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蓄水量雖過半 二期稻還不確定能否全面插秧

石門水庫蓄水量過半,二期稻能否全面插秧還不確定,圖為一期稻抽穗畫面。記者鄭國樑/攝影

石門水庫蓄水量過半,二期稻能否全面插秧還不確定,圖為一期稻抽穗畫面。記者鄭國樑/攝影
 

石門水庫蓄水量(率)過半,是否要解除橙色燈號24小時減量供水,水利署表示留待下次中央抗旱會議決定,不過因為水庫跟目前蓄水量與去年比較還差3000萬噸,因此還不確定二期稻作是否可以全面插秧。

桃園農民表示,目前是一期稻抽穗期,預估7月10日前後可以陸續收割,抽穗最需要引水灌溉,先前北區水資源局已經對外說明因為水情吃緊,不再供應稻作用水,由農水署桃園辦事處、桃園市政府引埤塘和河川的水灌溉,雖然主管機關保證水源充足,但實際上桃園新屋、新竹新豐交界的供水系統末端卻是水源嚴重不足,農民只好自己想辦法取水,如果要等到農水署充分供水,稻作可能就乾涸枯萎,種稻心血全白費。


農民指出,今年北部一期稻種植面積因為只有桃竹7000多公頃,糧商收購價格看好,預估濕穀每台斤從原先的10元漲5角,主因就是量少,要為農曆7月普度提前準備市場需求。不過也有農民認為受疫情影響,很多餐廳用米客戶生意比平時少了80%,收購價格不會好。


石門水庫今天下午3點水位231.83公尺,蓄水量(率)約1億611萬噸(52.4%),已經超過蓄水量、率的一半。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美麗灣」應還原為美麗「灣」

爭議多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仲裁結果日前出爐,裁定台東縣府以6.29億元買回建物。本報資料照片

爭議多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仲裁結果日前出爐,裁定台東縣府以6.29億元買回建物。本報資料照片
 

海岸第一排、河岸第一排、公園第一排、山脊三六○度全景……這些無敵視野的美景開發案一一占領了大自然的天際線,也因人類對獨擁珍稀景觀之私心,更觸動了房地產、旅遊開發業者對大自然之強力干擾。

纏訟逾十六年的台東「美麗灣」事件終經仲裁出爐,裁定由縣府支付六點二九億向業者買回建物。對此爛攤子之善後雖仍持續發酵爭議中,但若回顧整體事件,自七十六年起縣府為開發杉原海水浴場啟動觀光開發,七十七年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成立,也畫設為風景區遊憩用地。自九十三年起業者經BOT取得五十年地上權,自此即展開了各種程序之建照申請、環評審查。惟因環團強烈反對,向高雄高院提告並撤銷環評。雖經縣府上訴被駁回後,再經業者於一○七年提出仲裁申訴,終獲今日之結論。縣府也終結了「美麗灣」之開發案,希望還地於海於民,並恢復為杉原海水浴場供公共使用。


這是個錯綜複雜的案例,因涉及中央與地方不同之權責,今日環團質疑為何用納稅者的錢買回一堆已腐蝕基礎淘空之「水泥廢棄物」?認為業者應概括承受一切投資。而業者在過程中已取得建照,但規避環評以小搏大,造成美麗海岸超級大違建之事實。

此案歷任縣長均有責任,儘管當地部落希望這些建物得以保留作為遊客中心或相關教育基地。惟以今日已公告實施之「海岸管理法」,「美麗灣」於一○八年已公告為「重要海岸景觀區」。儘管此開發案已終結,惟此特定區位之任何新開發建設 (包括復育、防護工程)仍均須經過內政部海審會之審議。另依該法之精神,保護公共通行權及最接近海岸第一條道路之陸域範圍,其開發面積、長度、高度、樓地板面積均有一定限制。是以,當仲裁已終結,「美麗灣」案即應歸零復原為自然海岸。

未來如何融入部落,修復被淘空之沙灘,營造與海共生之生態遊憩基地。面對這一堆值六點二九億之「水泥堆」,似應忍痛拆除一切還原大自然,並可將拆解水泥塊循環再利用為魚礁與防護工,否則未來之善後將會是個無底洞的錢坑。


