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三年「生不如死」恐再加速

 2025/01/18 05:30

去年出生率雖略高 仍不及死亡數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中國政府十七日公布數據顯示,儘管二○二四年出生人數略高於二三年,但仍不及全年死亡人數,以致全國人口比前一年減少一三九萬人,為連續第三年下降。與此同時,專家警告,中國人口的「生不如死」趨勢,未來數年恐將持續,甚至加速。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二○二四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二四年末的全國人口為十四億八二八萬人,比二三年的十四億九六七萬人減少一三九萬人;儘管減幅低於二二年與二三年的二○八萬人,但仍高於二一年與二二年的八十五萬人,為中國自二一年以來連續第三年總人口減少。

龍年加補貼 出生人口首回升

新生兒人數方面,二四年全中國出生人口為九五四萬人(出生率千分之六.七七),比二三年多五十二萬人(出生率千分之六.三九),為自二○一七年以來出生人口首次回升。官方認為,主因在於生育意願提高、生育支援政策到位,以及適逢龍年生肖,但也坦承育齡婦女減少對人口的影響仍在。此外,生活水準提高與醫療保障完善,使得二四年全年死亡人數比二三年減少十七萬,為一○九三萬人,高於全國出生人口數。


在中國,婚姻是生育率的主要指標,許多單身女性無法享有育兒福利。官方數據顯示,二三年結婚登記對數為七六八萬對,比二二年增加八十四.七萬對。人口統計學家指出,二三年結婚數增加十二.四%(其中許多是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延後),導致二四年出生人數出現反彈,但預計二五年結婚數將再次下降。

經濟放緩 年輕人不婚不育

儘管官方宣稱人口降幅縮小、人口素質持續提升,以及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但中國總人口連續第三年走跌,仍加劇外界對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面臨勞動人口與消費者雙降困境的憂慮。而對原已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而言,老人照護與退休福利的成本增加,不啻雪上加霜。


中國過去數十年來因一胎化政策外加快速都市化,以致出生率持續下滑;大量農村人口移居育兒成本較高的城市,再加上工作的不確定性與經濟放緩,更導致許多中國年輕人不婚不育。儘管當局對生育解禁,鼓勵生二胎甚至三胎,並祭出各類獎勵措施,但成效有限。中國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說,中長期而言,中國每年的出生人數將持續下降。


此外,重男輕女與相夫教子等傳統觀念,也是人口持續減少的原因。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周韻說,中國人口下降很大一部分源於根深柢固的結構性因素,除非能推動從加強社會安全網到剷除性別歧視等根本性結構轉變,否則恐難逆轉人口下降的趨勢。

7 則留言:

  1. 普20437
    這篇報導主要分析了中國人口持續下降的趨勢及其背後的原因,並提出了一些相關的社會與經濟挑戰。

    回覆刪除
  2. 普20423
    中國人口連續下降顯示生育政策效果有限,經濟壓力與傳統觀念影響深遠,需根本性改革改善人口結構問題。

    回覆刪除
  3. 普20512
    中國人口持續上升是經濟壓力、育兒成本高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即使政府鼓勵生育政策,效果仍有限。

    回覆刪除
  4. 普20522 雖然出生率有變高,但人口還是在變少。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小孩政策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回覆刪除
  5. 普204 02中國人口連續三年持續下降,主要是因為經濟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生育政策方面也沒什麼成效,恐怕很難阻止人口下降的趨勢分。

    回覆刪除
  6. 普 204 38 中國人口持續下降反映出許多問題,如經濟壓力和社會觀念,長期影響需重視,但以現在的社會來說成效有限。



    回覆刪除
  7. 普20541 中國的人口持續下降,受經濟壓力與傳統觀念的影響,政府的生育政策效果有限,可能很難控制人口下降的問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