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6年6月15日台東訊,蕭伊真報導
全球的珊瑚今年都不太好過,澳洲大堡礁發生大規模白化,美國佛州的珊瑚也正在消失,回頭看看台灣,離島珊瑚的健康狀況又如何呢?搶在端午連假前,15名來自全台及綠島在地的潛水志工,完成一年一度的綠島珊瑚礁體檢。
結果顯示,當地珊瑚多符合國際標準「優良」等級,但水深10米處卻記錄到30°C的溫度,部分穿越線上也發現零星的珊瑚白化現象。未來7、8月,水溫是否會持續飆升,進而導致珊瑚白化,值得持續關注。
多處珊瑚覆蓋率達優良等級
調查樣點選擇綠島南邊大白沙、石朗保護區及北邊柴口保護區進行,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41.13至81.9%之間,除了石朗淺處和柴口深處,其餘皆超過50%。依照國際標準,至少都是「優良」等級,調查結果與去年相去不遠。整體來說,除了兩條穿越線活珊瑚礁覆蓋率屬「一般」等級,其他穿越線覆蓋率均為「優良」或「特優」等級。
其中,大白沙珊瑚覆蓋率之高,不論淺處或深處覆蓋率都超過75%,屬於「特優」等級,更令潛水志工驚呼:「這裡的珊瑚密集到找不到可以綁浮力袋又不會傷到珊瑚的裸露岩石!」
而不意外地,柴口依舊發現黑皮海綿蹤跡。值得關注的是,柴口深處藻類覆蓋率高達16%,究竟原因為何,需要在地志工持續觀察。
保護區內魚種多 距國際標準仍有努力空間
指標性魚類部份,三處皆發現蝶魚,族群密度最高的在石朗淺處,平均100平方公尺有7.25隻;鸚哥魚亦出現在三處的紀錄中,數量最高在石朗淺處,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有6.5隻;同時也零星紀錄到裸胸鯙及笛鯛,笛鯛數量最高在大白沙淺處,每100平方公尺三隻,而在其他調查地點難以看到的石鱸和大於30公分的石斑也發現其蹤跡!
雖然石鱸僅出現在柴口,淺處和深處的族群密度皆為0.25隻/每100平方公尺。而石斑則現身石朗深處及柴口,數量最高在柴口深處,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0.5隻。
石朗和柴口雖為全年禁漁、僅能休閒遊憩的保護區,調查到的魚種或數量都相較台灣其他調查點來得多,然而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健康的珊瑚礁,在100米穿越帶內應紀錄到20隻以上體長30公分的石斑。
依照目前的數據看來,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如落實執法、人民守法,並減少人工餵食,降低人為干擾,讓保護區發揮真正育功能,讓魚類數量有效增長,「多出來」的魚將因為對於空間、食物的競爭壓力而「外溢」至保護區外覓食,讓保護區成為在地種源庫的概念,真正落實資源永續利用。
自去(2015)年4月,發現外地潛水人在柴口夜潛打魚、今(2016)年盜獵保育物種龍王鯛事件,都是透過在地人主動關心才有機會揭露,可見當地社區對海洋資源共有和永續使用的保育概念逐漸提升,惟應如何協助不同權益關係人在維持生計及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公部門、保育團體及在地人三方未來可攜手努力的方向。
魔鬼海膽、棘冠海星出沒 硨磲貝昔日榮景不再
而無脊椎動物的部份,三處都紀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最高處在石朗淺處,平均為3.5隻/每100平方公尺。
另有零星紀錄到清潔蝦及棘冠海星。而多處穿越線上都有紀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最高處在石朗深處,平均為1.5隻/每100平方公尺,但去年密度最高為柴口深處(平均1隻/每100平方公尺),今年則闕如。
石朗深處及柴口淺處可見到個體長20-30公分的硨磲貝,或許由於2014年台東縣政府禁止採捕龜灣、柴口和石朗海域的硨磲貝有關。
另外除前述三區,綠島周邊海域的硨磲貝體長超過15公分才能捕撈,本地海中是否能恢復過去常見到硨磲貝的榮景,還需持續觀察。
幾位首次參與珊瑚礁體檢的志工表示,雖然是很認真的科學調查,但過程也很有趣好玩,透過行前課程及實際下海辨別各種海洋生物,認識牠們與珊瑚礁之間的關係,讓潛水活動不只是下海逛逛看看風景,上岸後仍能持續思考人與海洋的關係,產生更深一層的連結。
2016綠島珊瑚礁體檢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台灣匯豐(商業)銀行贊助,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和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主辦,接下來也將陸續於台東、花蓮、東北角和澎湖南方四島等多處進行。
政府該做好關於珊瑚的保育工作,否則有一天珊瑚一定會在台灣絕種。
回覆刪除國110 3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希望保護區的生物能慢慢復育,也希望珊瑚礁的白化範圍不要再繼續擴大。
綠島海洋資源豐富,是台灣重要的海洋保護區之一,為能維持海洋環境資源,除了政府與志工的幫忙,還民眾與觀光客的愛護,才能長久維持生長與穩定。
回覆刪除國108 16號 小丑
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我們現在能做的就只剩好好保育他們讓他們不會那麼快消失
回覆刪除普20115
資源全球暖化的規模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 我們應該好好守護我們的環境
回覆刪除普20306
暖化現象進逼,人類的直接危機只怕也不遠了
回覆刪除我們要保護好我們僅剩的珊瑚,不要排放工業廢水,別因為一時,讓整個生物圈有大大的改變
回覆刪除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