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不是綠能!彭啟明:以環境部長角色遵守「非核家園」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2024年05月19日

新內閣明(20日)上任,能源議題讓核能再度受到關注。準環境部長彭啟明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指出,在歐盟的永續分類投資指標中指出,「核能不是綠能」,核一到核四其實都不符合永續分類指標,且從目前全球趨勢來看,還是往綠能快速發展的路上走,因為綠能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工作機會,脫離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明天就是520,新政府上台後,面對台灣缺電危機,加上近期企業界頻頻提出發展核電主張,新政府能源政策中對核能取捨態度備受關注。對於部分民眾將核能視為綠能,彭啟明接受專訪時則反駁。

「我可以說核能不是綠能」,彭啟明說,在歐盟的永續分類投資指標裡面,就清楚顯示核能不是綠電,而以台灣過去的核一到核四,其實都不符合永續分類指標。「若以我環境部長角色來看核能,一定遵守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的角度」,目前也沒有接受到內閣說要研議各式各樣準備。

彭啟明進一步說明,若從環境部角度,會嚴格要求核能必須做到安全,不能破壞環境,還要取得最大公約數,就是民眾要高度認可才可以,「很少看到一個國家5比5還用核電」,通常要8比2或7比3才有辦法做到,而且核能不是環境部長的職責,故社會還是要多多討論,取得更好的方式解決。

因此,彭啟明建議,從目前全世界趨勢來看,還是走綠能快速發展的道路,因為綠能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工作機會,脫離對傳統能源的依賴。至於核融合等新的核能,則還需要一段時間,也提醒科學界多往新能源發展,因為相對風險較小。

至於基隆四接的爭議,彭啟明指出,會尊重地方政府需求,將主動拜訪基隆市長謝國樑,因為中央與地方應該一起面對此事,也相信每個人都想讓環境更好,不要破壞原有運作,但若以北部電力安全來看,可能要做出改變。



彭啟明表示,未來在四接環評上,將納入更多當地生態人士參與環評,而且環境部的環評,是台灣各個部會裡面最公開、最透明的場域,環評早就是一種取得最大公約數的措施,也相信環評是可以做到解決四接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