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部國三會考後彈性課程規劃之一

國中部國三會考後彈性課程規劃

第一週
A組 
從影片『壩毀家園』講解『石門水庫興建與泰雅族部落遷移』
壩毀家園

民國46年,為興建石門水庫,泰雅族卡拉社聚落82戶被迫遷移至大溪中庄;民國52年又因葛樂禮颱風肆虐淹沒大溪住家,總計有46戶卡拉社人再被遷到觀音大潭新村;民國72年發生鎘米汙染事件,遷到大潭新村後,從原本硬硬的沙地種出農作物,最後還是因為汙染事件,使得卡拉社人再度被迫遷村,族人各自分散到桃園各鄉鎮,卡拉社部落也正式瓦解。










2015-07-27 【Yabung/Talu 原住民電視台 桃園市 】

政府建石門水庫 卡拉遭強制遷離

民國45年,政府要興建石門水庫,前來向QARA部落的人說將會補償他們十倍的幸福,位於淹沒區的卡拉部落泰雅族人,為了配合政府的國家建設,離開自己土地,八十公頃的QARA部落從此沈沒水底,族人也開始了他們的流浪遷徙日子,歷經三次遷村,部落族人因此被打散,現任議員蘇志強,同時也是QARA部落後裔,7月15號市政總質詢他向市長鄭文燦提出補償機制,鄭文燦表達善意,提出歷史造成錯誤,就該落實補償正義。

鄭文燦提出三大承諾將社會住宅10%的原住民名額優先讓給卡拉部落族人、並協助完成移民歷史調查和記錄,並主張提高石門水庫回饋金,對此,卡拉部落族人肯定市長作法,更憂心部落耆老不斷消逝,認為影像紀錄相當急迫;但提出渴望有一塊安全土地,讓卡拉部落歷史和文化能在這塊土地上延續深耕。

Qara部落族人因興建石門水庫,從原有土地被迫遷徙近60年時間,加上天災,Qara部落三次大遷移承擔許多悲痛,族人更因此四散,伊凡認為,部落需要的是能再延續傳統文化的土地落地生根,社會住宅並非族人需求,同時希望政府能重視族人舊部落水域主權。
市長鄭文燦善意拋出對Qara部落補償三大機制,族人認為還有許多討論空間,提出市府未來規劃,希望尊重部落族人自決意願,才能真正落實轉型正義。
B組課程
開場歌曲Tour the World
非洲百萬種樹
第二週
開場Around the World in 360° Degrees

老師從影片『南部開講-台灣海岸消失』
南部開講-台灣海岸消失
談台南海岸線消失問題
兩組學生上台專題報告(台灣中國世界相關地理議題)
台灣西南海岸受海埔地開發、海岸結構物及河川輸砂量減少等影響,海岸多處早已呈現侵蝕後退之情形,近數十年來,台南、高雄海岸持續遭受海浪侵蝕而後退,自安平商港擴建後,使高雄茄萣、台南黃金海岸由南向北之漂砂,堆積於安平商港南防波堤附近海岸,而反向北方南下之漂砂被阻擋於北防波堤,並在防波堤鄰水域形成波浪繞射之掩蔽區,使防波堤側之淤砂不易再回到原處,迄今安平商港以南至喜樹段海岸已有寬達約250公尺之廣闊砂灘,然而在南段之二仁溪口南北兩岸與茄萣、崎漏段之海岸侵蝕情形卻轉趨嚴重。
1992年以後,茄萣沿海陸續興築十多座離岸堤保護海岸,海岸保護已幾乎完全依賴海堤、突堤與離岸堤等硬體結構物。由於離岸堤建構後部分海岸段固沙功效顯著,但在波浪與颱風浪連續作用下,部分海岸段呈現掏刷情形,在海岸侵淤不斷的消長變化下,離岸堤的建構工程常因地方民眾之要求而增建,形成離岸堤建構密度與長度缺乏一致性考量之情形,在新舊離岸堤層層疊疊、疏疏密密的情況下,除形成本海岸段特殊的景觀外,更影響各海岸段海岸保護的成效差異。
另一方面人工養灘工法為目前國外較成熟且運用廣泛之軟性海岸保護工法,因應上述海岸侵蝕議題,六河局於2012年起陸續辦理於台南黃金海岸辦理人工養灘之工程,為水利署首次實施人工養灘之案例,至今完工已逾2年。