「杉原」是阿美族語「閃閃發光之地」的意思,就土地正義而言,六點二九億若全歸零,那即是對一連串公部門姑息、私部門貪婪投機結果之狠狠教訓。回歸土地倫理,業者何不慷慨捐出部分賠償金作為自然海岸修復基金?而縣府更應明智地結合在地NPO、NGO協助部落以里山里海地方創生之精神,讓這美麗的杉原「灣」再度閃閃發光。

(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台東美麗灣建物3個月內點交 杉源海水浴場可望暑假前開放

紛擾多年的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去年經仲裁判定台東縣政府要以6.29億元買回建物,縣府已在4月支付第1期款4億元,預計2到3個月內完成點交;至於停擺近5年的杉原海水浴場,正進行施工修繕,可望於今年7月前開放。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去年10月仲裁結果出爐,台東縣政府判賠付開發廠商6.29億買回主建物,縣府也旋即在去年10月26日卸下美麗灣招牌,並且正名回歸「杉原灣」。

依仲裁結果,縣府必須在今年6月底前交付6.29億元給美麗灣渡假村公司,雙方協議分2期完成付款可免利息,縣府也出售縣有地籌款,並在4月初支付第1期款4億元,同時取得產權移轉。

縣府表示,26日已進入點交程序,由於渡假村建物龐大,將透過建築師公會協助,可能要花2到3個月才能完成點交,點交無誤後,將在6月底前支付2.29億元餘款。

不過買回美麗灣建物的程序,以及未來如何使用,外界還有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違法就該拆,也有遊客建議可好好運用,發展台東的觀光;縣府表示,未來建物運用,將廣徵各界意見,做最妥適的安排。

此外,因美麗灣仲裁案停擺近5年的杉原海水浴場,已完成管理維護廠商招標,由於木棧道等周邊設備都已經毀損,目前正在進行施工修繕,台東唯一而且是由公部門管理的海水浴場,可望於暑假前開放,讓民眾在今年夏天有安全的戲水場所,

杉原海水浴場除了開放游泳,也開放非機械力器具如潛水、獨木舟、立式划槳、衝浪、風浪板及風箏衝浪等水上活動,開放管制範圍面積約100x100平方公尺,屆時將配置8名救生員,爾後開放時間為每年4月1日到9月30日止。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美麗灣仲裁結果縣府6.29億元買回 環團:財團損失不應全民買單

 2020年10月26日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爭議逾16年,解約仲裁結果在24日出爐,台東縣政府應支付6.29億元買回建築物。台東縣長饒慶鈴24日表示,根據仲裁結果,縣府將100%持有美麗灣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會將沙灘部分重回戲水海灘,並朝公有海水浴場方向規劃,也將部分土地交由部落認養使用,未來不會再有「美麗灣」這個名稱,而是回歸正名「杉原灣」。

然而,有多個民間環境團體透過聲明表示,支持台東縣府「還海於民」主張,但要求必須公開仲裁資訊,並拆除美麗灣。聲明提到:「一個違法應拆除的建築物須由國庫6.29億買回,就意味著這個離譜事件,不僅犧牲海岸環境及人民權益,更將財團業者自己造成的金錢損失,轉嫁由全國納稅人承擔。」

美麗灣仲裁結果出爐,台東縣府24日召開「重回杉原灣 」記者會。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接受仲裁結果 將支付6.29億元買回建築物 

台東縣政府新聞稿提到,美麗灣案23日經仲裁庭做成判斷,全案因不可抗力而終止契約,原美麗灣公司請求12.1億元損害賠償部分,因開發案為美麗灣公司自行規劃,該公司應盈虧自負,仲裁庭全部駁回,台東縣政府無須負擔損害賠償。建築物部分,則依契約有償移轉給台東縣政府,仲裁庭採台東縣政府主張估價方式,計算金額為6.29億元。

饒慶鈴召開記者會表示,「美麗灣」案到此為止,接受仲裁結果,感謝仲裁庭採台東縣政府主張的估價,做出合理公平仲裁,縣府將不再提起民事訴訟,並提出三個處置方向,包括(一)正名「杉原灣」,未來,將不再有「美麗灣」這個名稱、(二)將沙灘部分朝公有海水浴場的方向做規劃,也將部分土地交由部落認養使用,成為民眾海洋教育、環境教育、生態保育場域、(三)向各方請益主建物處置方式,綜合縣民、地方代表、學者、環保專家的意見,延續富山護漁區的成功經驗,經過民意討論下,整合出最有利的處置方式。

