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 展現韌性農業

 球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環境影響相當明顯。農委會依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研究報告推估,未來台灣氣溫將上升1.5℃,水資源減少10%,災變天候增加。

據研究分析,未來台灣夏天的天數會比現在長,從約130天增長為約155天;相對的冬天的天數會變少,甚至是沒有冬天,從約70天減為0至50天。

氣溫上升、季節長度變化帶來的影響面是,颱風的個數會減少15%~55%,這也將造成台灣降水量變少,2020年百年來的旱象,主因即為颱風變少。然而颱風雖然會變少,但是,一旦颱風形成,強颱比例增加100%、50%。

不管是氣溫上升、季節長度的變化,還是颱風的成形,都會衝擊農業生產環境,對生態的衝擊為影響農業生產及環境資源,對社會面的衝擊是影響農業生產品質、數量及供應穩定性,進一步造成設備、農民資產之損失,更關乎國家的糧食安全。

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可能風險,農委會完成各作物門檻值分布圖、38項雨量及溫度門檻圖集,以及依據應用氣候因子(包括平均溫度、雨量、溫度變異數、雨量變異數)完成了農糧作物75種、畜產品14種、養殖漁產品8種、林產品10種等風險評估。

例如,氣溫上升1.5℃後,農委會指出,南部的荔枝產區,可能將不適合再栽種現有品種的荔枝;當農業用水資源減少10%時,水稻在不影響產量下,水稻乾濕輪灌技術分別能節水一期作30%,二期作50%的灌溉用水量。

還有,夏冬兩季雨量較少或乾旱時,茶園可種植綠肥、馬齒牡丹及類地毯,停水7天,節水效率為23.5%~66.6%,並可維持茶樹生成及提高茶葉品質。

強化農業韌性‧維護糧食安全

災變天候增加時,農委會藉由氣象數據研判病蟲害可能暴發,利用健康種苗、栽培管理、雨期前中後精準施藥,田間試驗結果顯示,可克服2021年8月上旬的連續降雨,試驗田的青蔥產量損失由85%降至2%。

完成風險評估的同時,農委會也制定「韌性農業」的計畫及調適策略。這項調適策略,主要是運用氣象預測圖資透過科學方法,以模擬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的衝擊情境,剖析未來農業的變化以及產業的影響。

而韌性農業總目標,農委會指出,協助農業部門建構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農業體系,強化農業生產韌性,以有助於達成永續農業經營發展與維護糧食安全。

五項執行方案 ‧增強防災能力

這樣的目標,將分為五項執行方案,一是,建置調適行動計畫,擬定我國農業因應調適行動方案與可行調適路徑;二是,糧食生產調適機制,建立重要糧食生產調適機制及解決做法;三是,農事操作決策系統,精進農事操作管理及決策支援系統;四是,有害生物防治對策,研擬有害生物之防治與管理對策及災後復耕調適措施;五是,氣象資訊加值利用,強化加值氣象資訊多元利用,增強防減災能力。

簡單講,就是建置國家調適行動計畫,進一步評估氣候風險,考量人、環境生態系統的脆弱,以制定各項行動的優先性,再透過監測、評價等方式,滾動檢討,最終目標是強化韌性,減少脆弱度。

農委會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引發異常和極端天氣與氣候帶給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眾生命財產極大的威脅,為提升農業因應氣候事件之抵抗力及恢復力,訂有短中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為,提出作物產業分析報告,建置示範體系、建置知識平台、政策先期規畫;中期目標則為,調整農業生產區域、補強農業出口、制定政策工具誘因、擴大產業應用、分析社會環境成效及與國際接軌合作。長期目標是落實政策推動,強化韌性、降低脆弱度。

農委會強調,氣候變遷是全球面對的問題,尤其農業生產環境與氣候息息相關,農業肩負糧食安全與生態維護的功能,更應及早研擬因應,並落實應用於產業生產與應變,才能為後代子孫維護農業生存的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