台南海岸線縮 潟湖流失危養殖業

摘錄自2011年8月25日公視報導
海岸線上,只見被海水淹死的木麻黃,倒的倒,枯的枯,這一帶原本是一片沙洲,佈滿密密麻麻的防風林,現在,卻因為海岸線嚴重退縮,原本寬1、2百公尺緩沖潮水的沙灘都不見了,逐漸被消波塊取代。
台南市水利局依據航照圖和歷年來水文資料估算,北門潟湖和七股潟湖外側沙洲流失嚴重,高度和寬度都降低,沙洲間的潮口寬度也擴大,造成400公頃的北門潟湖被泥沙淤積,再這樣下去,潟湖恐怕會消失。
環團認為,水庫、攔沙壩阻止河流陸沙入海,還有漁港突堤效應、海流運搬和近年來颱風暴潮侵蝕,都是造成沙灘快速流失的原因,影響到的不僅是沿海養殖業,海岸防洪功能消失,也帶來海水倒灌的隱憂,希望政府正視海岸保育問題,儘速制定海岸法等相關規定。
水利局表示,目前僅透過編籬定沙、抽沙養灘、竹樁沖樁等方式進行沙洲復育,但台南從北門、七股的巴掌溪一直到黃金海岸的二仁溪,全長54‧6公里都有同樣海岸退縮問題,整個沙灘復育工程浩大,預計要5億4千萬的經費,加上權責單位眾多,還要透過中央來進行整合。

黃金海岸線內縮 海水逼近灣裡

摘錄自2011年3月23日聯合新聞網台南報導
「黃金海岸線正在逐漸消失中!」市議員蔡淑惠說,部分地段海水已逼近台17線的濱南路,讓沿岸鯤鯓、喜樹及灣裡地區2萬多名居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副工程師謝錦志說,已委託成大調查,將就專家的建議,進行後續預算編列及施工。
「黃金海岸線退縮,總平均量在50公尺範圍內。」謝錦志說,自64年起迄今,第六河川局經衛星監測及地圖套繪,發現整個海岸線的沙由南往北漂,導致安平港淤沙,但灣裡地段卻淘沙嚴重。
他說,第六河川局兩年前委託成大進行南區海岸線遭侵蝕的補救措施計畫,計畫書將於5月出爐,會視其建議內容進行後續預算編列及施工。「短期內會先在灣裡施作13處凸堤、加強堤防攔沙」,至於長遠治本辦法會參酌專家建議來做。

海岸線退縮/二仁溪海口沙洲…憑空消失

2007-05-21
〔記者蔡文居、蘇福男/綜合報導〕台南市海岸線嚴重退縮!台南市政府委託成大水工試驗所進行的「台南市海岸環境監測計畫」,比較一九九三年九月至二○○四年十月期間的侵淤情況,發現二仁溪北岸灣裡岸一帶海岸線後退最大達一百公尺左右,這兩、三年來,漁民反映退縮加速,環保團體憂心依此侵蝕速度,二仁溪橋將成為一座「跨海大橋」。

二仁溪橋快成「跨海大橋」


「原本的海口沙洲,這一年多來,突然憑空消失了。」長期進行二仁溪污染調查的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對照十餘年前所拍下的照片,指出二仁溪出海口海岸線退縮嚴重,變化之大,是他十餘年來不曾看過的現象。

茄萣舢舨協會理事長蘇水龍說,過去二仁溪口每年都有河口淤砂,每次出海行船都得繞行,如今砂嘴退到二仁溪橋的橋墩外面,船可以直接出海。另外,原本矗立於岸邊的廢棄海防碉堡,短短的一年多時間,現已陷落於海中,碉堡旁的沙灘、工寮、魚塭也全都不見了。

黃煥彰憂心地說,情況持續下去,二仁溪橋的橋墩恐將會被海水掏空,二仁溪橋可能成為「跨海大橋」或是「海中橋」,二仁溪橋下南岸的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或會全數被大自然挖出來。
海岸線為何嚴重後退,台南環盟理事黃安調分析,主要原因應是溪口南側、中油永安廠伸入海中的長堤,阻擋原先沿岸流、海岸飄砂的路徑,飄砂於上游側堆積淤砂,下游側則因為飄砂量減少,出現海岸受蝕,即所謂的「突堤效應」。
黃煥彰認為,除了突堤效應外,抽砂、地層下陷、水庫及擱河堰的興建,甚至溫室效應等等都是造成海岸線退縮的原因之一。
南市除了二仁溪出海口一帶外,鹽水溪北岸的四草海岸也有類似的情形。已卸任的四草老里長蔡進壽說,三、四十年前,他們要到外海捕撈虱目魚苗,必須穿過防風林,走上一、兩百公尺的沙灘,才能到達海邊,現在海水則已直逼四草海堤,颱風一來,漂流木都越過堤防,十分危險。
蔡進壽說,沙灘不會平白消失,他懷疑全是被抽走的,包括五期的填土及鹿耳門溪的疏浚,淤砂一直運走,海岸線自然就沒有砂源可補充了。