饒慶鈴說,過去這些年來,美麗灣的爭議已超越環境與經濟問題,演變為社會事件,各方論述造就現在的既成事實。如今,既然仲裁結果已出爐,「我希望所有的問題到我為止」,從現在起,美麗灣已經過去了,杉原灣將會迎來屬於原本就有的美麗風貌,台東也會迎來屬於最成熟的公民對話與環境學習。

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爭議逾16年。本報資料照,賴品瑀攝

環團齊聲要求 公開仲裁過程所有資料

環境團體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台灣環境保護保聯盟台東分會,24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6.29億元鉅款來自國庫,此案仲裁過程若有造假或瑕疵,將嚴重損害全國納稅人權益,因此,仲裁判斷書內容,特別是美麗灣建築物價值鑑定的結果,應公開接受大眾審視。

聲明也提到,台東縣府是違法破壞海灘的結構共犯,應扛起接下來最艱難的任務,立即展開方案評估與研究,拆除逐漸腐朽的違法建築,復原已被傷害的自然沙灘與水下生態,將杉原海水浴場還給台東人。

另外,由藝文界人士組成的「反反反行動聯盟」24日發表聲明,呼籲台東縣長饒慶鈴,尊重仲裁庭並不等於乖乖挨打認賠,縣長應為人民看緊荷包,代表台東縣民提出訴訟,要求業者負起責任,無條件將財產移轉給縣政府。

聲明提到,美麗灣渡假村公司應自行吸收所有金錢損失,「業者投資本就應承擔風險,何況行政法院已經認定業者規避環評違法在先,當時業者無視司法判決的停工命令,繼續違法施工,造成實質違建的結果,破壞海岸景觀及環境污染,也撕裂台東地方人民情感。」

此外針對台東縣府聲明,反反反行動聯盟回應,無法接受花6.29億元「買回」美麗灣是縣府所指「公平合理的仲裁結果」,強烈要求公開仲裁資訊,確保沒有放水打假球嫌疑。反反反行動聯盟要求縣府應公開仲裁過程及所有資料,尤其是對美麗灣咎責及鑑價文件,說清楚6.29億如何計算,確保納稅人對國庫財源使用的知情權。

美麗灣開發案簡述大事紀。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根據《中央社》報導,針對美麗灣環評提出訴訟的環保聯盟前台東分會長、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代表個人表示,法律該怎麼走就怎麼走,爭取縣民最大福祉。至於主建築物當初主張要拆,回歸自然海岸,但是建築物違法部分被法院駁回,尊重法院判決,如果能拆掉最理想,如果依法無法拆,也希望它能融入自然,不要造成污染。

美麗灣當地民眾陳世岳表示,希望能保留主題建築,「誰要拆,誰要有辦法不造成污染」,因此他堅決反對拆除,建築物是沒有違法的,可以利用這棟建物做為從事海洋教育,或培訓海洋教育志工等類似環保教育用途。

石門水庫蓄水量超過7000萬噸 北水局:持續清淤不造成混濁

  石門水庫蓄水量升高,清淤工程持續進行,圖為水庫集水區阿姆坪。記者鄭國樑/攝影

石門水庫蓄水量升高,清淤工程持續進行,圖為水庫集水區阿姆坪。記者鄭國樑/攝影

石門水庫蓄水量今天超過7000萬噸,下午3點為7114.40萬噸,蓄水率35.2%,水位近225.13公尺,北區水資源局表示,水庫水位近兩周因為明顯降雨升高約20公尺,這一波梅雨暫歇,先前大雨有效為水庫挹注水源,而且不影響清淤工作。

北水局表示,石門水庫主要清淤有4個位置,水利排沙、抽沙船和羅浮路、義興陸挖,地勢最低陸挖在羅浮由國軍六軍團53工兵群支援,水位在230公尺以下都不影響清淤,年度目標為20萬立方公尺;羅浮以上到義興的陸挖清淤由北水局和第十河川局負責,水利署長賴建信5月23日對外說明時,預計4個清淤點年度合計目標為522萬立方公尺,超過上游年平均入水庫輸砂量342萬立方公尺,現階段清淤目標都超前。

