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原鄉嚴重老化,不平均的幼年族人、老年族人區域分布,清楚凸顯族人遷徙的趨勢:幼年流向都市、老年留在原鄉。現階段原鄉已進入老年社會,當大量幼年族人遷徙至非原鄉地區就學,之後極大可能會待在非原鄉地區就業。原鄉失去中年族人的留守或遷入,空巢化將日益嚴重。這對於原住民族發展將造成重大影響。
陳叔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史丹佛大學人類學博士
原住民人口逐年增加。2022年底已達全國人口3%
每年年初1月10日前後,戶政單位都會公布前年底全國戶口、原住民戶口等相關統計。2022年底全國人口為23,264,640人,比2021年底減少110,674人,也就是一年內減少0.47%。全國人口於2019年底達到高峰,為23,603,121人,之後逐年下降,至2022年底已經連續下降3年。
相較之下,原住民自1995年戶口統計公布以來,逐年上升。2022年底原住民為584,125人,比2021年底增加3,367人,也就是增加0.58%。換算為比率,2022年底原住民占全國人口比率為3%(2.51%)。因全國人口持續下降、原住民人口持續上升的趨勢不變,原住民佔全國人口比率將由3%繼續上升。因兩憲判《原住民身分法》將於2-3年內修法,修法後原住民人口增加、占全國人口比率上升的趨勢都會更為明顯。
原鄉地區族人占比再下降。預估2024年原鄉族人將少於非原鄉族人
土地與人民是維持群體持續存在最重要的關鍵。為了落實《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有關「原住民地區」條文規定,行政院於2002年核定30個山地鄉及25個平地鄉(鎮、市)為「原住民地區」。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公布實施,其中「原住民族地區」承襲2002年行政院核定的「原住民地區」,指原住民族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之地區。因此,原住民族地區(以下簡稱原鄉地區)是原住民族的根源、族人的生存基地、以及文化延續的最終堡壘。有足夠人數的族人在原鄉地區生活,對原住民族整體發展非常重要。
根據2022年底戶政統計,2022年原鄉地區族人為298,835人,非原鄉地區族人為285,290人,即原鄉地區族人占全國地區比率為51.2%。與2021年相較,2021年底原鄉地區族人為297,996人,非原鄉地區族人為282,762人,原鄉地區族人占全國地區比率為51.3%,占比持續下降。2022年占比僅下降0.1%似乎不多,其實是受到2022年底地方選舉、選舉人戶籍移動影響有關。再往前觀察,2020年底、2019年底原鄉地區族人占全國地區比率分別為51.7%, 52.3%,平均每年占比下降0.5%。2022年因地方選舉,許多原本入籍非原鄉地區的族人將戶籍遷回原鄉地區,卻仍未能逆轉原鄉地區族人占比再下降的趨勢。以平均每年占比下降0.5%的趨勢來推算,2024年底非原鄉地區族人將多過於原鄉地區族人。因兩憲判《原住民身分法》將於2-3年內修法,修法後原鄉地區族人占比下降趨勢會更明顯。
幼年族人流向都市、老年族人留在原鄉
人口學上0-14歲人口稱作幼年人口,15-64歲人口稱作中年人口,65歲以上人口稱為老年人口。幼年仍在就學階段,中年則為工作階段,老年則為養老階段,因此老年人口除以幼年人口又稱為老化指數。
2022年原鄉地區族人幼年:中年:老年為45,720人,213,364人,39,751人。相較之下,非原鄉地區族人幼年:中年:老年為65,494人,203,514人,16,282人。即使原鄉地區族人多過非原鄉地區約1萬3千人(298,835人:285,290人),但幼年族人卻少了近2萬人(45,720人:65,494人),老年族人卻多了2萬3千人(39,751人:16,282人)。原鄉比非原鄉族人的老化指數為86.9:24.9,顯示原鄉嚴重老化。如此不平均的幼年族人、老年族人區域分布,清楚凸顯族人遷徙的趨勢:幼年流向都市、老年留在原鄉。現階段原鄉已進入老年社會,當大量幼年族人遷徙至非原鄉地區就學,之後極大可能會待在非原鄉地區就業。原鄉失去中年族人的留守或遷入,空巢化將日益嚴重。這對於原住民族發展將造成重大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