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形
1. 範圍
(1) 包括【中南半島
】、【南洋群島
】。
(2) 南洋群島又分為【菲律賓
】群島、【東印度
】群島。
2. 特徵
(1) 中南半島
a. 山脈、河川為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
】的延伸,大多為南北走向山脈。
b. 河川在出海口形成【三角洲
】,土壤肥沃利於農業發展,是各國人口集中精華區。
(2)
南洋群島
a. 東臨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南側鄰近【澳洲】,居交通要衝。
b. 全區為破碎的島嶼,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且山多平原少。
▲ 東南亞地形圖
(二) 氣候
類型
|
圖示
|
分布地區
|
氣候特徵
|
熱帶
季風 |
|
中南半島與
【菲律賓 】群島 |
1. 在時間上,有【夏雨冬乾
】的季節差異。
2. 在空間上,受到季風風向與地形的影響,各地雨量多寡不一。
|
熱帶
雨林 |
|
跨赤道兩側的
【東印度 】群島 |
日照強烈、對流旺盛,
全年高溫多雨,
|
▲ 東南亞氣候類型分布圖
(三) 多元的文化
1. 東南亞由於【位置】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不同文化接觸的地區,因此在人文景觀上,呈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2. 中南半島的文化
(1) 因鄰近中國,風俗習慣、典章制度均受到中國影響,以【越南】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
(2) 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薰陶,居民多信奉佛教。
3. 南洋群島的文化
(1) 早期受到印度文化影響很深。
(2) 13世紀左右,阿拉伯商人帶來【伊斯蘭
】教,成為本區主要的宗教。
(3) 16、17世紀,殖民帝國勢力入侵,帶來另一波的文化衝擊,從宗教、語言、產業變革等方面可看到顯著的影響。例如:以【菲律賓
】為例,受西班牙殖民影響,天主教為主要的宗教;後來又被美國殖民,因此英語普及。
▲ 東南亞宗教分布圖
(四) 經濟發展
1. 熱帶栽培業
(1) 發展條件:過去殖民帝國利用東南亞溼熱的氣候、充足的【勞工】、便利的【海運】,發展熱帶栽培業,如橡膠、咖啡。
(2) 經營特性:商業性、大量生產、以【出口】為導向的農業,到現在依然是東南亞許多國家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
(3) 發展問題:但因大量生產單一作物,容易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市場風險性高。
2. 工礦業
(1) 發展條件
a. 殖民時期奠定東南亞礦業基礎,如【錫礦】的開採。
b. 近年來,石油和天然氣也為東南亞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如【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
(2) 經營特性
a. 利用豐富的資源、眾多且廉價的【勞工】,吸引外國資金與技術,朝工業發展。
b. 為達到區域經濟整合的目的,成立【東南亞國協
】。
3. 觀光業
(1) 發展條件:東南亞的位置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多屬於【熱帶】氣候區。
(2) 經營特性:熱帶島嶼的碧海藍天,及豐富的人文景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觀光業成為東南亞國家另一項經濟發展的重點。
(五) 港埠型都市
1. 形成原因:經歷長期的殖民統治,殖民者為了運送物資,偏重港口建設。
2. 重要都市
(1) 印尼的【雅加達
】。
(2)【新加坡
】位於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麻六甲海峽,交通位置重要,過去殖民時期即為重要的商港,近年來更發展為世界重要的轉口貿易港。
3. 發展問題:港口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則基礎建設不足,經濟發展緩慢,區域發展不均。
第二節 南亞
1. 位置:位於亞洲大陸南側,北倚【喜馬拉雅山
】,東、西、南三面臨【印度洋
】。
2. 範圍:包括【印度】半島、錫蘭島及馬爾地夫群島。
(一) 地形
1. 印度半島分三區
地區
|
地形區
|
地形特徵
|
北
|
喜馬拉雅山
|
位於板塊接觸帶,地殼不穩定,【地震
】災害較多的地區。
|
中
|
印度大平原
|
由【恆河
】與【印度河
】共同沖積而成的平原。
|
南
|
【德干
】高原
|
古老陸塊。
|
2. 南側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群島,則是由地勢低平的【珊瑚礁