北水局也說明,除非是長時間強降雨沖刷邊坡,否則清淤施工不至於造成原水濁度升高。

國家地理學會宣布,南冰洋成為地球的「第五大洋」

 國家地理學會在「世界海洋日」這天宣布,南冰洋(Southern Ocean,又稱南大洋)正式成為地球的「第五大洋」。 圖/美聯社

國家地理學會在「世界海洋日」這天宣布,南冰洋(Southern Ocean,又稱南大洋)正式成為地球的「第五大洋」。 圖/美聯社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這天宣布,南冰洋(Southern Ocean,又稱南大洋)正式成為地球上除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外的「第五大洋」。

據美國《CBS NEWS》報導,南冰洋長期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家園,同時該海域也是南半球的焦點。它環繞著南極洲,自陸地的海岸線延伸至南緯60度,並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相擁。

南冰洋為何如此特別?國家地理雜誌解釋,南冰洋以南60度的緯度邊界,其實和「南極洲環流 」(ACC)的邊界大致相同,也因此它所帶來的海水比該地區以北的水域溫度都還要來得更冷、鹹度更低。國家地理雜誌上寫道,而這股洋流估計約有3400萬年的歷史,使得南冰洋的生態如此獨特,為上千種物種孕育出了獨特的棲息地。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海洋學家博迪(Seth Sykora-Bodie)讚嘆,「南冰洋太獨特了,它的冰川更藍、空氣更冷,壯闊的山脈更是令人敬畏,風景也比任何你所能到訪之處來得迷人」。

國家地理學會表示,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其實已為第五大洋的認定努力多年。早在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未能就擬議的海洋邊界給出一致的回覆,不過大家仍有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南極周圍的水域是「獨特的」。不過國家地理學會坦言,由於流經南極洲環流的水,溫度正逐漸升高,因此希望透過新的認可使大眾正視,將有助於保護的工作。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連日降雨雲林農作災損達6成 縣府勘災爭取救助

 連日降雨造成農作物災損,今白天陽光露臉後,遲滯性災損更為明顯,多處地區的玉米、落花生和稻米等都傳出災情。雲林縣長張麗善今下午前往元長、四湖、水林等地勘災,初估災害面積達1千公頃,災損金額累計979萬元。

張麗善今與農業處長吳芳銘、四湖鄉長蘇國瓏,會同台南區農改場雲林分場長楊藹華前往災區勘查。張麗善表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連續豪雨造成農作物災害,目前稻米、落花生和食用玉米受損最嚴重,整體受損率約6成,損失金額近千萬元;另土庫鎮蓮霧受損情形達5成,縣府也將呈報農委會申請天然災害救助。

吳芳銘表示,農業處持續掌握玉米、落花生及稻米農損災情,提醒農民仍需做好田間管理,留意病蟲害,因放晴後恐會出現更明顯災損,一旦發生請主動拍照或錄影存證,並向地方公所申報。

張麗善表示,縣府獲報後將安排農政單位勘災,查報統計達受害情形20%,依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向中央申請補助,照顧農友權益。

雲林縣長張麗善(左)今下午前往元長、四湖、水林等地勘查農作物災損情況。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左)今下午前往元長、四湖、水林等地勘查農作物災損情況。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災損張麗善稻米吳芳銘

7萬噸汙泥染黑台版撒哈拉 業者省9.7億讓藻礁也遭殃及

 桃園新品、上福兩間砂石場長期偷排含重金屬的汙泥,私接暗管到有「台版撒哈拉」之稱的觀音草漯沙丘出海口,檢警長期埋伏查獲張姓負責人,估計偷排進7萬4000公噸汙泥、不法所得9億7000萬元,檢方痛斥張汙染藻礁生態,依水汙染防治法起訴他,求刑3年、併科罰金1億5000萬元。

據了解,張男(58歲)以營建、砂石業起家,早年涉及環保違規挨罰前科累累,卻仍為規避處理成本從操舊業,新品、上福2間公司,專收廢棄建物土方,經破碎後篩雜質,再洗選出可用的砂石,製程中產生的廢水會添加聚合物變成汙泥堆置儲存槽中。

