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發展非一蹴可幾 環團憂衝擊生態

「離岸風電」發展非一蹴可幾 環團憂衝擊生態
2019/02/01 11:55 東森新聞
對抗氣候變遷並創造永續發展,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議題,台灣喊出2025非核家園,近幾年大力推廣「風力發電」,但離岸風力發電廠的設置,一直都存在爭議,環保團體發出怒吼,認為離岸風電會大大衝擊生態,讓白海豚消失、阻礙候鳥遷徙;反觀丹麥、英國等國家,靠風電成為綠能大國,成功在經濟與環境保護間創造雙贏。


▼丹麥、英國等國家,靠風電成為綠能大國(圖/翻攝自YouTube)

一根根大風扇,在海面拂著風,28年前,丹麥工程師在南部小島村莊雲德比附近海面,設置了全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廠」。

外電報導:「全球第一座離岸風電站雲德比在1991年9月揭幕,它提供乾淨的綠能,供將近2200戶住家使用。」

當時為了讓居民接受離岸風電,丹麥開發商用盡心思,除了提供免費的風場導覽,還帶民眾坐船看風場。

外電報導:「我們的風電場,目前可生產的能源,已經足以提供200萬戶使用。」

▼英國巴布海岸延伸風電廠可供電給23萬戶家庭使用(圖/翻攝自YouTube)

首個海上風電場誕生在丹麥,不過如今卻是英國在風電領域領先全球,英國巴布海岸延伸風電廠,從2017年開始商轉,共可供電給23萬戶家庭使用,堪稱全球最有商業價值的風電機。

風力發電廠可以設置在陸地,也可以設置在海上,只是考慮到產能和噪音問題,位於海上的「離岸風電」,通常「鄰避效應」反彈較小,而所謂「離岸」也只是統稱,事實上會用海床深度來畫分,水深5公尺以內稱為近岸,5到20公尺為離岸,水深20公尺以上則為遠岸,海床深度將影響著風電機的機組規劃以及維修和可靠度,不過隨著台灣推廣離岸風電,伴隨而來的生態衝擊也浮上檯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