】島組成。
▲ 南亞地形圖
(二) 氣候
1. 類型:全區多屬於【熱帶季風
】氣候。
2. 特徵
(1) 受到季風和地形的影響,各地氣候特徵不同。
地區
|
地形區
|
氣候特徵
|
北
|
喜馬拉雅山
|
呈現【高地
】氣候特徵。
|
中
|
印度大平原
|
降雨由東向西【遞減
】。
|
南
|
德干高原
|
因【山脈
】阻擋海洋水氣,除沿海地區較溼潤外,高原內部則較為乾燥。
|
(2) 北部高山阻擋【東北
】季風,因此冬季不明顯,全年可分涼季、熱季、雨季三季。
|
|
|
▲
南亞年雨量分布圖
|
(三) 人口與社會問題
1. 人口壓力
(1) 人口眾多
a. 南亞各國的總人數已超過15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b.【印度】的人口數僅次於中國,名列世界第二。
(2) 人口壓力造成都市擁擠髒亂、【貧窮】等問題。
2. 族群問題
(1) 族群眾多,不同的族群因語言、宗教等差異,使南亞一直紛擾不安。
(2) 長久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
】為了水源問題、喀什米爾主權問題、宗教差異而紛爭不斷。
3. 種姓制度
(1) 印度自古以來的【種姓】制度,使得社會階級分明,每個人的貧富貴賤和職業從一出生就被決定,沒有選擇的自由。
(2) 目前雖已廢除種姓制度,但社會仍受其影響,無法人盡其才,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也製造階級矛盾與衝突。
(四) 經濟發展
1. 傳統農業
(1) 農業是印度半島最主要的產業,目前的糧食生產已經能自給自足。
(2) 農業的發展受到地形和【雨量
】的影響,各地種植的作物不同,如稻米、棉花、黃麻、茶葉等。
▲ 南亞農業分布圖
2. 新興工業
(1) 印度利用眾多且廉價的【勞工
】優勢,以及豐富的【農、礦
】原料,積極發展工業。
(2)
2010年印度【軟體
】工業的產值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a. 高科技產業集中於【邦加羅爾
】,有「印度矽谷」之稱。
b. 印度高科技人員的薪資較低廉,加上【英語
】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溝通較無障礙,因此吸引了許多歐美國家前來投資,因而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據點之一。
c. 高科技人才正帶領印度走出傳統,步入新興工業國家之林。
▲ 南亞工礦分布圖
(五) 環境問題
1. 為了養活眾多人口,南亞居民將乾燥地區開發為農地,但過度灌溉使得土壤【鹽鹼化
】,造成環境的破壞。
2. 河口【三角洲
】地帶因地勢低窪,每遇颱風或豪雨,洪水為患。
3. 工業和家庭汙水直接排入河中,使得河川嚴重汙染。
4. 都市內部分居民住在簡陋的貧民窟,衛生條件差,【疾病
】擴散,成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 東南亞的自然環境
地區
|
地形
|
氣候
|
中南半島
|
1. 北部延伸自中國橫斷山脈
2. 多南北向的山地
3. 南部有河口三角洲
|
1.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夏雨冬乾)
2. 馬來半島則為熱帶雨林氣候
|
南洋群島
|
1. 山多平原少
2. 多火山、地震
|
1. 菲律賓群島為熱帶季風氣候
2. 東印度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
■ 東南亞的人文特色
地區
|
文化
|
經濟活動
|
中南半島
|
1. 越南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2. 緬甸、泰國、越南為佛教國家
|
1. 栽種稻米
2. 殖民時期發展出大規模的礦業(錫、石油等)及單一作物的熱帶栽培業
3. 近代發展工業及觀光業
|
南洋群島
|
1. 東印度群島為伊斯蘭教最盛行地區
2. 菲律賓為最大天主教國家
|
■ 印度半島的自然環境
地區
|
地形
|
氣候
|
|
印度半島
|
北
|
喜馬拉雅山
|
1. 高地氣候
2. 高山阻擋寒冷氣流南下,使南亞冬季乾燥涼爽
|
中
|
印度大平原
|
1. 西南季風帶來地形雨影響,恆河流域雨量豐沛,
向西雨量漸減
2. 印度半島東北部乞拉朋吉,年降水量12000mm,
為世界之冠 |
|
南
|
德干高原
|
沿海地區較溼潤,高原內部則較為乾燥
|
■ 南亞的人文特色
地區
|
文化
|
經濟活動
|
印度
|
1. 信仰印度教,視牛為聖獸,不食牛肉
2. 自古實施種姓制度,社會貧富差距大
|
1. 德干高原西北部種植棉花;東北部的阿薩密省種植茶樹(紅茶)
2. 除傳統工業外,近代以資訊人才及英語優勢發展軟體工業
|
孟加拉
|
信奉伊斯蘭教
|
種植稻米、黃麻,水患災多
|
巴基斯坦
|
信奉伊斯蘭教
|
種植小麥、小米,旱災多;
與印度有領土糾紛
|
斯里蘭卡
|
信奉佛教
|
盛產紅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