檢方查,張未領有排放廢水許可,為節省處理成本,私下命人挖多條長達1、2公里的PVC地下暗管連接至附近草漯沙丘出海口,常趁著暗夜漲潮時啟動泵浦,直接將含有重金屬的汙泥排進大海,導致草漯沙丘附近出海口淤積大量身黑色爛泥,還曾有遊客誤踩險些陷入。

因環保署長年接獲檢舉,由北區督察大隊、保七警方展開蒐證,並投遞水質監測儀器等,經報請桃檢國土民生犯罪組檢察官吳佳美偵辦,去年7月23日發動搜索破獲,水質也驗出超標的砷、銅、鎳、鋅及懸浮固體等重金屬。

檢方根據偷排數量、時間等,估計張省去處理費用高達9億7000多萬元,偵結依水汙染防治法等起訴他,更痛批陳長期將營業成本外部化,危害藻礁生態環境,具體向法院求刑3年、併科1億5000萬元罰金。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領銜人潘忠政指出,觀音草漯沿海具有藻礁生態,工廠排放汙泥會滲透進藻礁的多孔隙結構,造成潮間帶生物棲地破壞,且含有重金屬成分進入食物鏈,對生態衝擊嚴重。

也有稽查人員感嘆,桃園大園觀音沿海工廠林立,環保案件苦於證據稍縱即逝,也不排除背後有集團操控,加上規避犯罪手法日新月異,罰則更遠不及規避不法所得,業者才肆無忌憚偷排汙染物,民間團體監督力量有時還大於政府機關。

業者偷接地下暗管,聯接工廠到草漯沙丘附近出海口,趁著深夜漲潮時開啟泵浦,直接將含重金屬汙泥排進大海。記者曾健祐/攝影
業者偷接地下暗管,聯接工廠到草漯沙丘附近出海口,趁著深夜漲潮時開啟泵浦,直接將含重金屬汙泥排進大海。記者曾健祐/攝影
桃園觀音草漯沙丘近年爆紅,被稱為「台版撒哈拉沙漠」,卻長期遭受重金屬汙泥衝擊生態環境。記者曾健祐/攝影
桃園觀音草漯沙丘近年爆紅,被稱為「台版撒哈拉沙漠」,卻長期遭受重金屬汙泥衝擊生態環境。記者曾健祐/攝影
上福(右)、新品(左)2間砂石公司長期透過暗管,偷排含重金屬的汙泥入海,汙染草漯沙丘及藻礁生態。記者曾健祐/攝影
上福(右)、新品(左)2間砂石公司長期透過暗管,偷排含重金屬的汙泥入海,汙染草漯沙丘及藻礁生態。記者曾健祐/攝影

簡單又聰明!荷蘭「泡泡屏障」阻近9成塑膠垃圾入海

 

整套系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產生的「氣泡簾」可攔阻直徑1公厘左右的塑膠碎屑,為了讓水中生物得以正常生活,集裝系統也經過設計,生物即使被沖入也能自力脫困。(路透)

整套系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產生的「氣泡簾」可攔阻直徑1公厘左右的塑膠碎屑,為了讓水中生物得以正常生活,集裝系統也經過設計,生物即使被沖入也能自力脫困。(路透)

2021/06/09 16:0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不斷從陸地順著河流排入海洋,再隨著洋流擴展至全世界,就連地處汪洋之中的無人島都遍布垃圾,為解決問題,荷蘭政府發揮創意,在Westerdok運河設立了「泡泡屏障」(Bubble Barrier),有效防止將近9成的塑膠垃圾流入海中。

根據《CNN》報導,阿姆斯特丹當局委託該國「The Great Bubble Barrier」公司在Westerdok運河建立了一道道泡泡屏障,流經該水段的塑膠垃圾先碰到從水底上噴的「氣泡簾」後會被沖至水表,再經過自動引導裝置流入集水系統收集。

報導指出,整套系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產生的「氣泡簾」可攔阻直徑1公厘左右的塑膠碎屑,為了讓水中生物得以正常生活,集裝系統也經過設計,生物即使被沖入也能自力脫困。

雖說設置大型撈網來攔阻塑膠在概念上行得通,但實際上卻不可行,因為會阻擋來往通行船隻、影響水中生態,以及將造成相當高的維護更替成本,而在水下設置簡單的泡泡屏障不僅聰明成本更低,可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達成環保成果。

