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傳產流失?無處去改遷桃園 侯友宜:塭仔圳有109家

  張曼蘋/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推動都市計畫,塭仔圳等地區土地重劃,工廠需搬遷,但民代發現,地方傳產業者因為沒有適合地方去,多跑去鄰近桃園,盼市府成立產業管理中心管理。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塭仔圳當初根留新北統計500多家、到外縣市109多家,廠商的聲音和需求不同,但絕對以對業者最好方式進行,能給補貼優惠的就配合,努力朝根留新北去努力。

市議員廖宜琨表示,以塭仔圳為例,還有很多當初沒有合法登記到的廠家無去處,很多傳統產業沒地方去就跑去桃園,中下游廠商外流,對新北市將會有很大影響,產業面臨遷移時,需要考慮遷廠費用、中繼安置、外區市場競爭、土房價格提高、員工招募、生產線重啟時間等,若遷移成本大於獲利,就只能歇業。

廖宜琨說,新的開發不能只有亮點卻沒配套,市府是否可有一個公有地,先將廠家臨時安置,徵收後就可設置公家的產業園區,以便宜租金去設置廠房,而非轉給財團當二房東,「寶高產業園區不就是如此?」盼新北可以成立產業管理中心、有自己產業園區,讓市府直接對廠商,根留新北才是重點。

侯友宜坦言,當初塭仔圳在整個輔導過程也盡很大的心力,根留新北就統計有500多家,而到外縣市為109多家,都市化過程中,市府都會盡力輔導,當然有的勢必要面臨轉型壓力,也不適合在原地繼續設廠,這是必然的結果,但從塭仔圳看到都市土地重新認定,這才會進步。

侯友宜也說,有時候搬來搬去會花更多錢,去租別的廠房是一種選擇,留在地方也是一種選擇,但經過土地變更後,價值就會高起來,每個廠商的需求不同,但市府絕對以對他們最好方式進行,努力朝根留新北努力。

經發局補充,若由政府成立產業管理中心或興建立體化廠房,須考慮土地取得方式及成本、建築成本及財政收支平衡等因素,需審慎評估,且廠商勢必需透過高值化轉型方能遷入,以因應整開區產業定位與型態;目前已規畫各式補貼或優惠,像是租金助、公私有土地開發、工業區立體化平價廠房等,並採滾動式檢討與研究安遷可行性輔導業者。

新店寶高產業園區可供工廠業者遷入,但許多傳產業者認為該園區調性不符,選擇遷外縣市或歇業。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