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龍岡文化之旅(105/12/09)
龍岡史地龍岡位於桃園市中壢區東南隅,與平鎮市官路缺接壤並涵括八德市部份區域(近霄裡),今泛指中壢市環中東路以南的郊區地帶。本地在日治時期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大字後寮,戰後初設後寮里,由後寮之名可知其為中壢開發較晚之地區。1951年,李彌部隊自中南半島撤出後進駐此區,並將日治既有機場稱之龍岡,為今日地名之源頭(龍岡地名的由來是李彌將軍見此地地形有如青龍臥高岡之勢)。1973年12月,後寮里析出龍岡里,為首次成為行政區名。稍後因人口持續增加,經歷多次分里後計有新興、龍岡、龍東、龍昌、龍興、龍德、龍平、龍安等里,人口約2.5萬。
龍岡眷村緣由【台灣密度最大的眷村區:龍岡】李彌將軍部隊,自中南半島撤出後就駐紮此地,新建營房和新村,而有市街形成,發展迅速。附近興建的有早期的忠貞新村、貿易七村、馬祖新村、富台新村、以及台貿十村。後期又續建慈安三村。慈仁四村、慈光十村,龍岡附近的眷村成為了台灣密度最大的眷村區。居民四方匯聚,語言南腔北調,集內地、邊區之大全,是小型民族博覽會。
眷村多元美食─ 桃園是個多元族群和文化融合的地方,當年滇緬軍遷台時就是在龍岡忠貞地區紮根,部隊也把雲南文化與美食一起帶來,因而造就獨特的雲南文化與雲南美食。1954年秋,政府在龍岡地區建蓋503戶眷舍,分配給滇緬轉戰回來軍眷居住,取名「忠貞新村」,村中聚集了來自滇、緬、泰國等地的移民人口。這支軍隊與眷屬在國共戰爭末期流離過雲南、緬甸、泰國等地,順便帶來各地的人文和生活習慣,繁複的雲南美食,多樣的少數民族服飾,乃至宗教信仰,共構出多元的外省文化。龍岡因此成為台灣最多雲南人齊聚的地方,這裡的「雲南」同鄉多達4萬人,不只帶來異地文化,以及特有的飲食,其中以「米干」最具特色,純米製成的米干,放入熱水汆燙,起鍋後再加點高湯和肉絲,簡單的滋味讓人難忘,不只如此,雲南特有的破酥包、紫米粽也是一大飲食特色。1970年代,忠貞、貿易、篤行等眷村聯合成立了忠貞市場,立刻成為異域美食的地標。龍岡的滇緬料理是一種戰爭食物,乃當年滇緬邊區忠貞部隊遷臺所帶來,這支「雲南反共救國軍」及後裔多數被安置在龍岡,駐紮,營生,經過一甲子歲月,形成獨特的飲食文化,透露孤軍歷史,流離,動盪的滋味。2011年4月,桃園縣觀光行銷局即以前龍街口為中心,舉辦首屆龍岡米干節。
清真寺中壢龍岡地區有著相當豐富的人文色彩與獨特的美食文化,又因為有著桃竹苗唯一的清真寺,讓龍岡更加的獨特。清真寺是回教的信仰中心,台灣的清真寺分佈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等五地,其中,位於桃園縣中壢市龍東路,鄰近忠貞市場的龍崗清真寺是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回教信仰中心。民國52年,退役軍人馬興之、王文中及軍眷馬美鳳、薩李如桂,以及忠貞眷村內十多戶教親共同商議,希望在中壢地區建造一座清真寺,他們透過中國回教協會向各地教親募捐,終於在民國53年,成功在中壢購買土地392坪,先建造可容納150人的禮拜殿一間,讓當地教胞有「唸經」、「禮拜」及宗教活動的場所。