梅雨助攻 石門水庫蓄水率升至32.72%

 021/06/09 05:30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4日起的梅雨鋒面原估已近尾聲,前天午後雨勢準確灌注石門水庫,集水區累計雨量62.3毫米,單日入流達1150萬噸,昨天午後集水區又降下8.1毫米雨量,截至昨晚7點,石門水庫大壩水位升至223.94公尺(滿水位245公尺),蓄水量6631萬噸、蓄水率達32.72%,再創近2個月的新高。

石門水庫蓄水率昨天凌晨重返「3」字頭,原本快擱淺的大壩碼頭遊艇跟著「水漲船高」,讓水庫管理單位稍鬆一口氣,不過因旱象持續較久,石門水庫蓄水量仍為營運57年來同日歷史第6枯,較近5年均線水位也是偏低,水情仍不能掉以輕心。

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郭耀程表示,桃園、新竹一期稻作正值抽穗、需要大量供水,北水局已協助調度埤塘、溪水,供給抽穗全部水量需求,減輕石門水庫負擔,還好近日灌區梅雨狂降,一期稻作抽穗用水無虞,也讓庫區的蓄水能留下供應民生及工業用水。

獨家》中壢人的記憶「大時鐘」回來了!新穎時尚外觀超驚豔

 2021/06/09 21:44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中壢區的老地標「大時鐘」回來了!位於中壢區中正路、大同路口的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由市府經濟發展局於2017年12月啟動拆除改建,總工程經費約6億3670萬元,工程進度逾81%,預計今年10月底完工,嶄新的建築外觀搶先亮相,以建物正門設計一超過兩層樓高的玻璃帷幕大時鐘最吸睛,令人驚豔改建後的大樓真的有「大時鐘」!

此新建工程設計為地上6層、地下4層的大樓,總樓地板面積1萬4936.5平方公尺,地下層為停車空間,可容納119輛汽車及100輛機車;1樓為美食街,2至3樓為市場,4樓後續社會局進駐,5至6樓後續由客家事務局等進駐,推廣客家文化,完工後將交由中壢區公所代管。

中壢區長鄭詩鈿表示,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是中壢歷史悠久的傳統市場之一,早年有舞廳、冰宮,是情侶約會的地標,更是老中壢三寶「酥糖、牛肉麵、鐮刀」的重要發展地,早期由獅子會捐贈一座高兩丈的「大時鐘」鐘塔,是當時情侶約會碰面的地標,堪稱老中壢人的共同回憶。

操刀設計的建築師盧俊廷表示,大時鐘前身換過多代,每一代的記憶不同,改建前幾年只剩鐘塔,不見時鐘,他構思創造一座重新點燃商機的建築,就是要讓外在民眾看到內在的各種商業活動,忍不住想走進去參與,在主外觀設置大片透明玻璃帷幕,搭配有趣且利於民眾上下的樓梯、電梯、手扶梯,直接呈現出建築物中人們內外的上上下下行為及活動而吸引人們進入,無論在哪裡穿梭,都會經過玻璃帷幕上的大時鐘,無論是知道典故的老中壢人,或什麼都不知道的小朋友,都會不自覺的稱呼這座建築為「大時鐘」,希望以新穎時尚手法重新詮釋共同記憶。

另外,在中平路側設計另一個屬於年輕人的街頭廣場,用豐富的色塊及戶外樓梯,吸引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駐足於廣場,並走入大時鐘。

市府新建工程處科長趙士德也說,原市場大樓屬「老背少」建物,建物結構因年久不堪負荷,且漏水、龜裂嚴重,2到5樓荒廢多年,被公告為危樓,2017年7月攤商完成搬遷,同年底啟動拆除改建,初期開挖階段,因機場捷運地下工程經過大樓面前道路,不得採用高震動工法(打樁)及以連續壁方式執行,工期拉長。

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新建工程呼應中壢人記憶的「大時鐘」,在主外觀設置大片透明玻璃帷幕。(記者李容萍攝)

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新建工程呼應中壢人記憶的「大時鐘」,在主外觀設置大片透明玻璃帷幕。(記者李容萍攝)

原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大樓全景,圖前中為「大時鐘」的鐘塔。(記者李容萍翻攝)

