洋、沼澤等水域符號多以藍色表示;而旱田、茶園、果園、林地、草地等地面植物多以綠色符號表示。聚落是地形圖中最重要的地物,紅色塊狀的圖例,代表都市或集村型的聚落;黑色矩形方點,則表示分散的建物。範圍較小而具體的人為地物,多以點符號來表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