由於民國53年所建寺體歷經二十餘年風雨,已是屋瓦鬆動、樑柱腐朽,教胞們醞釀重建之議,在國內外教胞支持贊助下,於民國77年3月2日動工興建新寺,由於重建經費不足,初期先行建設禮拜大殿及地下室工程,於民國78年11月完工使用。龍岡清真寺的建築為入口門樓、大殿門廳、禮拜大殿、圓頂等,簡樸加上外觀基調青綠色為其特色。整棟呈現綠色,綠色是伊斯蘭教自由的意思。入口的月亮圖形就是伊蘭教徒所熟知的標記。龍岡清真寺目前規劃有一棟教殿,可容納150多位教親同時禮拜,其餘空間則設為教長室、辦公室、接待室、幼童念經室等,每逢周五中午大禮拜,寺內總湧進大量教親一起念經禮拜,歷史50多年的龍岡清真寺儼然已成為桃竹苗地區,信奉阿拉真主的回教信仰中心。
金三角點心店
異域歷史西元1949年中國風雲變色,滇緬孤軍獨留異域奮勇戰鬥,然而在聯合國要求下,國民黨政府於民國42年、50年兩次撤軍,撤退人數共達1萬多人。其中於43年秋擇現址建眷舍503戶,分配給部隊眷屬居住,取名忠貞新村,「忠貞」二字象徵由滇緬轉戰回來軍眷的忠貞精神。「異域」,一段被遺忘的中華民國歷史,一支堅守在滇緬邊境的中華民國孤軍,忠貞不貳卻為黨國所拋棄,這段艱困血淚交織成的戰史,後來由郭衣洞(柏楊)先生以鄧克保為筆名,寫成「異域」一書,小說及電影留下歷史見證,「異域」一詞就成為民國38年至81年間,這群國軍官兵轉進滇緬及泰北為國犧牲奉獻血淚史的代稱,這段歷史簡單分成三個階段,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民國38年—43年 民國37年底的徐蚌會戰,國軍慘敗,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大陸河山變色,中華民國政府的首都從南京搬到廣州,再遷至重慶,最後撤來台北。而部分國民黨軍隊退守西南,希望能堅守四川、西康、雲南等地伺機反攻,沒想到雲南省主席盧漢在38年12月29日宣布投共,當時駐防在昆明的國軍部隊第8軍李國輝團、第26軍羅伯剛團兩支部隊,撤退中緬邊境的元江,但由於6萬多人的大軍越過無數的叢山峻嶺,歷經十幾個晝夜的急行軍,隊伍又夾雜著許多老弱婦孺,不幸被共軍部隊追上,最後只剩下26軍93師278團,8軍237師709團,共1600多人退入緬甸。這支殘軍的主帥是第8軍237師709團的李國輝團長,從1600多人發展到極盛的2萬多人,是日後孤軍的靈魂人物。
蔣介石總統派李彌將軍前往滇緬,成立「雲南反共救國軍」總部,在李彌將軍號召下組成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反攻回中共的領域,成了當時震驚各界的國際事件, 孤軍一方面和中國共產黨抗衡,一方面和緬甸展開兩次大戰。第一次中緬大戰,民國39年6月8日,中共與緬甸正式建交,緬甸要求國軍撤出緬甸並擅自逮捕孤軍談判代表丁作韶、馬鼎臣。於是於民國39年6月16日與緬甸軍一直打到8月23日,孤軍以殘缺不全的陣容勝利。第二次中緬大戰,民國40年孤軍在得到美國軍火協助,士氣大振,李彌將軍在3月18日發布命令,向雲南反攻,由於兵力太少,雖然能一再攻占縣城,卻無法分兵駐守。因此,撤回緬北猛撒基地。孤軍為求生存,私底下與反抗緬甸政府的克倫族和蒙族合作,犯了緬甸政府的大忌,緬甸動員一萬人以上的精銳兵力,中緬又展開一場為期一月的中緬大戰。在此時期,孤軍曾受到猛撒反共大學生的救援,值得一提。