原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大樓全景,圖前中為「大時鐘」的鐘塔。(記者李容萍翻攝)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桃園市啟動「固安計畫」 台達電桃園二廠800名員工快篩

 桃園移工大約有11萬7千人,產業型移工超過9萬人,桃園市府啟動「固安計畫」,針對僱用外籍移工50人以上的工廠,進行分艙分流,大型工廠,進行外籍移工篩檢,(9日)企業快篩第一站,選定6千名員工的台達電桃園二廠。 #疫情#COVID19#台達電

2021/06/09 09:14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苗栗縣京元電子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外籍移工群聚感染事件,桃園市政府啟動「固安計畫」,由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莫振東率領的快篩團隊今天進駐台達電桃園二廠,針對近800名員工進行快篩,市長鄭文燦也前往了解篩檢情況。

莫振東帶領的快篩團隊,連他自己共有4位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到場,共開設4條篩檢線;莫振東表示,醫師採檢過程大約只要1~2分鐘,15分鐘以內就會有結果,由於今天是首度執行「固安計畫」,因此也要跑流程是否順暢,找出最省力、省時間的方式,也希望利用一天時間完成採檢。

莫振東也提到,由於採檢的部位為鼻咽,跟喉嚨接觸地方,以往快篩偽陰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採檢地方沒有到位,耳鼻喉科醫師非常了解「耳鼻喉」的結構,所以準確率很高,即使是鼻中膈彎曲的病患也能採檢,未來也會訓練更多的醫師學會採檢的技巧。

鄭文燦說,因應京元電子移工群聚延燒,總統蔡英文下令組「竹竹苗防疫聯盟」,桃園有11.6萬外籍移工,因此推動「固安計畫」,全市16家500人以上移工的大型工廠和大型移工宿舍都要快篩,由企業自費、如果快篩呈陽性反應,通報之外要做PCR核酸檢測,也會將勞工送至防疫旅館,大約24小時就可知道PCR採檢結果,呈陽性會視症狀送集中檢疫所或醫院,至於陰性者則需進行自主健康檢測。

另全市有309家移工人數50以上的工廠,將近400個移工宿舍於5天內完成分艙分流,不管住宿、用餐、沐浴、盥洗都要分工區、分時段,共用區域也要有防疫對策,運動設施和影視聽設備停止使用等,未來也會針對集中式宿舍進行稽查。

鄭文燦說,桃園市有12個工業區,包括經濟部工業局管理的7個工業區、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管理的龍潭科技園區;華亞科技園區、工四工業區、桃科工業區、跟烏樹林工業區,都會按照各工業區需求,分階段設置聯合快篩站,採取廠聯會、管理中心、市府三方合作的政策。

勞動局長吳宏國表示,今天篩檢的員工當中,外籍移工及本國勞工各半,主要是考量生產線混線問題,因為外籍移工、本國勞工有所接觸,所以全部員工都進行快篩,台達電在桃園市有3個廠,其中外籍移工1100人、本國勞工約5000人,將全部進行快篩。

國一第二冊L6台灣區域補充資料~耍廢救台灣! 六都公車、捷運運量大減5成以上

 更新時間: 2021/05/22 

台北車站捷運站相當冷清。江孟謙攝

本土疫情嚴峻,全國升至第三級疫情警戒後,各地外出人潮銳減,六都車潮、公車運量都大幅減少,北捷、機捷、中捷與高捷運量,也都大幅減少5成以上,顯見民眾皆配合在家加強防疫。

COVID-19疫情嚴峻,目前全台疫情都列為第三級警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說,這周末對防疫具關鍵意義,呼籲民眾避免外出、減少聚會,只要能將人員流動減到最低,就有機會逐漸切斷傳播鏈。

台北市政府交通控制中心主任王耀鐸說,受疫情影響,北市街頭車流量不多,若無疫情,主要路段1小時車流量約1000輛次,今天減少約一半,至下午4時止,約500、600輛次,重要幹道像忠孝東路、市民大道等都很順暢。

台北捷運公司指出,統計至今天下午3時止,捷運總運量約10萬人次,跟5月15日下午3時止,總運量約34 萬人次相比,乘客明顯減少,呼籲乘客應以電子票證記名,分散車廂及時段搭乘,搭捷運全程戴口罩及勤洗手。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市區公車幾乎每班空車,以公車299路線為例,過去週六一整天約1萬人次搭乘,至今天下午4時止,只有不到500人次搭乘。