南方有長堤 漂砂進不來

台南市工務局表示,台南市海岸線退縮除了四草外,安平及黃金海岸也有類似的情形,應是海堤阻擋了漂砂,而非抽砂疏浚造成,市府已委託專家監測。
被指可能是「元凶」的中油永安廠長堤,是永安天然氣專用接收站前年的增建物,啟用十五年後興建,北堤長一千一百公尺,南堤也延建二百廿五公尺,主要功能是阻擋由西北方進入接收站港域的波浪。
中油永安天然氣廠強調,建廠後當地水文環境更趨穩定,防波堤興建後,接收站附近海域成為良好的魚貝類繁殖區。

國土流失多嚴重?沒人知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國內整體海岸線退縮究竟有多嚴重?答案是不知道。
根據躺在立法院的海岸法,內政部營建署應是主管機關,但營建署目前一年只有一百萬元經費監測海岸線長度的變化,而且長度的變化不意味海岸線倒退情況。至於提供經費給各縣市做海岸環境復育工作的經濟部水利署,同樣沒有海岸線倒退的全國性彙整資料。
在海岸法未通過前,海岸線的管理權責分屬中央數個機關與地方政府,有如多頭馬車。目前海岸線分屬自然海岸與人工海岸,人工海岸又分為商港、漁港、軍港與工業港,主管機關分別為交通部、漁業署、國防部與經濟部水利署等單位。自然海岸的部分,則由各地方縣市政府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海岸線倒退的資料只出現在各地方政府委託學術調查報告中,而不是長期有系統、全面性的調查。
至於海岸線的變化,根據營建署二○○五年開始辦理海岸線監測,發現全台灣海岸線減少比率為○.一%(約一千四百三十八公尺),自然海岸線減少比率為○.○三%(約三百零一公尺),人工海岸線減少比率為○.一%(約一千一百三十七公尺)。水利署說,海岸線可能因施工等因素變長或縮短,應有長期的觀察才能作結論。
營建署官員表示,依照衛星雲圖可以計算出海岸線的總長度,並由照片上看出海岸線施工與否的變異狀況,但無法掌握地區性的自然海岸線是否有倒退的情形。

海岸侵蝕…學者看法/人為濫採濫建是主凶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海岸線倒退(海岸侵蝕)因素眾多,自然的力量、人為因素都有,前者包括海浪、海流、風,後者有興建水庫、河川砂石濫採、超抽地下水等。
近二十年來海岸線倒退現象引發關切、討論,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所長高瑞棋表示,長時間觀察海岸線的變化,目前的侵蝕屬於「淤積後的侵蝕」,以嘉義到高雄興達港一帶的海岸狀況為例,許多城鎮,在明鄭時期都是一片汪洋,但泥砂逐漸淤積,大海慢慢退去,逐漸形成沙洲再成為陸地。
人為因素部分,早期水庫設計都是在河口建水壩,水壩攔住水源,也攔住河砂,河砂無法到達海口,海岸砂源自然減少,也造成水庫本身淤積,蓄水量遞減。為改善此一缺失,現今水庫設計多改為離槽式設計,在河道旁另挖集水區,將一部份河水引入,讓河川仍維持一些疏砂功能,讓河砂得以流到海口。
河砂濫採也是河口砂源減少的原因之一,高瑞棋表示,河川需要疏濬,但挖除多寡需經詳細評估。另外,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也會造成海岸線倒退,下陷速度最快的地區是彰化大城鄉。
至於海岸出現新的人為結構物,如堤防、護岸建物、投擲消波塊等也會改變海灘平衡,高瑞棋說,這些人為結構物的設置其利弊得失,因所觀察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結論。