孤軍原本以為勝利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安定局面,沒想到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控告,指孤軍侵占緬甸國土,緊接著在曼谷召開四國會議,由美國、中華民國、泰國及緬甸會商:中華民國政府必須要將孤軍撤回,其中以孤軍的長者丁作韶反對最烈,然而在國際間的壓力下,中華民國政府不得不展開撤軍行動,從民國42年11月7日至43年6月3日,撤出6750人到台灣。
第二階段民國43年—50年 第一次撤軍行動之後,有部分未撤台的官兵繼續留在滇緬邊境,後來又壯大起來,在表面上,台灣方面雖說已將孤軍撤回,但實際上國防部又派出新的最高指揮官柳元麟將軍前去領導留下的孤軍,民國46—50年間兵力及士氣最為壯盛,甚至蔣經國先生還親自前往視導慰問。然而孤軍們是不見容於中共和緬甸的,民國49年,緬甸政府聯合中共解放軍,南北夾攻孤軍,孤軍撤退到泰國境內,中華民國政府不得不將殘餘孤軍再次撤來台灣,第二次撤軍行動從民國50年3月17日到4月30日,共撤出4406人。
第三階段民國51年—81年 未被撤台的孤軍們,由早期的武裝部隊,逐漸轉變或是歸化泰國籍,或是全力發展農業、觀光,一個個泰北地區的難民村,轉變為一個個具有特殊風情的華人聚落。然而還有一些孤軍遺後未能得到任何的國籍,甚至連台灣政府也沒有給予中華民國國籍,處境相當艱困。
第三站龍岡雲南文化公園
2013年5月,全台唯一的雲南文化公園,由遠雄建設捐贈,於忠貞里完工(龍岡米干節系列活動即在此舉辦)。2013年6月30日落成啟用,佔地約0.2公頃,有忠貞商圈內唯一的打歌場,公園內設置藏族轉經輪可體驗手轉好運來、觀賞目腦縱歌的祈福柱及體驗打歌樂趣。公園內有四座繪有圖騰的柱子為「目腦縱歌」,為中國少數民族景頗族的傳統節日,意思是「大夥跳舞」,是景頗族一年一度的萬人舞會,用以驅惡揚善、歡慶豐收旳傳統節日。轉經筒又稱祈禱筒、嘛呢輪是在藏傳佛教寺院周圍都裝置有一批可依次轉動的經輪。一般用布、綢、緞、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銅製成的。其表記刻有六字真言,筒內裝滿經典。依據藏傳佛教的教證,凡轉動經筒一回,等於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值得注意的是,轉經筒一般為順時針方向轉動。雲南打歌源於雲南鎮東耿馬等地,歷史久遠,逢年過節及喜慶均以打歌以示慶賀,因時局動盪,幾盡失傳,幸鄉親遷移,續傳至滇緬泰北,更經旅台長輩教導,得以發揚,其歌詞均為七言絕句,曲調動聽,且舞步優雅。此固有文化值得推廣。
說到『國旗屋』就不能不說一下『張老旺』這號人物,一個把畢生積蓄都拿來買國旗,連前妻都因為受不了他的瘋狂舉動而棄他遠去,後來娶了現任的太太,把維生用的『九旺雲南米干店』所得都交給了太太管理。而一個月只領取5千零用錢的『張老旺』卻還是把錢通通拿去買國旗。『張老旺』熱愛國旗的起因源自於父親,父親身前是滇緬異域游擊隊的大隊長,戰爭期間每逢國慶日都會搭建克難的司令台來升旗,以凝聚士兵們的向心力,沒有國旗時,就由媽媽親手縫製一面,等父親過世整理遺物時,『張老旺』發現了一面染血的手工國旗,當場思親情緒泛濫,進而愛上了國旗!懸掛了上千面的國旗,街道搖身一變成了國旗隧道,而自家房子則是裡裡外外成了國旗屋,在這你除了感受到了『張老旺』的愛國之心外,感觸更深的,則是他的濃濃思親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