汽車族蕭姓先生說,應受疫情影響,開車經台北車站附近時,人車流確實比過去假日期間少,開車時很順暢。在台北居住多年的吳姓小姐表示,北市街頭行人跟汽機車都零零散散,只有放長假或過年,才有此狀況,大家都很配合防疫不出門。

新北市疫情嚴峻,5月15日起便已升為第三級警戒,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隨即關閉十分風景區瀑布園區等,民眾也相當配合不再前往各景點,過去每到假日便人潮熙攘的風景區,包括九份和金山老街、碧潭廣場等,如今都僅見零散行人,宛如空城。

不但景點人潮銳減,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指出,從5月17日至今,公車平均每天運量下降約5成,從原本的每天約80萬搭乘人次,下降到40萬人次。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桃園景點已經關閉小烏來天空步道及天空繩橋、虎頭山烤肉區、兩蔣陵寢大溪、慈湖園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拉拉山巨木區等。

從即時影像可看見,大溪老街店家幾乎全數關閉,除了當地居民偶爾一兩台機車經過,完全看不到遊客身影,其餘包括角板山生態池等,今天都沒有任何人流。

家住大溪區的林姓居民表示,第一次看見大溪老街成空城,連居民都待在家中,除了偶爾外出採買的居民之外毫無人潮,店家也關了9成以上,希望疫情盡快過去,畢竟大家都需要做生意才能生活。

桃園捷運公司表示,雙北15日升三級警戒後,桃園機場捷運運量相較今年1月至4月減少約61%,全國升三級後的運量減少仍在統計中。

台中市在15日升級為三級警戒後,視聽歌唱業等場所、全市夜市也都關閉,台中三大風景區、自行車道、登山步道、旅服中心等相關場域,也關閉至6月8日。

中市府在21日宣布餐飲業僅剩外帶與外送,知名的逢甲夜市、一中商圈等景點,攤販幾乎全都已暫停營業,市區的草悟道、文心森林公園、秋紅谷等景點,原本停車位一位難求的景象,今天適逢假日已不復見。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全市公車運量,在中央宣布二級警戒後,就有持續往下降,宣布三級警戒以及學校停課後,昨天與前天的運量,就僅剩平常的2成。

台中捷運公司表示,捷運主要搭乘族群為學生與通勤上班族,因學生停課改線上學習,且不少公司行號改採遠距辦公,捷運運量相較前一週僅剩3成,目前捷運已調整班距減班因應。

全國疫情警戒進入第三級後,台南鬧區人車稀少,連人滿為患、1個機車停車位都難求的成大醫院周遭,竟出現不少汽車和機車停車位,讓預約看診者有點吃驚,一名病人說,他每次到成醫看診,單是找停車位就得花不少時間,沒想到疫情期間反而輕鬆。

台南市鬧區商家不是拉下鐵門暫停營業,就是開門營業門可羅雀,即使是知名小吃美食,大多數人也是外帶,內用者極少。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表示,市府轄管戶外景區已封閉不對外服務,開放式景點只有零星遊客,但都有戴口罩。台南市許多旅宿業幾乎沒有住客,平均住宿率不到1成。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運輸處人員說,相較於5月上旬疫情爆發前,現階段台南市公車運量減少逾5成,每天載客數從4萬人銳減到2萬人;台南、麻豆及新營等3大轉運站,人潮大幅減少。

台南市計程車司機也叫苦連天,學生停課,一般人不出門,生意一落千丈,有些司機乾脆停業不接客,趁機休息幾天。

高雄昨天宣布,餐廳禁止內用,日前也關閉電影院、美術館等場館後,如駁二藝術特區、各大百貨等人潮熱點,外出民眾明顯減少,多數外出民眾也有配戴口罩。

而在運量方面,高雄捷運公司表示,本週運量有明顯下降,去年疫情時高雄捷運日平均運量13.3萬人次,17日時高捷運量只有6.4萬人次,20日更腰斬到剩下3萬人次。而輕軌則從今年高峰1.2萬人次,下降至昨天的933人次。(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