海岸復育…方式多樣/沙腸、離岸堤具保護力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海岸線侵蝕原因眾多,為防止侵蝕情況加劇,必須要有保護措施,早期的觀念只侷限於「保護」,少考慮景觀、生態,目前漸有改善。
荷蘭、北歐多年前嘗試採用「植生方式」,在沙灘上種植藤蔓類植物,沙灘上種藤蔓具有留砂功能,曾實地到荷蘭、北歐等國考察植生方式護灘的成大水工所副所長高瑞棋表示,當地沙灘藤蔓類植物留住的砂子高度甚至可達三、四層樓高。
至於台灣的海岸復育,目前由經濟部水利署官員每年大約撥一、兩千萬元的經費提供給各縣市處理,早期幾乎都是築堤、放置消波塊,嚴重破壞景觀,如今作法已更謹慎。
比如水利署一、兩年前委託成大水工所執行台南青草崙海岸保護計畫,水工所以可分解的材質裝填砂石而成的「沙腸」替代消波塊。具重量的沙腸,可以承受海浪、海流的作用力,減輕海岸線侵蝕,沙腸外覆材質即使損壞,對海岸生態影響會較小。
由於堤防具有攔砂現象,近年來人為保護海岸發展出「離岸堤」養灘法,在海與沙灘之間興建一座座與沙灘平行、間隔式的堤防攔砂。台灣南部的茄萣鄉海灘以此工法護灘養灘,效果還不錯。
此外,成大副校長黃煌煇說,去年起嘗試以蚵殼替代消波塊研究,實驗室已證明理論可行。

漂沙之動力
 
      漂沙使得海岸環境改變,影響漂沙活動之動力有二:一是波浪在沿岸造成沿岸流,使海岸堆積或受侵蝕,另一為地層下陷,地層下陷使海岸侵蝕、漂沙流失,往往造成海堤潰決及海水倒灌,今分述沿岸流及沿海地層下陷現象如下:
1.沿岸流
  海岸侵蝕主受波浪的力量,波浪進入淺水區後,由於受到海底摩擦的影響,波浪會破碎,碎浪的衝力可把沙石沖向海岸,當海水後退時又把沙石帶回海中,較小波浪破碎後的上衝力大於衝回大海的力量,使海岸的沙灘較為平坦,較大的湧浪則反之,造成海岸之侵蝕,海岸變得較為陡峻。
  碎浪除了會造成沖向岸,帶回海的力量外,若波浪到達海岸以前,其前進的方向並非垂直於海岸線,波浪破碎後便會產生與岸平行的沿岸流,沿岸流擁有相當大的帶沙力量,因台灣西岸北部所受風向主要來自北至北北東方向,波浪造成的沿岸流往南,南部所受風力則來自西南至西南西方向,沿岸流流向北,造成台灣西岸漂沙的一般漂移方向。
  沿岸的漂沙活動在有些地方產生堆積,甚至形成海埔新生地,不過在有些海岸則造成侵蝕,百餘年來在台灣西海岸的南、北部多有侵蝕現象,像是台北縣八里海水浴場,原有相當寬廣的沙灘供遊客活動,近數十年來遭受侵蝕,所剩沙灘不多,如今在台灣西南海岸受侵蝕的情形相當嚴重,在中部則多堆積成的海埔新生地,像是台南、鹿港在日據時期都是良港,如今台南的港口已被淤積,鹿港則距離海邊已有三、四公里之遙,台中港也是近百年來漂沙堆積成的海埔新生地,而由於近數十年來台灣的自然環境改變,有些原屬堆積或已穩定的海岸都開始受到侵蝕,像是高雄縣的阿公店水庫建好,由阿公店溪排入海的沙量減少了,結果造成河口附近海岸受侵蝕的現象嚴重。
  由上述我們可見大自然力量之大,此外垂直於海岸的防波堤也會影響漂沙活動,在防波堤之向流面會積沙,而背流面較少積沙或受侵蝕,在海岸建港或築堤時,若設計不當往往會造成環境的破壞以及金錢的損失,後果不堪設想。
2.地層下陷
   在臺灣有些沿海地方,因漁民過量超抽地下水做為養殖之用,結果造成地層下陷,在沿海河濱地區,相對於地層下陷的,即海平面或河面的上升,因此在沿海及河濱地區最易感覺到地層下陷,根據統計,臺灣地層下陷區,主要集中於大肚溪以南之西南沿海、蘭陽平原沿海和臺北盆地等海濱河畔,總面積達1,170平方公里,佔臺灣平原總面積11,000平方公里的11%,情形相當嚴重,其中臺北盆地於1978年之後管制抽取地下水,因此地盤下陷已趨緩和穩定,年下陷量已在1cm以下,其他地區由於養殖需求,超抽地下水情形依然如故,下陷情況未有改善。然而在台灣西部中段彰化、雲林、嘉義沿海所造成的災難較為嚴重,因為此段海岸近百年來新形成的海埔新生地陸面比海平面高出不多,地層一旦下陷,往往更容易發生海水倒灌,海水不易排回大海,造成不適合人居住,以及土地鹽化的後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